日本網友:為何日文發音與中文有點像?只因中國有一方面比日本強

2020-12-04 耳東話史

其實很多對日本文化比較感興趣的朋友一定會發現一個事實,那就是一大串的日文中,我們總是能夠看到夾雜著幾個漢字,如果你細心一點的話,甚至會發現這些語句的讀音甚至都與中文有些類似,那麼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日本網友在國外歷史論壇提出這一疑問:「為何日文發音與中文有點像?」其實主要是有人發現日文與中國的潮汕方言尤其相似,並且他還列出了一些單詞的讀音,像不像,大家看看就知道了!

其實大家大可不必擔心日本網友會和韓國人一樣,因為他們的文字發音和我們相似就說中文是由韓國人發明之類的話,不過韓國人的確也沒少幹篡改歷史的事,當然,咱們今天討論的並不是他們,日本網友的評論就顯得誠實多了。

下面是網友們的評論:

1. 這有什麼可奇怪的呢?日本對古代中國的崇外是溢於言表的,日本人也不會對此遮遮掩掩,我可以很大方的說日語中有不少詞彙都是來自於古代中文,不過還有一大原因就是有中國的移民來到日本,再就是唐朝時期我們派過很多學生去中國求學,所以受中國影響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2. 與潮汕話相似的話,很有可能我們日本祖先曾經來自於潮汕地區?其實把潮汕話等同於中國話不太合適,因為中文實在是太複雜了,他們每一個城市都有自己的發音習慣,所以他們到底是怎麼交流的?

3. 樓上,中國有普通話,也就是通用語,所以交流是沒問題的,至於樓主表示的很對,是日文像中文,而不是中文像日文,可別讓中國人抓住這個把柄,我們可不是韓國那種什麼好事都往自己身上攬的國度。

4. 不只是日文吧?中國周邊的國家都多多少少受到過他們的影響,我不能評論這種影響是好是壞,但是不可否認,韓國和日本是受他們影響最大的國家。

5. 很奇怪嗎?日本在古墳時就吸收了中國的吳語發音,而且我們的和服實際上跟吳服沒有太多區別。

6. 日文還算好的,據說韓語有70%都源自中文,可笑的是後來他們卻廢除了漢字,一個奇葩的國家。

7. 韓國廢除漢字是民族自尊心作祟罷了,日本一直沿用漢字是正確的,因為它簡單,容易理解。

其實就如同日本人所說,他們對於中國文化的崇拜是毫不掩飾的,說起來,對於那些不了解歷史的日本人真是扎心了,恐怕他們很難接受自己學習的文字是一個來自曾經被他們侵略過的國家吧,但是韓國人就有點兒躺著也中槍的感覺了,其實不止是日韓,甚至連越南的很多單詞都是源自於中國的,從文化的感染力方面來說,咱們中國是要比日本強太多了,畢竟中國的文字的確是博大精深啊!

相關焦點

  • 日本人叫梁朝偉「東尼雷恩」!為什麼中國人的日本名這麼奇怪?
    ▋明明就有中文名字,為何要用英文名音譯?許多中國藝人雖然在日本小有名氣,但日本人卻只叫得出他們的英文名字,而不知道他們的中文名字。究竟是為什麼,原來背後有三大原因!原因一:中文發音對日本人來說太難念對日文有點認識的人應該知道,日文中有非常多從外語音譯過去的外來語!像是咖啡(コーヒーkōhī)和泡菜(キムチkimuchi)等。
  • 日本教授:日文起源於中國漢字!日本網友的玻璃心碎了一地
    但對於日文是不是起源於我國漢字,中日雙方都有著爭議,畢竟文字是記錄一個民族文化的載體,承認日文發源於我國,那就相當於承認了日本的文化都是源於我國。日本教授:日文起源於中國漢字!近日,有日本教授在一個節目中稱,日文的漢字、平假名、片假名起源於中國,這在中日兩國都引起了爭議,甚至有日本網友罵其為「日奸」。
  • 日本有姓氏叫我孫子,中國人笑了,日本人急了:不是中國想的那樣
    眾所周知,國與國之間由於文化的差異往往會鬧出一些笑話,就比如日本有個姓氏叫我孫子,看到的中國人很多都情不自禁地笑了!其實在日本不僅有姓氏叫我孫子,甚至還有個城市叫我孫子市,而我孫子作為姓氏在日本使用已經有1000多年的歷史!
  • 日本有個姓氏叫我孫子,中國人笑了,日本人急了:不是中國想的那樣
    眾所周知,國與國之間由於文化的差異往往會鬧出一些笑話,就比如日本有個姓氏叫我孫子,看到的中國人很多都情不自禁地笑了!其實在日本不僅有姓氏叫我孫子,甚至還有個城市叫我孫子市,而我孫子作為姓氏在日本使用已經有1000多年的歷史!
  • 日本明星的暱稱都是怎麼來的?
    哈嘍大家好,今天小編來談一談日本明星的中文暱稱的由來!日本當紅的明星都有許多暱稱,除了日本「原版」的暱稱之外,中國的粉絲還會給他們起中文特有的暱稱。有很多暱稱都是來自音譯,小編看了之後不禁讚嘆網友寶寶們腦洞好大。以下明星的暱稱你都聽說過嗎?
  • 日本廁所驚現中文提示標語,句句直戳中國遊客心頭,引得網友爆笑
    作為一個和我國相鄰的國家,日本國家文化的起源其實很大一部分是來源於我們中國的,這也是為什麼日文中有很多漢字和中文的漢字的寫法是一樣的,只不過意思不同而已。不管在幾百年前幾千年前,還是現如今,日本人都一直非常傾慕於我國文化。只是相比較韓國而言,日本人更懂得尊重,而不是一味的和我國爭搶,並將我國文化申遺。
  • 日本教授稱日文起源於中國漢字,日本網友怒斥,真相讓他們心碎
    日本教授:日文起源於中國漢字不過對於日本的很多學者來說,他們並不認同這一說法,他們認為日文的演變從來都是獨立的,並沒有受到中國漢字的影響,因此他們也不會輕易承認日本就是起源於中國漢字,畢竟文字對於一個民族那麼重要,可以說是一個民族文化的象徵,如果承認了自己民族的文字是起源於其他的民族文字,那就相當於承認了自己民族的文化都是起源於其他民族,因此日本自然不會輕易承認的。
  • 中國人到日本容易誤會的11個日文
    日本和中國,都是東亞國家,他們在寫作發展和習慣上有相似之處,這使得日本成為中國最受歡迎的旅遊目的地之一。然而,事實上,光是日本的話就有很多地方會讓中國人產生誤解。有時,即使發音和詞彙與中國人對中,的了解相似,但其背後的含義卻完全不同,這並不罕見。
  • 繼越南韓國後,日本街頭也出現「中文標語」,國人:掌握中文精髓
    近些年隨著國人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出國遊玩,一方面來放鬆心情,一方面也可以增長閱歷,而許多國人出國時都選擇東南亞的國家作為自己的旅遊目的地,因為不僅在距離上較近,同時消費水平也比較低,更加容易讓人接受,而相信許多去過日本的遊客都會被當地的中文標語深深吸引,那麼到底是什麼樣的標語讓中國遊客看到之後捧腹大笑呢
  • 華春瑩這條推特下 日本網友紛紛飆起了中文
    來源:參考消息華春瑩這條推特下,日本網友紛紛飆起了中文「共同加油!」3月1日,外交部新聞司司長華春瑩在海外社交媒體上用中、日文發布的一段話,收到了不少日本網友用中文寫成的留言。這些留言中,「謝謝」「加油」「日中友好」成為出現最多的詞彙。中國外交官用日文表達善意,日本網友則用中文回應這份善意。
  • 日文起源於中國漢字?日本教授認同了這一看法,日本網友心碎一地
    日本教授:日文起源於中國漢字不過對於日本的很多學者來說,他們並不認同這一說法,他們認為日文的演變從來都是獨立的,並沒有受到中國漢字的影響,因此他們也不會輕易承認日本就是起源於中國漢字,畢竟文字對於一個民族那麼重要,可以說是一個民族文化的象徵,如果承認了自己民族的文字是起源於其他的民族文字,那就相當於承認了自己民族的文化都是起源於其他民族,因此日本自然不會輕易承認的。
  • 人氣奶爸謝霆鋒說日文「巴結」日本師奶(圖)
    [提要] 謝霆鋒升格當爸後,在日本人氣不減。500多名日本師奶衝著他齊聲尖叫。他大秀日文巴結粉絲說:「我們一起去香港吃美食吧!」逗得師奶們心花怒放,不知柏芝聽後會不會吃乾醋……[我來說兩句]謝霆鋒前幾日在內地出席某活動時冷淡粉絲,到了日本後反卻賣力討好日本師奶延伸閱讀:視頻:柏芝為生二胎開霸王條款 失約《周信芳》  謝霆鋒升格當爸後,在日本人氣不減。
  • 中國人到日本容易誤會的11個日文單字
    不過其實日本光是文字上就有許多會令中國人誤會的部分了,有時候就算發音、文字與中國人認知中的事物類似,但背後意思或是根本是不同東西的情況也是屢見不鮮,這回就搜集了一些中國人到日本旅遊時可能會誤會的日文單字,一起來看看自己是不是也曾經會錯意吧!
  • 中文版化學元素表驚呆日本網友 稱長得像麻將
    原標題:中文版化學元素表驚呆日本網友 稱長得像麻將 最近,中文版的化學「元素周期表」被轉發至日本的網站後,卻引發了當地網友的瘋狂「吐槽」。   原因在於有人說這些漢字太複雜了,外型長得像「將棋」或「麻將」,甚至有人直接說成是「咒語」。日本網友震驚的同時,更多是在佩服國人能夠背誦如此複雜的中文字。
  • 林文月:中文像鋼琴,日文像小提琴
    曾任臺灣大學中文系講師、副教授、美國華盛頓大學中文系客座教授等。林文月身兼研究者、文學創作者、翻譯者三種身份,並於這三個領域中都交出亮麗的成績單。曾譯有如《源氏物語》、《枕草子》、《和泉式部日記》等日本文學名著。著有《京都一年》、《讀中文系的人》、《午後書房》等散文集。  如果可以把作家分為散文人格和小說人格等類型,那林文月大抵是散文人格的。
  • 梁啓超的日文水平到底怎麼樣?
    梁啓超為何要學習日文呢?他的日文水平到底如何?1898年,戊戌變法失敗後,梁啓超逃往日本。直至1912年回國,梁啓超在日本度過了14年的逃亡歲月。在這14年裡,梁啓超依然在孜孜不倦地宣傳他的救國思想。與中國不同的是,他在日本接觸到了很多用日文翻譯的西方文明書籍,這讓梁啓超大開眼界。
  • 日本人愛珍珠奶茶愛到自創新詞?有趣的「新口語日文」還有這些
    根據日本文化廳所發表的調查結果顯示,現在在日本學習日文的外國人約有23萬人以上,且每年都還在逐漸增加當中。以亞洲國家為中心,人氣持續攀升中的日文學習熱潮,也有不少人認為:「當自己的日文越來越流利後,就會開始希望能像日本人一樣使用更口語、或是流行中的新詞彙來做交談,能順口說出這些單字感覺還蠻帥氣的!」。而究竟在外國人之間,有哪些口語、俗語詞彙最受歡迎呢?
  • 發音有什麼區別?
    日本漢字(日文:漢字,假名:かんじ,羅馬字:Kanji),又稱日文漢字,是書寫現代日文時所使用的漢字。究竟漢字什麼時候從中國傳到日本沒有定論,不過一般認為,漢字是於公元5世紀隨著一些百濟佛教僧侶將中國的經書帶到日本而傳入的。
  • 那些容易被日本人誤會的中文,「棒」是批評、「酷」是罵人?
    日本的文字和中國的漢字有著密切的聯繫,日文當中有著許多的漢字,然而日文漢字的含義和現行中文的用法其實存在著許多差異,不僅是中文使用者看日文會覺得怪怪的,日本人看中文也是一樣!
  • 日本最奇葩的三大姓氏,用中文讀十分尷尬,網友:哪一個都像罵人
    在古代的時候,日本的平民是沒有姓氏的,後來到了明治維新的時候,因為要給民眾登記造冊,所以天皇規定民眾必須要有姓氏。因為這個事情非常的急迫,所以很多民眾取姓氏的時候就非常的隨意了,以至於後來出現了許多略顯奇葩的姓氏。比如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日本最奇葩的三大姓氏,用中文讀起來十分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