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教授稱日文起源於中國漢字,日本網友怒斥,真相讓他們心碎

2021-01-07 以沫文史

前言

文化的進步乃是歷史的規律。——約翰·赫爾達

大家都知道,日本是一個非常具有民族特色和非常傳奇的國家,雖然它的國土面積十分的小,但是它卻很發達,也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發達國家之一,而且這個國家從古代開始就跟我們中國有著源遠流長的聯繫,可以說是一衣帶水,無論是積極的文化交流,還是近代史上諸多的不解的仇恨,總之,兩國之間的聯繫一直是非常密切的,算下來,這樣的聯繫也已經維持了上千年了。

日文起源於我國漢字?

比如早在我國唐朝時期,日本就派遣了大量的遣唐使來到唐代進行學習和文化交流,他們學習了我們很多的工藝和技術,比如唐代時期獨具特色的建築,就深深的影響了日本,因此現如今日本的很多建築也是模仿我國唐代時期的建築樣式的,還有在日本非常具有影響力的宗教——道神教,就是利用我國道教文化以及他們的原始宗教相結合後,產生的新宗教,除此之外他們的很多民族風格和習俗,也多多少少可以看到我國的影子。

不過這些都不算什麼,要說到日本受到我國文化最深的還得是文字,文字對於一個民族是非常重要的,它畢竟是記錄一個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也是文化傳承必不可少的東西,不過對於日文是不是起源於我國,是不是真的是由我國漢字演變而來的,學術界還是有不少正義的,我國專家學者一致認為,日本的演變跟我國漢字有很大的關係,也就是說日文就是起源於我國漢字。

日本教授:日文起源於中國漢字

不過對於日本的很多學者來說,他們並不認同這一說法,他們認為日文的演變從來都是獨立的,並沒有受到中國漢字的影響,因此他們也不會輕易承認日本就是起源於中國漢字,畢竟文字對於一個民族那麼重要,可以說是一個民族文化的象徵,如果承認了自己民族的文字是起源於其他的民族文字,那就相當於承認了自己民族的文化都是起源於其他民族,因此日本自然不會輕易承認的。

雖然日本大多數學者並不認可這樣的說法,但畢竟還是有承認的,比如早些時候,日本的一位教授就在節目中說到,現如今的日文中,有很多的漢字、平假名以及片假名都是起源於中國的,這樣的言論一經發出,很快引起了日本網友的指責,尤其是日本網友的反應十分激烈,大罵這個教授就是「日奸」。

不過這個教授也是有啥說啥,根本不在意自己被批評,他堅持稱日文中大量的平假名都是由漢字中的草書演變而來的,尤其是對於那些會寫草書的人來說,更能明顯地感受到這個特點,比如日文的「あ」就是由「安」字演化而來,「お」則有「於」發展而來。

而日本的平假名在出現之後,最開始只是女性在使用,後來在不斷地發展過程中,也慢慢開始被日本男性所使用,日本的平假名是源自中國的草書,那日文中的片假名又是出自中國漢字的哪裡呢?其實日文的片假名在中國漢字中也是可以找到根源的,那就是中國漢字楷書中的偏旁部首,比如日文的「イ」則是「伊」的偏旁等等,類似的例子非常的多。

這些例子足以說明,日文就是由中國漢字逐漸演化而來的,最重要的時期無疑就是上文所提的到唐朝時期了,在唐朝時期,日本派遣唐使學習文化,出了那一些工藝技術之外,他們還會學習很多經典的名著作品之類的,並將它們抄寫下來帶回日本,隨後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文字,也就是日文。

日本網友的玻璃心碎了一地

說到這裡,可能中日兩國的網友或者學者都會產生疑惑,既然日文是源自於中國漢字,那為什麼讀音和意思卻完全不一樣的,而且差距十分的大,其實這也是有原因的,日本大和民族畢竟是一個民族,所以他們多多少少也有屬於自己的文化,如果什麼都一樣的話,那豈不是一個民族了。

而他們的文化主要就體現在語言上,其實在漢字傳入日本之前,他們就有屬於自己的語言,只不過沒有文字而已,這導致他們在發生什麼事的時候都無法記錄下來,直到漢字的傳入之後,他們才解決了這樣的困擾,還有一點是我國文化演變的原因,大家都知道,古文中的語言和現在的普通話有很大的區別,幾乎是不一樣的,主要是因為我國在漫長的發展中,很多民族的文化也發生了融合,導致漢語的讀音也發生了很多的變化,但日本學習的時候,還保留著原來的意思。

比如「湯」這個字,在我國古代的時候指的並不是喝的,而是洗澡水,但傳承到了現在,就專門指的是喝的,而在日本,「湯」這個字依然跟我國古代的意思一樣,指的是洗澡水的意思,因此現在很多研究中國古代文字的專家和學者都會先研究一些日語,原因就是它們還保留著中國古代漢字的原意。

說到這裡,很多日本網友也都不說話了,甚至是心碎了一地啊,原來自己現在學習的語言文化,居然是別的民族演化之前的文化,不過雖然他們接受不了這個事實,但事實就是事實,他們不得不承認,而且現在的日文也已經具有很濃厚的民族特色了,不是說摒棄就摒棄的,畢竟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是十分不容易的。

結語

有如語言之於批評家,望遠鏡之於天文學家,文化就是指一切給精神以力量的東西。——愛獻生

中國是古代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文化影響深遠,不僅是自己國家,甚至是周圍很多國家都有影響,雖然現如今很多國家都想極力擺脫和中國的關係,但他們發現的很多古代遺蹟上的漢字,都說明了我們的文化曾經深深的影響著他們,這也是根本無法擺脫的事情,對於日文起源於中國漢字的說法,不知道大家有什麼想要說的嗎?可以在文章下方留言評論哦,謝謝大家!

參考文獻

《世界名人語錄》

相關焦點

  • 日本教授:日文起源於中國漢字!日本網友的玻璃心碎了一地
    但對於日文是不是起源於我國漢字,中日雙方都有著爭議,畢竟文字是記錄一個民族文化的載體,承認日文發源於我國,那就相當於承認了日本的文化都是源於我國。日本教授:日文起源於中國漢字!近日,有日本教授在一個節目中稱,日文的漢字、平假名、片假名起源於中國,這在中日兩國都引起了爭議,甚至有日本網友罵其為「日奸」。
  • 日文起源於中國漢字?日本教授認同了這一看法,日本網友心碎一地
    日本教授:日文起源於中國漢字不過對於日本的很多學者來說,他們並不認同這一說法,他們認為日文的演變從來都是獨立的,並沒有受到中國漢字的影響,因此他們也不會輕易承認日本就是起源於中國漢字,畢竟文字對於一個民族那麼重要,可以說是一個民族文化的象徵,如果承認了自己民族的文字是起源於其他的民族文字,那就相當於承認了自己民族的文化都是起源於其他民族,因此日本自然不會輕易承認的。
  • 日本網友:為何日文發音與中文有點像?只因中國有一方面比日本強
    其實很多對日本文化比較感興趣的朋友一定會發現一個事實,那就是一大串的日文中,我們總是能夠看到夾雜著幾個漢字,如果你細心一點的話,甚至會發現這些語句的讀音甚至都與中文有些類似,那麼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日本網友在國外歷史論壇提出這一疑問:「為何日文發音與中文有點像?」
  • 為何日文保留了一部分漢字而韓文卻沒有呢?日本人在這方面很聰明
    本文為歷史研究基地原創,請勿轉載為何日文保留了一部分漢字而韓文卻沒有呢?日本人在這方面很聰明縱觀如今的日本文字,我們就可以發現大多數的字體中還是可以看到漢語的存在。因此在許多日本產品的包裝上,我們通常都會倍感親切。的確日本在後來借用我國文字,作為他們國家的一個支柱,在此基礎上加入片假這種讀音,共同構成了如今的日本文字書寫方式。我們也不得不承認,他加上了自己的特有讀音寫法之後,一切都變了,與我國有了一些不同,也更加容易區分。同時上彰顯了他們自己國家的獨特魅力。
  • 日文沒了漢字會變成什麼樣?有可能取消漢字嗎?
    所以上面的日語句子是這樣寫的,用漢字「彼の名前は田川です」,平假名就像空格一樣分隔單詞。其實日本曾經也嘗試過日文去漢字的:1800年代日本發現西方國家比中國要好得多,因此他們想學習西方比中國更多。日本人也想更加獨立於中國文化。越來越多的人想擺脫中文,但許多人反對這樣做。1946年,日本發行了1850個最常用的漢字(漢字),所有其他漢字都被口語假名取代。
  • 日文源於中國漢字,為何日語和漢語卻是兩種語言體系
    歷史上越南、朝鮮、琉球等國曾直接使用漢字記錄自己的語言,由此構成了東亞漢字文化圈。在古代漢字文化圈出現了一種獨特的現象——筆談:來自漢字文化圈中不同國家的人使用的是不同的口語,所以在語言上就難以交流,於是他們就使用都看得懂的漢字進行書面交談。相比這種直接的拿來主義而言:大多數民族選擇在借鑑別人的文字這一基礎上發明創造自己的文字。
  • 中文版化學元素表驚呆日本網友 稱長得像麻將
    原標題:中文版化學元素表驚呆日本網友 稱長得像麻將 最近,中文版的化學「元素周期表」被轉發至日本的網站後,卻引發了當地網友的瘋狂「吐槽」。   原因在於有人說這些漢字太複雜了,外型長得像「將棋」或「麻將」,甚至有人直接說成是「咒語」。日本網友震驚的同時,更多是在佩服國人能夠背誦如此複雜的中文字。
  • 日本有姓氏叫我孫子,中國人笑了,日本人急了:不是中國想的那樣
    古代日本並沒有文字,記錄一般都是用的漢字,然而很多人對漢字又是一知半解,並不知道具體意思,所以在記錄あびこ時寫成了我孫子,久而久之形成定式,也就被通用了。 至於「我孫子」(あびこ)的起源說法有很多,一個說法是日本古代宮廷內的一個官職,後來被當成姓使用;另一個說法是起源於古代日本的一個漁村,由於打魚拉網日語發音和あびこ非常相近,而日本人有用村落和職業作姓的習慣,所以我孫子被用作姓氏;還有一個說法是日本人中有一支來源於印度支那,當地土語火神的讀音也和あびこ非常像,為了紀念火神,所以用我孫子作姓氏。
  • 日本滿大街的漢字,為什麼中國人基本上都看不懂?
    日本滿大街的漢字,為什麼中我們旅遊的時候基本上都看不懂?說起漢字,我們中國是用的最廣泛的一個國家了,而且這是從古代就流傳下來的文字,到了近代的時候又進行了精簡,畢竟繁體字我們有的甚至都不認識,更別說寫了。
  • 日本有個姓氏叫我孫子,中國人笑了,日本人急了:不是中國想的那樣
    古代日本並沒有文字,記錄一般都是用的漢字,然而很多人對漢字又是一知半解,並不知道具體意思,所以在記錄あびこ時寫成了我孫子,久而久之形成定式,也就被通用了。 至於「我孫子」(あびこ)的起源說法有很多,一個說法是日本古代宮廷內的一個官職,後來被當成姓使用;另一個說法是起源於古代日本的一個漁村,由於打魚拉網日語發音和あびこ非常相近,而日本人有用村落和職業作姓的習慣,所以我孫子被用作姓氏;還有一個說法是日本人中有一支來源於印度支那,當地土語火神的讀音也和あびこ非常像,為了紀念火神,所以用我孫子作姓氏。
  • 中國人到日本容易誤會的11個日文
    日本和中國,都是東亞國家,他們在寫作發展和習慣上有相似之處,這使得日本成為中國最受歡迎的旅遊目的地之一。然而,事實上,光是日本的話就有很多地方會讓中國人產生誤解。有時,即使發音和詞彙與中國人對中,的了解相似,但其背後的含義卻完全不同,這並不罕見。
  • 日本廁所驚現中文提示標語,句句直戳中國遊客心頭,引得網友爆笑
    作為一個和我國相鄰的國家,日本國家文化的起源其實很大一部分是來源於我們中國的,這也是為什麼日文中有很多漢字和中文的漢字的寫法是一樣的,只不過意思不同而已。不管在幾百年前幾千年前,還是現如今,日本人都一直非常傾慕於我國文化。只是相比較韓國而言,日本人更懂得尊重,而不是一味的和我國爭搶,並將我國文化申遺。
  • ...總行位於日本岡山?日本的「娘」指的是女兒?這些都是日文「似曾...
    事實上,剛到日本時,因為有好多字「似曾相識」,會讓人倍感熟悉,直到最後,才發現誤會大了。由於都是漢字寫法,日本中國銀行被不少華人誤會是中國銀行設的分行,估計是被不少赴日的華人問詢得多了,日本岡山的「中國銀行」最近還特地出了告示進行說明解釋。
  • 日本滿大街的漢字,但你可能一個都看不懂!
    外孫說不會英語,阿嬤說在答卷上寫「我是日本人」好了;漢字也不太會,寫「我可以靠平假名和片假名活下去」。去過日本旅遊的,也許會驚訝街頭處處可見漢字,文物古蹟上的漢字,就更多了。日本古代是沒有文字的,到我國隋唐時代,漢字大量傳入日本,日本才開始利用漢字,記載自己的語言。日本人在漢字基礎上,創造了平假名和片假名。草書衍生成平假名,把中文楷書的偏旁改成片假名。
  • 日本旅遊時你要知道的日本漢字
    因為日文和中文都有漢字,因此中國人在學習日語時能比其他語系的族群更加容易、旅遊時也少了一些語言不同帶來的不便。但是日文裡也有許多讓中國人難以從字面去理解的漢字詞彙。這次介紹一些在日本旅遊時常常會看見的特殊漢字,下次去日本觀光時如果再看見這些詞,就不用再想破頭瞎猜它的意思了,旅遊也變得更輕鬆。
  • 大陸山寨小熊餅轟動日本? 網友稱「蠢中帶萌」(圖)
    (圖片取自日本網站 Rocket News 24)  中國臺灣網4月28日訊 臺灣《中時電子報》今天援引日本網站爆料內容報導稱,不同商品互相抄襲已經不是秘密,日本零食更經常是抄襲者的目標。韓國公司樂天就抄襲過日本非常受歡迎的格力高「Pocky」餅乾條。現在又出現了大陸廠商仿冒日本人最喜歡的樂天小熊動物餅乾事件。
  • 中國罕見的7個漢字,卻在日本很常見,多數人讀不對,不信你試試
    中國的漢字起源也很早,在距今約七千年前雙墩遺址就出現了近六百多道刻畫符號。甲骨文時期嚴密的文字系統已經逐漸形成,中國的文化對於附近的國家更是多有影響,他們可能是會寫漢字不會說漢語,到了後來漢字就慢慢的被融合成了他們的語言文字。逐漸他們也會自己發明一些漢字,就像這5個在中國是比較罕見的,但是在日本卻是經常見到,你認識幾個呢?
  • 中國魚米如何變身日本壽司
    日本美食「壽司」,其名由日語「sushi」直接音譯而來,在日文中寫作「鮨」或「鮓」。有趣的是,如今日文中用來指代壽司的「鮨」字,在古代中國竟有「鹹魚」之意。那麼,中國古人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做鹹魚的?壽司的主要成分是醋飯,也就是用鹽和白醋浸泡後的米飯,這種鹽醋並用的烹飪方式又是從何而來?
  • 日本高中招中國學生 中國國歌「走進」日本校園
    日本高中積極招攬中國籍學生 中國國歌「進入」日本校園參考消息網5月3日報導 臺媒稱,日本嚴重的少子化及老齡化問題,造成當地學校面臨學生不足的窘境,為避免破產,許多學校將目光轉向中國大陸,大舉招募大陸學生。
  • 日本人叫梁朝偉「東尼雷恩」!為什麼中國人的日本名這麼奇怪?
    中國藝人名字的日文翻譯,超級複雜!周杰倫的日文叫做「ジェイチョウ」(Jay 周),竟然是從英文翻譯過來,不看姓氏可能會以為是外國人呢。到底為什麼日本翻譯中國藝人名字時,會用英文譯名?立刻看小編的說明!許多中國藝人雖然在日本小有名氣,但日本人卻只叫得出他們的英文名字,而不知道他們的中文名字。究竟是為什麼,原來背後有三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