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常愛給孩子做的飯,竟是幼兒腸胃的元兇,你家寶寶吃過幾個

2021-01-08 遛娃錄

這個社會幾乎每個家庭都普遍存在著一種共同的現象,那就是年輕人生了孩子卻沒時間看管孩子,這並不說明他們懶、不負責,而是因為社會壓力太大,想要養家餬口,只能憑打工賺錢。於是大多數人就把管孩子這個重任,落到了老年人的頭上。

當然老年人帶孩子對他們來說是一件非常樂意的事情,畢竟隔輩親。反正自己平日裡也是無聊,這下有了熊孩子生活中還能多一點樂趣,老人家自然是非常開心的。這樣孩子有人管了,年輕人們沒有後顧之憂,在工作上也更加拼命了,但是把孩子交給老人就真的不用操心了嗎?

其實並不是這樣的,你有沒有發現一種共同的現象,那就是老人家給孩子餵飯的時候,常常採用湯泡飯的形式。哪怕是吃的米粒也會在裡面加點稀湯稀釋一下,是不是你小的時候他們這也是這樣的。其實這是一種非常痛苦的吃飯方式,小孩子患上腸胃疾病有一部分就是因為湯泡飯吃的比較多,而湯泡飯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哪些壞處呢?

一:加重腸胃負擔

這是因為這種飯你裡是湯加米加菜的形式,孩子吃起來就當做吃湯的形式來吃,拒絕次數就少了。然而米飯裡的米和米湯裡的米軟的程度是不一樣的,米飯裡的米會比較硬,需要多咀嚼幾下才可以,倘若沒嚼幾下硬咽的話,就容易讓腸胃運動起來比較費勁。而由於小孩子們的年齡比較小,腸胃消化功能沒有健全,所以長時間吃這種食物的話,就會誘發腸胃疾病。

二:營養浪費

大家平常吃飯的時候都是咀嚼很多次才咽下去,但吃湯泡飯的時候,孩子往往會用吞棗的方式進行吃飯,進而食物還是很大,顆粒就進入了腸胃當中,很影響人體對這些食物中的營養消化與吸收。想要讓孩子吃一些比較有營養的食物的時候,我們可以讓孩子吃一些比較軟糯的食物,因為這樣他們可以咀嚼碎了之後再進入到自己的胃裡面,更好的消化和吸收到其中的營養。

三:稀釋胃酸

相信大家一定聽說過,「飯後半小時不能飲水」的言論,而湯泡飯就破壞了這一大忌。消化食物的時候最不可缺少的就是胃酸了,而湯泡飯中的湯就會將胃酸給吸食掉,進而影響到了腸胃的正常消化功能,很容易導致幼兒消化不良。

湯泡飯有弊無利,孩子吃飯就讓他好好吃,一口菜一口飯。不要因為貪圖省事或者是營養全面,想著湯泡飯孩子一口就什麼都能吃到。其實這樣的育兒觀點是錯誤的,我們一定要改掉,避免自己的孩子患上一些腸胃疾病等。所以平時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多關注孩子飲食方面的問題,不懂的可以在網上多看一些育兒知識。

相關焦點

  • 你還在給孩子餵「湯泡飯」嗎?它是兒童身體發育最大元兇,快停止
    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好好吃飯,為了讓孩子好好吃飯,好好吸收營養,能給孩子吃「湯泡飯」,還能節省餵飯的時間。其實孩子在長期「湯泡飯」的飲食中默默停止了發育。你還在給孩子餵「湯泡飯」嗎?它是阻礙兒童身體發育最大元兇,快停止。湯泡飯的危害巨大,常吃的孩子和從不吃的孩子,發育差距明顯彬彬一歲了,平時都是由奶奶照顧的。
  • 寶寶含飯會引起蛀牙 6招化解寶寶含飯難題
    有些寶寶在吃飯的時候,總是愛含飯,有時候一口飯含在嘴裡半天都不咽,這樣的話,一頓飯吃的時間就過長,影響了寶寶的消化能力。有什麼好方法能夠解決這一難題呢? 如果寶寶3歲以後仍然含飯,很有可能跟寶寶長期吃流質、細軟食物使咀嚼功能沒有得到充分訓練有關。 身體狀況不佳 當寶寶感冒或腸胃功能紊亂時,可能會含飯。此外,有蛀牙時,為避免疼痛,寶寶也會選擇含飯。
  • 為什麼老人總愛追著孩子餵飯?過來人:背後三個原因,很心酸
    在我們周圍,經常看到許多老人追著給孩子餵飯。實際上,對於孩子而言,這樣做會使他們失去自己吃飯的機會,自理能力差,並可能對吃飯失去興趣,同時影響日後身體長個,帶來許多不利因素。 但是,為什麼大多數老年人喜歡這樣做?最近,小區裡一位張阿姨說出了自己的看法,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寶寶膽小的「元兇」竟是它,讓娃膽小的4個行為,許多家長都做過
    寶寶學步時,家長扶著還好,一旦鬆開,好嘛~娃的倆腳就跟「吸」在地上了一樣,一動不動! 寶寶玩滑滑梯時,別的小朋友玩得一溜一溜的,輪到自家寶寶,任由你怎麼鼓勵,人家就是站在上面不敢下來…… 出門帶娃碰見熟人,寶寶準躲在你身後,死死拽著你的衣角,不敢見人。
  • 還在追著孩子餵飯吃?「傳統餵飯」壞處不少,讓娃獨立吃飯才重要
    「本文由媽媽力育兒原創,歡迎大家評論、分享」一提到孩子吃飯問題,很多寶媽都是一個頭兩個大,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那麼愛吃飯,自家的孩子總是要追著屁股後面喂,真是心塞啊!譚女士的婆婆是一位非常傳統的老人,對孩子非常疼愛,也是因為如此,女兒從吃輔食開始,婆婆就一直餵她吃飯,如今女兒已經4歲了,自己吃飯的次數一個手都能數得過來。
  • 寶寶吃糖會「上癮」?超量攝入影響性格情緒,寶媽別把元兇忽略了
    很多寶媽說:我不愛吃糖,也孩子經常吃糖。相關的研究發現:愛吃糖的孩子的孩子性格大多都比較憂鬱。有些在小時候愛吃糖的寶寶,有可能會在長大後,一遇到不開心的事就會找一顆糖塞到嘴裡,從而緩解工作或者學習帶來的壓力。
  • 餵飯寶寶走紅,一娃吃飯全家「伺候」,「小皇帝」是這樣煉成的
    久而久之,餵飯、哄吃,好像都成了理所當然,一家好幾口人,基本上都是圍著孩子轉。對於慣孩子這一點,爺爺奶奶有時比父母還沒有底線。 爺爺一邊舉著手機,一邊盯著寶寶的一舉一動,滿眼都是重視,奶奶更慘,連個坐的地方都沒有,就一直彎腰舉著飯勺,看寶寶吃下一口,忙不迭地再餵下一口。
  • 4歲寶寶媽媽餵飯吃,2歲寶寶自己吃飯,讓孩子主動吃飯,要注意這樣做
    當寶寶用手抓飯吃時,當寶寶用勺子吃飯弄得到處都是時,你是不是就會忍不住阻止寶寶,然後餵他吃飯?最好不要這樣做,從寶寶自己拿起勺子開始,我們就可以試著培養寶寶自己吃飯。 在一次聚餐中,餐桌上有二個寶寶,一個男孩叫壯壯4歲,一個女孩叫優優2歲。
  • 老人說常寶寶「7坐8爬」,是真的嗎?符合孩子自然成長規律嗎?
    老人說常寶寶「7坐8爬」,是真的嗎?符合孩子自然成長規律嗎? 瑤瑤是一個90後的辣媽,在寶寶5個月大的時候在孩子的背後放了一個U型的哺乳墊,讓孩子嘗試去坐著,剛開始的時候寶寶還是很高興的因為坐著視野可能更開闊,不是還發出咿咿呀呀很高興的聲音。不過過了一會寶寶便顯得比較焦躁,不安,雙手不停的在擺動,顯然已經坐不住。老人常說7坐8爬,當孩子還不會獨立坐著的時候,我們大人將孩子扶起來坐真的是有意義的練習嗎?
  • 1歲寶寶能吃「大人飯」嗎?世衛組織:未達三個標準,再饞也別餵
    蕭兒媽媽在後臺提問:給寶寶添加一段時間輔食了,婆婆總說孩子大了喝米粉沒啥營養,偷偷背著我給孩子吃大人的飯菜,紅燒肉、火腿、米飯等樣樣沒落。雖然寶寶馬上滿1歲了,但我還是挺不放心的。在很多「老舊」觀念中,孩子從斷奶的那一刻起就意味著長大,既然不用吃奶那就得吃飯。於是家長給寶寶添加了一段時間輔食之後,看他吃得挺好,為了圖省事兒就讓他跟著自己吃「大人飯」。
  • 養蠶寶寶的孩子和學中醫的你都愛的桑葉
    養蠶寶寶的關鍵是尋找桑葉。哥哥們平時是不喜歡照顧妹妹的,但是到了養蠶寶寶的季節,他們總是惦記著給我找些桑葉回來。 所以,若不是我不夠愛蠶寶寶,她們應該可以在我家裡好好長大,不愁吃喝。小時候有個同學,做什麼都當作一件事來研究。他就養了很多蠶寶寶,以至於聽說吐絲時,滿滿一盆。我一度以為,他會拿著這些絲,去做件衣裳。
  • 老公愛不愛老婆,人品如何,帶孩子時,吃個飯就能看出來
    拿娃的母親,把飯菜端到桌上,自己又去餵娃娃吃。吃過飯回來吃飯時,發現菜盤空空如也,或者只剩下幾葉青菜。不是家裡有公婆和小叔子還有丈夫,就是家裡只有丈夫。無論什麼人,共同點都是在婆家。該輪到自己進餐了,飯菜是涼的,或者殘湯敗水了。曾經有個群友也曬過太陽,她做飯,給寶寶餵飯。回到桌上,雞肉魚肉全沒了,只剩下幾片青菜。丈夫還是打著嗝說:「媽,我吃多了,一起出去走走吧。」
  • 孩子兩歲前能吃「大人飯」嗎?兒科醫生:三歲前吃都算「毒輔食」
    活該發育不足 鄰居琳琳在孩子的吃飯問題上,一直秉持著「粗養」的理念,用她的話說就是,孩子太嬌生慣養反而不容易養活。在同齡寶寶還在吃米粉,逐漸地向其他輔食過度的時候,琳琳早早地就給孩子吃「大人飯」了。
  • 寶寶吃飯需要追著餵?聰明媽媽這樣做
    這樣的場景,是不是像極了你家的「飯渣」寶寶?本周,我們就討論一下:孩子不愛吃飯,是要餓著,還是追著喂,到底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呢?我們首先來分析一下,孩子為何抗拒吃飯。第一種可能:孩子不餓。畢竟,很多父母都有給孩子吃零食的習慣,他隨時能夠吃到東西,因此在飯點時可能並不餓。同時,有一點需要父母注意的是:不要橫向對比。很多父母看到鄰居家的孩子吃的多就心生羨慕,其實,每個孩子的體質是不同的。只要孩子的身體健康、發育正常,吃多吃少是沒有固定標準的,符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
  • 有的孩子吃頓飯要兩個小時經常「吃冷飯」容易導致腸胃炎
    12月28日,市區某醫院急診科送進一位劇烈腹痛的4歲男孩,據孩子的媽媽介紹,孩子是在吃完飯半小時後出現腹痛腹瀉的情況,懷疑是吃壞肚子了。在經過化驗以後,醫生告知孩子得了急性腸胃炎,而罪魁禍首就是每天吃冷的飯菜。  醫生表示,很多孩子吃飯慢,到了冬天就會出現經常吃冷飯的情況,孩子的腸胃弱,長期吃冷飯會對腸胃造成損傷,甚至誘發腸胃炎。
  • 它是「腸胃清道夫」,女人吃養顏,孩子吃了補鈣,老人吃了腿腳好
    它是「腸胃清道夫」,女人吃養顏,孩子吃了補鈣,老人吃了腿腳好!大家應該都吃過芥菜吧,但是這種芥菜的表親,很多人可能都沒有見過。它的名字叫做兒菜。這種菜的味道非常鮮美,清甜爽口,最重要的是他的纖維素含量特別高,還能幫助體內垃圾排出,給你的腸胃洗洗澡,讓你的腸胃更加健康。
  • 引導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兩歲左右的孩子,在家裡還有很多是大人餵飯,到了幼兒園,能夠獨立吃完一餐飯的孩子不多。但只要教師引導得當,託班的孩子也能很快學會自己吃飯。先讀圖畫故事,故事讀完了,翻到「你認識嗎」,介紹的是韭菜,最後是用韭菜做的食品:一盤熱氣騰騰的餃子。孩子們興奮起來:「老師我要吃。」於是這頁書從孩子的面前一一經過,每個人都「阿嗚」張大嘴巴「咬」一口。一個一個挨著來,後面的孩子很著急,一句「要坐好了才能吃哦」,所有的人都趕緊坐好了。
  • 婆婆追著餵飯難道不累?一份你不需要的愛,卻延續給你的孩子了
    一份你不需要的愛,卻延續給了你的孩子 網上看了很多有關長輩追著孩子餵飯的文章或者論壇,幾乎寫的都是千篇一律的內容。無非就是長輩餵飯給孩子造成的影響,有什麼不消化、餵太飽反而不長個。抹殺了孩子自主吃飯的能力,以愛之名制約了孩子健康成長。其實,真的沒他們說的那麼嚴重。
  • 孕期四類飯儘量少吃,尤其不能當主食,以免無形中摧殘寶寶健康
    很多寶媽因此而狂吃、猛吃,結果把自己和娃都給吃胖了。有的寶媽犯懶,懷孕後也依然保持著不良的飲食習慣,結果自己缺營養,寶寶的身體發育也會受限。孕期哪些飯是必備食物,哪些飯是需要小心的食物?四類常吃的飯是孕期禁忌,會在無形中摧殘寶寶健康,孕媽儘量少吃。
  • 7個動作會損傷孩子的耳朵,第1個你肯定常做
    作者:寶寶知道 成長育兒孩子在幼兒時期,不管眼視力還是耳聽力都處於一個高速發展的階段,脆弱又不完善。而大人很多看似不起眼的小行為,如果做得不對,就會無形之中傷害到孩子的耳朵,進而影響他的聽力發展。特別是下面這7個家長常做的幾件事,你肯定也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