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魚太黑了,能吸收99.5%的光線,科學家稱其為「超黑魚」

2020-07-28 奇點使者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多少都見過深黑顏色的動物,例如純黑色的小狗、黑色的烏鴉、黑色的貓等等,在人類看來它們顯得更加特別。而我們的肉眼之所以可以看到深黑色,是因為光線照射在這些動物的身上只有小部分被反射了,絕大部分被吸收了。那麼世界上最黑的生物是什麼呢?它們生活在深海區域。


這種魚太黑了,能吸收99.5%的光線,科學家稱其為「超黑魚」


據報導,近期《當代生物學》雜誌上刊登了一份由動物學家卡倫·奧斯本與杜克大學生物學家桑科·詹森共同完成的研究報告,該報告指出他們的團隊在深海區域發現了一種超級黑的魚,它的皮膚幾乎可以吸收所有的光線而不反射。那麼研究人員是怎麼發現這種魚的?超黑魚類有何特點?


這種魚太黑了,能吸收99.5%的光線,科學家稱其為「超黑魚」


研究人員如何發現超黑魚的?

根據研究人員奧斯本的介紹,她有一次和同事在進行深海取樣的時候發現了這種超黑魚。一開始她們的攝像機鏡頭一直都是黑蒙蒙的,突然間遊過了一群黑影。奧斯本發現後立即動用了所有精密的拍攝儀器,都未能發現這群黑影是什麼東西。後來她們捉住了其中的一條,才發現原來是一種皮膚極黑的魚類。


這種魚太黑了,能吸收99.5%的光線,科學家稱其為「超黑魚」


超黑魚的皮膚到底有多黑?

從表面上看,它的黑超過了新造輪胎的黑,超過了濃稠墨水的黑。從本質來看,它能將照射到表皮的絕大多數光線都吸收掉。

研究人員表示,如此奇特的外表特徵對它們在深海地區的偽裝極為有利,即使一些能夠發出螢光的海洋生物出現在超黑魚的旁邊,也未必能夠發現它的存在,這為超黑魚的捕食提供了更多的機會。


這種魚太黑了,能吸收99.5%的光線,科學家稱其為「超黑魚」


為何這種魚的顏色如此深?

經過研究人員的檢測數據顯示,超黑魚能夠吸收大約99.5%的光線,僅有0.5%的光線被反射出去,這就是它如此黑的原因。

而讓超黑魚擁有吸收光線能力的則是分布在其表皮的黑色素,這種化學物質同樣存在人類和其他動物的身上,它能夠減少太陽光對皮膚的傷害。但不同的是,超黑魚表皮的黑色素含量比所有海洋生物都要多。


這種魚太黑了,能吸收99.5%的光線,科學家稱其為「超黑魚」


不僅如此,它表皮的黑色素是以獨特的方式排列的,按照奧斯本的說法這些黑色素在超黑魚的表皮上製造了一個光線「陷阱」,使得照射到該「陷阱」裡的光線無法再反射出去。

人類可以從超黑魚類身上獲得什麼靈感?

實際上超黑魚並非自然界中唯一一種能夠產生超黑表面的生物,一些昆蟲和鳥類也同樣擁有這一能力,但它們黑色的程度絕對比不上超黑魚。對超黑魚的發現和研究有助於科學家研發出更黑的材料,用以製作光敏元件或設備。


這種魚太黑了,能吸收99.5%的光線,科學家稱其為「超黑魚」


筆者認為,甚至可以仿照超黑魚表皮的黑素體排列方式,打造出一種超黑服,適用於特別活動、特別情景中。

資料來源:

EurekAlert《Scientists discover how deep-sea, ultra-black fish disappear》2020.07.16

相關焦點

  • 「深海幽靈」超黑魚:皮膚可吸收99.5%光線
    來源:環球網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科學家最新研究表明,一些深海魚類具有特殊的超黑皮膚,即使在有光線的情況下,也能巧妙地隱藏起來,例如一些黑皮膚魚類:海蛾魚和狼牙魚,都能吸收接觸其身體99.5%的光線。太平洋黑魚(學名Idiacanthus antrostomus)是他們研究的第二種超黑魚,它能將超黑皮膚偽裝和生物發光誘餌結合在一起,便於吸引獵物。科學家稱,如果沒有它們超黑皮膚和透明的防反射牙齒,這些發光的誘餌會將獵物嚇跑。
  • 深海神秘的隱形超黑魚:黑色皮膚可吸收99.5%光線
    深海魚類具有特殊的超黑皮膚,即使在有光線的情況下,也能巧妙地隱藏起來,例如一些黑皮膚魚類:海蛾魚和狼牙魚,都能吸收接觸其身體99.5%的光線。  研究人員使用分光儀測量了這些超黑魚皮膚反射的光量,它們的皮膚是目前已知最黑的有機材料之一,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些魚僅能反射接觸其身體不足0.5%的光線,其餘的光線均被超黑皮膚吸收,即使周圍存在生物性發光源,也能真實隱身。
  • 研究:深海超黑魚能吸收走99.5%照射到其身上的光線
    據外媒報導,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能吸收幾乎所有照射到它們身上光線的超黑魚,這使得它們能夠有效地將自己隱藏在海洋最深處、最黑暗的地方。這似乎是一種比其他動物使用的更有效的躲避被捕的方法,而且這一發現可能還有助於未來光學和偽裝技術的發展。
  • 地球上最黑的魚 能吸收99.5%光線(圖)
    ,這種深海魚通體全黑,其體表可吸收多於99.5%的光線而不致反射,使其在不見天日的深海中,幾近完全隱形。剛打撈出這些深海物種時,研究人員並沒有立即發現它們的皮膚超黑,但當準備用相機拍攝樣本時,卻發現拍出來的照片只有黑漆漆輪廓,看不到精確細節,仿佛魚吞噬了光線。奧斯本說∶「不管你怎麼調角度或燈光,它們都會把所有光線吸收。」
  • 這些深海魚自帶超黑「隱身衣」,可吸收超過99.5%的光線
    一些深海魚類的皮膚能以一種全新的、極其高效的方式吸收超過 99.5% 的光,這一發現可能會推進高科技光學和偽裝技術的發展。 這些超黑魚吸收光線的效率極高,即使在明亮的光線下,它們看起來也像沒有明顯特徵的輪廓。在黑暗的深海中,它們即使被生物螢光包圍也能隱身。
  • 這些深海魚自帶超黑「隱身衣」,可吸收超過99.5%的光線
    一些深海魚類的皮膚能以一種全新的、極其高效的方式吸收超過 99.5% 的光,這一發現可能會推進高科技光學和偽裝技術的發展。這些超黑魚吸收光線的效率極高,即使在明亮的光線下,它們看起來也像沒有明顯特徵的輪廓。在黑暗的深海中,它們即使被生物螢光包圍也能隱身。
  • 深海終極偽裝者:科學家解謎超黑魚黑色秘密
    一些生活在深海的魚也深諳這點。日前,一組研究人員正在揭開深藏於比黑色還黑的魚的秘密。據了解,這種魚已經進化出了特殊的皮膚特徵,這能幫助它們躲避利用生物發光來捕獵的捕食者。杜克大學生物學博士生Alexander Davis等研究人員於周四在《Current Biology》雜誌上發表了一篇關於這種超黑魚的研究。
  • 可吸收99.5%光線,16種極黑深海魚幾近隱形
    隱形生物乍聽似是科幻題材,但其實自然界不少動物都能透過障眼法達致隱身效果。美國史密森尼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動物學家研究就發現,至少有16種深海魚通體全黑,可吸收多於99.5%的光線,意味著它們在不見天日的深海中,幾近完全隱形。
  • 科學家揭示超黑魚遊到最深處的秘密
    超黑魚超黑魚對於在深海深處棲居的魚類來說,超黑的魚在魚吃魚的世界中極具偽裝研究這些外來生物中的一些的科學家現在已經揭示了它們極端顏色背後的秘密。研究人員說,這些魚-如尖齒,太平洋黑龍,琵琶魚和黑燕子-改變了色素在皮膚中的形狀,大小和堆積,使其反射不到擊中它的光的0.5%。星期四。他們研究了16種符合超黑定義的物種。這些跨越了六個不同的魚類階-每個大的分組都有共同的進化歷史-表明這種修飾在所有魚類中都是獨立進化的。
  • 科學家破解深海超黑魚類吸收光線之謎
    據新華社電 在海洋最黑暗的深處,幾乎沒有地表的光能滲透進來,但不同尋常的生物卻能茁壯成長。它們中有許多通過生物發光自己產生光,用於捕食獵物等目的。但據《當代生物學》雜誌最新刊登的一篇論文,有幾種魚類進化出了截然相反的生存策略:它們超級黑,能吸收幾乎所有觸及它們皮膚的光。
  • 這種深海魚,皮膚超黑,黑到可吸收 99.9% 入射光,只為求生
    但獵物也不笨,一篇新研究發現 16 種深海魚類,進化出吸光能力幾乎媲美黑洞的皮膚,能吸收高達 99.9% 照到身上的光,與黑暗完美融合。在人類未知的漆黑深海領域有無數奇形怪狀的生物,許多深海魚類為了在黑暗中求生存,演化出生物發光特質用來獵捕獵物上門,比如最著名的鮟鱇魚。然而反過來,它們的獵物也因此進化出黑到極致的皮膚,可以吸收照到皮膚上高達 99.956% 的光以躲避獵食者。
  • 美媒:科學家破解深海超黑魚類吸收光線之謎
    美媒稱,在海洋最黑暗的深處,幾乎沒有地表的光能滲透進來,但不同尋常的生物能茁壯成長。它們中有許多通過生物發光自己產生光,用於捕食獵物等目的。但據《當代生物學》雜誌最新刊登的一篇論文,有幾種魚類進化出了截然相反的生存策略:它們超級黑,能吸收幾乎所有觸及它們皮膚的光。
  • 最黑的鳥不是烏鴉,這種鳥的黑色羽毛能夠吸收99.95%光線
    例如通體烏黑的烏鴉代表著厄運,但事實上這種鳥類在唐代之前很久的一段時間內都是一種具有預言能力的「神鳥」。多數落到烏鴉頭上的不祥名聲,都源自該物種純黑的羽毛顏色,大多數人的常規印象中,烏鴉就是世界上最黑的一種鳥類。其實,這是一種大錯特錯的偏見,因為地球上已知最黑鳥類「另有其鳥」。
  • 「超黑魚」為什麼這麼黑?攝像機也很難捕獲其蹤跡
    一點也不誇張,它們皮膚超級黑,幾乎能吸收所有觸及它們皮膚的光。我們來了解一下這種魚的吸光方式。海底的黑魚就像碳納米管黑體一樣黑。99.965%的可見光波段電磁輻射。理論上,除了黑洞(能吸收所有的東西包括光),世界上最黑的人造物質就屬納米管黑體了。與碳納米管黑體捕捉光的方式不同,這些魚用黑色素吸收光。
  • 吸收99.96%的光,世界最黑的魚像一顆「黑洞」,它是如何做到的?
    許多生物進化出了生物發光的技術,來製造光線,使得自己變為光源來捕食獵物。例如深海中的鮟鱇魚,它們頭頂上就有一盞燈。不過這種方式雖然可以為自己照亮前方的路,但也容易暴露自己的位置。因此,有些生物就看到了這一點,朝相反的方向進化出了另外一種生存策略。
  • 帶你認識超黑深海魚:科學家迄今為止發現的史上「最暗黑」的生物
    據海外媒體7月18日報導,之前科學家發布的一項研究顯示,最近發現的深海魚類中,至少有16種屬於迄今為止最黑的生物。才能符合「超黑」的標準。研究發現,最近發現的一種夢角鮟鱇屬的魚,其反射的光線量就在0.044%-0.051%之間。這種微弱的反射能力使得它比超黑蝴蝶還要黑,後者反射的光線量在0.06%-0.5%之間,與黑色天堂鳥相當(反射的光線量在0.05%-0.31%之間)。
  • 又黑又醜的深海魚,夥同黑鳥黑蜘蛛,把天文望遠鏡塗得更黑
    看上去樣貌醜陋的深海魚,可不是因為沒人看見,就隨便長長的不求上進魚。它一心一意追求的境界是:你管我長成什麼樣,我的目的是讓你看不見我的模樣。不要說在深海裡看不到它,就連在陽光下,你都看不清它的長相。深海魚的黑皮膚就像黑洞一樣,把照射在身上的光線統統吸收進去。下面這張超黑魚的圖片,是經過過度曝光,編輯處理後的圖片。
  • 又黑又醜的深海魚,夥同黑鳥黑蜘蛛,把天文望遠鏡塗得更黑
    它們中間,誰能登上黑老大的王位,我們尋找黑老大的意義又在哪裡?超黑魚先來看深海魚,海洋深度超過200米以後,陽光難以穿透水層。在黑暗的海洋裡,融入海水的黑色是最好的偽裝色,不僅能躲避捕獵者,還能潛伏捕獲小魚。杜克大學團隊,打撈了18種黑色深海魚,其中16種的黑度超過了99.5%。
  • 活在深海裡的魚是怎樣通過黑暗來偽裝自己的?
    但其他深海動物已經適應了另一個方向,進化出的皮膚就像一個黑洞,吸收周圍幾乎所有的光,反射很少,使動物能夠完全融入黑暗中。在一項新研究中,科學家們觀察了16種深海動物,這些動物能夠吸收射向它們的超過99.5%的可見光,這使它們成為已知的最黑暗的動物。他們發現,儘管這16個物種是多樣化的,而且有些物種的親緣關係非常遙遠,但它們的皮膚細胞中都有濃密的色素,其結構既能散射光線,又能吸收光線。
  • 深海魚類為了躲避天敵,體色演化的比黑色還黑
    凸齒魚與類似的生物為了避免被看見,體色演化成比黑色還要黑。「當你看著它們,特別是在水中,就好像是看著宇宙裡的一個洞。」研究深海生物的杜克大學海洋生物學家松克.強森說。科學家正試著了解這些統稱為「超黑魚類」的幽暗深海生物是如何讓身體消失不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