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黑魚」為什麼這麼黑?攝像機也很難捕獲其蹤跡

2020-08-27 科學大匯報

我們很多人都聽過「大海航行靠舵手,萬物生長靠太陽「,在地球表面,萬物生長沐浴陽光雨露很是方便。

但是在伸手不見五指的深海,魚類與光是怎樣的一種關係呢?有的物種可以上浮接觸到陽光的海層,有的物種可以憑藉自身發光。

近日,科學家們揭開了一種截然不同的方式:有幾種魚類進化出了截然相反的策略,說它們是海底「移動黑洞」一點也不誇張,它們皮膚超級黑,幾乎能吸收所有觸及它們皮膚的光。

我們來了解一下這種魚的吸光方式。

海底的黑魚就像碳納米管黑體一樣黑。


碳納米管黑體(Vantablack)是目前已知最黑的物質之一,由垂直排列生成的碳納米管組成,常溫下本體不發射可見光,而且吸收最高達99.965%的可見光波段電磁輻射。因為當光線入射碳納米管黑體時幾乎不會反射出去,而是會局限於管壁之中不斷偏折,直到最後轉換成熱能為止。

理論上,除了黑洞(能吸收所有的東西包括光),世界上最黑的人造物質就屬納米管黑體了。

與碳納米管黑體捕捉光的方式不同,這些魚用黑色素吸收光。


黑色素是動植物中存在的一種黑褐色的色素,由一種特殊的細胞即黑色素細胞生成並且儲存在其中。黑色素細胞是一種動物細胞,帶有黑色素或是其他類似的色素。通常位於皮膚的表皮與眼睛的葡萄膜(虹膜後面的色素層)中。

這些魚形成了一個連續不斷的含有黑色素的細胞層,並確保這個細胞層是觸及魚的光首先遇到的東西。

黑色素有效吸收大多數觸及黑色素顆粒的光,這些顆粒的大小和形狀也很重要。因為它們將沒有立即被吸收的光散射到色素層,這樣這些光可以被相鄰的含有黑色素的細胞所吸收,這實際上是一個非常薄而高效的光陷阱。

利用黑色素吸收光更靈活,通過優化黑色素顆粒的大小、形狀和排列來實現光的高效吸收,使得這些魚類更加適應海底生活。

研究這些魚類的吸光秘訣有什麼好處?

通過類似的高效設計,可以用更便宜和簡單的方法生產超黑材料。在實際用途中,超黑材料可改進光學儀器的靈敏度,供天文攝影機、望遠鏡以及紅外線掃描系統使用,它減少散光的能力,將提高天文望遠鏡觀看最暗恆星時的「視力」,並能校準可用於拍攝宇宙最古老物質的相機,因為拍攝此類照片時,需把照相機對準儘可能黑的物質。同時,該材料也有潛力應用於一些軍事用途。

感覺寫得可以的話就請點個關注鼓勵一下吧!

(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法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這種魚太黑了,能吸收99.5%的光線,科學家稱其為「超黑魚」
    超黑魚類有何特點?根據研究人員奧斯本的介紹,她有一次和同事在進行深海取樣的時候發現了這種超黑魚。一開始她們的攝像機鏡頭一直都是黑蒙蒙的,突然間遊過了一群黑影。奧斯本發現後立即動用了所有精密的拍攝儀器,都未能發現這群黑影是什麼東西。後來她們捉住了其中的一條,才發現原來是一種皮膚極黑的魚類。
  • 深海終極偽裝者:科學家解謎超黑魚黑色秘密
    日前,一組研究人員正在揭開深藏於比黑色還黑的魚的秘密。據了解,這種魚已經進化出了特殊的皮膚特徵,這能幫助它們躲避利用生物發光來捕獵的捕食者。杜克大學生物學博士生Alexander Davis等研究人員於周四在《Current Biology》雜誌上發表了一篇關於這種超黑魚的研究。
  • 深海神秘的隱形超黑魚:黑色皮膚可吸收99.5%光線
    ,即使在有光線的情況下,也能巧妙地隱藏起來,例如一些黑皮膚魚類:海蛾魚和狼牙魚,都能吸收接觸其身體99.5%的光線。為了更好地理解這些神秘的深海超黑魚,科學家開始對蒙特雷灣和墨西哥灣進行探險,在這些地點,研究小組使用拖網和遙控潛艇在1.6千米深的海域捕獲了數十條超黑魚。
  • 我們平時常見的黑魚,為什麼在農村又被稱為「孝魚」?
    黑魚在很多釣魚人的詞彙裡面非常的熟悉,因為常常會釣到這種魚,黑魚的學名叫烏鱧,在農村他還有一個非常有意義的名字叫「孝魚」。孝魚一般的人是不允許吃的,只要是那些老年人才能吃這種魚。為什麼我們常見的黑魚,在農村會被稱為「孝魚」呢?看完他小時候,你們自然就知道是為什麼了。
  • 這些深海魚自帶超黑「隱身衣」,可吸收超過99.5%的光線
    圖示為超黑魚類之一(Anoplogaster cornuta)。這條魚在被取樣並記錄後非常活躍,因此研究團隊在用拖網捕獲它的第二天通過潛水艇把它放回了深海。
  • 這些深海魚自帶超黑「隱身衣」,可吸收超過99.5%的光線
    這些超黑魚吸收光線的效率極高,即使在明亮的光線下,它們看起來也像沒有明顯特徵的輪廓。在黑暗的深海中,它們即使被生物螢光包圍也能隱身。當時她試圖用相機拍攝拖網捕獲的一些引人注目的黑魚。她說,儘管有精細的設備,她還是無法捕捉到任何細節。「不管你怎麼設置相機或燈光,它們都會吸收所有光線。」他們在實驗室裡仔細測量,證實了相機無法捕捉這些魚特徵的原因:深海中發現的許多黑魚能吸收超過 99.5% 照射到體表的光。這意味著它們是超黑的,比黑紙黑,比電工膠帶黑,比新輪胎都黑。
  • 科學家揭示超黑魚遊到最深處的秘密
    超黑魚超黑魚對於在深海深處棲居的魚類來說,超黑的魚在魚吃魚的世界中極具偽裝研究人員說,這些魚-如尖齒,太平洋黑龍,琵琶魚和黑燕子-改變了色素在皮膚中的形狀,大小和堆積,使其反射不到擊中它的光的0.5%。星期四。他們研究了16種符合超黑定義的物種。這些跨越了六個不同的魚類階-每個大的分組都有共同的進化歷史-表明這種修飾在所有魚類中都是獨立進化的。
  • 「深海幽靈」超黑魚:皮膚可吸收99.5%光線
    來源:環球網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科學家最新研究表明,一些深海魚類具有特殊的超黑皮膚,即使在有光線的情況下,也能巧妙地隱藏起來,例如一些黑皮膚魚類:海蛾魚和狼牙魚,都能吸收接觸其身體99.5%的光線。研究表明,即使深海生物發光源存在的情況下,神秘的超黑魚類也能隱藏起來,它們具有超強的偽裝技能,因為它們皮膚存在特殊化結構。
  • 深海魚類的超黑謎團終於解開,這個發現對人類有非常大的用處
    因為這些深海魚類長著超黑的皮膚,能夠吸收幾乎所有撞擊它的光線,使他們幾乎不可見。研究人員7月16日發表在《當前生物學》雜誌上的報導說,這種絕妙的偽裝是深海魚類皮膚表面下方一層密集堆積的色素結構造成的。Osborn和她的同事們在加利福尼亞州附近的蒙特利灣和墨西哥灣2000米的深海中捕獲了18種超黑魚。然後,研究小組測量了魚身上反射了多少光。研究人員還使用電子顯微鏡檢查了9種物種的皮膚,並計算了皮膚中的結構如何吸收光。
  • 研究:深海超黑魚能吸收走99.5%照射到其身上的光線
    據外媒報導,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能吸收幾乎所有照射到它們身上光線的超黑魚,這使得它們能夠有效地將自己隱藏在海洋最深處、最黑暗的地方。這似乎是一種比其他動物使用的更有效的躲避被捕的方法,而且這一發現可能還有助於未來光學和偽裝技術的發展。
  • 帶你認識超黑深海魚:科學家迄今為止發現的史上「最暗黑」的生物
    某物種身上反射的光線量與入射光的比值必須低於0.5%才能符合「超黑研究發現,最近發現的一種夢角鮟鱇屬的魚,其反射的光線量就在0.044%-0.051%之間。這種微弱的反射能力使得它比超黑蝴蝶還要黑,後者反射的光線量在0.06%-0.5%之間,與黑色天堂鳥相當(反射的光線量在0.05%-0.31%之間)。
  • 黑魚為什麼在民間又被稱為「孝魚」?
    就比如說釣魚人再熟悉不過的黑魚,這種常見的淡水魚學名叫烏鱧。但是在我國廣大的農村地區,它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孝魚。而且一般人不準吃孝魚,只有老年婦人才能配得上吃這種魚。它為什麼又叫孝魚呢,它孝在哪裡呢?這還得從黑魚小的時候說起。這是長輩們留下來的傳說。黑魚在孵化過程中,很少進食,特別是母魚比較明顯。
  • 地球上最黑的魚 能吸收99.5%光線(圖)
    其體表可吸收多於99.5%的光線而不致反射,使其在不見天日的深海中,幾近完全隱形。在墨西哥灣和蒙特雷灣,她以拖網撈得極黑深海魚後,卻發現難以用相機拍下它們。為了給這些魚拍照,奧斯本用一個佳能Mark II DSLR機身,配上帶四個閃光燈的65mm微距鏡頭,嘗試了很多不同的光線環境,拍攝了幾千張照片,卻仍然很難拍出這些從深海捕撈的黑魚照片。
  • 黑魚好吃營養價值高,養殖黑魚的效益怎麼樣呢?養殖黑魚注意事項
    黑魚好吃營養價值高,養殖黑魚的效益怎麼樣呢?養殖黑魚注意事項不知道大家在去逛水產市場的時候,有沒有發現黑魚的蹤跡,這一點肯定是不難的,黑魚在我們國家還是比較普遍存在的,基本上每一個水產市場都有黑魚的身影,黑魚不同於其他的魚類,首先黑魚是一個肉食性的魚類,品質肯定不是其他草食性魚類能力的,其次是黑魚的口感好,吃起來比較鮮嫩,最好是黑魚的營養價值豐富,特別是黑魚的蛋白質含量是比較高的,所以黑魚還是比較受歡迎的。
  • 廣東江門,大量「泰國黑魚」盤踞城市排水口,大的一米多長
    然而在廣東江門的城市排水口,卻有釣魚愛好者在垂釣時,發現許多「兇猛怪魚」盤踞其中,有人釣起幾條發現它們粗壯兇猛,最大的有一米多長,看起來似草魚又似黑魚……原來是「泰國黑魚」這位江門釣魚愛好者在城市排水口發現的這些「怪魚」,長江君判斷應該是外來物種
  • 打黑魚用什麼假餌呢?
    黑魚棲息環境,遍布於湖泊、江河、水庫、池塘等水域內。時常潛於水底層,以擺動其胸鰭來維持身體平衡。3.黑魚捕食特性:兇猛的肉食性魚類,且較為貪食。捕食對象隨魚體大小而異。但捕食一般不追趕獵物,而是隱藏於水草或其他隱蔽物附近,並高度注視四周的動靜,一旦發現有魚類等適口活餌遊經附近時便迅速出擊,一舉捕獲。雷蛙的用餌與手法:路亞釣黑魚常被稱之為打黑,傳統常用的假餌是雷蛙,用雷蛙模仿自然界中的青蛙來誘惑黑魚發起攻擊。操控手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勻收,在黑魚活性很好的時候會有咬口。
  • 吃黑魚的禁忌是什麼 這類人不能吃黑魚
    黑魚相信大家都知道,這是一種營養價值比較高的魚類,而且味道鮮美,深受人們的喜愛。但是吃黑魚是有一些講究的,比如從食物相剋上來說,是有一些禁忌的,那麼,吃黑魚的禁忌是什麼?哪些人不適合吃黑魚?黑魚的營養價值有哪些?一起來看看吧。
  • 又黑又醜的深海魚,夥同黑鳥黑蜘蛛,把天文望遠鏡塗得更黑
    深海魚的黑皮膚就像黑洞一樣,把照射在身上的光線統統吸收進去。下面這張超黑魚的圖片,是經過過度曝光,編輯處理後的圖片。鮟鱇魚超黑的黑度,來自於密集堆積的黑色素。在表皮和真皮交界處的基底膜下方,有一層充滿黑色素的細胞器(黑素體),就在圖片裡黑色箭頭所指之處。
  • 又黑又醜的深海魚,夥同黑鳥黑蜘蛛,把天文望遠鏡塗得更黑
    它們中間,誰能登上黑老大的王位,我們尋找黑老大的意義又在哪裡?超黑魚先來看深海魚,海洋深度超過200米以後,陽光難以穿透水層。在黑暗的海洋裡,融入海水的黑色是最好的偽裝色,不僅能躲避捕獵者,還能潛伏捕獲小魚。杜克大學團隊,打撈了18種黑色深海魚,其中16種的黑度超過了99.5%。
  • 黑魚和江團魚哪個好吃?怎麼做?
    黑魚和江團魚哪個好吃這個問題,我的觀點是:江團魚。為什麼呢,因為經過我自己多年的實踐和試吃得出來的結論。其實從根本上講這個問題是千人千面的答案,沒有標準答案,回答這個問題的標準就是每個做魚或者是吃魚的小夥伴的口味喜好了。也就是說,如果你喜歡江團魚的口感,就會覺得江團魚好吃。如果你喜歡黑魚的口感就會覺得黑魚好吃。了解黑魚黑魚,又叫做烏魚、生魚、財魚、蛇魚、火頭魚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