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揭示超黑魚遊到最深處的秘密

2020-07-17 FutrueWorld


科學家揭示超黑魚遊到最深處的秘密

超黑魚


科學家揭示超黑魚遊到最深處的秘密

超黑魚


對於在深海深處棲居的魚類來說,超黑的魚在魚吃魚的世界中極具偽裝。研究這些外來生物中的一些的科學家現在已經揭示了它們極端顏色背後的秘密。

研究人員說,這些魚-如尖齒,太平洋黑龍,琵琶魚和黑燕子-改變了色素在皮膚中的形狀,大小和堆積,使其反射不到擊中它的光的0.5%。星期四。

他們研究了16種符合超黑定義的物種。這些跨越了六個不同的魚類階-每個大的分組都有共同的進化歷史-表明這種修飾在所有魚類中都是獨立進化的。

華盛頓史密森尼學會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動物學家卡倫·奧斯本說:「在深海中,這裡無處藏身,有許多飢餓的掠食者。」該研究的合著者。「動物的唯一選擇是與背景融合。」

很少有陽光穿透到海面以下650英尺(200米)以上。其中一些魚深達三英裡(5,000米)。

在這樣的深度,生物發光(活生物體的發光)是唯一的光源。一些超黑魚的身體上有生物發光的誘餌,以誘使獵物近得足夠被食用。

這些魚的皮膚是已知最黑的材料之一,能夠高效吸收光,以至於即使在明亮的光線下,它們也看起來像是輪廓。

黑色素在皮膚中的含量很高,並且以不尋常的方式分布。通過將大小和形狀合適的黑素體(皮膚細胞內充滿色素的結構)包裝到皮膚表面緊密包裝的連續層中,魚可以確保基本上所有到達它們的光都將撞擊到這一層而不會逸出。

奧斯本說:「這種製造薄而柔軟的超黑材料的機制,可用於製造用於高科技光學器件的超黑材料,或用於夜視操作的偽裝材料。」

相關焦點

  • 深海終極偽裝者:科學家解謎超黑魚黑色秘密
    日前,一組研究人員正在揭開深藏於比黑色還黑的魚的秘密。據了解,這種魚已經進化出了特殊的皮膚特徵,這能幫助它們躲避利用生物發光來捕獵的捕食者。杜克大學生物學博士生Alexander Davis等研究人員於周四在《Current Biology》雜誌上發表了一篇關於這種超黑魚的研究。
  • 這種魚太黑了,能吸收99.5%的光線,科學家稱其為「超黑魚」
    那麼世界上最黑的生物是什麼呢?它們生活在深海區域。根據研究人員奧斯本的介紹,她有一次和同事在進行深海取樣的時候發現了這種超黑魚。一開始她們的攝像機鏡頭一直都是黑蒙蒙的,突然間遊過了一群黑影。奧斯本發現後立即動用了所有精密的拍攝儀器,都未能發現這群黑影是什麼東西。後來她們捉住了其中的一條,才發現原來是一種皮膚極黑的魚類。
  • 深海神秘的隱形超黑魚:黑色皮膚可吸收99.5%光線
    為了更好地理解這些神秘的深海超黑魚,科學家開始對蒙特雷灣和墨西哥灣進行探險,在這些地點,研究小組使用拖網和遙控潛艇在1.6千米深的海域捕獲了數十條超黑魚。  研究人員使用分光儀測量了這些超黑魚皮膚反射的光量,它們的皮膚是目前已知最黑的有機材料之一,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些魚僅能反射接觸其身體不足0.5%的光線,其餘的光線均被超黑皮膚吸收,即使周圍存在生物性發光源,也能真實隱身。
  • 研究:深海超黑魚能吸收走99.5%照射到其身上的光線
    據外媒報導,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能吸收幾乎所有照射到它們身上光線的超黑魚,這使得它們能夠有效地將自己隱藏在海洋最深處、最黑暗的地方。這似乎是一種比其他動物使用的更有效的躲避被捕的方法,而且這一發現可能還有助於未來光學和偽裝技術的發展。
  • 「深海幽靈」超黑魚:皮膚可吸收99.5%光線
    來源:環球網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科學家最新研究表明,一些深海魚類具有特殊的超黑皮膚,即使在有光線的情況下,也能巧妙地隱藏起來研究表明,即使深海生物發光源存在的情況下,神秘的超黑魚類也能隱藏起來,它們具有超強的偽裝技能,因為它們皮膚存在特殊化結構。
  • 地球最深處——馬裡亞納大海溝竟是地球生命的誕生之地?
    在20世紀,為了探尋地底的秘密,科學家們曾經在地上挖出了上萬米的深溝,然而,每一次向下挖掘,他們都能夠感受到溫度的明顯上升,特別是當深入距離達到上萬的時候,溫度就已經超過了300℃,除非運用特殊工具,否則根本無法繼續往下挖掘。
  • 罕見的藍色鑽石價值上億,科學家揭開地球最深處的藍鑽秘密
    希望藍鑽,一顆罕見的藍色鑽石,重量45.42克拉,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珠寶,三百年間它經歷了複雜的歷史,輾轉經過了君主、銀行家、女繼承人和竊賊等多人的手,最後才來到華盛頓的史密森尼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最終確定它們形成於至少660公裡的地下深處,這裡已經屬於地球內部的一個叫做下地幔的部分。束縛在下地幔裡面的微小礦物碎片提供了有關鑽石誕生地的線索。藍色鑽石在鑽石開採總量中僅佔0.02%,所以數量非常稀少,而世界上最著名的珠寶部分也誕生在這0.02%的比例中。鑽石是一種結晶的純碳的形式,在巨大的熱量和壓力下形成的。
  • 科學家經過分析,揭示了一個3億年的秘密
    對於這些神秘事件,人類總是無法按捺住心裡的好奇,總是會去追求那些奇異現象背後的秘密,也一直在探索的這條路上不斷前行。我們也都知道,人類對於大自然來說是十分渺小的存在,而我們只有不斷探索才能夠得到自己心裡想要的答案。在世界上有不少地方都曾出現過一些奇特的景象,就比如非洲最古老的納米比亞北部沙漠,曾引起不少科學家們的廣泛關注,在經過一系列的勘測調查後,似乎解開了一個隱藏3億年的秘密。
  • 科學家在埃及沙漠深處,發現大量鯨魚化石,找到了鯨魚進化的秘密
    鯨魚谷位於開羅南部的法尤姆省,在Wadi Hitan沙漠的深處中的一個山谷裡,埋葬著無數鯨魚的屍骨,很難想像在沙漠的深處中居然存在如此大量的鯨魚化石,當然,在這裡不僅僅是鯨魚的化石,還有鯊魚、海蛇、海龜、鱷魚、海牛等海洋動物,其中大部分海洋動物都已經滅絕,在現代地球海洋中已經找不到它們的身影了。為什麼沙漠的深處會有海洋動物的屍骨?
  • 科學家揭示鳥類飛行秘密
    網易探索1月8日報導 美國《紐約時報》報導,即使最平凡無奇的鳥所具備的飛行能力也讓人類的飛機自愧不如,美國蒙大拿州大學飛行實驗室的生物學家對此深有體會。實驗室創始人肯尼思·戴爾表示:「鳥類能夠做一些非常引人注目的事情。它們能夠在短短幾秒鐘內將速度從零加速到每小時40英裡(約合每小時64公裡)或者降落在處於移動狀態的樹枝上,令人非常吃驚。」
  • 蛟龍號下潛深度7000多米有一發現,也許揭開了一個深海秘密!
    有句成語叫「上天入海」,大家都知道人類的載人飛船已經成功地無數次登陸月球,實現了上天的夢想,那麼今天說的入海呢,可不是單純地說在海洋淺層遊泳那麼簡單,我們說的是人類藉助科學儀器到未知的海底深處去探險。先說說世界最深的馬裡亞納海溝,這個海溝處於北太平洋,臨近關島的東邊,據說它的深度足以裝得下一個珠穆朗瑪峰。徵服珠穆朗瑪峰也許不少人都能辦到,徵服馬裡亞納海溝卻沒什麼人敢挑戰。探測馬裡亞納海溝非常難,因為這裡的深海不但高壓,而且黑漆漆的,溫度也很低。但是這些情況不能阻止科學家探測馬裡亞納海溝的決心。
  • 地心深處到底有什麼?科學家:裡面的東西足夠嚇退人類!
    這一方面是因為科學的進步是需要時間的,人類想要探索地球未知的秘密,那麼必須要先有足夠的技術才行。另外一方面原因則是地球實在是太大了,而人類相對地球來說,又實在是太渺小了,所以這也就導致了地球上還有著眾多的未解之謎。
  • 馬裡亞納海溝深處有何秘密?科學家:海溝底部有神秘的史前生物
    世界上最深的馬裡亞納海溝,都有哪些神奇的生物?馬裡亞納海溝處於西太平洋,它被稱為世界海洋最深處,全長2550公裡,深度超過11公裡,就連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放在這裡,都會被淹沒。而在海溝的最深處,水壓高、黑暗、溫度低、含氧量低,食物資源極其匱乏,所以也成為地球上環境最惡劣的區域之一。一直以來,人們理所當然地認為在這片海溝的深處是一片虛無,生物是不可能在這裡生存的。然而,在1957年,前蘇聯的科學家乘坐考察船「維塔茲號」,對馬裡亞納海溝進行了一次詳細測繪,並在7000米深處發現了生命。
  • 黑魚為什麼在民間又被稱為「孝魚」?
    就比如說釣魚人再熟悉不過的黑魚,這種常見的淡水魚學名叫烏鱧。但是在我國廣大的農村地區,它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孝魚。而且一般人不準吃孝魚,只有老年婦人才能配得上吃這種魚。它為什麼又叫孝魚呢,它孝在哪裡呢?這還得從黑魚小的時候說起。這是長輩們留下來的傳說。黑魚在孵化過程中,很少進食,特別是母魚比較明顯。
  • 這些深海魚自帶超黑「隱身衣」,可吸收超過99.5%的光線
    's National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的科學家和合作團隊發現了目前已知的最黑物質之一:某些魚的皮膚。這些超黑魚吸收光線的效率極高,即使在明亮的光線下,它們看起來也像沒有明顯特徵的輪廓。在黑暗的深海中,它們即使被生物螢光包圍也能隱身。
  • 科學家揭示600萬年前"阿根廷巨鳥"飛行奧秘(圖)
    科學家揭示  美國學者7月2日發表的一份研究揭示了這一秘密。這份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研究成果表明,這種現在已經滅絕的阿根廷巨鳥算得上是滑翔高手,它靠上升的暖氣流飛行。加特爾吉說,「一旦它飛上天空,那就沒什麼問題了,它一天可以飛行200英裡。」  該研究表明,這種史前巨鳥如大多數陸地禽類一樣,體形太大,沒法進行動力飛行。
  • 這些深海魚自帶超黑「隱身衣」,可吸收超過99.5%的光線
    )的科學家和合作團隊發現了目前已知的最黑物質之一:某些魚的皮膚。這些超黑魚吸收光線的效率極高,即使在明亮的光線下,它們看起來也像沒有明顯特徵的輪廓。在黑暗的深海中,它們即使被生物螢光包圍也能隱身。 他們在實驗室裡仔細測量,證實了相機無法捕捉這些魚特徵的原因:深海中發現的許多黑魚能吸收超過 99.5% 照射到體表的光。這意味著它們是超黑的,比黑紙黑,比電工膠帶黑,比新輪胎都黑。在深海中,單個光子就足以吸引注意力,因此這種濃鬱的黑色可以提高魚的生存機率。
  • 世界最深海溝深處,科學家發現神秘異象,或存在史前生物?
    馬裡亞納海溝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溝。無數科學家一直在關注海洋的最深處,但由於人類科技發展的限制,人類根本無法到達海洋的最深處。但是,雖然人類無法接近馬裡亞納海溝,但這並不意味著人們對此一無所知。比如住在馬裡亞納海溝附近的日本人,夜深人靜的時候總能聽到奇怪的嗚嗚聲。
  • 科學家在深海發現四種新的單細胞生物物種
    科學家在太平洋深處發現了四種新的單細胞生物。科學家發現的巨型阿米巴蟲這四種新的單細胞外生真菌是由英國國家海洋中心、夏威夷大學和瑞士日內瓦大學研究人員發現的。四個新物種是在西克拉裡昂·克裡伯頓地區(western Clarion Clipperton Zone)使用水下無人機發現的,那裡的海底深度超過3英裡。
  • 「超黑魚」為什麼這麼黑?攝像機也很難捕獲其蹤跡
    近日,科學家們揭開了一種截然不同的方式:有幾種魚類進化出了截然相反的策略,說它們是海底「移動黑洞」海底的黑魚就像碳納米管黑體一樣黑。理論上,除了黑洞(能吸收所有的東西包括光),世界上最黑的人造物質就屬納米管黑體了。與碳納米管黑體捕捉光的方式不同,這些魚用黑色素吸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