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鳴在工作群被懟,員工想怒就怒的組織更高效?

2021-01-17 蓋雅學院
他在一個工作群了潛伏了多日,發現很多人上班期間花大量時間聊遊戲,於是發出了靈魂叩問:「難道工作都很閒嗎,這很常見嗎」?

上班有人閒聊,是無法避免的問題;

通過數據可判斷是否員工長時間泡在群內聊天,是否耽誤工作回復;

如果證實影響工作,支持HR部門出臺相關政策整頓;

如果證實沒有影響,那麼你也沒必要擔(fa)心(nu)。

面對老闆的批評,員工敢公然對抗回擊這一幕足以讓吃瓜群眾感到吃驚。因為在大多數組織中,我們連往工作群中發一條消息,都總是猶豫糾結、反覆調整語言,或者乾脆放棄表達。「沒有弄清老闆的想法之前,我不想分享我的想法」,這是很多組織中,員工選擇沉默失聲的原因。其實,在一家企業當員工沒有實話可說,才是管理者應該恐懼的。員工表達自由、情緒自由的背後,是充足的心理安全支撐——這往往是一個高效組織的運轉秘訣。

很多優秀公司,都在呵護員工的心理安全

在字節跳動,類似這樣「回擊老闆」,或許只是簡單的一問一答。「那我就坦誠清晰一次吧」,這位員工脫口而出、自由表達的勇氣或許來自字節跳動企業文化的第一條準則「坦誠清晰」——敢當面表達真實想法;能承認錯誤,不裝不愛面子;實事求是,保留問題;反對「向上管理」;準確、簡潔、直接,有條理有重點。倡導坦誠清晰,字節跳動不是唯一。國內外的很多優秀組織,都有意鼓勵員工想說就說、敢怒敢言,呵護員工的心理安全:「絕對坦誠」是奈飛的文化準則之一。奈飛要求員工公開談論問題,無論對基層員工還是高層管理者,均是同樣要求。希望員工在公司隨時隨地都做到坦誠溝通。「因為信任,所以簡單」是阿里的價值觀之一。意味著阿里人要真實不裝,互相信任,沒那麼多顧慮猜忌,問題就簡單了,事情也因此高效。

無論是字節跳動的「坦誠清晰」,還是奈飛的「絕對坦誠」,或是阿里的「因為信任,所以簡單」,都是企業從文化上,刻意支持和鼓勵員工表達自由、情緒自由,鼓勵建立員工心理安全的企業環境。這是為什麼?谷歌的知名實驗「亞里斯多德計劃」或許可以說明原因:谷歌的「亞里斯多德計劃」研究表明:心理安全可以促進團隊學習行為和團隊績效,而且是團隊成功的五個關鍵因素中最重要的一個因素。谷歌將「心理安全」視為高效團隊的基石。究竟什麼是心理安全呢?關於它的研究可追溯到20世紀60年代初的組織變革研究——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埃德加和沃倫1965年出版的一本書中寫道:需要心理安全來幫助人們應對組織變革帶來的不確定性和焦慮,心理安全可以讓人們專注於共同的目標而不是自我保護。哈佛商學院教授艾米·埃德蒙森在最新著作《無畏的組織》中這樣描述它:心理安全是指一種信念,即人們不用過多考慮人際風險的正式或非正式後果,例如尋求幫助或承認失敗,都不具有懲罰性。

換句話說,心理安全是一種氛圍,而不是某個人的人格特徵或心理狀態。這種氛圍中,人們沒有過多的人際焦慮,成員擁有更高的情緒自由,絕對坦誠,敢於做一個不知者、尋求幫助或暴露自己的脆弱和失敗。在心理安全水平低的組織中,人們會不斷地管理工作中的人際風險,有意無意地限制思想、問題和擔憂的公開分享和交流。但是滿足員工心理安全,也並不意味著放低對員工的工作的標準。《無畏的組織》一書,通過這樣的四象限,向我們揭示了心理安全與績效標準的不同結合,會帶來的不同方向。只有心理安全和績效標準都保持較高水平的工作場所,才是「學習區」,在這個區域,員工可以合作、互相學習,完成複雜、創新型工作,高績效是「結果」,而不是「因子」,如此演變為「學習和高績效區」。

 

在新時代,讓員工擁有「心理安全」越來越重要了

在當今時代,組織能夠讓員工擁有心理安全,擁有情緒自由越來越重要了。這是由工作方式、工作主體發生了變化。

疫情讓大家員工體驗了一把「遠程辦公」,而且,遠程辦公似乎還將成為長久的趨勢。微軟、Facebook等企業都開始推出允許員工永久在家辦公的政策。

針對遠程辦公,溝通技術似乎不再是我們擔心的問題,但協作和溝通效率帶來的結果仍讓人擔心。在線上,我們看不見對方的表情和肢體動作,無法判斷要說出口的話是否符合當時的情境,這可能會帶來更多的沉默;遠程,使我們沒有更多除工作之外的互動場景,這將大大減少非正式溝通。

幸運的是,因疫情而遠程辦公的組織,之前團隊有長期的情感基礎,彼此之間有長期的了解。但未來隨著遠程辦公,以及企業的發展,團隊成員將分散在不同區域,且可能從未謀面,如何讓他們打破沉默、進行更多的非正式溝通?

組織能否創造心理安全氛圍是關鍵。

西澳大利亞大學克裡斯提娜教授和美國羅格斯大學教授詹尼佛曾對14個創新團隊(分散在18個國家)進行研究,結果表明:心理安全能夠幫助分布在各地的團隊應對地域分散、遠程溝通的挑戰。有了心理安全,團隊成員不會那麼在意他人對自己的看法,並且能夠更好地坦誠溝通。


「被尊重和自我實現」逐漸成為需求的起點

 「開放透明」、「去總化」、「多元多樣化」這些與創造心理安全相關的詞彙,通常會出現在招聘場景中,作為吸引人才的一個文化亮點。背後映射的是新時代下,員工需求的變化。

相比於上一代人在工作中對情緒的壓抑、忍氣吞聲,這一代人似乎幡然醒悟,意識到壓抑情緒會對自己對子女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新一代的90後、00後們似乎變得不能忍了,不願意輕易給出「忠誠」,「今天讓我不爽,明天就見不到我」的情景總能讓70後、80後的管理者們措手不及。

相比於上一代人,隨著經濟的整體發展、城市化進程飛速加快,以及社會環境的穩定,基本消滅了生存需求,尤其是新一代職場人基本不面臨原始的生存壓力;同時,社交網絡的發展,也使得他們無需只依賴工作場所來滿足自己的社交需求,對工作中的社交基本沒有依賴性。

從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來看,新時代員工的需求階梯普遍在發生上移,需求起點不再是生理、安全、社交需求,而是以尊重和自我實現為起點。

對他們而言,傳統上「權利」或是「金錢」等驅動方式會有些無力,如果讓他們壓抑自己的想法,做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他們寧願閒魚、佛系。他們更願意待在有心理安全空間的團隊或組織中,儘可能地讓自己的情緒得到更充分的放鬆。

 

| 心理安全是釋放組織人才效能的重要基礎

對知識密集型組織而言,聚集知識和創新型人才幾乎成為每個行業競爭優勢的重要來源。似乎能否聚集最聰明的人,往往能決定組織成敗。

各明星企業在人才方面的投入,沒有最多,只有更多,企業間的人才「撕扯」,也成為新聞媒體的聚焦點。

的確,人才是基石,但集齊了聰明的人就一定能成功嗎?

作為全球卓越組織的代表,谷歌似乎聚集了各個角落的優秀人才,但是他們仍然發現團隊效能之間的差異,亞里斯多德計劃正是基於這樣的背景而來。他們發現「即使聰明絕頂且身居要職的谷歌員工,也需要處於心理安全的工作環境中,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而且心理安全是高效能團隊的關鍵因子」。

因為僅僅集齊有才能的人遠遠不夠,還要他們各自能夠在組織中發揮自己的才能,而且他們之間能夠很好地協同工作。知識淵博、技術精湛、善解人意的人也並非總能在關鍵時刻將自己的知識才能運用到具體工作中,有時是因為他們沒有意識到,需要團隊協作中來點燃他,但更多時候是因為他們不願意挺身而出,害怕犯錯或是得罪老闆同事,總而言之,人際焦慮讓他們猶豫不前。

對知識型團隊和組織而言,取得人才只是組織蓄能的第一步,但是能否創造心理安全氛圍和空間,才是釋放人才效能的關鍵


在心理安全水平高的組織裡,管理者是關鍵。

傳統的組織裡,管理者通常都以最強大、最智慧、最樂觀、最有力量等積極的形象出現在其他成員的面前,權威越大的管理者,越不能軟弱。

但在高效組織中,心理安全是重要基石,對於管理者而言,也需要展現一種全新的「示弱」的姿態,放下自己的面具,這是幫助團隊和組織構建心理安全的起點。

但為了使「心理安全」成為組織固有的基因,融入組織的血液中,管理者需要做的遠不止於此。


重塑成員對失敗的認知和期望

在傳統的組織和團隊中,團隊有約定俗成的思維方式、理解路徑,如果要重新塑造不一樣的工作氛圍空間,管理者需要帶領成員打破原有的方式,這對於任何一個團隊或組織,無疑都是一場變革。管理者需要為此創造條件。

重新構建工作框架/思維方式——重塑成員對失敗的認知和期望,明確大膽建言的重要性

因為害怕失敗/匯報問題,是員工不敢大膽建言的重要原因,為了坦誠清晰、大膽建言,唯一辦法就是讓他們可以放心地失敗。讓成員覺得失敗沒有關係,管理者需要不斷重複、相信並且使人相信「支持的不是失敗,而是學習」

除了讓人明白失敗是普遍存在的,還需要讓成員明白「大膽建言」的重要意義。例如:


創建機制主動追問,邀請員工表達

即使成員明白了失敗和大膽建言的意義,但從思維到行為依然有著很長的距離——這是因為自我保護是人的天性。所以,管理者要主動追問和創建機制,邀請員工表達。

什麼的邀請行為,才會讓人覺得明確和誠懇呢?

管理者需要呈現情境式謙遜和學習的心態。如果管理者認為自己無所不知,是帶教者或是老師的身份,沒有人願意承擔因提出可能與上司不一樣的想法帶來的人際風險。

積極探尋也是邀請參與的第二個方式。探尋是有目的探究、旨在深入了解某個問題、情況。管理者是否經常問好的問題(有廣度和深度開放式問題),而不是以反問句提問?是否經常問別人有什麼問題,而不僅僅表達自己的觀點?MTV創始人皮特曼接受採訪時的一段話或許能幫我們更好的理解「積極探尋」。

通常在一個會議中,大家正在探討一個想法時,管理者(會議主持者)會問:大家有沒有不同的意見?一般參會人員會回應道:沒有,都贊同,然後散會。但是我進一步回應:看來你們沒有用心聽啊,(創造性工作)總會有另一種觀點存在,現在你們需要回過頭來找出不同的觀點。

建立大膽發言的機制,是邀請參與,並強化心理安全的第三種方法, 成立開放型討論機制和網絡,暗含著一種文化:在這裡,每個人即是學習者,也是傳授者,沒有絕對的決策者或權威,可以暢所欲言。


抓住員工直言不諱的時刻,有效回應

通過重塑成員的思維方式和邀請參與,只是員工能暢所欲言的第一步,當人們直言不諱時(比如張一鳴碰到的軟釘子),管理者如何回應,才是真正的考驗。

如果成員突然提出一個問題或回報一個壞結果,管理者的回應卻是生氣或輕蔑,心理安全空間就會很快消失。

充滿不確定性的環境中,過程和結果不總是呈現完美的因果關係,好的結果不總是由好的過程產生,反之亦然。這意味著,在面對員工回報的好的結果或不好的結果時(失敗)時,管理者需要消除對失敗的偏見,給出有效的回應——什麼時候需要給出讚賞,什麼時候需要做出適當強硬的回應。

如果管理者對所有的問題和失敗都做出同樣的回應,最後的結果就是沒有人願意提出問題會匯報失敗,所有的問題都需要管理者來發現和暴露。而當成員沒有實話可說的時候,也是管理者應該恐懼的時候了

相關焦點

  • 張一鳴被員工當眾「硬槓」後,默默退群:這樣的字節跳動,是可怕的。
    事情是這樣的,張一鳴發現在Lark(飛書)上的一個遊戲群裡,很多字節的同學一直在工作時間裡,特別專注地在聊遊戲。他表示,儘管公司不禁止上班時候的偶爾閒聊,但這個現象已經連續了幾天了,是不是有點過分了。 於是,一鳴同學忍不住發問:一大早到現在就在群裡聊天的同學,是今天工作很空閒嗎?
  • 張一鳴:上班時間聊遊戲,工作量不飽和?員工:不影響工作就可以
    -11 05:25:47 來源: 花重錦 舉報   近日,社交媒體上流傳的一張截圖顯示,張一鳴在遊戲群裡詢問員工近日工作是否不飽和
  • 抖音員工摸魚:老闆張一鳴在公司群內活捉員工玩遊戲
    據爆料稱,字節跳動老闆張一鳴在12月9日表達了對員工工作時間聊遊戲的「不滿」。 根據網傳聊天記錄截圖,張一鳴表示「之前因為試玩原神,在lark(飛書)搜到並加入了這個群。最近我發現這個群在上班時間一直拼命在閃,所以這兩天我留心了下,發現有一些同學經常在上班時間非常專注地聊遊戲。」
  • 張一鳴批員工上班時聊遊戲 字節跳動正加速布局遊戲產業
    張一鳴似乎有點不滿。12月9日下午,社交媒體上流傳的一張截圖顯示,張一鳴因為員工在上班時間聊遊戲,在公司內部通訊軟體飛書的遊戲交流群中發問,「好奇,一大早到現在就在群裡聊天的同學/部門是今天工作很空閒嗎,這很常見嗎?」
  • 員工玩《原神》惹怒張一鳴,字節跳動為啥眼紅別人家的遊戲?
    一家跨國大公司的CEO,在自家的工作群裡被上班「摸魚」的員工回懟,是種什麼樣的體驗?在這個問題上,或許張一鳴最有發言權。據多家媒體報導,字節跳動CEO張一鳴最近發現lark(飛書)的公司內部群中有一些員工在上班時間閒聊熱門遊戲《原神》,這讓他相當不滿。「雖然公司不禁止上班時間偶爾閒聊,但連續幾天都在遊戲群這麼活躍,我還是非常意外的。」
  • 張一鳴在遊戲群批員工上班時聊遊戲;微信紅包封面向個人開放,定製...
    有項目組表示,在問詢反饋階段、從過會到提交註冊的階段,用時都比此前更久。11月至今,創業板已有7家企業撤IPO材料。其中,百金股份火速撤回,11月6日申報材料獲得深交所受理,但僅兩周時間,公司就暫停上市之路。(中證網)
  • 「恐怖的自律狂」張一鳴:長大以後,直面暴風驟雨
    張一鳴也說過:討論使人聰明。 張一鳴十分重視促進信息的高效運轉。 在字節跳動,有內網溝通,有培訓交流大會。 每雙月公司會舉辦「CEO面對面」的交流會,公司的營收情況、發展阻礙等等「敏感」問題,每個員工都可以暢所欲言。
  • 寵辱不驚張一鳴?
    【獵雲網北京】8月5日報導(文/蘇舒)再一次,張一鳴淹沒在罵聲中。8月4日,張一鳴發表了一封給員工的信,主題為《不要在意短期損譽,耐心做好正確的事》。昨天,36氪在公布這封內部信時提到,TikTok美國業務出售倒計時還剩下40天,張一鳴面對的不僅是來自川普的壓力,還有國內輿論場爭議的兩極化。作為一家全球擁有超過6萬名員工的跨國公司,為了安撫內外情緒,一貫低調的張一鳴也不得不站出來表明心跡。在信中,張一鳴還專門討論了「社交媒體上的輿論」。
  • 一張圖對比李彥宏和張一鳴的區別
    因為肉餅和他的英文名發音相同,所以又喜獲一枚別名,李廠長還親自去食堂給員工煎過肉餅。 在字節跳動,同事之間相互稱呼同學,貌似員工都稱呼他們的老闆為一鳴同學。 80後的張一鳴,年紀輕輕就躋身網際網路新貴的行列,可謂長江後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強。
  • 張一鳴美國往事
    他還為一件小事感到震驚:一些Facebook和Twitter的員工喜歡用小米手機。彼時,正是阿里巴巴集團在美上市之時,他想看看這家中國巨頭為什麼一直吸引著矽谷的目光。這是張一鳴第一次親身接觸矽谷。被問到還有哪家公司想去,張一鳴不假思索,蘋果。他熟讀《賈伯斯傳》,對賈伯斯本人在公開信息範圍內的歷史都了如指掌。
  • 字節跳動8周年張一鳴致全員的信都說了什麼
    2019年年會,張一鳴以一段重訪創業時的民宅型辦公室錦秋家園的視頻開場,回顧了第一筆融資、國際化初期大家的膽怯、打造信息流廣告的第一個MVP試驗、生氣一次HR招聘時的形式主義、2017年在洛杉磯蹩腳的英文演講等...點滴片段,展現了一路從無從小的步步路程。另外用務實的浪漫主義來定位字節跳動,希望能跟大家這一群既務實又浪漫的人,一起去看最好的風景。
  • 女員工按摩課上脫衣當模特 大尺度視頻被發工作群
    女員工按摩培訓課上脫衣當模特不料大尺度視頻被發工作群在武漢市東西湖一家美容院打工的王女士(化名)反映說,前不久,店裡在進行按摩培訓時,需要一個模特做示範,要拍攝視頻發到員工工作群,她當時同意當模特,但是只同意露背部,不料同事發的視頻不僅背部全露出來了,還一直露到了臀部,王女士覺得個人隱私受到了侵犯。
  • 張一鳴再回應:美國強買,國內挨罵!
    今天(8月4日)下午,字節跳動創始人張一鳴給中國區員工的內部信曝光,圍繞近期公司將出售TikTok美國業務引發的爭議作出了回應—— 張一鳴說,公司在全球化的過程中遇到了文化衝突和反華情緒的挑戰。
  • 焦點分析 | 海外監管困局下,張一鳴找來「巴斯光年」
    Facebook也曾面臨在數據安全、隱私等方面的審查,張一鳴給出了和扎克伯格相似的回應,認為字節跳動是一家科技公司,而不是媒體公司。 張一鳴已有大量時間放在美國。正如他在3月字節跳動重整組織架構時所言,「作為字節跳動全球CEO,接下來我會花更多時間精力在歐美和其它市場。」
  • 張一鳴:不甘平庸的年輕人,全都有同一個特質
    極客公園創始人張鵬接觸過諸多成功的創業者,他說,「即使這一批人當中,張一鳴的學習升級能力也顯得非常出眾。」他可以像機器一樣工作,並曾像馴化算法一樣調試自己。經過反覆實驗,他得出自己的調試結論:專注且高效的最好狀態,是在輕度喜悅和輕度沮喪之間,不太激動,也不太鬱悶,並且睡眠充足。他極其克制,說話時語調和語速幾乎沒有情緒起伏,高興和沮喪都不輕易示人。
  • 帶薪摸魚不易,小心群有內鬼解
    九遊研究所是九遊APP大神玩家自發組織的團隊,專注熱門資訊跟蹤、遊戲玩法研究,以及個人攻略心得分享,希望每個玩家都能玩得更開心、更省心!2020年的尾巴,誰都未曾想到原神竟然又又又又上熱搜了?!而這一次的導火索,竟然不是遊戲本身,而是因為一位老闆長期潛伏在某個遊戲群內,發現有些員工上班期間在群內特別活躍,終於,忍不住在群內斥責"摸魚"員工。
  • 張一鳴的門徒們真吃香,80%的獲投率可還行
    BAT——2020年字節在國內招聘員工總數已接近3萬人,預計到年底員工總數達到10萬人級別。不過,我們更關心的是那些從頭條離職的員工,比如前段時間字節跳動副總裁兼AI Lab負責人馬維英辭職,去了清華大學智能產業研究院,與百度原總裁張亞勤並肩作戰。
  • 員工在工作群回復ok的手勢,被領導直接開除了,網友贊:幹得漂亮
    對於工作群的信息,有不少人會聚精會神地看信息,一旦重要信息大家都會回覆:「好的」。可是你知道嗎,有人在工作群發表情包,就直接被領導開除了。公司的品牌部組長在工作群通知事情時候,有一個員工就直接回復了ok的手勢,就被組長看到了,還直接怒斥員工。
  • 這樣選讓員工更熱愛工作
    可實際上,辦公椅選擇的合適與否,是關係到員工對工作熱愛度以及工作效率的「大事件」。「坐好」才能「做好」,並非危言聳聽。辦公椅影響工作效率,背後原因揭曉辦公椅哪個牌子好?有調查顯示,員工對辦公椅的滿意度與員工對工作的敬業度成正相關。而背後的原因也很快揭曉。專業、舒適的辦公椅,可以減少不舒適感帶來的幹擾,保持更高專注度。
  • 抖音老闆張一鳴:從小城青年到掙1100億,只因做了這五點,第三點最關鍵
    創業僅僅8年,張一鳴將一支只有五六個人七八桿槍的移動互聯先遣隊發展成日後橫掃4G時代的十萬雄兵,把一家曾租用民房辦公的小微企業調教成今天敢挑戰騰訊、抗衡百度、趕超快手、威震B站、教育領域四面出擊的商業巨頭。 現在的字節跳動已是一家員工超六萬人,業務覆蓋全球150個國家和地區、75個語種的國際化網際網路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