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是農村一種常見的動物,也是一種令人感到恐懼的動物,每年因為被蛇咬而致死致殘的不在少數。因此在農村就有一種說法,叫「見蛇不打三分罪,打若不死七分罪」。把蛇的危害提到了和犯罪分子一樣的高度,人人喊打,人人必打。
如果你見到了蛇都不去打,那麼你首就有了三分罪,因為正是你的縱容,有可能導致別人受到傷害。所以農村人上山,筐子裡常備木棒,見蛇就要打,先不管它是不是毒蛇。可是為什麼見蛇不打只有三分罪,而打蛇不死卻有七分罪呢?
這是根據蛇的特點來決定的,別看蛇只是一種動物,但是蛇的記憶力是驚人的,誰打了它,它會記得一清二楚。如果你打不死它,那麼未來的某一天,蛇就會在某個適當的機會裡前來報復。
到了那個時候,傷害的不止是你自己,恐怕還要連累到家人,這樣一來,你的罪過就大了,遠遠超過見蛇不打。所以這句俗語是有道理的,同時也告訴了我們該如何處理關於蛇的問題。但其實蛇都是比較膽小的,一般情況下是不會主動攻擊人類的。
只有人類的行為驚擾了蛇,蛇才會主動攻擊人類,所以老話說的對,見蛇就要打,打則必打死。後來這句俗語得到了引申,那就是告訴人們,在處理惡人的問題上要態度鮮明,不能曖昧,該打死的一定要打死,不能留下後患,否則會給自己帶來無窮無盡的麻煩。
蛇只是一種動物而已,哪怕它回來報復,只要我們留神注意,自保還是應該沒有問題的。但是壞人不一樣的,一旦他緩過勁來,就會暗中給你下絆子,挖聊陷阱,讓你防不勝防。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除惡務盡,不留死角,我們的祖先從蛇這種危害社會的動物想到了危害大多數人安全的惡人,可以說把俗語的意義又擴展了一步。普通的俗語能講出人生的道理來,實在是很難得的。那麼這裡面就有問題了,打蛇怎麼打?沒有經驗的人打蛇,蛇沒有打到,自己反而被咬上一口。
打蛇不能打蛇頭,蛇頭被打只會讓蛇暈倒,一旦它醒來,給你一口,你就沒治了。打蛇也不能和蛇正面對扛,蛇一吐蛇信子,你就會害怕了。打蛇要從側面打,蛇後七寸是重點,打斷它的脊椎骨,蛇不死也會變成一條立不起來的爛泥鰍。
打蛇的棍子要準備得稍微長一點,以防止打蛇不成,傷到自己。最後一點特別重要,不要以為蛇頭被砍斷以後,蛇就會死掉,不是這樣的,蛇全身都有神經,最少24小時以內,蛇頭還能活動,不注意的話,還能給你一口。
所以打斷蛇頭後,第一件事就是拔掉蛇牙,深埋蛇頭,解決後患。同樣道理,對於那些惡人,我們在打的同時也要講究一些策略,不要打惡人不成,反而被惡人中傷到,再引來惡人的瘋狂報復,那我們就真的罪孽深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