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突突!突突突!」道路這麼陡,彎道這麼大,沒想到一輛農用三輪車,卻一路開了上來!
人比人氣死人,車比車也氣壞車,算了算了,沒必要比較,人家熟悉路況敢開這樣的道路,我們不熟悉路況就只有徒步走了。我們來這裡,不就是為了在秦嶺遠村行走麼?
這樣一想,一下子輕鬆了許多。
其實跟我們一起走的,另外還有一撥人,有老有小,就在前面不遠處。我們走得快,漸漸趕上了對方,這才發現這撥人總共有五人:兩位老人,兩個孩子,還有一個年輕媽媽。
老人手袋裡裝的好像是香蠟紙燭,是去燒香?為什麼會選擇在今天,今天雖然是2020年11月15日,是農曆的寒衣節,但這和燒香有什麼關係?答案其實就在前面不遠處。
樹是幾棵神樹,樹身纏著紅綢。樹下有一孔山泉,泉水四季不斷。
三位成年人點燃了香蠟紙燭,放到了香案上的香爐裡面插好,虔誠地完成了一個儀式。兩個孩子只顧著玩耍,根本沒有正眼看長輩們這邊一下。
「為啥今天過來燒香?」我們問道。
「想起來了就來了,也不為啥!」這個回答完全是滿分!
我想起了小時候自己去燒香的記憶,也是突然被大人帶著,赴一場莫名其妙的香會。
至於拜的到底是道教的神仙,還是佛教的菩薩?腦袋裡其實完全一片空白,只是那段赴會行程上的見聞,卻記憶猶新,印象深刻。
鄉間生活的許多事情,非要細究意義,有時候好像並無意義,大多只是某個必須的環節吧!
「就來這裡燒個香,沒別的事情了?」
「沒了!不過你們要是有興趣,可以去看看對面崖上的那棵神樹,另外前面路邊還有個小廟子。」
對面的石頭峭壁上,果然生長著一棵巨大的樹。樹身碩大,也纏著紅綢。只是位置太高,要繞很遠才能爬上去。
神樹下面的巖石,層層疊疊,既像是人力開鑿出來的,也像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就在這棵神樹不遠處,路邊果然有一個小廟子。
廟是龍王廟,新修的,裝飾著簇新的門窗,有點不倫不類。正門貼著兩副對聯,其中一副是「龍捲聖水潤萬物,天降祥雲蔭九州」,另一幅是「十日一敷甘雨澤,萬雲同樂暖春臺」。
這兩副對聯都是普通的龍王廟對聯,只是後一副的「雲」字,疑為「方」字誤寫。
廟門左邊上,手寫了一個注意事項:「眾位香客朋友們您們好。歡迎來本廟焚香,但請在廟外燒表,千萬要注(意)安全。謝謝,共同合作!龍潭廟委會,二〇二〇(年)五(月)廿六(日)訂。」
廟門右邊的地方也可以燒香,大概也供奉著一個神仙菩薩吧,這裡的對聯內容有意思多了:「廟小神通大,天高日月長。」
龍王廟不言不語,站在龍王廟正前面的友人G和友人Y也不言不語,只有龍王廟邊上的小河溝裡,清澈見底的溪水,咕咕咚咚亂流一溪。
作者簡介
專業行走,行走秦嶺十餘載,邊走、邊拍、邊寫,自創「行走體」散文,網絡閱讀九千萬,著有散文集《遠村行走》,賈平凹老師、比爾·波特先生傾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