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訪秦嶺一個老村子,山有一泉,泉邊有樹,樹下有廟,廟小神通大

2021-01-09 專業行走

「突!突突!突突突!」道路這麼陡,彎道這麼大,沒想到一輛農用三輪車,卻一路開了上來!

人比人氣死人,車比車也氣壞車,算了算了,沒必要比較,人家熟悉路況敢開這樣的道路,我們不熟悉路況就只有徒步走了。我們來這裡,不就是為了在秦嶺遠村行走麼?

這樣一想,一下子輕鬆了許多。

其實跟我們一起走的,另外還有一撥人,有老有小,就在前面不遠處。我們走得快,漸漸趕上了對方,這才發現這撥人總共有五人:兩位老人,兩個孩子,還有一個年輕媽媽。

老人手袋裡裝的好像是香蠟紙燭,是去燒香?為什麼會選擇在今天,今天雖然是2020年11月15日,是農曆的寒衣節,但這和燒香有什麼關係?答案其實就在前面不遠處。

樹是幾棵神樹,樹身纏著紅綢。樹下有一孔山泉,泉水四季不斷。

三位成年人點燃了香蠟紙燭,放到了香案上的香爐裡面插好,虔誠地完成了一個儀式。兩個孩子只顧著玩耍,根本沒有正眼看長輩們這邊一下。

「為啥今天過來燒香?」我們問道。

「想起來了就來了,也不為啥!」這個回答完全是滿分!

我想起了小時候自己去燒香的記憶,也是突然被大人帶著,赴一場莫名其妙的香會。

至於拜的到底是道教的神仙,還是佛教的菩薩?腦袋裡其實完全一片空白,只是那段赴會行程上的見聞,卻記憶猶新,印象深刻。

鄉間生活的許多事情,非要細究意義,有時候好像並無意義,大多只是某個必須的環節吧!

「就來這裡燒個香,沒別的事情了?」

「沒了!不過你們要是有興趣,可以去看看對面崖上的那棵神樹,另外前面路邊還有個小廟子。」

對面的石頭峭壁上,果然生長著一棵巨大的樹。樹身碩大,也纏著紅綢。只是位置太高,要繞很遠才能爬上去。

神樹下面的巖石,層層疊疊,既像是人力開鑿出來的,也像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就在這棵神樹不遠處,路邊果然有一個小廟子。

廟是龍王廟,新修的,裝飾著簇新的門窗,有點不倫不類。正門貼著兩副對聯,其中一副是「龍捲聖水潤萬物,天降祥雲蔭九州」,另一幅是「十日一敷甘雨澤,萬雲同樂暖春臺」。

這兩副對聯都是普通的龍王廟對聯,只是後一副的「雲」字,疑為「方」字誤寫。

廟門左邊上,手寫了一個注意事項:「眾位香客朋友們您們好。歡迎來本廟焚香,但請在廟外燒表,千萬要注(意)安全。謝謝,共同合作!龍潭廟委會,二〇二〇(年)五(月)廿六(日)訂。」

廟門右邊的地方也可以燒香,大概也供奉著一個神仙菩薩吧,這裡的對聯內容有意思多了:「廟小神通大,天高日月長。」

龍王廟不言不語,站在龍王廟正前面的友人G和友人Y也不言不語,只有龍王廟邊上的小河溝裡,清澈見底的溪水,咕咕咚咚亂流一溪。

作者簡介

專業行走,行走秦嶺十餘載,邊走、邊拍、邊寫,自創「行走體」散文,網絡閱讀九千萬,著有散文集《遠村行走》,賈平凹老師、比爾·波特先生傾情推薦。

相關焦點

  • 報告文學|皂角樹下
    十分任性的太行山把黃河逼得從內蒙古掉頭向南,在地圖上呈現一個曲折的「幾」字。太行山綿延到河南境內的林州依然孤傲地昂頭向南,山的東側,有個八百多口人的村:林州市黃華鎮廟荒村。老皂角樹下彈古箏拍抖音的年輕人。
  • 老人常說:寧在廟前住,不在廟後睡,到底有何深意?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不斷追求自身的物質條件,旅行是很棒的事情,不僅能增長見聞,還能拓寬視野,放鬆身心,暫時遠離生活的瑣事、工作的壓力以及都市的喧囂,所有的人都是自己的心裡有一個目的地的,有的人喜歡的美麗山水,山水的溫柔和海面的巨大波瀾宏大的經歷,有的人喜歡的田園風光
  • 廟有陰陽之分,陽廟拜神,陰廟拜鬼
    土地廟陽廟是供奉正神和先賢的廟宇,如孔子廟、關聖廟等等就屬於陽廟。有陽廟就有陰廟,有一種廟裡面不供神龕,只供一些鬥甕、無字牌、布偶、衣冠等物品,這種廟是給鬼魂建的陰宅,被稱為「陰廟」。陰廟是為了慈祭那些無人奉祀的無緣鬼魂,基於悲憫之心和人道主義關懷,給他們建造一個容身的去處,使之有所歸屬。《春秋傳》裡記載:「鬼有所歸,乃不為厲」,也就是說,人死後如果有後人祭祀,就不會變成厲鬼,為使無緣變有緣,也為免其變厲鬼危害世間,人們就自發性的為他們修建陰廟,將這些無緣的骨骸集中在一起,置於鬥甕中,稱為「萬善同歸」。
  • 尋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0)——大同關帝廟大殿
    2019年張家口、大同遊記第12篇&尋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40篇:大同關帝廟大殿本文系靜思齋·於嶽原創、自行拍攝,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從九龍壁出來沿和陽街繼續東行,在第一個路口(都司街)右轉不遠即到大同關帝廟,途中路過一個天主堂,然木門緊閉(也許都司街這邊不是正門吧),未能參觀。古城中廟宇甚多,儼然是景點中的主力軍,但相較於華嚴寺、善化寺這些著名的廟宇,關帝廟這邊人氣似乎略低,我也是衝著國保單位的名頭才專門前來。
  • 京城往事,老虎廟
    老虎廟,北京地名,在花園村,白堆子,水科院一帶可以說名字是如雷灌耳,幾乎無人不知。但是具體古廟的位置確少有人知曉。
  • 800多位海內外宗親 見證翔安垵邊陳氏家廟重修落成
    記者 洪麗敏 攝­  昨日,800多位海內外官山陳氏宗親齊聚翔安馬巷垵邊社區,尋根謁祖,共同見證陳氏家廟重修落成典禮。­  800位海內外宗親齊謁祖­  走進馬巷垵邊社區,一路上張燈結彩,熱鬧非凡。重修落成的陳氏家廟修葺一新,青磚綠瓦重煥光彩。來自海內外800位官山陳氏宗親身著盛裝,在重修落成的家廟裡舉行祭祖儀式。
  • 老虎廟真的有虎嗎
    從平安大街一直往西,在快到花園橋的地方有一個地名,叫「老虎廟」。這老虎廟難道也真的有過老虎嗎?答案是:有。而且不光以前有,現在還有。從老虎廟車站下車,步行5分鐘左右,就是中國勞動關係學院。進入校園,有一片「靜心園」,此處草木蔥蘢、環境優雅。一座黃瓦的亭子矗立於此,走近一看,亭子裡有塊石碑。
  • 夜讀|賈平凹:這就是秦嶺,中國最偉大的山
    我就是秦嶺裡的人,生在那裡,長在那裡,至今在西安城裡工作和寫作了四十多年,西安城仍然是在秦嶺下。話說:生在哪兒,就決定了你。所以,我的模樣便這樣,我的脾性便這樣,今生也必然要寫《山本》這樣的書了。以前的作品,我總是在寫商洛,其實商洛僅只是秦嶺的一個點,因為秦嶺實在是太大了,大得如神,你可以感受與之相會,卻無法清晰和把握。
  • 九宮廟的前世今生 真實存在有碑文佐證
    建在長江邊的懸崖上,由上、中、下殿,戲樓、前院大壩組成,依山而建,雄壯威嚴。如今,作為大渡口區核心城區之一的九宮廟街道,早已高樓大廈林立。但是,作為街道名稱的由來,九宮廟是否真的存在過?有人猜測,之所以命名九宮廟,或與帝王相關。更有傳說,當時為靈巖寺期間,突然進來九隻烏龜,駐足大殿不願離開,並因此得名九龜廟。
  • 秦嶺人文故事|老嫗無力年年懶,世事如花種種新——尋訪住山戶
    山中尋訪人家,藉助高清的衛星地圖,可以大致看到有無房子,但房子有沒有住得有人,還是當地村民的話最靠譜。過了竹林,猛一抬頭,森森的一堵石牆上,一名老人正看著我們。我們去的這些秦嶺老村,都在深山老林,鮮有遊客前往,所以當我們出現在村裡時,動靜往往都很大,可謂「舉村相迎」。
  • 住廟前好還是廟後好 住在廟旁邊有什麼講究
    寺廟是我們拜拜,香火鼎盛的地方,如果只是去拜拜那都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是住寺廟附近,那還是有些講究的,那麼大知道住廟前好還是廟後好呢?住在廟旁邊有什麼講究?那麼下面就由風水知識大全為大家揭曉下吧!住廟前好還是廟後好:住廟前好  從風水角度講,房子前方為名堂,以開闊為宜,但是廟宇一般比較高大,如果住在廟後,那廟就會遮擋了房子,衝剋房屋主人,是不吉利的。所以,住廟前好。住在廟旁邊有什麼講究寺廟旁的房子風水怎麼樣  如果住家不直接面對廟宇,周邊有大樹、其他建築物或招牌等遮蔽,影響較小,也可利用風水物品化解煞氣。
  • 寺為何叫寺,廟為何叫廟?兩者有什麼區別?作為炎黃子孫要弄清
    前言:「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佛性常清淨,何處有塵埃!」佛教在人的心中一直是一方淨土。曾經也有人疑問,佛教到底是不是中國自己的宗教?其實並不是,佛教起源於印度,所以有很多的詞彙並不是我們所理解的那樣。
  • 寧縣宇村廟丨廟貌垂千古 威靈鎮四方
    宇村廟位於湘樂鎮宇村村,距湘樂鎮政府15公裡,佔地41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600平方米,坐北朝南,中軸線上自南而北依次為山門、戲樓、顯聖殿、大殿,東面有鐘樓,西面有鼓樓,鐘樓為歇山頂式,戲樓為大屋頂式,內有彩繪壁畫,院內有古柏樹兩棵,周長5.22米,4.80米。
  • 農村俗語「寧住廟前,不住廟後」,說的有沒有道理?
    農村有很多俗語,有些看起來就很有道理,有些卻顯得有點莫名其妙,不知道為什麼要這麼說。今天我們來看看這句「寧住廟前,不住廟後」,到底是什麼意思,說得有沒有道理。以前農村的老人們常說「廟前富,廟後貧,廟左廟右出鰥孤」,這大概也是和「寧住廟前,不住廟後」差不多的意思吧。在我國的傳統習俗中,一般人們的住宅幾乎都是遠離寺廟、祠堂、墳場的。大家普遍的觀念都覺得住在這樣的地方不太吉利,如果是用科學的說法的話,應該是這些地方的磁場、氣場會對普通住家人長期的居住生活有影響。
  • 秦嶺人文故事|在家歡樂辭家苦,顧盼老小皆團圓——尋訪千柏樹溝
    尋訪秦嶺千柏樹溝時,就碰到這麼兩戶人家。其中一戶很孤單,男主人在家種天麻,女主人和孩子進城打工去了,另外一戶則鬧熱些,家中有慈祥的老人,也有兩個正值壯年的年輕人。- 1 -三裡地後,千柏樹溝深處,山中的景致,仿佛是另一個世界。飛鳥在天空盤旋,時而低飛,時而高掠,時而啾啾啼鳴。松樹筆直高大,在藍天下挺直了腰杆,恣意任性地生長著。
  • 天下第一廟裡有棵千年古柏樹,樹上長的東西宛若人體一器官
    比幹廟在河南衛輝市境內,建於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因感念比幹忠心而建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比幹廟是中國第一座含墓祭人之祠廟,稱為「天下第一廟」。走進比幹廟,古柏遍地,奇樹眾多,尤以開心柏、忠孝柏、平冠柏等聞名。其中一棵奇特的千年古柏,長的東西宛若人體一器官。
  • 每年到底有多少女生,為了來大姨媽,在網上拜姨媽廟?
    在豆瓣「姨媽廟」小組裡,有2萬多個祈求被姨媽眷顧的好孩子。    對遲遲等不來大姨媽的小仙女來說,  只要姨媽能如約而至,恨不得個個都化身小血龍,殺出一條血路。    於是,為了保佑大姨媽準時安康,姨媽廟應運而生。  血紅色的大字牌匾下,姨媽神威嚴神武。
  • 佛教的「寺」與道教的「廟」
    分布在臺灣西南外海的許多小沙汕,由於地勢形狀像鯤魚的身體,所以五府千歲便以「鯤鯓」為名。民間相傳萬善爺乃清康熙年間的一個小牧童,因頗有慧根,在康榔山的空地上悟道成仙,也就是今日南鯤鯓代天府的廟地,而五府千歲於清嘉慶年間渡海來臺,也看上此地建廟,由於雙方互不相讓,只好以武力來決定誰才有建廟的權力,後來赤山巖觀世音大士出面調解,協議五王蓋大廟,萬善爺蓋小廟,共同救渡苦海眾生,自此之後,神靈顯赫,香火鼎盛,前來參拜的弟子們不計其數,也形成南鯤鯓代天府奇特的寺廟文化。
  • 臺灣廟文化盛行!陰廟為最,什麼是陰廟?陰廟又是怎麼來的呢?
    而小賤這次要給大家介紹的廟文化主要集中在臺灣地區。福建,潮汕等地區在文革時期,經過解放與文革的洗禮,陰廟文化已經不強盛了,只有臺灣[好巫尚鬼]的民間文化傳承的最全面。臺灣的廟文化強盛到什麼地步呢?基本上一個村就會有一到兩個廟宇,每個廟宇基本上都會有乩童,鸞生等,他們經營著各種各樣的廟宇,為周邊的人們佔卜,問事。甚至有很多的政客,富商提供巨額的「奉獻」,求他們扶乩問事。
  • 寺為何叫寺,廟為何叫廟,寺和廟有什麼區別?作為炎黃子孫要了解
    一說到「寺廟」,咱中國人通常會連著一起說,但其實「寺」和「廟」完全是兩種不一樣的場合,最近有部叫《慶餘年》的劇挺火,主角範閒被安排去了「鴻臚寺」,裡面全是古代的「外交官」,那麼問題來了,「寺」裡不該住著和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