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9日Science期刊精華

2021-01-08 生物谷

2019年8月17日訊/

生物谷

BIOON/---本周又有一期新的Science期刊(2019年8月9日)發布,它有哪些精彩研究呢?讓小編一一道來。

圖片來自Science期刊。

1.Science:重大進展!揭示阿爾茨海默病致病機制
doi:10.1126/science.aay0198; doi:10.1126/science.aay5188

大腦特定區域中過度活躍的神經元被認為是阿爾茨海默病的早期擾動。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的研究人員首次能夠解釋這一早期重要的神經功能障礙的原因和機制。他們發現,興奮性神經遞質穀氨酸在活躍的神經元附近持續存在過長時間。這導致這些神經元遭受病理性過度刺激,這很可能是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學習和記憶喪失的關鍵因素。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19年8月9日的Scienc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A vicious cycle of β amyloid–dependent neuronal hyperactivation」。

神經元使用稱為神經遞質的化學物質進行相互溝通。作為其中最為重要的化學物質之一,穀氨酸起著激活連接在一起的神經元的作用。穀氨酸被釋放在兩個神經元之間的稱為突觸的連接位點上,並且被快速移除以允許傳播下一個信號。這種移除涉及所謂的活性泵分子以及穀氨酸沿著附近的細胞膜進行被動轉運。

這些研究人員發現高濃度的穀氨酸在高度活躍的神經元的突觸間隙中持續存在過長時間。這是由於β-澱粉樣蛋白分子的作用:它們阻止穀氨酸從突觸間隙轉運出來。他們使用來自患者樣本的β-澱粉樣蛋白分子並使用各種小鼠模型測試了這種機制,都獲得了類似結果。

這些研究人員還發現這種神經遞質阻斷是由早期可溶性β-澱粉樣蛋白而不是斑塊介導的。β-澱粉樣蛋白最初以單分子形式(單體)存在,然後聚集成雙分子形式(二聚體)和更大的β-澱粉樣蛋白鏈,最終形成斑塊。他們發現穀氨酸阻斷是由可溶性的β-澱粉樣蛋白二聚體引起的。

2.Science:揭秘腫瘤抑制蛋白TP53突變的顯性負面效應
doi:10.1126/science.aax3649; doi:10.1126/science.aay4319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Science上題為「A dominant-negative effect drives selection of TP53 missense mutations in myeloid malignancies」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美國和德國多個研究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揭示了TP53突變或具有顯性的負面效應(dominant negative effect),文章中,研究者描述了TP53基因突變及其發揮作用的分子機制,此外研究人員還通過對基因進行編輯來檢測理論結果以及他們學到了什麼。

腫瘤蛋白TP53是人類多種癌症中最常見的突變基因,大約40年前科學家們鑑別出了該基因,從那時候開始很多研究人員相繼開始對該基因進行研究;其中一項研究就是,當該基因突變時,其會給予抑制

腫瘤

進展的蛋白添加新的功能。

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描述了TP53基因突變的顯性負面效應,這種效應會導致野生型TP53的活性下降,野生型的TP53即為天然非突變的TP53形式,這種顯性負面效應是指當基因發生突變時,其會導致基因產物反向影響相同細胞中野生型的基因產物。

本文研究結果或能對科學家們長期以來的爭論進行徹底地解釋,即引發癌症的TP53突變或會改變野生型TP53的功能,為了回答這一問題,研究人員利用CRISPR/Cas9製造出了多種的人類

白血病

細胞,其通常能夠代表參與白血病發生的常見突變類型,而這些白血病細胞也能被用來研究腫瘤的進展。在觀察突變發生的過程中,研究人員並未發現,錯義點突變會為TP53抑制性蛋白添加新的功能,相反,本文研究卻發現,基因的突變會減少蛋白質的功能或產生顯性負面效應,從而引發

腫瘤

抑制效率的下降。

3.Science:皮層特定的臨界動力學觸發感知
doi:10.1126/science.aaw5202

外部世界的行為相關表徵如何在哺乳動物的大腦中啟動並表現出來?Marshel等人將通道視紫紅質(channelrhodopsin)和一種改進的全息刺激技術結合起來來研究小鼠視皮層(包括它的深層)的活動。之前由自然視覺刺激激活的神經元的光

遺傳

學刺激重建了原始的活動和行為。神經元群體活動通常從皮質層第2/3層傳播到第5層而不是反向傳播。啟動皮質層第2/3層而不啟動第5層需要刺激更大數量的細胞。這表明這個皮質層之間的神經元集群編碼(ensemble coding)差異。

4.Science:重疊基因在合成生物學中大有可為
doi:10.1126/science.aav5477

重疊基因(overl

app

ing gene)在相同核苷酸序列的交替閱讀框中翻譯時會產生多種不同的蛋白。Blazejewski等人開發出一種計算算法來預測從頭開始的序列糾纏,並通過實驗產生功能性的合成重疊基因。當感興趣的序列與活細菌中的必需基因共同編碼時,其進化穩定性顯著增加。當感興趣的基因與毒素基因合成發生重疊時,它在

細菌

之間的水平基因轉移頻率受到強烈抑制。這種用於設計、構建和測試重疊基因的通用策略有助於穩定垂直基因進化並限制水平基因流動。

5.Science:考古研究揭示人類定居和適應非洲海拔4000米以上地區的最古老證據
doi:10.1126/science.aaw8942; doi:10.1126/science.aay2334

最近的考古研究提供了證據表明人類最早佔領了安第斯山脈和青藏高原的高海拔棲息地。Ossendorf等人如今提供了人類定居和適應非洲海拔4000米以上地區的最古老的證據。他們在衣索比亞貝爾山脈的一個巖石庇護所進行的挖掘揭示了黑曜石製品(obsidian artifacts)和動物遺骸,包括大量燒焦的骨頭,大部分是大型鼴鼠。這些研究結果揭示了環境條件,並顯示了晚更新世人類如何適應這些冰川覆蓋的高海拔非洲景觀的惡劣環境。(生物谷 Bioon.com)

相關焦點

  • 2019年5月17日Science期刊精華
    2019年5月18日訊/生物谷BIOON/---本周又有一期新的Science期刊(2019年5月17日)發布,它有哪些精彩研究呢?讓小編一一道來。圖片來自Science期刊。1.Science:揭示西蘭花抗癌新機制!
  • 2019年3月8日Science期刊精華 - Science報導專區 - 生物谷
    2019年3月17日訊/生物谷BIOON/---本周又有一期新的Science期刊(2019年3月8日)發布,它有哪些精彩研究呢?讓小編一一道來。圖片來自Science期刊。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19年3月8日的Scienc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A small-molecule fusion inhibitor of influenza virus is orally active in mice」。在這篇論文中,他們描述了他們對這種分子的研究以及它在小鼠體內抵抗流感方面的作用。
  • 2018年9月14日Science期刊精華
    2018年9月21日/生物谷BIOON/---本周又有一期新的Science期刊(2018年9月14日)發布,它有哪些精彩研究呢?讓小編一一道來。圖片來自Science期刊。1.Science:重磅!
  • 2018年10月26日Science期刊精華
    2018年10月30日/生物谷BIOON/---本周又有一期新的Science期刊(2018年10月26日)發布,它有哪些精彩研究呢?讓小編一一道來。圖片來自Science期刊。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18年10月26日的Scienc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Single-cell analysis uncovers convergence of cell identities during axolotl limb regeneration」。
  • 2016年8月12日Science期刊精華
    2016年8月14日/生物谷BIOON/--本周又有一期新的Science期刊(2016年8月12日)發布,它有哪些精彩研究呢?讓小編一一道來。1.Science:最長壽脊椎動物獎得主是格陵蘭鯊Science, 12 Aug 2016, doi:10.1126/science.aaf1703據一項新的研究報導,格陵蘭鯊的壽命至少有400年,它們在大約150歲時才達到性成熟。這些結果顯示,格陵蘭鯊是地球上最長壽的脊椎動物。
  • 2018年11月30日Science期刊精華,我國科學家同期發表4篇Science論文
    2018年12月6日/生物谷BIOON/---本周又有一期新的Science期刊(2018年11月30日)發布,它有哪些精彩研究呢?讓小編一一道來。圖片來自Science期刊。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18年11月30日的Scienc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Single-cell multiomics sequencing and analyses of human colorectal cancer」。在這項研究中,他們描述了他們的理解結直腸癌進展的獨特方法。
  • 2016年11月4日Science期刊精華
    2016年11月7日/生物谷BIOON/--/生物谷BIOON/--本周又有一期新的Science期刊(2016年11月4日)發布,它有哪些精彩研究呢?讓小編一一道來。1.Science:蛋白翻譯後突變---利用自由基化學讓蛋白側鏈多樣化doi:10.1126/science.aag1465; doi:10.1126/science.aai8788; doi:10.1126/science.aah4428在蛋白翻譯後對它們進行化學修飾能夠擴大它們的結構作用和功能作用。
  • 2020年7月24日Science期刊精華
    2020年7月30日訊/生物谷BIOON/---本周又有一期新的Science期刊(2020年7月24日)發布,它有哪些精彩研究呢?讓小編一一道來。圖片來自Science期刊。1.Science:重磅!
  • 2020年11月20日Science期刊精華
    2020年11月24日訊/生物谷BIOON/---本周又有一期新的Science期刊(2020年11月20日)發布,它有哪些精彩研究呢?讓小編一一道來。圖片來自Science期刊。論文共同第一作者、IMBA博士生Dominik Lindenhofer解釋說,「這種技術是基於眾所周知的在2020年10月獲得諾貝爾獎的CRISPR-Cas9技術和雙條碼方法的結合。關鍵的技巧是使用嚮導RNA(gRNA),同時也使用一種基因條形碼,即我們添加到用來培養類器官的細胞基因組中的DNA片段。
  • 2018年7月6日Science期刊精華 - Science報導專區 - 生物谷
    2018年7月10日/生物谷BIOON/---本周又有一期新的Science期刊(2018年7月6日)發布,它有哪些精彩研究呢?讓小編一一道來。圖片來自Science期刊。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18年7月6日的Scienc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Structure basis for RNA-guided DNA degradation by Cascade and Cas3」。這些研究人員解析出TfuCascade/R-loop/Cas3在非靶DNA鏈切割前狀態下的解析度為3.7埃的低溫電鏡圖。
  • 2017年1月13日Science期刊精華
    2017年1月16日/生物谷BIOON/---本周又有一期新的Science期刊(2017年1月13日)發布,它有哪些精彩研究呢?讓小編一一道來。5.Science:海馬體之外還有形成記憶的新系統doi:10.1126/science.aag2787; doi:10.1126/science.aam5404直到現在,海馬體仍然被認為是與形成和喚醒記憶有關的最重要腦部區域,其他區域只起到次要作用。
  • 2020年7月Science期刊不得不看的亮點研究
    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20年7月17日的Scienc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Tumor-initiating cells establish an IL-33–TGF-β niche signaling loop to promote cancer progression」。
  • 2017年1月Science期刊不得不看的亮點研究
    2017年1月31日/生物谷BIOON/--1月份即將結束了,1月份Science期刊又有哪些亮點研究值得學習呢?小編對此進行了整理,與各位分享。1.Science:傷口癒合會留疤痕可怎麼辦?看這裡!
  • 2016年12月Science期刊不得不看的亮點研究
    2016年12月31日/生物谷BIOON/--12月份即將結束了,12月份Science期刊又有哪些亮點研究值得學習呢?小編對此進行了整理,與各位分享。1.Science:重磅!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16年12月23日那期Science期刊上。細菌視紫紅質是一種吸收光線並且進行質子跨細胞膜運輸的蛋白---生物系統中的一種關鍵功能。但是科學家們長期以來想要知道它是如何做到這點的,而且它如何推動質子進行單方向運輸:從細胞內部運輸到細胞外面。
  • 針對新冠病毒SARS-CoV-2/COVID-19,Science期刊最新研究進展一覽...
    2020年11月30日訊/生物谷BIOON/---自2019年12月8日以來,中國湖北省武漢市報告了幾例病因不明的肺炎。大多數患者在當地的華南海鮮批發市場工作或附近居住。2020年1月7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hina CDC)從患者的咽拭子樣本中鑑定出一種新型冠狀病毒,最初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命名為2019-nCoV。大多數2019-nCoV肺炎患者的 症狀較輕,預後良好。到目前為止,一些患者已經出現嚴重的肺炎,肺水腫,ARDS或多器官功能衰竭和死亡。
  • 每周大事(2019年8月31日~9月6日)
    每周大事(2019年8月31日~9月6日)提要 〇 習近平會見中國紅十字會第十一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代表 〇 習近平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 〇 習近平會見德國總理默克爾 〇 中共中央印發
  • Science關注:176種科學期刊都去哪兒了?
    近日,發表在預印本網站arXiv上的一項研究發現,在過去20年裡,隨著出版商停止維護,已有84種僅在線開放獲取(OA)的自然科學期刊以及近100種社會人文期刊從網際網路上消失了。這將會使學者們失去一些有用的研究成果。該研究稱,另外900種僅在線出版的期刊也可能因為不活躍而面臨消失的風險。
  • 【科爾沁早新聞】2019年8月20日
    ——2019年7月9日,習近平在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發表的重要講話今天是2019年8月20日,星期二,七月二十,小雨,3-4級東風,氣溫19/26℃□中國矽酸鹽學會晶體生長與材料分會理事會年度會議在科區召開□科爾沁區總工會:「金秋助學」助學子圓夢□慶和鎮:紮實開展脫貧攻堅「夏季攻勢」行動□大林鎮: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
  • 【科爾沁早新聞】2019年8月25日
    ——2019年7月9日,習近平在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發表的重要講話今天是2019年8月25日,星期日,七月二十五,小雨,3-5級南風,氣溫18/27℃□科爾沁區:探索構建立體式年輕幹部教育培訓體系□科區法院:發揮「執行利劍」作用 切實解決執行難
  • 金店回收黃金多少錢一克(2019年8月27日)
    金店回收黃金多少錢一克(2019年8月27日)    各金店黃金回收價格查詢(2019年8月27日)黃金回收價格    353.50    元/克黃金純度99.9%以上菜百黃金回收價格    334.80    元/克黃金純度99.9%以上周生生黃金回收價格    3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