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張福錄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
在遊覽宏村走出其中的"水沼"不遠處,看到了兩棵杜鵑花,很美很美,換上70-200鏡頭, 拍了幾張。真的紅的有點"像燃燒的火"。
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原來映山紅就是杜鵑花。以下是百度百科的內容。
杜鵑花(學名: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又名映山紅、山石榴,為常綠或平常綠灌木。相傳,古有杜鵑鳥,日夜哀鳴而咯血,染紅遍山的花朵,因而得名。杜鵑花一般春季開花,每簇花2-6朵,花冠漏鬥形,有紅、淡紅、杏紅、雪青、白色等,花色繁茂豔麗。生於海拔500-1200(-2500)米的山地疏灌叢或松林下,為中國中南及西南典型的酸性土指示植物。
要說我以前沒見過杜鵑花,您一定會笑話我,但這是真的。
第一次知道杜鵑花,是從革命現代京劇杜鵑山中聽到的。杜鵑山講述的黨從井岡山派柯湘到湘贛邊界的杜鵑山領導一支農民自衛軍的故事。該劇雖說沒有《紅色娘子軍》、《紅燈記》那樣大的名氣,但它卻以曲折生動的劇情,韻味濃鬱的唱腔,朗朗上口鏗鏘有力的臺詞而為全國觀眾所喜愛。
第二次聽到杜鵑花,應該是李谷一在電影鄉戀演唱的歌曲杜鵑啊杜鵑。
那朗朗上口的旋律,清新歡快的歌詞,幾十年不唱,一開頭,還能從頭唱到尾:杜鵑啊杜鵑,可愛的花啊,杜鵑啊杜鵑,可愛的花啊,紅如火豔如霞,撒滿山谷香滿崖。你放異彩不爭春,專為祖國吐芳華......
第三次,應該是韶華寫的那篇著名的《我們愛韶山的紅杜鵑》。《我們愛韶山的紅杜鵑》是一篇優秀的抒情散文,它通過反覆詠贊韶山的紅杜鵑,緣物寄情,熱情洋溢地表達了作者對偉大領袖和導師毛主席以及其他革命先烈的無限懷念和崇敬的感情,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我還記得當時聽得我熱淚盈眶。
回大連後,整理宏村的照片,發現無意中拍的杜鵑花真是漂亮。小區內的花也陸續綻放,在一座樓前,發現了一簇白花,在雨後晶瑩剔透,如梨花帶雨。用形色APP一查,是杜鵑花。
照片發到朋友圈,我說我在宏村拍到了杜鵑花。一個朋友對我說,早就告訴過你,大黑山上漫山遍野的紅杜鵑你不去看,幾千裡路.....
還是用《我們愛韶山的紅杜鵑》中的一段來給這篇文章結尾吧。僅以此文緬懷偉大領袖毛主席和為中國人民奉獻出生命的先烈們。
我們愛韶山的杜鵑像烈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從故鄉山村最早的夜校燈光,到秋收起義的烈火,都是父親和革命先輩們親手點燃。革命鬥爭的烈火映紅了長江,映紅了安源,映紅了井岡,紅彤彤的新中國屹立在世界的東方!這烈火整整燃燒了半個世紀,全人類都以驚喜的目光注視著這輝煌的火焰。
顧問:朱鷹、鄒開歧
主編:姚小紅
編輯:洪與、鄒舟、楊玲、大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