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歲老人用900根竹條做動態兵馬俑戰車,佩劍和弓弩均可取下,網友...

2021-01-10 北晚新視覺網

11月26日,在陝西西安,83歲的張天偉花費4個月時間,用900多根竹條,3000多個綁紮,做了一輛長秦始皇陵兵馬俑一號戰車的動態模型。

畫面中,戰車的四匹馬以及牽繩的士兵可以靈活動起來,士兵佩戴的劍以及弓弩均可取下。據悉,老人親手製作蝸輪蝸杆,利用機械原理,讓戰車可以活動,牽馬的士兵頭可左右擺動。

網友評論

延伸閱讀

陝西一八旬老人手工製作微型農具 用技藝留住「農耕文化」

在陝西鹹陽兩寺渡東村有一位82歲的老人馮強仁,他用製作「微型農具」的特殊方式記錄下了農耕文化。「農耕,是祖祖輩輩的記憶,我想把這份記憶保留下來。」馮強仁向記者表示。

馮強仁年輕時是一位木匠,通過做木匠活維持了一家人的生計。如今步入晚年的他,對農村生活有了更多的觀察。馮強仁發現,機械化的農業正在取代傳統農耕方式,曾經生活中的農具也越發的少見,於是他便想到了利用自己木匠技藝,去留住正在消失的傳統農耕記憶。

把農具用木頭製作出來,正好發揮了馮強仁的專長。製作之前,馮強仁會將每件農具畫在圖紙上,然後進行選材。馮強仁介紹,不同的農具運用的木材是不一樣的,主要包括有槐木、松木和花櫚木等。最後再按照圖紙樣式等比例縮小,進行加工。

「你比方做這個鍘子或土車,就要先選木料,選好木料後,再進行繪圖,按照圖紙比例在進行下料製作,經過打磨、加工等技藝後才能完成一件『微型農具』的創作。」馮強仁說,通常製作一件「微型農具」最短需要一天時間,最長需要五到六天時間。

為了更好的展示「微型農具」,馮強仁將家中兩間房子改造成了「農耕文化展覽室」,裡面陳列著60餘件各類「微型農具」。記者在現場看到,農用大車、紡線車、風箱、木犁等農具一應俱全。這些「農具」不僅外形逼真,還能進行操作「使用」,可謂是「惟妙惟肖」。

現在製作「微型農具」已經成為馮強仁生活中的一部分,他對「微型農具」的痴迷,也感染了身邊的家人。他的兒子馮亞慶平時除了經營水果生意外,閒時都會在各處「淘寶」,收集各類農耕用具。

馮亞慶表示,為了弘揚農耕文化,平時收藏了許多現實版的農耕用具,同時為了繼承父親這門手藝,也在不斷地跟父親學習製作「微型農具」的技藝。他認為,製作「微型農具」就是為了讓下一代人,能夠了解過去的歷史。

馮強仁用技藝留住了農耕文化,為人們打開了一扇了解農具的「大門」。馮強仁表示,會繼續製作更多的農具,深挖農耕文化,把中國傳統農耕記憶傳承下去。

(原標題:83歲老人用900根竹條做動態兵馬俑戰車:耗時4個月,綁紮3000個)

來源:綜合自@漩渦視頻、中國新聞網

流程編輯:U016

相關焦點

  • 83歲老人用900根竹條做動態兵馬俑戰車
    11月26日,在陝西西安,83歲的張天偉花費4個月時間,用900多根竹條,3000多個綁紮,做了一輛長秦始皇陵兵馬俑一號戰車的動態模型。
  • 八旬老人用竹條做兵馬俑戰車風箏
    八旬老人用竹條做兵馬俑戰車風箏 2020-11-27 11:47:19  來源:荔枝新聞      近日,陝西西安,83歲老人張天偉用竹子製作了秦始皇陵兵馬俑一號戰車的動態風箏。
  • 83歲老人親手製作蝸輪蝸杆 用900根竹條做成動態兵馬俑戰車
    83
  • 七旬老人離家走失!陽泉民警帶著警犬來了…
    來源丨陽泉公安 國 內 新 鮮 事 ●老人用900根竹條做動態兵馬俑戰車 西安83歲的張天偉花費4個月時間,用900多根竹條,3000多個綁紮,做了一輛長秦始皇陵兵馬俑一號戰車的動態模型。
  • 兵馬俑是用活人燒制而成?專家將裂開的兵馬俑拿去檢測,真相大白
    經過考古人員和文物局的發掘,從陵墓東邊三裡距離的下和村和五垃村之間又發現很多的兵馬俑坑。從此,埋藏在地下2000多年的秦始皇陪葬品露出地表,與人們見面。1975年,國家決定在俑坑原址上建立博物館,用於文化知識教育。到1979年的10月1日,博物館最終建成並對大眾開放。雖然已進入博物館,但發掘和搶修的工作一直在進行。
  • 秦兵馬俑第三次發掘成果公布 秦代巨人高2.5米
    據了解,截至今年5月,第三次發掘出土了陶俑、車馬器、兵器、生產工具等各類文物共計310餘件(組),其中揭露陶馬3組12匹,陶俑120餘件;清理戰車2乘、戰鼓2處、兵器柲10處、弓弩箭箙12處、漆盾1處,另有建築材料朽跡如木、席、夯窩等痕跡多處。
  • 悶死83歲老人保姆家屬提東西上門道歉
    5月12日,據溧陽市公安局發布的警情通報,5月2日,83歲老奶奶在家中,死因可疑。經偵查,家人僱傭保姆的67歲虞某採取用衣被蒙住陳某頭部、坐在陳某胸口、頭部等手段致其死亡,虞某已被刑事拘留。據周圍的村民介紹,老太太平日裡住在一樓的一間房間裡,案發後這棟樓就大門緊閉,老人的小兒子平日裡在鎮上生活。報導發出後,有網友稱虞某工作8天之後就作案,懷疑虞某是慣犯,有別橋鎮的村民也稱,聽說虞某被抓後交代她曾作案三起。5月12日,江蘇溧陽保姆虞某悶死83歲老人因涉嫌故意殺人罪被刑事拘留。。
  • 83歲老人悉心照料癱瘓妻子8年
    原標題 「你病未好,我不敢老」——83歲成都老人悉心照料癱瘓妻子8年  新華社成都8月9日新媒體專電 題:「你病未好,我不敢老」——83歲成都老人悉心照料癱瘓妻子8年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董小紅  8年前,妻子因為意外摔倒癱瘓在床,當時75歲的劉多成承擔起照顧妻子的責任,從零開始學習洗衣做飯
  • 83歲老人因為放音樂擾民被捕,在監獄去世
    歲老人,他擾民的方式是...放音樂!因為擾民,被鄰居報警、多次被判入獄,11月23日在監獄去世了…… whaaaaat,一個83歲老人在家放個音樂就進監獄並且就這麼死了?!11月29日《每日郵報》報導,監獄發言人宣布羈押狀態下的特雷納於11月23日在醫院死亡。
  • 嬴政:像《大秦賦》那樣佩劍我先砍他
    所以當時的秦王所用佩劍應該是鐵劍。而且在中國的古典時代,身份越高,越喜歡用大寶劍。從御者銅像來推斷,當時有長度超過一米的鐵劍。而秦王作為BOSS級別的人物,他的佩劍要考慮符合身份,高端大氣上檔次。所以秦王的佩劍長度可能要超過一米,甚至可能達到120cm。但鐵劍雖然長而且堅固,可長劍本身用著不方便。所以面對拿著匕首的荊軻的時候,秦王顯得非常狼狽。因為劍太長了。根本來不及拔出來。
  • 83歲時尚爺爺火了!網友:看完以後,我也想捯飭一下我爸了
    83歲時尚爺爺火了! 近日,湖北武漢一位83歲的爺爺因自己的穿搭秀受到了眾多網友關注爺爺曾是一名大學教授
  • 老人用繩吊7歲孫子下樓救貓,網友驚呆了,隔輩人如何帶孩子?
    1月6日,一段「老人用繩吊7歲孫子下樓救貓」的視頻引發網友熱議,到底怎麼回事?,為了營救貓,老人用繩吊著從五樓將男童放到四樓。轄區居委會工作人員回應稱,執繩老人與男童系祖孫均平安,已對當事人進行批評教育。
  • 83歲老人被保姆悶死:僱傭關係到底該如何處理
    近日,江蘇溧陽,一個83歲老人被活活悶死的視頻在網絡上流傳。保姆這個行業再一次被推上風口浪尖。2015年轟動全國的「執死雞」案件再一次被網友提起,「執死雞」案件指的是保姆通過肉湯下毒、尼龍繩勒脖子等方式殺害僱主的行為。家政行業的潛規則是幹一天也是給一個月的工錢,所以這些人上崗一個星期之內,僱主就會死亡。這樣他們一個月就可以接上十單。
  • 兩男子用弓弩和麻醉劑殺狗
    兩男子用弓弩和麻醉劑殺狗
  • 83歲老人張少華的近照出來了,瘦成「皮包骨」
    近年來張少華每況愈下的身體狀況,83歲張少華和瘦成「皮包骨」的近照,住的房子太破舊,人們不敢信對張少華的印象是她很善良,就像我們普通家庭的祖母一樣,我們可以看到照片中的她穿著一件白色T恤和一條黑色褲子,穿著非常樸素簡單。他的臉上滿是皺紋,頭髮自然白了。最讓人痛心的是張少華老師的身材太單薄了,看起來瘦得只有皮膚和骨頭,腰部。胳膊和腿很細,身上沒有肉。
  • 中國人均壽命最長的城市,老人平均年齡達83歲,還是一座大城市
    其實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如今我老人的平均壽命已經比以前高了很多了,不過今天還是要跟大家說一說我國人均壽命最長的城市。這座城市說出來可能很多小夥伴都會比驚訝,在絕大多數人眼裡城市悠閒,生活節奏慢的城市長壽的人應該比較多,比如成都,我國「最懶」的城市,幾乎是人們公認的休閒城市,那這裡的人均壽命真的長嗎?
  • 老人用繩吊孫子下樓救貓 網友:孫子買貓送的?
    原標題:老人用繩吊孫子下樓救貓,網友:孫子買貓送的?1月6日,一段「老人用繩吊孫子下樓救貓」的視頻引發關注。原來,事發前老人的貓被困在了四樓陽臺,結果老人竟讓男童被繩子吊著懸空去救貓。對此,轄區居委會回應稱,老人與男童系祖孫,兩人均平安,已對當事人進行批評教育。
  • 老人為救貓,從五樓吊下7歲孫子,網友:孫子是買貓糧送的吧!
    今天一則#老人用繩吊7歲孫子下樓救貓#的新聞登上熱搜,看得喵耳朵是心驚膽戰。1月6日,網上曝光一段男孩被繩綁住懸在半空救貓的視頻,引發網友關注。完整視頻▽視頻by新京報轄區居委會工作人員表示,執繩老人與男孩均安全,已對當事人進行批評教育。看完這段視頻,不得不說老人的安全意識實在太差了。
  • 因超載滴滴司機與乘客衝突,5人受傷包括83歲老人
    鹿女士一家5口人在乘坐滴滴快車過程中被司機打傷,其中包括她83歲的奶奶。鹿女士是江蘇人,她告訴澎湃新聞,他們一家9口人為探親從徐州來到西安,「8月30日,我們去大雁塔遊玩,叫了兩輛滴滴快車,其中一名司機認為我們4個大人帶著兩個孩子超載了,雙方因此產生爭執,他把我們都打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