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松鼠上市啦!」
經過一波三折的「闖關」後,三隻松鼠今日(7月12日)終於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了,股票代碼為300783。本次公開發行股票4100萬股,發行價格14.68元/股,新股募集資金6.02億元。此次募資用於三個方面:其中,2.1億元用於全渠道營銷網絡建設;4799萬元用於供應鏈體系升級;2.8億元用於物流及分裝體系升級。
擴張:從堅果到全品類,從電商到全渠道
三隻松鼠董事長章燎源在掛牌儀式現場致辭時表示,「上市是一個新起點,我們要做好經營,做好產品,回報支持我們的消費者、投資者。」
2012年,章燎原辭去了安徽有名網紅山核桃企業詹氏副總經理的職務,創立了三隻松鼠。在他看來,堅果這一品類在線下難以形成品牌,但在電商可以,而且電商留給這類產品建立品牌的時間窗口只有3年。
作為一個網紅品牌,三隻松鼠抓住了淘寶創業的黃金時期,成功在堅果品類中佔領了用戶心智。
在2012年的天貓雙十一大促中,成立4個多月的三隻松鼠當日成交約800萬元,並在約定時間完成10萬筆訂單,奠定了網紅淘品牌的基礎。
這一數據到2018年,已經變成了單日成交額6.82億,僅用了9分26秒就破億,成為半小時成交額破億的30個品牌中唯一的零食品牌。
「雙十一」連續7年行業第一,三隻松鼠一路的策略也在不斷變化。
「如果三隻松鼠到今天還只做堅果,沒有做零食,我們非常有可能已經被別人吃掉,因為堅果這個品類的流量池不夠大。」章燎原說。
2015年以前,三隻松鼠只做堅果,不做其他品類。2015年5月份,三隻松鼠開始踏入零食領域。剛做零食的時候,只推出20款,確認款款是爆款後,2016年才開始逐步拓展品種。
但在拓展品類的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2016年到2017年,我們犯的其中一個錯誤是品類拓展太快,跟流量不匹配。或者說,在拓展更多品種的時候,每一款產品的打造都不夠極致。這些都會稀釋流量,同時給顧客的心智帶來了不好的影響。」這一問題花了這家公司很長時間去調整。
不過,雖然一直擴充品類,但目前堅果仍然佔公司營收總比重的一半以上。另外,不同於良品鋪子在線下「狂奔」,三隻松鼠的重心始終在線上。2016年、2017年及2018年,公司通過天貓平臺(天貓商城與天貓超市合計)實現的銷售收入佔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分別為72.44%、66.97%和57.26%。
章燎原曾提到,「從2012年到2015年10月,我們不進入任何一個分銷和線下渠道,再大的分銷商找我,我也不做。」直到2016年9月30日,第一家實體店在安徽蕪湖開幕,三隻松鼠才開啟了線下拓展之路。雖然曾經提出2017年要開100家投食店,但截至2018年底僅實際經營53家線下投食店。
「線上的競爭是非常慘烈的,線上經濟就是流量經濟,速度和時間非常重要,你的流量能構建多大的心智也很重要。」在線上玩得很溜,但在線下,這門很重的生意讓章燎原不斷碰壁。
一開始章燎原對投食店很樂觀,甚至喊出的口號也很樂觀,結果發現,裝修方案的標準化都是極其難的事情。其次,在管理方面,企圖把他們很好的用戶體驗通過價值觀帶到線下去,但實際行不通。第三,過多地在意店鋪的IP形象,忽略了它作為一家店的基礎功能——銷售產品。
對於線下店,章燎原總結道,「不是我們做網際網路的人憑一腔熱血就能把它做好。」
從堅果到全品類,從電商到線上線下全渠道,三隻松鼠經歷的過程就是從橫衝直撞到謹慎擴張,從追求快到追求穩,這也是一家公司逐漸成熟的表現。
營銷:從IP到產品
擅長營銷,是貼在章燎原的標籤,同時也是三隻松鼠的標籤。
章燎原是一個傳統的營銷專家,他還在詹氏時就利用社會化媒體推廣自己的個人品牌,在圈子裡出名了。當時還在IDG資本任職的李豐對章燎原的第一印象是,「懂品牌,對電商有想法,雖然在小地方,但想法大氣」。
因此,李豐對他說,「如果你出來,我投資你。」所以,三隻松鼠A輪融資就是拿了IDG的150萬美元。
2016年,在IP很火的時候,擅長營銷的章燎原覺得三隻松鼠有IP的屬性,別人沒有,所以要把它做突出。但突出過頭,它就演變成一種核心戰略。
在峰瑞資本2017年CEO峰會上,章燎原著重強調了下一個五年三隻松鼠的目標,其中就提到了IP化。因此有了小型商業綜合體「松鼠小鎮」,涵蓋吃喝玩樂美,是其IP形象的完整呈現;另外不斷通過動畫片、電視劇、視頻等形式進行品牌推廣,打造了三隻松鼠52集的動畫片,總播放量超2億。
但到了2018年,章燎原表示,不論是布局松鼠小鎮,還是三隻松鼠動畫片,目前看都沒有問題,IP可以作為品牌的渲染,作為錦上添花。
「我們現在很明確了,三隻松鼠並非一個IP品牌,它就是一個產品品牌,只是藉助了IP。兩者的定位是不一樣的。」
從IP到產品,章燎原意識到,流量紅利已經結束,在一個存量市場裡,必須把重心放回到產品上。此外,他對營銷也有了新的認識,「營銷不是銷售,是洞察消費者需求,並通過創新手段,創造消費者喜歡的產品。」
創新章燎原一再提到的關鍵詞,「我們要創新,以產品為邏輯,我們的核心能力就是能夠設計產品和用戶體驗的能力。」他希望在流量紅利消失的時代,以品建牌,把產品做得更極致,形成品牌心智。並且他認為,產品和體驗的升級沒有天花板,就看自己能不能做到。
上市之路一波三折,終讓投資人收益頗豐
從2012年到2015年,三隻松鼠共獲得IDG資本、今日資本、峰瑞資本4輪融資。
根據招股書,IPO後,章燎源直接持股40.07%,通過安徽燎原投資、松果投資間接持股3.43%,合計控制43.5%且是有表決權的股份,持股數17402萬股,按照14.68元發行價計算,章燎源身價超25億元。
IDG資本分別通過NICE GROWTH LIMITED 和GAO ZHENG CAPITAL LIMITED 合計持股24.89%,為公司第二大股東。IDG持有9957萬股,按照14.68元發行價計算,帳面回報近15億元。
徐新今日資本通過LT GROWTH INVESTMENT IX (HK)LIMITED持有16.78%股份,為第三大股東,徐新本人也兼任三隻松鼠董事。
李豐通過上海自友松鼠投資中心(有限合夥)和上海自友投資分別持股4.35%、0.48%,是三隻松鼠第四大股東。
上市是創業的另一個開始,而「一波三折」用在三隻松鼠的上市之路上,再恰當不過。
2015年年底,三隻松鼠在安徽證監局披露上市輔導進程。籌備一年多後,2017年3月29日,三隻松鼠向證監會遞交招股說明書,這是其第一次向資本市場進軍。同年10月21日,證監會網站顯示三隻松鼠IPO審核狀態變更為「中止審查」,原因為「籤字律師辭職」,三隻松鼠主動提出中止審查。
之後10月31日,三隻松鼠招股說明書更新,申請IPO狀態恢復到正常審核,且在2017年12月13日上會。
但就在12月12日,中國證監會網站發布補充公告,鑑於三隻松鼠尚有相關事項需要進一步核查,決定取消第十七屆發審委第72次發審委會議對該公司發行申報文件的審核。
據證券時報報導,三隻松鼠在12月初收到一封匿名郵件,該郵件由自媒體團隊發出,信中要求三隻松鼠出資500萬元與其「合作」,否則將公開「相關負面信息」。三隻松鼠方面拒絕其要求,選擇通過法律維權。至此,第二次上市夢落空。
時間來到2019年5月10日,證監會披露,三隻松鼠將於5月16日上會。6月11日再次曝出,三隻松鼠IPO進程被推遲,原定於6月12日的申購將延至7月3日。這是其第三次向資本市場靠近。
三隻松鼠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對於食品行業來說,安全問題是頭等大事。即便在線上做到零食品牌的領頭羊,但三隻松鼠的食品安全問題也不少。僅2017年3月至7月,4個月的時間,三隻松鼠就因食品不符合標準而接到7起訴訟,並且2017年8月被曝出一款產品黴菌超標的事件還受到了行政處罰。
這個事件曝出後,從9月份開始,三隻松鼠的增長就開始停滯,一直延續到「雙11」,甚至到年貨季也賣得不太好。
究其原因,都是供應鏈的坑。三隻松鼠自己並不生產零食,也不是委託其他廠家代工,而是直接從供應商採購,貼牌直接銷售。這種代工模式對於企業的供應鏈管理要求極高,這也讓三隻松鼠的未來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安全問題也無法自己把控。所以,三隻松鼠開始深耕供應鏈,參與到產品研發和製造中來。
其實,章燎原有很強的危機意識,他曾總結了三隻松鼠的幾種死法:最大的風險是食品安全,食品安全的風險在中國沒有人徹底的解決,但是他希望用網際網路信息化、數據徹底解決,但這需要過程。
不知道這個過程,三隻松鼠還需要多久。
三隻松鼠另一個讓人詬病的問題是利潤水平過低。財報顯示,2016-2018年度,公司整體毛利率分別為30.20%、28.92%、28.25%,低於同類公司。
針對毛利率低的原因,三隻松鼠曾給出的解釋是,「公司的經營模式是以線上銷售為主,在提高運營效率的同時為消費者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該期間內公司處於快速發展期,通過價格策略擴大市場份額。」也就是價格戰的原因導致的。
所以,即便是成功拿到了A股的入場券,但三隻松鼠還需要繼續一邊奔跑,一邊「驅散頭頂的烏雲」。
(以上部分資料參考自新浪科技、鉛筆道、峰瑞資本、投資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