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園網站公示博物館館藏 含金絲猴標本、猛獁象化石

2021-01-16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3月21日電(記者 宋宇晟)牡丹江「毀林私建私人莊園」事件近日引發社會關注。記者發現,在曹園官網上,還以大量圖文對該莊園裡的博物館館藏進行了介紹。

「黑龍江曹園文化投資有限公司官網」截圖

  據網頁顯示,該網站為「黑龍江曹園文化投資有限公司官網」,即曹園的投資方。

  記者發現,在關於曹園的介紹中,網站文章毫不諱言莊園坐落於「張廣才嶺的大森林中」,並稱曹園「總佔地2.3平方公裡」。

  根據網站介紹,曹園始建於2005年,現已建成「三園一館」, 即園門園、文昌苑、峰墅苑、博物館,「初步具參觀遊覽、修賢修學、休閒康體、 餐飲住宿等功能」。

「黑龍江曹園文化投資有限公司官網」截圖

  網站資料還指出,由於地處丘陵山區,森林茂密、使得曹園生態環境保持的極為完整。

  值得一提的是,介紹中還表示要「努力把曹園打造成中國文化精神高地、中國東北養生勝地」。

  記者同時注意到,網站中還對曹園內設的博物館進行了介紹,並稱「館藏近千」。

「黑龍江曹園文化投資有限公司官網」截圖

  網站稱,博物館中「有古生物化石,動植物標本,更有中國當代工藝美術大師的牙雕,玉雕,石雕,根雕,木雕,竹編作品,大量的瓷器,玉石藏品」。

  在網站所列的「曹園瑰寶」中,除了一般的工藝美術作品外,還包括「猛獁象牙雕」「標本」「古生物化石」以及「文物」等幾類。

  記者看到,「猛獁象牙雕」中列出了14件藝術品,「標本」中列出了15件,包含鸚鵡、小熊貓、天堂鳥、孔雀、卷羽鵜鶘、錦雞、金絲猴、金錢豹、紅腹錦雞、河馬、東北虎、大犀鳥、長頸鹿、北極熊、白鷳等動物的標本。

「黑龍江曹園文化投資有限公司官網」截圖

  「古生物化石」類中則有9幅圖,包括兩件「鸚鵡嘴龍化石」、一件「鸚鵡嘴龍化石群」、四件「猛獁象化石」、一件「鄒氏尾羽龍化石」和一件「楊氏東方翼龍(化石)」。

「黑龍江曹園文化投資有限公司官網」截圖

  「文物」類中只列舉了四幅圖,但並未標明「文物」名稱,只是分為「文物」「文物2」「文物3」「文物4」。

  需要說明的是,這些均為「黑龍江曹園文化投資有限公司官網」所列舉,其真實性尚待證實。(完)

相關焦點

  • 猛獁象:生活在冰川時期的大象
    黑龍江省博物館館藏猛獁象化石骨架 生活報記者王雪瑩作為收藏、保護、研究和展示我省歷史文化、自然資源及藝術品的綜合性博物館,黑龍江省博物館收藏著我國境內發現的第一具猛獁象化石骨架——松花江猛獁象化石骨架。
  • 想看猛獁象化石?下月見
    本報記者梁美蘭北京報導    史前巨獸、曾經地球上最大的象——猛獁象,我們在電影《冰河世紀》中能看到它們奔跑的壯觀景象,它們到底有多大?沒幾個人能說清。好消息是,長沙市民在一個月後的第二屆中國(長沙)國際礦物寶石博覽會上,就可親眼看到全球保存最完好的俄羅斯猛獁象化石,見證這個龐然大物的體積。
  • 甘肅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這裡曾是一片動物的天堂
    館藏擁有六項世界之最——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和政羊、世界上最豐富的鏟齒象化石、世界上最大的真馬「埃氏馬」、世界上最大的三趾馬化石產地、世界上最大的鬣狗「巨鬣狗」、世界上最早的披毛犀頭骨化石。  這座古動物化石博物館坐落在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交界的臨夏盆地,在「世界屋脊」隆起前後經歷了重大氣候變化,近半個多世紀以來出土了大量多種珍貴古動物化石。
  • 10日起冰河巨獸猛獁象標本展免費開放
    7月10日至10月13日,由河北博物院、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泥河灣博物館共同主辦的「冰河巨獸—猛獁象—披毛犀動物群標本展」將在北區7、8號展廳對觀眾免費開放。還記得《冰河世紀 Ice Age》系列電影中那頭心地善良的長毛象曼弗瑞德(Manfred)嗎?沒錯,它就是本次展覽的主角——猛獁象。
  • 雲探秘|第五站——朝陽古生物化石博物館
    今日,走近我們「雲探秘」中國古生物學會科普教育基地的第五站——朝陽古生物化石博物館。朝陽古生物化石博物館隸屬於遼寧朝陽鳥化石國家地質公園,由朝陽市政府投資建設,是一個集化石展覽、化石收藏、化石和地質知識科普為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具有科學性、知識性、觀賞性和趣味性,是自然科學普及和教育的重要基地。
  • 十大備選 古生物博物館介紹
    研究成果:館藏甘肅慶陽化石中發現「桑氏大唇犀」新種12 重慶自然博物館該館館藏化石種類豐富,涵蓋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古無脊椎動物、古植物和遺蹟化石等。全館設地球廳、進化廳、恐龍廳、重慶廳等六大基本陳列廳,在以上展廳和中央大廳均陳列有古生物化石。
  • 80後學者親嘗4千年前猛獁象肉味道 稱味同嚼蠟
    這是@恐龍達人13日在某網站微博上發布的有關試嘗猛獁象腿肉的最後一條微博。加上此前幾條描述烹飪過程、試嘗心得和口感的微博,讓@恐龍達人受到了包括著名編劇寧財神在內的數千脖友的強烈圍觀。@寧財神更留言「提醒」:小心吃了猛獁象肉,會基因突變成能飛簷走壁、類似蜘蛛俠一類的超能力者。
  • 國內唯一的黑露脊鯨標本,在大連自然博物館
    北檸想著元旦去逛博物館,可惜元旦博物館都閉館,所以只好把安排提前,今天就過來打卡啦。這次選擇的是北檸在大連最熟悉的博物館-大連自然博物館。在之前北檸已經來過自然博物館好多次,因為自然博物館相比其他的真的離我好近吶,只需要坐幾個站地的公交車就能到,而且物館這種環境太適合散心或者思考了,還免費向市民開放,刷身份證就可以隨意進,所以北檸非常喜歡來這裡。
  • 雲南昭通發現金絲猴祖先的化石
    昭通水塘壩發現中猴化石標本,被認為是最接近金絲猴祖先的化石。出土的中猴化石考古人員表示,昭通水塘壩650-600萬年前是一片森林茂密,有開闊林地和補丁狀草地相間的湖沼邊緣靜水環境出土的靈長類下頜骨2012年,分子生物學的一項研究推斷金絲猴最早的祖先應是在距今670-730萬年期間由中國雲南地區的一種
  • 昭通水塘壩發現最接近金絲猴祖先的化石
    雲南臺記者近日從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悉,考古人員在昭通水塘壩發現中猴化石標本,被認為是最接近金絲猴祖先的化石。昭通中猴化石標本發現於2009年和2010年,是這一物種到達歐亞大陸最靠東部的化石記錄,也是該屬種在東亞的首次發現。
  • 5萬餘件館藏標本 安徽省地質博物館將迎來第500萬名觀眾
    在全國同類博物館中,率先系統開展智慧博物館建設;率先制定館藏標本科學分類體系和藏品信息著錄規範;率先系統開發IP形象和文創產品……下面讓我們一起來「數說」安徽省地質博物館。60餘項制度讓治理更完善開館以來,安徽省地質博物館制定和修訂了包括黨的建設、機構職能、內部管理、業務建設、服務規範等60餘項制度,形成了較為完整的制度體系,搭建了管理規範化和標準化框架。
  • 重慶人改寫猛獁象祖籍(圖)
    草原猛獁象體重十噸  談起猛獁象,魏光飈饒有興趣。他說,猛獁象和現在的大象擁有共同的祖先,直到400萬年前才分化出來,成為獨立一支。  「現在,很多大型自然博物館,都把猛獁象化石作為其鎮館之寶。為什麼呢?因為猛獁象化石很稀奇。」魏光飈說。
  • 廣東省博物館,館藏海洋動物標本!見證海底奇妙世界!
    刺魨標本。遇敵時吸進空氣或水,使腹部膨脹,皮膚上的刺都豎立起來,用以自衛。肝、生殖腺及內臟有毒,不能食用。(廣東省博物館藏)紋腹叉鼻魨標本。我國僅見於南海。受驚嚇會泵入大量的空氣或水,將魚體漲大成圓球狀,以嚇退掠食者,以小型底棲無脊椎動物為主,含劇毒的河豚毒。
  • 超300斤重中華鱘標本亮相 系漁民非法捕殺(圖)
    這所開館不到5年的高校博物館,因館藏的30萬件標本及展出的一大批珍稀物種標本,成為中部地區最大的綜合性標本館。  幹馬標本在內蒙古製作了8個月  王長清說,在博物館展出的每一個展品的背後都有一段不尋常的故事。  在家禽家畜展廳,有一匹高大的馬全身幹制標本。
  • 全球最完整猛獁象化石將在英國展出
    柳芭是目前世界上已發現的保存最完整的猛獁象化石,於2007年在俄羅斯西伯利亞的尤瑞貝河(Yuribei)被發現。  據英國《每日郵報》4月13日報導,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猛獁象化石將於5月23日在英國國家歷史博物館展出。這頭猛獁象已有4.2萬年歷史,死亡時僅1個月大。   這頭小象於2007年在俄羅斯西伯利亞被馴鹿人尤裡·胡迪及其11歲大的兒子發現,當時,他們正在西伯利亞尤瑞貝河(Yuribei)附近撿木柴。小象被命名為柳芭(Lyuba),與胡迪的妻子同名。
  • 480萬年前猛獁象化石入住東林森林博物館
    央廣網哈爾濱6月17日消息(記者遲嵩 通訊員郭楠楓)近日,位於東北林業大學文博樓的中國(哈爾濱)森林博物館添了一位新成員,它高大的化石骨骼幾乎充塞了整個展出空間,古銅色的彎曲象牙向上揚起,似乎還能聽到一聲聲高亢的象鳴,在急切呼喚著同伴。這具猛獁象化石將已經消逝的遠古世界,帶到了觀眾面前。博物館館長張光賢介紹說,猛獁象又名毛象(長毛象),是一種適應寒冷氣候的動物。
  • 昭通水塘壩發現640萬年前最接近金絲猴祖先的化石
    昭通中猴化石標本發現於2009年和2010年,這是這一物種到達歐亞大陸最靠東部的化石記錄,也是這一物種在東亞的首次發現。新發現的中猴為一雌性個體,體重大約為7.26-7.11千克,與古猿大體處於同一時代。
  • 480萬年前猛獁象化石入駐中國(哈爾濱)森林博物館
    480萬年前猛獁象化石入駐中國(哈爾濱)森林博物館。王乙 攝   人民網哈爾濱6月16日電 近日,位於東北林業大學文博樓的中國(哈爾濱)森林博物館添了一位新成員,它高大的化石骨骼幾乎充塞了整個展出空間,古銅色的彎曲象牙向上揚起,似乎還能聽到一聲聲高亢的象鳴,在急切呼喚著同伴。這具猛獁象化石將已經消逝的遠古世界,帶到了觀眾面前。
  • 昭通市發現640萬年前最接近金絲猴祖先化石
    本報訊(胡遠航) 9月2日,記者從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悉,研究人員在昭通水塘壩發現一組三件640萬年前中猴化石標本。該組化石的發現,證實此前科學家提出的金絲猴的祖先是由雲南地區的一種猴科動物演化而來。
  • 昭通水塘壩發現640萬年前最接近金絲猴祖先的化石!
    後來在伊朗、阿富汗、俄羅斯、巴基斯坦都有發現,是地理分布最廣泛的非人靈長類化石代表之一。歐亞大陸新近紀不同時期中猴的分布昭通中猴化石標本發現於2009年和2010年,這是這一物種到達歐亞大陸最靠東部的化石記錄,也是這一物種在東亞的首次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