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去喝茶,茶桌上常見的這十一種茶具請認全,以免喝茶時鬧出尷尬

2021-01-10 小陳茶事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水是茶之母,器是茶之父。

世上本沒有茶具,茶喝多了就有了茶具。

魯迅先生當年對「路」的調侃,同樣適用茶具。

先民們在最初喝茶時,肯定沒有用專門的茶器,而是與其它的食器、酒具混用。

伴隨著喝茶歷史的演變,直到漢代才有了專用茶具的記載。

唐代的元稹曾經寫過首一到七字的詩,專門寫茶的。

「茶。香葉,嫩芽。慕詩客,愛僧家。碾雕白玉,羅織紅紗。」

茶滋於水,水籍於器。

茶具,不僅是盛放茶湯的容器,更是喝茶品茶過程中不可缺的部分!

《2》

周圍有不少愛喝茶的朋友,他們都喝了很多年的茶。

從鐵觀音,到金駿眉,再到武夷巖茶和福鼎白茶。

喝茶的時間越長,從各處搜羅到的茶具越豐富,茶桌上各式的小工具越來越豐富。

不過有一回,以前報社的老友過來喝茶。

他把玩著桌上的仿漢白玉的蓋置,然後好奇的問這是什麼?

他猜了半天,對這兩端平平,小巧不過扳指般大小的蓋置,想不到它是幹嘛用的。

可見,這要想成為茶桌上的達人。

除了要會喝茶,還得先認全茶具才行哇!

特別是對新茶友來說,為避免在外面喝茶時鬧出尷尬。

比如直接將菸灰彈進茶盂裡,將茶濾叫錯成茶漏,可要多花點心思,好好的認一認茶具。

現在到外面喝茶,茶桌上常見的工具,不過是以下提到的十來種。

一、蓋碗

泡茶桌上的主角,是主泡茶具。

六大茶類裡,蓋碗的適用範圍廣,是用來泡茶的常見器具。

蓋碗的造型,上有蓋,下有託,中有碗。

意寓為天地人合一,又稱三才碗、三才杯。

茶桌上最普遍的蓋碗,是白瓷材質的標準蓋碗,容量在100-110ml之間。

選用蓋碗時,一般不宜過大,也不能太小,不然都有影響到實用性。

蓋碗的杯蓋開口,可以自由的調整,方便快速倒出,並且徹底瀝盡湯水。

另外,使用蓋碗泡茶時,還可以方便聞香。

聞幹茶香是燙壺溫杯後直接打開蓋碗,聞蓋碗內茶葉的香氣。

而衝泡出湯後,一般是揭蓋聞杯蓋香。

白瓷蓋碗泡茶,經過逐次的衝泡出湯,可以呈現一泡茶完整的色香味!

二、公道杯

公道杯的作用,是盛放湯水,並且分湯。

使用蓋碗泡茶出湯前,茶湯倒出的開口要對準公道杯。

公道杯的材質,以白瓷和玻璃常見。

白瓷的,能夠和蓋碗搭配成套,別有風景。

而耐熱玻璃材質的公道杯,又分透明和錘紋這兩種。

透明的玻璃公道杯,可以方便觀察湯水的顏色、濃淡度、清澈度。

一旦湯水裡有渾濁物的出現,可以及早的被發現。

而錘紋的公道杯,頗具美觀欣賞性。

倒入茶湯後,放在一束光前,能夠反射出好看的倒影。

茶湯倒入公道杯後稍稍靜置,茶湯的濃淡度能夠達到均勻、一致的狀態。

正如其名,使用公道杯分湯時一定要「公道」,要將茶湯均勻分給客人。

在茶斟七分滿的前提下,儘量要每位客人杯中的茶湯數量勻整。

三、品茗杯

品茗杯,即喝茶的杯子。

茶桌上,品茗杯的造型五花八門,形態不一。

茶友們可以根據個人的審美喜好,以及茶桌上風格搭配,自行選擇。

不過在挑選時,杯子的容量儘量不要選太大。

要不然,大茶杯的模樣,難免容易看起來呆頭呆腦的,不夠精緻。

另外在和好幾位朋友一起喝茶時,大茶杯還會帶來尷尬——茶湯不夠分。

特別是部分和大海碗似的茶杯,容量和公道杯將近。

在茶倒七分滿的情況下,茶湯只能夠倒一、兩大杯茶,湯水不夠分。

品茶,宜小口的細啜慢品,而不適合大口喝茶,囫圇吞咽。

最後考慮到茶香散失的問題,品茗杯的敞口不適宜太大,容易讓香氣飄散。

窄口的杯子,更利於聚香。

故而,品茗杯的選擇適宜選小巧的,精緻的,更有利於品茶。

四、茶託/杯墊

茶託的作用是給茶杯用一個襯墊。

一來,在舉杯喝茶時,不容易燙手。

要不然,將滾燙的茶湯分入杯中時,湯水的溫度仍然很高。

如果直接用水拿著茶杯外壁,容易被燙到手。

導致整杯茶因為拿不穩,從而摔倒,弄髒桌面。

二來,茶託的使用,更加衛生。

尤其是主人在待客過程中,不適宜直接用手去觸碰茶杯。

以免得在杯口上留下指紋等汙漬,並不衛生。

使用杯託給客人奉茶,是茶桌上的理解要求。

故而,在茶桌上備上小小的杯託,很有必要!

五、蓋置

蓋置,顧名思義,是專門用來盛放杯蓋、壺蓋的一個小物件。

蓋碗泡茶時,當然泡茶出湯後,需要將杯蓋打開時。

那麼,蓋置的登場就很有必要。

要不然,杯蓋內會有不少的熱水蒸汽,溼漉漉的。

直接放在桌面,容易將臺面弄溼。

另外,從衛生的方面看,這樣的做法也不太妥當。

等一泡茶喝過了好幾衝,需要觀察葉底時,就可以將杯蓋擱在蓋置上。

簡單、省時,又顯得文雅。

六、水盂/茶盂

茶盂一般放置在茶桌上,是盛放廢棄茶水的工具。

泡茶過程中,不論是燙壺溫杯的廢水,還是冷茶、殘茶等,都可以順手倒進茶盂內。

考慮到茶桌的美觀性,一泡茶喝完後的葉底/茶渣等,最好是專門倒進垃圾桶,或茶水桶內。

如果直接倒進桌上的茶盂內,堆成小山那麼高,難免會顯得不太好看。

每次泡茶喝茶後,茶盂要及時傾倒、並且用清水衝洗。

要不然,時間一久,容易生出怪味。

直接影響了茶席的簡潔與清爽!

七、濾網/茶濾/過濾架

茶濾,最主要的目的是過濾碎茶。

當衝泡比較碎的散茶,或者不小心撬得太碎的茶餅時,有必要過濾茶湯。

要不然,碎茶容易掉入茶湯內,導致喝茶時容易喝到滿口碎末。

不過,如果是衝泡白毫豐富的白茶,白毫銀針或白牡丹等,一般不推薦過濾。

網眼細密的茶濾,會將茶湯內掉落的茶毫相應濾去。

對茶湯的毫香、鮮爽風味而言,是不小的損失和浪費。

另外,平時喝茶的過程中,茶濾在使用完畢後要及時清洗。

茶濾的濾網內,最容易藏汙納垢,殘留汙漬。

如果沒有將茶濾徹底清洗,直接拿來使用,會影響喝茶衛生。

最後,茶桌上的工具裡,茶濾≠茶漏。

茶漏的造型像是漏鬥,作用是幫助部分壺口較窄的茶壺,投茶入壺,避免幹茶撒漏在桌面。

一字之差,天差地別。

如果將茶濾和茶漏弄混,可是要在茶桌上鬧笑話啊。

八、茶荷

用來盛放幹茶的器具。

用於置茶,並且觀賞幹茶。

在正式的泡茶待客場合裡,主人在開始泡茶前,要先給客人介紹茶葉。

這時,最好是用茶荷盛放部分茶樣,便於客人的觀察。

茶荷的材質,常見有瓷質、金屬質、竹木材質等。

但需要注意的是, 茶荷不能有過多的異味。

以免得讓茶葉串味,幹擾完整的喝茶、聞香、品味。

九、茶巾

茶巾的用途,主要是擦拭茶具上的水漬、茶漬、以及茶桌上灑落的茶水。

比如在使用公道杯分茶時,公道杯的底部最好是放在茶巾上蘸一蘸。

避免在分茶時,公道杯外壁的水漬,會順著外壁,星星點點的灑落。

考慮到實用性, 茶巾的選擇要選吸水性能好的、易幹的。

在茶席布置時,乾燥的茶巾在疊放在桌面一旁,方便泡茶人的使用。

每次泡茶使用後,擦拭過茶水的茶巾,最好是及時晾乾。

特別是梅雨季的時候,確保茶巾的乾爽、清潔,才不會讓其生出怪味。

茶巾的用途,僅限定在泡茶的過程中,不能將它等同於抹布來使用!

最後,茶巾作為消耗品,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後,要定期的清洗、更換。

十、茶針/茶刀

茶刀,兩側鋒利,中間扁平。

茶針,中間鋒利,呈現尖錐狀。

平時在喝茶餅、茶磚、沱茶時,少不了要用到這些專門的工具撬解。

如果直接用徒手硬掰,或者是用菜刀、錘子等工具暴力拆散,會將茶餅撬碎成滿地都是碎茶。

所以,如果是喜歡喝餅茶的朋友,家中要配套專門的撬茶餅工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喝餅茶,茶刀、茶針等專門工具,必不可少!

十一、茶剪

茶剪,作用是剪開泡袋包裝的袋口。

茶葉市場裡,有不少茶是分裝成一泡、一泡裝的。

如大紅袍、武夷肉桂、桐木紅茶等。

喝茶泡茶的時候,一次一泡,避免了稱茶,十分方便。

但在喝茶時,最好不要直接扯開袋口。

因為成品茶葉的乾燥度很低,幹茶很容易被扯碎。

如果直接用手撕開袋口,裡面的茶葉會被弄碎、弄撒不少。

所以,備用一把小巧的茶剪,很有必要。

喝茶的過程,是一件雅致的事。

從剪開茶葉泡袋開口這,就能體現出細節的關鍵!

《3》

器的發展,大有講究。

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裡記,「具,供置也。」

它的本義,就是置辦酒食的意思。

字形下部為手,上部為鼎,字面意思是用手捧著鼎器。

歷史上,金器、木器、陶器、兵器、禮器、酒器等,都稱之為器。

茶器,也不外如是。

古人寫,烹茶盡具。

器物的美,能襯託茶湯,保持茶香,提高喝茶的樂趣。

每一種茶器,都有獨到的美,也有它的實用所在。

將泡茶桌上的茶具認全,更有利於提升喝茶段位!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相關焦點

  • 喝茶會不會傷腎傷胃?原來喝茶還有這一番講究!
    茶文化從古代延續至今已經有千年歷史了,從武王伐紂時期,茶葉就被用作貢品進獻,漢代時茶已經成為佛教的特殊滋補品,而在魏晉南北朝,喝茶的風氣逐漸形成,唐朝茶葉行業更是蓬勃發展,直至如今,喝茶仍然是很多人的生活習慣之一。喝茶雖養生,但不正確的泡茶喝茶習慣會傷胃傷腎,喝茶的講究可不少。
  • 生活需要輕奢感,三界茶具S6黑金小茶爐讓喝茶變得更有範
    喝茶一直是一件很休閒的事情,而且每天攝入足夠的水量對我們自身也是有很大的好處。筆者本人不算是一個愛喝茶的人,但是對於茶具卻有著一定的喜愛,畢竟好的茶具是會直接影響到我們喝茶的頻率,而且對於一個即將奔四的人,保溫杯裡泡枸杞也將不是一句空話。
  • 學習以下8種茶几禮儀,幫助你避免喝茶時的尷尬
    除了我們自己的茶,有時我們和朋友一起喝茶,除了泡茶,你知道倒茶、品茶、加茶的禮儀嗎?讓我們學習茶几禮儀,以避免在賓客尷尬!不過,剛煮好的茶是熱的,如果茶杯裡盛滿了客人,很容易被燙傷,如果客人接過茶杯,他們就不接也不接,這會給客人帶來尷尬。所以倒茶就夠了。先是客人,然後是主人,最後一個消防員在敬茶中,除了資歷,一步一步,我們還要尊重客人,然後尊重我們自己的家人。
  • 玻璃茶具喝茶,茶杯的選擇對茶湯的影響
    我們喝茶會用到各種各樣的杯子,而用不同的杯子泡出的茶湯也會有不同,杯子和茶湯是分不開的。杯子與茶湯這種密不可分的關係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杯子深度、杯子形狀和杯子顏色。如果杯子是縮口的鼓形,就需要舉起杯子,傾斜很大的角度,喝茶時必須仰起頭才能將茶喝光;如果是直筒型的杯子,就必須傾斜至水平以上的角度,才能將茶全部倒光;如果是敞口、縮底的盞形杯子,就比較容易喝,只需要稍微傾斜一下,就可以將茶湯全部喝光。【3】杯子顏色杯色影響茶湯顏色,主要是指杯子內側的顏色。
  • 茶桌擺上這5樣,禪意十足,招待客人一樣有面子
    茶桌擺上這6樣,禪意十足,招待客人一樣有面子。中國是茶的故鄉,興於唐朝,盛於宋代,普及於明清之時,糅合佛、儒、道諸派思想。茶文化豐富,飲茶嗜好遍及全球,茶室成為越來越多中國人,家庭中的必備生活功能空間。愈來愈多的朋友選擇在家設置一處飲茶會友的角落,在修身養性的同時,喚醒自己的感官和潛能。但是不是所有家庭都有辦法打造一間茶室,一個是空間需求,房價高企的今天,寸土寸金,一個房間價值不菲。
  • 品茗杯,決定了你喝茶的心境
    茶葉經過風雨的洗禮,並通過多種人工工藝的製作,達到一杯好茶的目的,這就需要我們用心品嘗,才能體會到滋味。 剛開始喝茶的人,第一口就會感到苦澀,但如果能靜下來細細品味,就會發現茶的香味慢慢掩蓋了苦澀的味道,深入我們的內臟,滲入我們的內心,茶需要耐心品嘗,生活也需要我們慢慢品嘗,才能體會到酸甜苦辣的滋味。
  • 去老闆家喝茶,發現有錢人喜歡用這種懶人茶具,拍給大夥瞧瞧
    今天老闆做東,邀請我們去他家做客,酒足飯飽後,他邀請我們喝茶。一進茶室,我發現老闆家的茶具,和我們平常用的不一樣,不用自己泡茶,懶人茶具2.0,造型古樸大氣,符合國人對茶文化的審美,使用也方便,我拍給大家看看,你們有見過這樣的茶具嗎?
  • 擔心茶桌擺放太雜亂影響泡茶?別著急,三分鐘教你布置清爽茶席!
    記得在去年冬天,在朋友家裡喝茶時,她閒聊到了茶桌布置的問題。那位朋友,喜歡收藏茶杯。近些年來更是買了不少茶具,有成套的,也有不成套的。那些杯杯盞盞們,大多數一應擺在了泡茶臺盤的架子上。連帶著,茶桌上也擺了不少雜物。某一天她打算喝一款茶餅,找了半天,結果忘了撬餅的茶刀放在哪。
  • 茶室可別只放了茶桌!擺上這5樣東西,不僅實用還美觀
    中國是茶的故鄉,興於唐朝,盛於宋代,普及於明清之時,糅合佛、儒、道諸派思想。茶文化豐富,飲茶嗜好遍及全球,茶室成為越來越多中國人,家庭中的必備生活功能空間。其實無論你的茶室多麼的富麗堂皇,又或是多麼的簡陋!茶室可別只放了茶桌!擺上這5樣東西,不僅實用還美觀。
  • 茶文化丨中國十大喝茶禮儀
    在我國數千年的茶文化當中,誕生了相當多的茶禮儀,而茶禮儀作為茶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如果不知道,會鬧出很多笑話,懂得這些禮儀也是對他人的尊重。(新鮮綠茶、黃茶等可不倒掉)3.酒滿敬人,茶滿欺人因為酒是冷的,客人接手不會被燙,而茶是熱的,滿了接手時茶杯很熱,這就會讓客人的手被燙,有時還會因受燙致茶杯掉下地打破,給客人造成難堪。
  • 宋人喝茶類似於今天喝咖啡和喝奶粉
    [摘要]宋代喝茶最常見的方式是點茶法。宋代前期,點茶法與煎茶法並存,煎茶法在宋代後期基本被摒棄.今天的人儘量要保存茶葉的原葉,而宋人則是千方百計要把茶葉變成碎末。古人喝茶方式與今人區別極大,相比古代,今天人們喝茶可謂極簡版。
  • 千秋大業一壺茶:紅木茶桌款式大全(100款)
    茶是中華民族的舉國之飲,發於神農,聞於魯周公,興於唐朝,盛於宋代,普及於明清之時。 中國茶文化糅合佛、儒、道諸派思想,獨成一體,是中國文化中的一大特色,同時,茶也已成為全世界最大眾化、最受歡迎、最有益於身心健康的綠色飲料。
  • 壺友,最全的64種經典紫砂壺都在這裡!必須收藏!
    希望大家都能夠收藏下來,時不時過來熟悉下,牢牢記全這64把經典紫砂壺。即便來我們宜興做客,和有些宜興本地人比起來也絕對不虛他們。目前市場上作為泡茶的茶具,商家銷售的宜興紫砂壺,絕大多少都是這種經典紫砂壺款型,因為對於制壺匠人來講,創新比仿製更容易也更加有市場,所以認識這64把經典紫砂壺型也是我們了解紫砂文化的基礎。
  • 月經期可以喝茶嗎 經期喝茶有什麼壞處
    月經期可以喝茶嗎?相信很多女性對於這個問題都是非常想知道的。其實月經期最好不要喝茶,因為經期喝茶是有壞處的。那經期喝茶有什麼壞處呢?還有就是經期有什麼注意事項呢?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一一解答一下。想知道的朋友不妨就來看一下吧。
  • 喝茶的心法是閒庭信步
    拋開那些向外索取的心態,喝茶,無非是為了能夠找到自己內在豐沛的源泉。 一個喝好茶的心態,不該是太多地去關注別人在喝什麼,而是關心自己真正需要什麼。
  • 你還記得用搪瓷杯喝茶的日子嗎?
    而對於喝茶這件事,川人也是千古不變的熱愛。陪伴川人千年的,除了茶葉,自然還有茶杯。甚至,從茶杯的變化裡,我們還能夠看到時代的變遷。蓋碗嚴格地說,蓋碗並不算茶杯,畢竟它是個碗。但無可否認的是,在四川談茶文化,蓋碗是繞不過去的話題。
  • 喝茶的好處和壞處
    據科學測定,茶葉含有蛋白質、脂肪、10多種維生素,還有茶多酚、咖啡鹼、和脂多糖等近300種成分,具有調節生理功能,發揮多方面的保健和藥理作用。   由於茶具有防止*內固醇升高,有防治心肌梗塞的作用,茶多酚還能清除機體過量的自由基,抑制和殺來病原菌。此外,茶還有提神、消除疲勞、抗菌等作用。這對中年人來說是需要的。歐共體還可以淨化水質,減少放射性物質對*的傷害。
  • 長期喝茶會骨質疏鬆,醫生:別被騙了,喝茶還能預防腎結石!
    喝茶的好處很多,提神解渴是最基本的。#百裡挑一#常喝茶,還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可預防多種疾病的發生。有證據顯示,喝茶更有利於減緩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還具有預防阿爾茨海默病、某些癌症和腎結石的功效。對中國人來說,喝茶還是一種文明的標誌,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茶文化」。更重要的,茶葉幾乎不含任何熱量,相比任何一種含糖飲料來說,喝茶可以避免「喝口水就長肉」的尷尬。
  • 男人長期喝茶的壞處?茶有什麼功效及注意事項
    01茶有什麼功效喝茶的壞處男人長期喝茶的壞處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即可大腦神經傷害和脾胃功能損壞,長期喝容易刺激腸胃,吸收能力變差,影響消化功能,減弱營養的補充。當然,但這只是針對一部分人,大部分人是不會的。
  • 喝茶時,第一泡茶都要倒掉嗎?告訴你正確的喝茶方式,漲知識了
    喝茶時,第一泡茶都要倒掉嗎?告訴你正確的喝茶方式,漲知識了導語:我國茶文化源遠流長,親朋好友,三五知己相聚,除了喝酒之外,就是喝茶了。在廣東的早茶文化裡,就有「一盅兩件」的說法,意思是泡上一壺茶,點上兩籠點心,享受慢悠悠的早晨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