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時,第一泡茶都要倒掉嗎?告訴你正確的喝茶方式,漲知識了
導語:我國茶文化源遠流長,親朋好友,三五知己相聚,除了喝酒之外,就是喝茶了。在廣東的早茶文化裡,就有「一盅兩件」的說法,意思是泡上一壺茶,點上兩籠點心,享受慢悠悠的早晨時光。
很多人在泡茶時,不管喝哪一種茶,第一泡茶都會習慣性地倒掉,就像是一個約定俗成的規矩,人人都會默默地遵守。為什麼大家都會養成這個習慣呢?所有茶葉的第一泡茶都要倒掉呢?於是我請教了一個茶藝師朋友,他對於茶藝的研究已經有十多年了,聽了他講述正確的喝茶方式後,我才恍然大悟,今天我就來解答一下以上的兩個問題吧。
一、古代流產至今的一種習慣
古代的茶葉生產條件比較落後,沒有統一的制茶標準,而且還用赤腳揉捻茶葉,因此不少的雜質混入到茶葉之中。古代的交通運輸並不發達,要麼是人力挑著擔,要麼是用馬匹、驢、騾子來託運,路途遙遠,一路風塵僕僕,茶葉沾上了一層灰塵。為了確保乾淨衛生,當時人們都會倒掉第一泡茶,以此衝洗掉茶葉的灰塵,這個喝茶的習慣,一直流傳到現在。
二、擔心有農藥殘留的成分
現在大多數的瓜果蔬菜都打農藥,茶樹也不例外,所以很多人都擔心茶葉會有農藥殘留,於是喝茶時都會倒掉第一泡茶。實際上,國家對於茶葉農藥殘留量都有嚴格的限制,各個地方也都有嚴格的監管,所以我們從正規渠道購買的茶葉,都是合乎標準的。退一步說,即使茶葉上有非常微量的農藥殘留,這些農藥也是很難溶解到水中,所以大家也不必擔憂。
三、醒茶的作用
平常我們經常喝的普洱茶,都是製作成茶餅保存,在泡第一壺茶之時,被壓縮成一團的茶葉慢慢吸收水分,會在沸水裡漸漸舒展,等到後面的幾泡茶,茶湯才逐漸達到最好的味道和口感。由於這個原因,人們才會把第一泡茶倒掉。
哪些茶需要倒掉第一泡茶?
一般而言,紅茶、綠茶、黃茶,這一類的茶葉都是呈現散裝狀態,在開水中可以快速泡出味道,所以第一泡茶才是精華,如果倒掉就失去原本的營養成分了。
若是陳化時間較長的茶葉,沉積了不少的灰塵和雜質,所以必須要經過「洗茶」這一關鍵的步驟,一是要洗去灰塵雜質,二是使茶葉充分舒展,所以第一泡茶是不可以喝的。不過,在倒掉之前,大家可以稍稍品嘗一下,通過口感和味道來分辨茶葉品質的好壞。
關於喝茶方面,大家還有什麼想知道的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一起分享自己的感想和想法。今天大熊的分享就到這裡了,覺得文章有趣的話,請分享轉發給身邊的家人和朋友。我是大熊餅乾不加糖,每天分享給大家最實用的生活資訊,喜歡我就點個關注吧,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