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包餡糯米粄,吃過一次念念不忘的美食,你也試試吧

2021-01-09 美食天下

客家包餡糯米粄

吃過咱客家蘿蔔粄後總是念念不忘,可是卻不知道怎麼做。今天用了杏鮑菇瞎整亂整的還真給我做成了味道還真不錯哦(-ω-`)

原料:杏鮑菇、豬肉條、青蔥葉、糯米粉、粘米粉、玉米澱粉、鹽、黑胡椒粉。

做法步驟:

第1步、青蔥葉洗淨,切成蔥花

第2步、豬肉條切丁(可以換成豬肉沫)

第3步、杏鮑菇洗淨,切絲

第4步、鍋中倒入適量油,下入蔥花、豬肉條丁炒香

第5步、在倒入杏鮑菇絲,繼續翻炒

第6步、撒入鹽

第7步、再撒入黑胡椒粉

第8步、翻炒片刻,直至所有材料炒熟,盛出放涼。

第9步、把糯米粉、粘米粉倒入大碗中

第10步、逐點倒入熱水,邊用筷子攪拌

第11步、把粉團揉好,期間黏手的話可以加入少許玉米澱粉。

第12步、把烘培紙剪成小片,用於墊在底下。

第13步、揪一小撮粉團,用手捏平,包入餡料,捏好封口,放在烘焙紙上。

第14步、隔水蒸,水燒開後蒸20分鐘即可。

小貼士:

杏鮑菇容易出水,炒餡的時候不要加水。餡要炒至水份收幹,不然不好包。粉皮如果全是糯米粉的話太黏了,所以我加了粘米粉跟少許玉米澱粉。

來自 美食天下 開心肥羊 的作品。

相關焦點

  • 美食小科普|客家人口中的「粄bǎn」,到底是什麼?
    小編經常聽身邊的客家朋友說起,想吃粄,而這個粄還分老鼠粄、紅粄、筍粄等等等等。小編就好奇了,這個「粄」,究竟是什麼?於是小編去找了一些資料,相信小夥伴們一定也有不太清楚,那麼就由小編來給大家科普一下吧。
  • 不只是粄條、麻糬!客家米食文化有這些故事…
    導讀:不只是粄條、麻糬!客家米食文化有這些故事… 提及客家料理,通常會立即聯想到鹹、香、油三大特色,然而每種飲食特色勢必有其道理及文化,客家人愛物惜物,對於美食的態度也一樣,從傳統客家婦女傳承下來的一道道智慧結晶,其實背後都藏著故事!
  • 軟糯開口客家特色小吃釀粄,做法簡單,讓人愛不釋口
    以前的同事是客家人,經常做很地道的客家美食給我吃,我也在邊上學著做,久而久之也學到點。比如接下來介紹的這個釀粄。釀板是客家的小吃之一,做法有點似北方的餃子,不過釀板的「個子"比餃子大哦,客家地區逢年過節家家戶戶都會製作釀粄,如同北方地區包餃子一樣,已經成為地方習俗。
  • 捆粄、醃面、鹽焗雞、擂茶...客家美食被低估太久了!
    吃慣了粵菜和潮汕菜,最近偶然嘗試到的客家美食,忽地讓我上了頭。捆粄 鼎鼎大名的「粄」,大家都知道了吧! 一口咬開,香菇粒、筍粒、瘦肉粒爆出,搭配外皮吃起來嚼勁有餘,內餡鹹香,十分有飽腹感。
  • 陸河客家九大粄,隨你挑隨你吃,總有一款合適您
    什麼是粄?粄就是客家菜中一款地道的小吃,常見的有老鼠粄、筍粄、草粄、仙人粄等,這些都是客家人最鍾愛的食物。客家粄涵蓋的種類很多,有用大米做的,也有用糯米粉做的,還有用木薯粉做,經過不同的加工手法製作出來,品種有200款之多。
  • 客家特色美食「釀菜包」,做法和配方全分享,你也試試吧
    說到客家美食呢,相信不少吃過的朋友都會回味無窮,客家美食就像我們的客家語言一樣古老,在廣東與潮州菜、廣州菜一起合稱「三大菜系」,是中華飲食文化重要組成部分。客家菜餚風味的形成跟客家民系的形成是分不開的,客家菜保留著中原傳統的生活習俗特色,如今市面上比較出名的客家菜是各種釀菜,當然還有一些民間美食沒有被深度挖掘。比如這期的美食教程,天健美食坊要給大家分享的這道客家特色美食「釀菜包」。這個「釀菜包」是客家人的特色,用大葉菜(豬婆菜)包著做好的糯米飯,燉至熟透,然後將蘸醬吃,好吃又耐飽!
  • 客家大埔最有特色的美食老鼠粄,教你製作秘訣,保證嫩滑爽口
    我是南方人,但從小愛吃麵和粉。喜歡面的勁道,愛粉的爽口。都說南粉北面,麵食是北方愛不釋手的主食,粉也是南方百吃不厭的主食。南方這邊的麵店,一般都寫xx粉粥麵店主打各種米粉。相信看過《舌尖上的中國的人》,都恨不得上面介紹的美食給吃上個三五遍。
  • 給客家人一把糯米,他們能還你一桌小吃
    客家小吃是主食的延伸從歷史傳承來看它的首要用途是充飢所以大多是米製品其中又以糯米製作的小吃居多今天圍繞糯米這一樸實無華的食材看看客家人都能做出什麼花樣煎圓(煎堆)煎圓用糯米粉揉成形鹼水粽鹼水粽是客家地區知名的小吃,在端午節到來之前,家裡的老一輩人都會包鹼水粽,以此迎接端午節的到來。一般直接蘸著白糖吃,吃起來帶著淡淡的甜味和糯米的清香。砸粽(炸粽) 客家話的「砸」是壓的意思,顧名思義,砸粽是壓制而成的,把糯米飯放在木格子裡壓實,形成磚塊狀,再切成小方塊,放在油鍋裡炸,當砸棕變得外焦裡嫩且顏色金黃時就可以吃了。
  • 客家美食之「發粄」
    清明節做艾粄,八月半做花生糖餡粄,十月朝做蘿蔔釀芯粄,過年做大籠粄和發粄……發粄,是客家人的叫法,或者叫發粄子。普通話叫發糕。而廣東陸河的客家人叫它碗粄,喜粄。以前,做碗發粄時,都加上些花紅粄粉去,把粄子做成紅色的,看上去有喜慶的氣氛。發粄是用粳米粉做的。也可適量加一些糯米粉或者面去做,吃起來比較軟和,口感好。
  • 客家美食:釀豆腐釀菜包的傳統做法,軟糯美味,好吃又耐飽,解饞
    這期的美食教程呢,天健美食坊準備給大家分享的是,我們老家,廣東韶關翁源地區的一種比較特別的美食,那就是【糯米飯釀豆腐菜包】,這種釀豆腐菜包,主要用的豬婆菜和豆腐皮做皮,然後包搭配多種食材做出來的糯米飯,然後燉熟,蘸上辣椒醬或者蒜蓉醬或者薑蓉一起吃,風味獨特,好吃又耐飽!這道美食屬於客家菜系,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吃過呢。
  • 口味獨特的韶關客家糯米菜包,製作簡單,口感軟糯
    韶關是廣東省的一座城市,韶關這個城市是一個很美的城市,還被譽為:華南生物基因庫,也有很多景點,比如丹霞山、南華禪寺和滿堂客家大圍等,這些景點也比較出名,很多朋友去韶關旅遊都會去這些景點參觀的。這裡不僅有好看的景點還有很多好吃的美食。
  • 冬至大過年是廣東人從小聽到大的諺語,看看廣東過冬至的習俗
    除了舉家團聚吃湯圓,廣東各地都有獨特的冬至習俗來慶祝冬至到來。在廣東省的各個地區,對於冬至都有著其獨特的習俗,如客家人愛吃豆腐,陽江吃鹹湯圓,佛山蒸「松糕」、中山吃「水欖」等。對廣東人來說,冬至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節日,甚至比春節還重要得多。下面一起來看看廣東各地過冬至的習俗吧。
  • 農村阿姨教你在家自製客家糯米酒,做法簡單明了,3分鐘就學會!
    說到客家人的美食,真的是層出不窮,餐桌上的釀菜,湯鍋裡的靚湯樣樣具有,除此之外客家人做補品可也是有一手的哦,簡單至豬腳煲姜醋,稍微複雜點的就是我們出名的客家糯米酒啦!客家糯米酒(又稱客家酒娘)是一種傳統名酒,客家人民利用糯米,通過洗淨、浸泡、瀝水、蒸製、淋水、發酵等工藝釀造出的一種水酒。
  • 一個流傳百年的客家美食,做法簡單好吃又解饞,邊做邊吃,真過癮
    但是,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這一個客家小吃:手工糯米餈,做法真的快要失傳了,因為現在的年輕人基本都不會做了,雖然街上還能看到有賣,但基本都是七零前或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做的,八零後會做的極少,願意做的人也不多了,都說有錢了,想吃什麼買不到?然而重要的是,這種手工小吃做法失傳了的話,想吃真的是有錢也買不到了,所以,愛吃的朋友趕緊收藏起來吧,哪天想吃了,照著步驟還能做出想要的味道來。
  • 客家傳統喜慶小吃紅粄裡,做法簡單口感軟韌清香軟綿,做好事必備
    紅粄,顧名思義是紅的,寓意紅紅火火。紅粄用糯米粉或粘米粉和紅曲製成。是客家人婚嫁、生孩子、搬新家等都會用到的客家粄食。首先準備好三斤粘米粉倒入容器中。加入白糖紅曲粉各適量。大概一斤粉配半斤糖左右就可以,這個甜度剛剛好。
  • 一道客家人百吃不膩的傳統鹹香粄,告訴你配方與做法,簡單超好吃
    小的時候家裡窮,平時很難得才會有零食吃,所以我們都很盼望過年過節,因為一到這些節日,家裡才會有豐富的飯菜和零食小吃那些,在我的記憶中,有一年爸媽因為種的田地多忙不過來,所以那一個節日(我忘記是過什麼節了),我們家沒有加菜,也沒有做當時家家戶戶都在做的客家釀粄,因此我們兄弟姐妹幾個聞著隔壁飄過來的香味一直在咽口水。
  • 韶關客家美食糯米飯釀菜包,做法簡單,好吃又解饞!
    梅姨是地地道道的客家人,生活在農村,生活過得也算是比較輕鬆,平時沒事的時候,喜歡研究各種好吃的,所以梅姨的家裡人都算是比較有口福的,當然了,梅姨有的時候也會做一些愛吃的客家美食,比如釀豆腐,釀菜包之類的,尤其是釀菜包,梅姨總說百吃不膩,這個釀菜包是先把糯米煮成糯米飯,然後用燙軟的豬婆菜,將糯米飯包起來
  • 活動 北京 包客家粽子吃客家菜!
    周四過節我們一起去包客家肉粽,吃傳統客家菜~一共23道,吃完這桌席,估計就變客家人啦~僅剩最後兩個名額~  ◆ ◆ 包客家粽子吃客家菜 ◆ ◆大廚現場教你包客家肉粽前菜巧拌南非冰草 葫蘆絲拌北極貝邊溫拌文昌眼睛螺 爽口娃娃菜 客家鹽焗拼盤
  • 客家過年必備特色小吃糖糕粄,冷卻後鍋裡煎一下,那味道才叫香
    客家過年必備特色小吃糖糕粄,冷卻後鍋裡煎一下,那味道才叫香。距離春節已經是過去了大半個月,雖說春節已經過去了,但是這春節了所準備的年貨相信很多朋友家裡還有剩下許多,那麼多的年貨都吃不完,丟掉則是非常的浪費。
  • 客家美食老鼠粄,細滑鮮嫩,一道被名字耽誤的美味
    老鼠粄,很多人一聽到這個名字,就認為是老鼠做的食物或是跟老鼠有關係,其實不然,老鼠粄是客家特色小吃之一,由於粄條的兩端尖尖,形似老鼠的尾巴,所以被稱為「老鼠粄」。被傳入各地後還有不同的名字,在臺灣叫米篩目,在香港叫銀針粉,在漳州叫米苔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