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選擇性抗炎藥!武田皮下注射劑型Entyvio治療克羅恩病III期臨床...

2021-01-08 生物谷

2019年07月22日/

生物谷

BIOON/--日本製藥巨頭武田(Takeda)近日宣布,評估皮下注射(SC)劑型Entyvio(vedolizumab)治療克羅恩病(CD)的III期臨床研究VISIBLE 2達到了主要終點。該研究在中度至重度活動性CD成人患者中開展,評估了Entyvio作為維持療法的療效和安全性。


該研究是一項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III期研究,評估了Entyvio SC作為一種維持療法治療中度至重度活動性CD成人患者的療效和安全性。研究共入組了644例患者,所有患者在入組研究前對皮質類固醇、免疫調節劑或

腫瘤

壞死因子-α(TNF-α)拮抗劑反應不足或不再反應或不耐受。研究中,所有患者在第0周和第2周接受2次開放標籤Entyvio 300mg靜脈注射(IV)治療,在第6周病情達到臨床反應的患者(n=410)隨機進入2個組,分別接受Entyvio 108mg皮下注射(SC)或安慰劑皮下注射,從第6周至第50周期間每2周治療一次。該研究中,臨床反應定義為克羅恩病活動指數(CDAI)評分較基線(第0周)下降70分以上,臨床緩解定義為第52周CDAI評分≤150分。


結果顯示,在第52周,與安慰劑組相比,Entyvio SC治療組有顯著更高比例的患者達到臨床緩解,數據具有統計學顯著差異,達到了研究的主要終點。研究中,Entyvio SC的不良事件與Entyvio IV已知的安全性一致,沒有發現新的安全信號。該研究的結果將與監管機構分享,並將在未來召開的科學

會議

上公布進一步的數據。

武田胃腸病治療單元負責人Asit Parikh博士表示:「VISIBLE 2研究達到主要終點,標誌著我們幫助CD患者在Entyvio治療方式所付諸努力取得的關鍵一步,無論是靜脈注射還是皮下注射。這些數據,以及治療潰瘍性結腸炎(UC)關鍵性VISIBLE 1研究的結果,為支持Entyvio SC作為維持療法用於CD和UC提供了一個更全面的證據。」


Entyvio是一種腸道選擇性生物製劑,於2014年5月獲美國和歐盟批准上市。目前,靜脈注射(IV)劑型Entyvio已獲全球60多個國家批准,用於中度至重度活動性潰瘍性結腸炎(UC)或克羅恩病(CD)成人患者的治療。


Entyvio的活性藥物成分為vedolizumab,這是一種人源化單克隆抗體,可特異性拮抗α4β7整合素,抑制α4β7整合素對腸道黏膜細胞粘附分子MAdCAM-1的結合。MAdCAM-1選擇性表達於腸胃血管和淋巴結。α4β7整合素表達於一組循環(circulating)白細胞,這些細胞已被證明在CD和UC疾病中介導炎症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通過抑制α4β7整合素,vedolizumab可能限制某些白細胞浸潤腸道組織的能力。(生物谷Bioon.com)


相關焦點

  • 腸道選擇性抗炎藥!武田皮下注射劑型Entyvio治療炎症性腸病在美國...
    2019年12月23日訊 /生物谷BIOON/ --日本製藥巨頭武田(Takeda)近日宣布,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已針對皮下注射劑型Entyvio(vedolizumab)的一份生物製品許可申請(BLA)發布了一封完整回應函(CRL)。
  • 武田腸道選擇性新型抗炎藥Entyvio皮下注射劑型治療潰瘍性結腸炎...
    2018年7月19日訊 /生物谷BIOON/ --日本製藥巨頭武田(Takeda)近日宣布,評估皮下注射劑型(SC)Entyvio(vedolizumab)治療中度至重度活動性潰瘍性結腸炎(UC)的關鍵性III期臨床研究VISIBLE-1達到了主要終點。
  • 腸道選擇性抗炎藥!武田皮下注射劑型Entyvio治療潰瘍性結腸炎(UC...
    2018年10月24日訊 /生物谷BIOON/ --日本製藥巨頭武田(Takeda)近日在奧地利維也納舉行的2018年歐洲聯合胃腸病學周(UEG)上公布了皮下注射劑型(SC)Entyvio(vedolizumab)維持治療中度至重度活動性潰瘍性結腸炎(UC)成人患者的關鍵性III期臨床研究VISIBLE-1的數據。
  • 中國炎症性腸病新藥!武田全球唯一腸道選擇性生物製劑Entyvio(安吉...
    2020年03月15日/生物谷BIOON/--武田中國近日宣布,一款全新機制的人源化腸道選擇性生物製劑Entyvio(安吉優®,vedolizumab,注射用維得利珠單抗),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批准正式進入中國,獲批適應症為對傳統治療或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抑制劑應答不充分、失應答或不耐受的中重度活動性潰瘍性結腸炎和克羅恩病的成年患者。
  • 炎症性腸病(IBD)新藥!羅氏雙效抗整合素療法etrolizumab III期臨床...
    在先前沒有接受過抗腫瘤壞死因子(抗TNF)療法治療的中重度活動性UC患者中開展的4項雙盲、安慰劑對照III期研究的結果顯示:評估etrolizumab作為一種誘導療法的2項研究結果好壞參半,評估etrolizumab作為一種維持療法的2項研究均沒有達到其主要終點,顯示皮下注射etrolizumab與安慰劑相比獲得緩解的患者比例沒有顯著性差異。
  • 新型抗炎藥!強生Tremfya(特諾雅)銀屑病關節炎III期臨床成功,香港...
    2019年11月12日/生物谷BIOON/--強生(JNJ)旗下楊森製藥近日在亞特蘭大舉行的美國風溼病學會/風溼病衛生專業人員協會(ACR/ARP)2019年年會公布了Tremfya(特諾雅,通用名:guselkumab,古塞庫單抗)治療活動性銀屑病關節炎(PsA)成人患者的2項III期臨床研究(DISCOVER-1和DISCOVER-2
  • 炎症性腸病新藥中國上市,為百萬患者帶來全新治療選擇_炎症性腸病...
    【製藥網 行業動態】11月22日,武田中國宣布,旗下全新機制人源化腸道選擇性生物製劑安吉優(注射用維得利珠單抗)中國上市,適用於對傳統治療或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抑制劑應答不充分、失應答或不耐受的中重度活動性潰瘍性結腸炎(UC)和克羅恩病(CD)成人患者。
  • 快速讀懂:2018炎症性腸病診斷與治療共識意見——克羅恩病的藥物...
    快速讀懂:2018炎症性腸病診斷與治療共識意見——克羅恩病的藥物治療
  • 壞疽性膿皮症——克羅恩病罕見的臨床表現
    皮下組織顯示肉芽組織,血管周圍淋巴細胞浸潤伴少量中性粒細胞和組織細胞(圖3)。這些結果與壞疽性膿皮症的臨床診斷一致。潰瘍膿液組織培養發現金黃色葡萄球菌。鋇餐顯示小腸壁水腫,粗黏膜紋,指示克羅恩病。回盲鏡檢測發現皮膚病變,黏膜內有結石,口腔潰瘍,還有一些大小不一、不規則潰瘍,其間的黏膜正常。小腸活檢和組織病理學檢查發現乾酪性肉芽腫,診斷為CD。抗酵母菌屬抗體(ASCA)呈陽性。排除腹腔結核。
  • 強生終止Stelara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全球III期臨床
    強生旗下楊森製藥近日宣布,決定終止評估抗炎藥Stelara(ustekinumab,烏司奴單抗)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SLE)的III期LOTUS研究(NCT03517722),原因是療效欠佳。
  • 聚焦炎症性腸病,武田中國與中國紅十字基金會開啟戰略合作
    核心提示:炎症性腸病(IBD)是一種病因尚未明確的慢性、非特異性腸道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潰瘍性結腸炎(UC)和克羅恩病(CD),是一種進展性、反覆發作的疾病。預計到2025年,我國的IBD患者將達到150萬人。炎症性腸病的患病率在中國急劇攀升,而目前現有的診療手段和藥物未能滿足廣大患者的醫療需求。患者往往因為誤診而貽誤治療,生活質量快速下降,面臨疾病、經濟和心理等多重負擔。
  • 武田製藥:創新與責任並重
    得益於積極的政策支持,疫情期間武田有兩款新藥在中國獲批上市:目前炎症性腸病領域唯一的腸道選擇性生物製劑安吉優(注射用維得利珠單抗)於3月12日獲批;靶向CD30的創新抗體偶聯藥物安適利(注射用維布妥昔單抗)於5月14日獲批,獲批適應症為成人CD30陽性的復發或難治性系統性間變性大細胞淋巴瘤(sALCL)和經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的治療。
  • 炎症性腸病系列講座第五期「幹細胞移植治療早髮型炎症性腸病」
    文解:大家好,炎症性腸病系列講座第5期現在開始了,我是血液科醫生劉周陽。今天我給大家帶來的題目是「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炎症性腸病」。什麼是炎症性腸病?什麼是炎症性腸病呢?潰瘍性結腸炎和克羅恩病的患者,這些症狀非常的不特異,相對於12~18歲的CD或者成人CD,早髮型炎症性腸病的患兒較少出現腸道的狹窄和穿孔,腸鏡下顯示更常見於侵犯性孤立性結節,因而便血也更容易出現,生長發育遲緩,可能是兒童炎症性腸病和成人炎症性腸病最大的一個差異。
  • 關注克羅恩病 讓創新藥惠及更多患者
    患者的疾病負擔如何……近日,新華網採訪了業內相關的臨床專家和患者,針對上述相關話題進行了分享。另一方面,無論是來醫院就診還是進行長期的治療,都需要耗費患者及其家庭的大量時間、精力,同時也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克羅恩病的症狀表現與普通腸道疾病症狀相似,在早期診斷上容易出現誤診,但普通的胃腸炎不會長時間持續或反覆發作,因此醫生需要通過一系列檢查對疾病的嚴重程度和累及範圍做出正確的評估。
  • 炎症性腸病是怎麼回事?提醒:這幾個治療方法,可調節腸道菌群
    這樣飲食雖然簡單方便了許多,但是也容易引發胃腸問題,導致人體腸道菌群失調,出現腹痛、腹瀉、噁心、食慾減退等身體不適。其中成年人很容易出現的一類腸道疾病就是炎症性腸病,與飲食、遺傳和繼發感染等因素有關,包括潰瘍性結腸炎和克羅恩病。
  • 百時美施貴寶S1P受體調節劑有望開闢炎症性腸病「新戰場」
    與安慰劑相比,Zeposia在誘導治療期第10周(18.4%比6.0%;p<0.0001)和維持治療期第52周(37.0%比18.5%;p<0.0001)時顯著提高獲得臨床緩解的患者比例。該公司指出,這是首個在3期臨床試驗中證明能夠為UC患者提供臨床獲益的S1P受體調節劑。
  • 克羅恩病需要和哪些疾病鑑別?
    克羅恩病以腹痛、腹瀉、體重下降為主要表現,是一種慢性炎性肉芽腫性疾病本病起病隱匿而緩慢,從出現早期症狀到確診可能需要數月至數年的時間。常見於末端迴腸和鄰近結腸,但是從口腔到肛門各段消化道也可以出現病變,呈階段性分布。
  • 柳葉刀子刊:「另類」的炎症性腸病——顯微鏡下結腸炎的危險因素與...
    流行病學研究表明,近10年以來,隨著內鏡及其他檢查手段的發展,MC的發病率、患病率也不斷上升,在特定群體中,其發病率和患病率甚至已達到與克羅恩病(CD)和潰瘍性結腸炎(UC)相近的水平。
  • 皮膚真菌或與克羅恩病有關
    最近,一項發表在《細胞—宿主與微生物》的研究表明,人類毛囊中的一種常見真菌也存在於腸道中,對於攜帶某些特定基因突變的腸道疾病患者來說,該真菌可能會使患者的炎症性腸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