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羅恩病需要和哪些疾病鑑別?

2020-12-05 騰訊網

克羅恩病以腹痛、腹瀉、體重下降為主要表現,是一種慢性炎性肉芽腫性疾病。本病起病隱匿而緩慢,從出現早期症狀到確診可能需要數月至數年的時間。常見於末端迴腸和鄰近結腸,但是從口腔到肛門各段消化道也可以出現病變,呈階段性分布。

對於起病慢、反覆腹痛腹瀉、體重下降,特別是帶有腸梗阻、腹部壓痛、腸瘻、腹部包塊、肛周病變以及發熱等表現的患者應該高度懷疑為克羅恩病,克羅恩病需要與各種腸道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炎症疾病以及腸道腫瘤相鑑別,急性發作時需除外闌尾炎,慢性過程中需要與腸結核和腸淋巴瘤進行鑑別。對於初診不典型的病例,應通過隨房觀察,逐漸明確診斷。

血吸蟲病、阿米巴腸炎、,其它感染性腸炎例如耶爾森菌、空腸彎曲菌、艱難梭菌等感染引起的腸炎、貝赫切特病、藥物性腸病、嗜酸性粒細胞性腸炎、缺血性腸炎、膠原性結腸炎、放射性腸炎、各種腸道惡性腫瘤以及各種原因的腸梗阻,都需要在臨床中與克羅恩病進行區分。

腸淋巴瘤

腸淋巴瘤的主要表現為非特異性的胃腸道症狀,如腹部包塊、腹痛、體重下降,、消化道出血、腸梗阻等等,發熱很少見,腸道淋巴瘤與克羅恩病比較難以鑑別,如果X射線檢查,可見一腸段內廣泛侵蝕成、呈較大的指壓痕或充盈缺損。超聲或ct檢查,可以發現腸壁明顯加厚、腸壁淋巴結腫大,有利於診斷淋巴瘤,淋巴瘤一般進展比較快,小腸鏡下活檢或必要時進行手術探查,可以獲得病理性的診斷結果。

急性闌尾炎

急性闌尾炎的腹瀉症狀比較少見,常有轉移性右下腹痛,壓痛點限於麥氏點,血常規檢查時白細胞激素增高更加顯著,可用於鑑別,但有時需要開腹探查才能明確診斷。

相關焦點

  • 腸結核與克羅恩病的鑑別進展
    ITB是一個重要的肺外結核病,主要影響迴腸和結腸,導致胃腸道症狀如腹灣或腹痛。炎症性腸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北美和歐洲的常見病,近年來在我國發病率大幅度提高。
  • 關注克羅恩病 讓創新藥惠及更多患者
    圖集 新華網北京12月4日電(孫慧)腹痛、腹瀉、體重下降……這些症狀看似普通,其背後也有可能是 「克羅恩病」在發出信號。克羅恩病雖然是一種少見的疾病,但隨著近兩年來發病率的升高,也逐漸走進了公眾的視野。克羅恩病有哪些症狀表現?治療方式有哪些?
  • 皮膚真菌或與克羅恩病有關
    據了解,存在於油性皮膚和頭皮毛囊中的馬拉色菌(Malassezia)與頭皮屑等的皮膚問題密切相關。這些真菌最終也會進入腸道,但它們在腸道中的作用方式和作用結果目前尚不清楚。 「相對於健康人群,一種被稱為克羅恩病的炎症性腸病患者腸道組織表面的限制性馬拉色菌更常見。」
  • 壞疽性膿皮症——克羅恩病罕見的臨床表現
    性病研究所(VDRL)檢測,抗核抗體(ANA),酶聯免疫吸附測定法(ELISA)檢測HIV 1和HIV 2,結果顯示陰性。糞便潛血檢查呈陽性。病灶邊緣皮膚活檢和組織病理學檢查顯示復層鱗狀上皮有壞死及潰瘍。皮下組織顯示肉芽組織,血管周圍淋巴細胞浸潤伴少量中性粒細胞和組織細胞(圖3)。這些結果與壞疽性膿皮症的臨床診斷一致。潰瘍膿液組織培養發現金黃色葡萄球菌。鋇餐顯示小腸壁水腫,粗黏膜紋,指示克羅恩病。
  • 回盲部炎症病變的隨訪有益於早期診斷克羅恩病
    3.診斷標準和定義: CD診斷標準參考《我國炎症性腸病診斷與治療的共識意見(2012年·廣州)》《歐洲克羅恩病和結腸炎組織歐洲循證共識:克羅恩病的診斷管理(2016年)》和《炎症性腸病診斷與治療的共識意見(2018年,北京)》,CD確診18個月內無併發症且未使用可影響疾病自然病程的藥物,如硫唑嘌呤
  • 炎症性腸病藥物治療和疾病監測推薦意見:亞洲兩大消化疾病學術組織...
    不適合作為非專業人士疾病教育或科普用途。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炎症性腸病(IBD)在亞洲已經成為一種很普遍的疾病。與西方國家相比,某些亞洲國家/地區的發病率增長更快,這可能歸因於快速的城市化和工業化。 據報導,亞洲IBD發病率最高的地區是東亞(韓國、日本和中國)和南亞(印度)。
  • 腸道白塞病的影像學表現和鑑別
    腸白塞病與其他類型的炎症性腸病存在相似的消化道症狀及發病部位,尤其以末端迴腸及回盲部好發,最常見的是克羅恩病(Crohn’s Disease,CD)、腸結核等。 內鏡下各型炎症性腸病均可發生各種形態的潰瘍,極易引起誤診,腸道病變的影像學檢查為腸道炎症性疾病的鑑別診斷提供了更多線索。
  • 快速讀懂:2018炎症性腸病診斷與治療共識意見——克羅恩病的藥物...
    快速讀懂:2018炎症性腸病診斷與治療共識意見——克羅恩病的藥物治療
  • 炎症性腸病有幾種疾病?治療原則是什麼?從根源上了解更容易!
    01炎症性腸病包括兩種疾病,分別有哪些,讓我們了解一下炎症性腸病包括潰瘍性結腸炎和克羅恩病兩種疾病。2、克羅恩病是病因尚未明確的胃腸道慢性炎症肉芽腫性疾病。整個胃腸道可能出現病變。有些腸段因為有纖維素性滲出,常與相鄰腸段及其他器官相粘連,或者會出現不規則腫塊。
  • 反覆腹瀉 警惕「炎症性腸病」
    配圖/青術5月19日是「世界炎症性腸病日」,北京醫學獎勵基金會啟動了「愛·常在」關注炎症性腸病全國高校傳播大賽,提升公眾對於炎症性腸病的認知,助力患者「不缺席人生『美』一刻」。提起「炎症性腸病」,可能很多人會感到陌生,它曾被認為是「西方人的疾病」,包括克羅恩病和潰瘍性結腸炎。
  • 武田皮下注射劑型Entyvio治療克羅恩病III期臨床...
    2019年07月22日/生物谷BIOON/--日本製藥巨頭武田(Takeda)近日宣布,評估皮下注射(SC)劑型Entyvio(vedolizumab)治療克羅恩病(CD)的III期臨床研究VISIBLE 2達到了主要終點。該研究在中度至重度活動性CD成人患者中開展,評估了Entyvio作為維持療法的療效和安全性。
  • 重疾險疾病定義重新修訂,都有哪些變化?
    新舊疾病定義主要差異點匯總新疾病定義相對於老的疾病定義有很大不同,比如疾病種類由必保的25種重大疾病增加到了28種重大疾病和3種輕症疾病。新增特色疾病新規重新定義了25種重大疾病,並且新增了3種重大疾病:嚴重慢性呼吸功能衰竭、嚴重克羅恩病、嚴重潰瘍性結腸炎。嚴重慢性呼吸功能衰竭屬於呼吸系統疾病,原來前25種重大疾病並不包括呼吸系統的疾病,而呼吸系統疾病長期都是我國死亡率前五甚至前三的疾病,對死亡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 這幾個快速鑑別方法,送給你!
    「醫生,我大便帶血,聽說便血是一種很嚴重的病,我會不會得了癌症啊!」 「醫生,我患有痔瘡,大便時不時就會帶血跡,但聽說腸癌也會出現便血症狀,請問這兩種疾病的便血有啥區別,我需要進一步做一個檢查嗎?」
  • 法布雷病屬於可治罕見疾病,主要有這3種症狀,應如何進行鑑別?
    導語:小張是法布雷病的患者,從小開始就不會出汗,並且腳底和手都會有灼燒和疼痛的感覺,體檢都會發現蛋白尿的情況。從小小張和父母都四處奔波,並且到不同的醫院科室尋找病因,無論服用多少藥物,治療也沒有什麼效果。
  • 一文掌握 | 潰瘍性結腸炎的鑑別診斷
    症狀的嚴重程度與結腸受累範圍和炎症程度有關,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狀、關節、皮膚、眼、口、肝膽等腸外表現。UC診斷缺乏金標準,主要結合臨床、內鏡和組織病理學表現進行綜合分析。因此,UC的鑑別診斷問題日益引起臨床醫師的重視。
  • 抗炎症性腸病藥物引起的這些疾病!
    炎症性腸病(IBD)是一種由多種病因引起的、以消化道炎症和黏膜破壞為特徵、異常免疫介導的非特異性腸道慢性復發性炎症性疾病,包括潰瘍性結腸炎(UC)、克羅恩病(CD)和未定型結腸炎(IC),其臨床表現多種多樣,除可累及全消化道外,也可出現腸外表現,幾乎涉及所有器官和系統,可能與免疫、遺傳、感染、環境等因素有關。
  • Cell Host & Microbe:皮膚中的特殊真菌或會加重炎性腸病患者的...
    2019年3月7日 訊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Cell Host & Microb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美國Cedars-Sinai醫學院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人類機體毛囊中發現的一種常見真菌同樣也存在於腸道中,而且在具有特殊遺傳組成的患者中,這種真菌會加重患者的腸道疾病,比如炎性腸病(IBS)。
  • 長期腹痛、腹瀉,你可能得了炎症性腸病!
    活動旨在喚起高校學生對於飽受炎症性腸病困擾的青年群體的關注,並鼓勵學生創意設計並開發傳播作品,提升公眾對於炎症性腸病的認知,給予患者群體更多關愛與支持。炎症性腸病是一種慢性、反覆發作、非特異性腸道炎症性疾病,通常由腸道免疫系統異常引起。炎症性腸病(IBD)包括潰瘍性結腸炎(UC)、克羅恩病(CD)和未定型的結腸炎。
  • 好發於育齡女性的淋巴管肌瘤病,是什麼疾病,由哪些原因導致?
    導語:女性在生育的時候是什麼最為虛弱的時候,因為不僅是需要自己的供養另一個小生命,也是會因為胎兒的逐漸增大導致身體的壓力和消耗逐漸的增多,但是在育齡時期也是有一種疾病很容易發生的,常見的疾病有淋巴管肌瘤病,這種疾病平均出現的年齡是40歲左右,這種疾病要是早早的治療,是可以有比較好的預後效果的,但是因為很多症狀出現在早期的時候因為自己沒有注意,導致這種疾病最好的治療時期被耽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