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7 17: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1
嫦娥五號「挖土」歸來!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拍攝的嫦娥五號返回器著陸示意圖(12月17日攝)。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
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採用半彈道跳躍方式再入返回,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
隨著嫦娥五號返回器圓滿完成月球「挖土」,帶著月球「土特產」順利回家。歷經23天,嫦娥五號闖過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月面著陸、自動採樣、月面起飛、月軌交會對接、再入返回等多個難關,成功攜帶月球樣品返回地球,完成了這次意義非凡的太空之旅。
——新華網
2
如今高寒的青藏高原 4700萬年前竟擁有亞熱帶森林
我國古生物學家研究發現,4700萬年前的青藏高原曾擁有亞熱帶森林植被。該成果於北京時間12月8日發表在了國際期刊《美國科學院院刊》上。
論文第一作者、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研究員蘇濤說:「結合化石與模型,我們重建了4700萬年前的古氣候和古海拔,結果證明,當時青藏高原中部海拔僅有1500米,在東西走向的中央谷地有溫暖溼潤的季風氣候,年均溫19攝氏度。那裡森林茂密、水草豐美,堪稱遠古時期的『香格裡拉』。」
——新華網
3
馴化不是人類特有行為 珊瑚礁魚也能「馴養」糠蝦
一個由澳大利亞格裡菲斯大學和迪金大學研究人員領導的團隊發現,在中美洲貝里斯海域生活的一種珊瑚礁魚能馴養浮遊糠蝦為其食物海藻施肥。相關發現或為進一步揭示野生動物最初如何被人類馴化提供線索。
格裡菲斯大學近日發表公報說,該校研究人員參與的國際團隊在貝里斯海域中觀察到,一種長鰭雀鯛在珊瑚礁附近會變得十分好鬥,因為那裡通常長著可作為它們食物的海藻。領地意識很強的長鰭雀鯛會將除糠蝦之外的其他外來生物從其海藻「食物農場」趕走。受長鰭雀鯛保護的糠蝦則會在「農場」大量繁殖,其排洩物則能提高海藻生長質量,並最終使「農場主」雀鯛受益。
——新華網
4
太陽系中發現新的星際高速公路
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研究人員研究了太陽系中各種天體的軌道,並計算出它們如何相互配合和相互作用。新發現的星際高速公路使彗星和小行星在太空中的傳輸速度比以前想像的要快得多,在不到十年的時間內就可從木星旅行到海王星。
研究人員觀察了從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開始的天體之間的結構,這些結構在神秘的空間流形內部形成了一系列相連的拱門。研究揭示了一個過去未曾發現的明顯由多個小行星帶延伸至天王星的弓形連接的流形裝飾結構。
——《科技日報》
5
國際最新研究:聯合用藥可幫助小鼠抵抗多種蛇毒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最新發表的一項藥物研究論文顯示,聯合使用兩種小分子毒素抑制劑能幫助小鼠對抗多種毒蛇的毒液。研究結果表明,聯合使用毒素抑制劑或有助於找到針對蛇咬傷的廣譜療法。
該論文稱,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南亞和東南亞、中美洲和南美洲的農村地區,蛇咬傷每年約造成13.8萬例死亡。蛇毒的構成差異意味著基於抗體的抗蛇毒素一般只對特定蛇種的咬傷有效。
——中國新聞網
來源:今日科協
原標題:《今日科技話題:嫦娥五號、4700萬年前的青藏高原、珊瑚礁魚「馴養」糠蝦、星際高速公路、聯合用藥》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