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非洲十分落後,當地野生動物眾多,人們在與猛獸的競爭中生活,但當歐洲人來到非洲大草原後,草原上就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過去當地人通過放火或放牧改造了草地,而殖民主義者帶來的工業發展卻徹底地改變了當地的野生動物世界。
不過這種現象到了20世紀中期,開始發生了轉變。一些動物不僅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獵手,還吸引了一群新派旅行者。這些人希望能到現場觀察野生動物,享受被完全的自然環境包圍的感覺。然後,一些當地的官員看到了這一行業的前景,並對其表示了支持。隨即,野生動物旅遊業興起。它在為當地居民帶來巨大收益的同時,還保護了野生動物,可謂是一舉兩得
2007年,肯亞迎來了大約200萬野生動物愛好者,直接收入6億1600萬歐元。這相當於當地全國國民生產總值的20%。這些數字表明,只要合理發展旅遊業,保護野生動物是個良性循環。
馬賽馬拉大草原從成為英國殖民地到現在,野生動物種類保存得相對完整。為了保護這裡,當地政府在1949年把它畫成了禁獵區。1963年,第一家供遊客和獵人們居住的旅館建造完成。從那以後,旅館和露營地的數量一直在不斷增加,而且旅館內部的設施也越來越多,越來越完善。如今這裡的旅館已經超過了30家,彼此之間有泥土路相通。
現在的馬賽馬拉非常熱鬧,每天都有幾十輛車穿梭往來。儘管如此,只要遊客遵守規則,在1673平方公裡的保護區內,野生動物受到的影響不會太大。但是規則能否生效,取決於遊客們對大草原脆弱生態平衡的敏感程度。換句話說,他們首先必須懂得尊重環境。可是這種要求似乎是一種奢望,許多遊客為了拍攝完全不顧及動物,妨礙動物遷徙,影像動物捕獵的現象仍常有發生,因此提升遊客素質,讓遊客注意到尊重自然的重要性成為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