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亞為野生動物建電圍欄引爭議—新聞—科學網

2021-01-10 科學網

 

本報訊 在肯亞山附近,第一階段約70公裡的全球最長保護圍欄已經建成。當全部完工時,這個將綿延500公裡並被通上8000伏電壓的圍欄,將環繞整個肯亞山脈,同時使動物遠離村莊。

將人類和野生動物分離的電圍欄的是非曲直,已成為關於如何最好地保護大型動物群爭論的戰場。在被400公裡圍欄環繞的肯亞阿伯德爾山下,來自Bondeni村的村民對該屏障讚賞有加。「這裡曾經很危險,水牛和豹還會吃掉人們養的牲口。」村長Peter Kibuka表示,因為動物糟蹋了種的莊稼,他們需要食物援助,「但現在安全了,而且可以種植所有我們自己的食物」。

不過,這和環境保護專家持有的傳統觀點相左。他們認為,圍欄會將動物種群隔離,阻止其遷徙並導致近親繁殖,從而傷害野生動物。但來自英國倫敦帝國學院的Marion Pfeifer表示,反對圍欄的人或許將其觀點建立在區域未遭到破壞且很偏遠的理想狀況下,沒有察覺土地使用壓力日益增大的人造景觀中正在發生的事情。事實上,野生動物能在圍欄內茁壯成長。Pfeifer及其同事的一項研究發現,在被圍欄環繞的保護區裡非洲獅種群更加密集。

建造阿伯德爾山圍欄由當地慈善團體Rhino Ark提出,旨在保護山上的犀牛。該團體還正在大力資助並建造圍繞肯亞山的圍欄。

如今,建造圍欄的做法已被諸如批准並幫助維護圍欄的肯亞野生動物保護局等官方機構採納。「這裡的一個主要問題是野生動物和人類社區之間的衝突。」肯亞山國家公園的看守人Simon Gitau表示,圍欄將帶來和諧,因此支持它的建立。

經營Rhino Ark的Christian Lambrechts介紹說,下一步將維護這些圍欄。目前,他正在建立可辨別電力故障位置的遠程監控器。(宗華)

《中國科學報》 (2015-03-02 第2版 國際)

相關焦點

  • 非洲河馬傷人事件多 肯亞河馬被擊斃引爭議
    非洲河馬傷人事件多 肯亞河馬被擊斃引爭議時間:2018-08-14 20:05   來源:紅星新聞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非洲河馬傷人事件多 肯亞河馬被擊斃引爭議 據肯亞《星報》消息,當地時間8月12日,兩名中國臺灣遊客在肯亞奈瓦沙湖遭到河馬攻擊,造成一死一傷。
  • 攻擊臺灣遊客致其1死1傷,肯亞河馬被擊斃引爭議
    攻擊臺灣遊客致其1死1傷,肯亞河馬被擊斃引爭議 @紅星新聞 官方微博8月14日消息,據肯亞《星報》消息,當地時間8月12日,兩名中國臺灣遊客在肯亞奈瓦沙湖遭到河馬攻擊,造成一死一傷。
  • 流浪貓入住水泵房惹禍 水泵站建圍欄出了爭議
    這引起了好多動物保護人士的關注。在長春市人民大街與自由大路交會處的師大一教小區出現了一件和流浪貓有關的爭議。原來這裡有一窩流浪貓入住到了給小區供水的水泵房裡,好多愛貓人士開始透過水泵房窗子給貓餵食。這窩流浪貓在水泵房裡安家了,它們天天在水箱旁邊拉屎撒尿,嚴重影響了小區居民的用水衛生安全。
  • 飼養野生動物 遺傳後果嚴重—新聞—科學網
    納爾遜·曼德拉大學動物學家、論文作者之一Graham Kerley說,該決定提供了「一種馴化野生動物的法律機制」,這項修正案允許南非越來越多的娛樂飼養者註冊協會,以決定獅子或獵豹的長相。他說,這製造了一個「漏洞」,使得飼養者可以選擇商業上需要的特徵,比如更長的角或更大的體型,而這是國家野生動物法所不允許的。科學家寫道,這種選擇性繁殖可能會給動物帶來「嚴重」的遺傳後果。
  • 正確看待草原圍欄與野生動物保護
    草原圍欄是實現草原科學利用的基本手段,也是發達國家管理草原的通行做法。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草原圍欄建設,將其作為草原生態建設工程的一項重要內容。以退牧還草工程為例,自2003年開始實施,已累計圍欄草原7720萬公頃,建設圍欄總長度約5億公裡,可繞地球1.25圈。隨著草原圍欄建設的深入推進,圍欄與野生動物的保護問題開始引起人們的關注,甚至出現了主張拆除圍欄的觀點。
  • 走進野生動物的天堂——肯亞
    作者:楊雲寶久聞肯亞的美名,期盼著有朝一日走進野生動物的天堂。2019年9月15日,乘南方航空公司班機到達肯亞首都奈洛比,開始了我們期待已久的八天肯亞狂野之旅,見識到前所未見的野生動物的壯觀場面。旅行途中的美景。
  • 圍欄阻擋鵝喉羚遷徙 新疆卡拉麥裡野生動物減少
    在陳莉的印象裡,自治區為保護草原資源,2003年申請資金修建了圍欄,而牧民也跟著自建圍欄護草,幾年下來,保護區內布滿大量圍欄。  據相關資料顯示,天然草場圍欄建設項目是我區為保護草原資源而實施的一項巨大工程。如今,封育草場的面積超過4000萬畝,主要分布在準噶爾盆地(卡拉麥裡有蹄類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西緣),天山、阿爾泰山、崑崙山三大山區也有大量存在。
  • 野生動物:城市裡的野生「近鄰」—新聞—科學網
    我們又該與城市中的這些野生動物達成怎樣和諧共存的關係? ■本報記者 張文靜 近兩年,野生動物在大都市的鋼筋水泥「森林」中現身的新聞不時見諸報端。「動物園中的動物並不是真正的城市野生動物,只能算身陷囹圄的『馴服』動物。」郭耕解釋說,「近年來,貓狗等寵物在現代城市中越來越多,有不少也會被人拋棄,成為城市『流浪兒』。但它們也不算野生動物,而是野化了的『馴化』動物。」 按照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北林業大學野生動物資源學院教授馬建章的定義,城市野生動物是指那些「生存在城市環境中卻未經過馴養的動物,包括脊椎動物和一些引人注意的無脊椎動物」。
  • 為了保護黑犀牛,肯亞動物保護部門為獅子植入避孕藥
    近日,一項關於「保護黑犀牛」的舉措引起了科學界的爭議:肯亞野生動物保護局為生活在裡瓦野生動物保護區的母獅植入了避孕藥,目的是「降低獅子出生的數量,從而讓更多的黑犀牛有機會存活下來」。圖:肯亞裡瓦野生動物保護區的獅子據肯亞野生動物保護局公布的消息,體內被植入避孕藥的母獅一共6隻,年齡均在五六歲,避孕藥在未來一年的時間裡都會起作用。
  • 攝影家丁幼華的光影歲月:聚焦肯亞馬賽馬拉野生動物天堂
    作者簡介:丁幼華,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中國新聞攝影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行業報協會新聞攝影專業委員會會長。肯亞位於非洲東部,赤道橫貫中部,是野生動物的天堂。而位於肯亞東南部與坦尚尼亞交界處的馬賽馬拉野生動物保護區,被認為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野生動物保護區,佔地面積1800平方公裡,由開闊的草原、林地和河岸森林組成。這個絕世無雙的動物王國,擁有95種哺育動物和450種鳥類,是動物最集中的棲息地和最多色彩的荒原,獅子、豹、大象、長頸鹿、斑馬等生生不息。
  • 「兩會人物」馬全林:規範草原圍欄 強化野生動物保護
    馬全林委員在調研中發現,草原圍欄設置過多、過密等不合理問題,對草原生物多樣性的影響日漸凸顯。綠色中國北京5月28日電(融媒體記者 耿國彪)目前,我國73%的草原被承包,牧民普遍採用圍欄保護自己的草場。由於草原圍欄設置過多、過密,對草原生物多樣性的影響日漸凸顯。
  • 裡瓦自然保護區——是位於肯亞的一座野生動物保護區
    萊瓦野生動物保護區也被成為萊瓦高地,是位於肯亞的一座野生動物保護區。該野生動物保護區佔地面積包含了整個納戈爾納達爾森林,是多種野生動植物的家園。萊瓦擁有肯亞黑犀牛總數的12%,並且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細紋斑馬單種群。
  • 美教授《自然》論文因違反動物福利引科學家爭議—新聞—科學網
    《自然》發布修改通告稱,實驗中一些小鼠成瘤的直徑超過動物福利準則規定的1.5釐米。該動物福利準則是由美國麻省總醫院動物保護及利用協會(IACUC)制定的。《自然》一篇社論稱,《自然》期刊要求作者控制腫瘤的直徑,使其不違反動物使用制度委員會制定的準則。
  • 全球野生動物貿易——肯亞篇|真相
    走入非洲肯亞深入了解野生動物的生存現狀當我們談論野生動物時首先會想到大型野生動物例如「非洲五大」尼羅鱷、南非海狗、哈特曼山斑馬主要為五種小型野生動物——球蟒、非洲灰鸚鵡、帝王蠍豹紋陸龜、草原巨蜥其餘120萬隻野生動物【1】被交易於皮毛貿易主要為五種大型野生動物——尼羅鱷
  • 東非十字架,野生動物天堂,肯亞十大熱門旅遊景點
    肯亞位於東非,赤道橫穿而過,東非大裂谷縱貫南北,東臨印度洋,中部的肯亞山為非洲第二高峰,肯亞的國名也由此得來。複雜的地形賦予肯亞多姿多彩的地貌景觀和豐富多樣的物種,從熱帶海洋、沙漠到終年積雪的高山,肯亞以截然不同的多種面貌呈現在旅行者面前。雖然肯亞位於赤道,但是平均1500米的高海拔讓這裡氣候宜人,也成為了避暑勝地。
  • 爬寵網絡交易正在威脅野生種群—新聞—科學網
    (中科院版納植物園供圖)   爬行動物無疑是一種很酷的動物,如今,全球飼養爬寵的人遠比你想像的要多,僅在英國,爬寵的數量已經超過了狗,成為最受歡迎的寵物。 「和狗不同的是,這些爬寵中有許多並不是源自人工繁殖的。」
  • 帶你感受非洲—肯亞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
    來源 | 非洲專項聯盟 編輯 | Darron位於首都奈洛比的長頸鹿保護中心建於1979年,由肯亞瀕危野生動物非洲基金同時,保護中心也希望通過這裡教育青年一代保護野生動物和環境。每年,保護中心會接待世界各地的學生和遊客,定期為他們舉辦關於長頸鹿和野生動物保護的知識講座。長頸鹿保護中心是肯亞少數能夠近距離接觸長頸鹿,給它們餵食的保護中心。
  • 茅臺集團在肯亞籤署特殊協議:支持野生動物醫療救治
    當地時間5月13日下午,茅臺集團與肯亞政府籤署合作備忘錄,共同成立野生動物醫院,每年從投放肯亞部分數量茅臺酒的銷售中,以每瓶提取5美元的標準,捐贈肯政府用於野生動物的醫療救治。
  • 群居性讓蛇也有「朋友圈」 —新聞—科學網
    一般而言,蛇善於保持社交距離,至少基於人們對爬行動物的了解是如此:大多數蛇是獨居動物,除了交配和冬眠,它們很少聚集在一起。
  • [圖]英國野生動物攝影師在肯亞拍攝到令人難以置信的黑豹照片
    英國野生動物攝影師Will Burrard-Lucas在肯亞Laikipia荒野營捕捉到了同樣難以捉摸的黑豹的照片(以及來自聖地牙哥動物園的攝像機拍攝的黑豹視頻)。「對我來說,沒有動物被籠罩在更神秘的地方,沒有動物比它更難以捉摸,沒有動物比它更美麗,」他寫道。九月份他很幸運地在印度的卡比尼森林中遠距離發現了一頭黑豹,但在肯亞之旅中設置了相機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