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自然》報導,麻省總醫院-哈佛醫學院Sam Lee教授一篇《自然》論文因實驗小鼠腫瘤直徑過大而發布修改通知。
這篇論文發表於2011年,由麻省總醫院、哈佛醫學院及Broad研究所共同組成的科研小組研究完成,論文報導小分子化合物蓽茇醯胺可以特異性殺死小鼠中癌細胞。
《自然》發布修改通告稱,實驗中一些小鼠成瘤的直徑超過動物福利準則規定的1.5釐米。該動物福利準則是由美國麻省總醫院動物保護及利用協會(IACUC)制定的。《自然》一篇社論稱,《自然》期刊要求作者控制腫瘤的直徑,使其不違反動物使用制度委員會制定的準則。
成瘤直徑大小在不同研究機構準則是不同的,英國一研究小組在2010年發布的準則是小鼠中不超過1.2釐米,而美國研究機構的準則一般是不超過2釐米。
目前論文的結論依然有效,但論文中違規的數據已撤下。澳大利亞一名學者David Vaux在PubPee發表評論稱該論文應該被撤稿,他認為世界上沒有動物倫理委員會會允許腫瘤直徑達1.5釐米。挪威奧斯陸大學醫學研究所Morten Oksvold也在PubPeer發表評論稱,很多論文中小鼠成瘤直徑超過了規定,但卻通過了同行評議,其中很多論文還發表在影響因子較高的期刊上。
對此,《自然》回復稱將重視動物福利及倫理研究,一旦發現發表在《自然》上的論文違反了編輯準則,將會對其進行詳細的調查。(科學網 趙河雨/編譯)
更多閱讀
《自然》網站相關報導(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