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心網訊(首席記者 蘇衍寬)空曠的新疆卡拉麥裡有蹄類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視野開闊。3月22日,記者驅車從國道216線趕往保護區,並在216線340公裡處轉彎駛向保護區的戈壁深處。
遠遠的就可以看見距富蘊恰庫爾圖鎮50公裡的保護區圍欄。圍欄不遠處,4隻鵝喉羚來迴轉圈,時而小跑,時而張望。
牧民們說,正是這些圍欄將原本廣闊的草場分割成片狀,在一定程度上阻斷了鵝喉羚的逃生、遷徙之路。
圍欄由水泥柱和0.2釐米粗的鋼筋組成。每隔百米就有一個水泥柱,鋼筋拉在水泥柱上,上面還有細小的鋼筋刺。記者看到,這些鋼筋刺上掛著很多羊毛,部分鋼筋刺上還有血跡,圍欄下有牲畜的糞便。
富蘊縣恰庫爾圖鎮牧民提裡·別克說,以前在保護區裡放羊經常能看到鵝喉羚,有時鵝喉羚還和家畜一起吃草,天氣好時,還可以看到野驢在山坡上覓食。
恰庫爾圖鎮副鎮長陳莉說,牧民多次向他們反映,近幾年來,野生動物沒以前那麼常見了,即便在水草豐美的夏季,也少見野生動物的蹤影。
昌吉州卡拉麥裡有蹄類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昌吉管理站高級工程師彭向前說,近年來,保護區內鵝喉羚的數量從1萬多隻減少到5000多隻,野驢也由原來的3000多頭減少到2000多頭。此外,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斑波鴇,盤羊也有所減少。
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研究員楊維康長年研究有蹄類野生動物。他說,據調研數據顯示,自2003年以來,保護區內的鵝喉羚數量減少了50%。其中,保護區內的圍欄成為野生有蹄類動物減少的原因之一。縱橫交錯的圍欄就像個迷宮,野生動物一旦進入就無法脫身,遷徙的道路受阻。
記者站在自然保護區高處眺望,發現圍欄面積大小不等,呈圈狀分布。
在陳莉的印象裡,自治區為保護草原資源,2003年申請資金修建了圍欄,而牧民也跟著自建圍欄護草,幾年下來,保護區內布滿大量圍欄。
據相關資料顯示,天然草場圍欄建設項目是我區為保護草原資源而實施的一項巨大工程。如今,封育草場的面積超過4000萬畝,主要分布在準噶爾盆地(卡拉麥裡有蹄類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西緣),天山、阿爾泰山、崑崙山三大山區也有大量存在。恢復草原植被的工程先後耗資20億元,對野生植物的保護起到積極作用。然而幾年後,專家們卻發現,圍欄產生了很大的副作用。
楊維康說,這些封育草場已嚴重侵佔了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蒙古野驢、盤羊、鵝喉羚的棲息地,縮減了它們的採食場,幾乎切斷了野生動物南北遷徙的路線,導致它們無法安全越冬。而這一帶還生活著其它珍稀的偶蹄類動物,如北山羊、野驢等。儘管圍欄給動物們預留了部分進出口,但動物畢竟不是人,它們很難找到進出口。如果有狼群追趕,野生動物很容易撞死在圍欄上,或掛在圍欄上被狼群吃掉。
楊維康分析說,連片的草場圍欄封育建設並不科學。有些圍欄建在保護區核心區和野生動物的遷徙通道上;部分圍欄甚至把水源地圍在其中,切斷了野生動物的飲水。野生動物又難以跳過鐵絲圍欄,體形稍大的動物也不可能從網中穿過。
彭向前說,除畜牧部門和牧民設置的圍欄外,216國道兩旁設置的圍欄,準東鐵路兩旁的護欄也嚴重影響到野生動物的通行,而2008年和2009年的寒冬也讓野生動物死傷慘重。「汽車、火車的聲音比較大,嚇得很多野生動物往回跑;圍欄的設立已將保護區分割得四分五裂。」彭向前說,雖然設立圍欄和交通護欄都經過專家指導,並考慮了野生動物的保護因素,但現實令人堪憂。
事實上,卡拉麥裡有蹄類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的鵝喉羚命運只是新疆38個自然保護區的縮影,人為割裂保護區,已影響到野生動物種群的生存。新疆生態學會理事長袁國映說,全疆970多種野生動物的數量近年來都呈下降趨勢,面臨滅絕的野生動物越來越多。
「保護區面積縮水為大量工礦企業的建設讓步,這也嚴重影響了野生動物的種群數量。」彭向前說,保護區從最初的1.8萬平方公裡縮減到現在的1.2萬平方公裡,面積縮水達1/3。
1 2 下一頁
工礦企業的開發多聚集在保護區南部,開始是建立試驗區,圍在公路兩側,後來企業陸續建立,有的建到了保護區腹地。
從216國道途經五彩灣時,記者發現一座座廠房拔地而起。在保護區內,一家大型企業的施工人員陳先生說:「在建的企業是國家大項目,我們剛在這裡施工時還經常看見鵝喉羚,一段時間後,它們就不見了,可能是遷到更遠的地方去了。」
阿勒泰地區有蹄類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管理站工作人員葉爾肯·別克說,大型煤化工企業、礦石企業落戶保護區後,機器的轟鳴,礦山的爆破將野生動物逼回卡拉麥裡山林,再也不敢出來,部分動物甚至跑到昌吉周邊的山林裡。工礦企業壓縮了野生動物的生存空間,勢必造成野生動物種群減少。
和其它省份相比,新疆草場面積更大,達8.6億畝,其中草場大多位於乾旱、半乾旱的戈壁荒漠,所以需要加強管理。
說到保護,自治區林業廳負責人說,設立圍欄牽扯到林業和畜牧兩個部門,協調起來非常難。
自治區畜牧廳草原處負責人則表示,這些圍欄並不是永久性的,等植被恢復後,將拆除圍欄。而圍欄的設置都經過專家考察後制定的。
怎樣協調野生動物保護和草場的生態建設?新疆農業大學草原與環境科學學院副教授王純利說,兩者並不衝突。生態草場的建設是為保護植被,植被好了,野生動物也容易生存。但圍欄的建設可以更加科學化,使其避免或少影響野生動物。當然,做到這些非常難,需要慢慢摸索。
對經濟開發和野生動物的保護,彭向前認為,可以移動保護區。「保護區的豐富資源吸引大量企業進來,野生動物可以轉移到鄰近資源相對匱乏的地方,可以將這些地方划進保護區」。
在彭向前來看,野生動物保護不要只看數量的增減,這只是一個指標,只要保護能使其延續種群,能讓它們更好地適應現在的生態和環境就是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