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多家店鋪換黑白招牌,商戶說像靈堂,負責人稱與街道風格很搭

2021-01-20 老九娛樂

古都西安,向來以文化厚重出名,但現在似乎有人做了件沒文化的事:把商鋪招牌統一成黑白風格。在群眾不滿意,網上頗多微詞的時候,負責人卻說與街道風格很搭。看完了,我忍不住想哈哈哈大笑三聲。

給朋友們上圖,大家看看,是不是有點怪怪的感覺。


據陝西交通廣播報導,6月11日,記者接到群眾反映,西安小南門附近有多家商戶的門頭全部統一變成了黑白色,看著有些瘮人。

記者實地走訪,在西安四府街口看到,整條街上店鋪的門頭主要是紅底白字、黑底白字及灰底白字,有10多家連在一起使用黑底白字,中間沒有跳色,不少商戶覺得不太吉利。

針對此情況,設計施工單位中國二冶項目的負責人現場進行了回應,他們考慮整體街道風格的時候有兩個因素:一是它在城牆以內,屬於明清風格,二是靠近城牆,想把城牆的風格也體現出來。當時給門頭選擇了灰色和紅色,商戶大多願意選擇紅色。但是後來發現,門頭統一紅色有些單調,所以就想用灰色來跳一下。在些居民樓的外觀都是灰色背景下,門頭再是灰色就沒辦法跳出來,所以就想著用黑色,端莊大方。

這些費心替群眾考慮,群眾滿意嗎?

附近商戶則告訴記者,半個月前道路兩邊的商鋪門頭牌匾還是紅底白字,但是最近卻統一變成了黑底白字,再加上道路兩邊設置了黑白色的燈柱,說不好聽點就像『靈堂』。

「我們做生意的喜歡紅色,紅紅火火嘛,肯定要圖個喜慶,弄個這樣的顏色感覺陰森森的。晚上都不敢單獨在街上走。」一些商戶說。

這樣的事情在全國不止一次發生,但最終無不是在群眾的批評聲中砸毀。讓人想不到的是,這樣的事情偏偏不斷發生,一次次讓群眾鄙視某些基層單位的審美。

去年3月,上海市靜安區就幹了一件這樣的事,一時間網上民怨沸騰,不僅商戶,而且大量網友紛紛吐槽,並且愈演愈烈。3月25日,該區工作人員也對相關事件做出回應:承認以前考慮步驟,接受大家建議,重新設計規劃。去年,河南鄭州也曾發生過這樣的事,僅僅統一一天,晚上就被拆掉……

讓天更藍,讓城市更美,是所有居住在城市裡人的願望。因此,各地的有關部門為了達成這個願望,統一城市景象,給人以整體的視覺效果,這就要求商家拆除了原來的「老招牌」,換上了規定的、統一的「新招牌」。但很多管理部門忽視了一個問題:規範並不意味著絕對統一,和而不同,雜而不亂,都是相互包容、互為調劑中的統一。

事實也證明,任何東西只要被標準化、同質化了,就會失去它的特色、活力和生機,更談不上迷人的煙火氣息了。

而招牌,或許只是城市文化裡最微不足道的一個「細胞」而已,它的功能就是展示店鋪的經營內容、個性和商業特色,以達到吸引顧客、招攬生意的目的。與此同時,店招也是城市形象的一部分,是記憶、是風景、是基因、也是最美的烙印。儘管它們或許看起來有些雜亂,卻透著濃濃文化味。

目前,意識到錯誤後,西安蓮湖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以及施工單位中國二冶集團有限公司現場對黑底白字的門頭全部進行了拆除,開始重新設計規劃。

希望有關部門在為群眾做出規劃時,多研究一下當地歷史,多徵求一下老百姓的意見,別把一件件好事辦成壞事,出力不討好,最後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最後想問一句:更換之後,那些勞民傷財的損失誰來補償?


來源:中原影像


(編輯轉發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與公眾號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改、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西安街邊店鋪換黑底白字招牌,老闆斥似靈堂,認為十分不吉利
    陝西西安有條街道的店鋪近日被統一換成黑色底板和白色字招牌,有店鋪老闆表示,做生意就要喜慶有好的寓意,但改造後似靈堂。設計施工項目負責人表示,要配合附近文物的風格,原計劃用黑白色可顯得端莊大方,「但有商戶覺得實際跟預期效果不相符,的確是考慮不周」。目前相關招牌已全部清拆,由設計師重新規劃。
  • 西安店鋪被換黑白招牌 白底黑字看著讓人瘮的慌!
    ,要靠誠信維持,這和人類一樣,而一家店鋪的門面,靠的是店鋪招牌的形象,你曾見過黑底白字的店招嗎?近期,西安市某一街道上,多家店鋪被換黑白招牌,連商戶都表示無法接受,市民們也紛紛吐槽不已,認為這很不吉利。  說實話,黑底白字的招牌一眼看上去,不禁讓人感到後背發涼,讓人瘮的慌,基本也就沒什麼興趣進店買東西了,它不僅會影響整個店鋪的形象,還會造成營業額的下降,因為銷售受到了影響,都沒有消費者來買東西了,營業額怎麼可能不跌呢,不過,這些店鋪被換黑白招牌具體是什麼情況?
  • 西安「靈堂風」門頭招牌引瘋狂吐槽,連夜又換了……
    要知道,這可是小吃一條街,牌子改成這樣別說吃了,過去多晃兩圈,都能夠起到抑制食慾的效果,莊嚴肅穆如此,讓人只想鞠躬更重要的是,這號「靈堂風格」的招牌一上馬,立刻把毛骨悚然的感覺傳達到位別說進去消費了,過晚上八點不小心路過,能不緊張得腿肚子轉筋嗎?
  • 西安商鋪被換黑底白字招牌後續:連夜再換底色,當地稱系舊城改造
    西安蓮湖區四府街多家商鋪被統一換成黑底白字招牌一事,持續引發關注。6月13日,涉事街道多家商鋪向南都記者證實,在黑底白字招牌被曝光當天,附近商鋪的招牌底色連夜由黑底換成棕色,系近期該街道商鋪招牌第三次更換。
  • 西安某街道商鋪招牌統一換成黑底白字,被吐槽後,又連夜更換底色
    說起西安大家想到的都是十三朝古都,人文氣息濃厚。比如經常看到上新聞的大雁塔,以及最近火爆異常的大唐不夜城都給人們展示了不一樣的古韻。近日西安某街道多家商鋪被要求統一換成「黑底白字」招牌一事,引發社會持續關注。
  • 西安鋪面門頭一夜間換成黑白,商戶:客人都被嚇跑了
    最近幾天,在西安小南門政府四街的一些店鋪,一夜之間被當地部門突然更換了門頭。原來的紅門被黑白字取代,大家都對黑白字提出抱怨。一些市民諷刺說,(黑白)顏色搭配看起來就像靈堂,而附近的商家也表達了他們的擔憂。門頭一夜之間變黑變白,肯定會影響生意。」
  • 西安黑底白字門頭一個月三次更換,來回折騰為哪般?
    西安,古稱「長安」,是舉世聞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西安、羅馬、開羅、雅典)之一,居中國古都之首;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時間最長、建都朝代最多、影響力最大的都城;是中華民族的搖籃、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中國文化的代表。有人說它是「滾滾紅塵帝王都,悠悠歲月百姓城。」
  • 商鋪招牌頻換底色,荒唐背後折射「權力審美」
    近日,陝西西安蓮湖區四府街商鋪的招牌多次被更換顏色,引得部分商戶不滿。據街邊店主介紹,此前換了一次黑底,6月12日晚上,又換成了現在的紫紅色。商戶抱怨頻繁施工更換門牌顏色影響了店鋪生意。(6月16日 新華社客戶端)三番兩次換商鋪招牌顏色,難免顯得有些荒唐,背後折射出的是對商戶和民意的不尊重,更是「權力審美」對店鋪招牌改造的綁架。雖然事情曝光後,相關單位表示接下來將請設計師重新對該路段的門頭牌匾進行設計規劃,但畢竟勞民傷財,造成了虛浮浪費。倘若改造前的設計規劃充分和商戶溝通,廣泛徵求市民意見,怎會受到輿論詬病?
  • 黑白招牌連夜改了!昆明西山城管:以後多聽大家意見
    不少市民把黑底白字、白底黑字店鋪的街景發上網後引起不少網友關注他們對招牌設計「翻了個白眼」有網友直言:「這地方看著有點像油管橋一帶還有網友說「這樣的『靈異』店鋪,我應該不會進門消費,看起來害怕怕的!」此時,一組設計團隊與施工人員正在建材市場選配塗料顏色,另一組施工人員來到現場提前搭建起鐵架,待原料到位他們將對店鋪招牌的底色重新噴繪。
  • 西安商鋪一夜之間被換「黑底白字」招牌,門頭招牌也講風水禁忌
    但最近西安小南門四府街一些店鋪竟在一夜之間都換上了黑底白字的招牌,這次之所以統一換成黑底白字,是因為要美化市容,招牌由相關單位統一負責更換,不用商戶花錢,雖然說不花錢更換招牌是好事,但是這個顏色實是不討喜。一些網友在看到這些招牌之後也紛紛表示接受不了,要是一家是黑底白字還好,但一整排都是就顯得有些瘮得慌了。
  • 一周三換店招顏色,為了人民才是最亮底色
    最近,西安一街道再次「火」了一把。不過「火」的原因並非是之前的「不倒翁」小姐姐,而是因為一塊小小的店招。據悉,6月11日,西安蓮湖區小南門的四府街多家商鋪的招牌,一夜之間由紅色被換成黑底白字的招牌,被當地市民吐槽稱像「靈堂」。
  • 西安多家」魚樂貝貝「遊泳館老闆失聯 有店鋪停業前仍通過促銷收取...
    近日,西安多家「魚樂貝貝"嬰幼兒水育館在未告知會員、未通知商場的情況下突然閉店。目前,在這幾家店辦卡的會員聯繫不上水育館的經營者,不開門營業也不退費,到底有沒有套路?記者進行了調查。     西安多家魚樂貝貝閉店  有店鋪閉店前還在做店慶促銷  在西安鳳城八路卜蜂蓮花商場,三樓的商鋪以兒童成長為主題
  • 宋代《清明上河圖》中有黑底白字招牌嗎?
    《清明上河圖》中有黑底白字招牌嗎?近幾天來,社會公眾輿論一直熱議西安市蓮湖區四府街上的黑底白字門頭(俗稱店鋪招牌)。說是因為當地官方統一讓商家更換門頭,門頭(店面招牌)齊唰唰地成了黑白兩色,據說連街道兩側的燈柱也都改成黑白兩色的了。
  • "黑白招牌" 將改色 城管:以後多聽大家意見
    昨天,條碼君發出了這篇文章後,引發了各方關注↓(點擊藍字查看此前內容)幾十家商鋪招牌「黑白配
  • 益禾堂打假 玉城不少奶茶店換招牌
    記者了解到,此次益禾堂舉報「益禾堂」侵權,市場監督部門開展執法檢查,使得一批假冒店鋪原形畢露。有的店面拆除「益禾堂」招牌繼續經營有的店面招牌改成「益×堂」街頭大批「益禾堂」店面更換招牌日前,家住城區龍船市場的黃先生發現家附近的3家「益禾堂」店面一夜之間都改名了。
  • 西安多家商鋪門頭「黑底白字」被指不吉利,部分已改紅底白字
    記者了解,改換門頭是當地政府對臨街商鋪一次改造項目,目的是為了配合西安城牆文化,將該街區打造成一條示範街。設計之初,門頭採用了黑、灰、紅三種色調,但實際裝飾後商戶反映效果不好,當地城管執法局已聽取意見,正在逐步整改今年6月初,陝西西安四府街的多家商鋪門頭被換成了黑底白字,此事一度引發熱議。▲西安四府街部門商戶門頭設計成黑白色,當地商戶認為不吉利。圖片/華商網當地多家商戶告訴上遊新聞,聯排商戶的門頭都是黑白色調,顯得不吉利。
  • 人民日報評上海"黑白"招牌:參差多態方有城市煙火氣
    有網友說:整齊的街道千篇一律,好看的招牌萬裡挑一。
  • 為什麼國內的街道招牌,用的都是紅黃配?
    不僅國旗紅底黃星,國民大菜是西紅柿炒雞蛋,就連街道上餐館的招牌也不能例外。如果出門到大街上逛一圈,一定會發現街道上的店鋪絕大多數都是「紅黃配」。這是為什麼呢?下面這篇轉自微信公眾號「看你買」的文章《 番茄炒蛋配色的街頭招牌,在國內為何變成了一場審美瘟疫?》,將告訴你答案。 以下為原文: 中國街頭招牌醜,這大概是一個公認的事實。
  • 西安突現白底黑字招牌丨傳統文化的傳承,也需要兼顧民間風俗習慣
    看到網上的照片簡直驚呆了,西安有一條街上的店鋪被統一換成了黑底白字的招牌,這審美也真的沒誰了。有關人員出來回應:為了配合城牆文化,為了展示明清的文化風格,考慮不周,已經決定整改。但是,在設計這些店面招牌的時候,先過過腦子好不好啊。
  • 「商鋪招牌三易其色」,莫讓「舊城改造」背黑鍋
    近日,陝西西安。目前四府街多家商鋪招牌被換成黑底白字,經報導後,招牌被換為棕底黃字或白字。雖懸掛什麼樣的招牌,在很大程度上是商家私事,但因其終歸屬於商業文化,影響街道文明,因此有關部門出面幹預,或統一製作,均可以理解;然西安四府街的商家卻在短短的時間內,三易招牌之底色,顯然有些過火了。對此,當地政府回應稱,系舊城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