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初一語文閱讀:《貓的故事》

2020-12-05 成都奧數網

《貓的故事》

  我的家在北平的一個深巷裡。有一天,冬夜荒寒,賣水羅卜的,賣硬面餑餑的,都過去了,除了值更的梆子遙遠的響聲可以說是萬籟俱寂。這時候屋瓦上嗥的一聲貓叫了起來,時而如怨如訴,時而如詬如詈,然後一陣跳踉,竄到另外一間房上去了,往返跳躍,攪得一家不安。如是者數日。

  北平的窗子是糊紙的,窗欞不寬不窄正好容一隻貓兒出入,只消她用爪一划即可通往無阻。在春暖時節,有一夜,我在睡夢中好像聽到小院書房的窗紙響,第二天發現窗欞上果然撕破了一個洞,顯然的是有野貓鑽了進去。大概是餓極了,進去捉老鼠。我把窗紙補好,不料第二天貓又來,仍從原處出入,這就使我有些不耐煩,一之已甚豈可再乎?第三天又發生同樣情形,而且把書桌書架都弄得凌亂不堪,書桌上印了無數的梅花印,我按捺不住了。我家的廚師是一個足智多謀的人,除了調和鼎鼐之外還貫通不少的左道旁門,他因為廚房裡的肉常常被貓拖拉到灶下,魚常被貓叼著上了牆頭,懷恨於心,於是殫智竭力,發明了一個簡單而有效的捕貓方法。他用鐵絲一根,在窗欞上貓經常出入之處釘一個鐵釘,鐵絲一端系牢在鐵釘之上,另一端在鐵絲上做一活扣,使鐵絲作圓箍形,把圓箍伸縮到適度放在窗欞上,便諸事完備,靜待活捉。貓竄進屋的時候前腿伸入之後身軀勢必觸到鐵絲圓箍,於是正好套在身上,活生生懸在半空,愈掙扎則圓箍愈緊。廚師看我為貓所苦無計可施,遂自告奮勇為我在書房窗上裝置了這麼一個機關。我對他起初並無信心,姑妄從之。但是當天夜裡居然有了動靜,早晨起來一看,一隻瘦貓奄奄一息的赫然掛在那裡!

  廚師對於捉到的貓向來執法如山,不稍寬假,我看了貓的那副可憐相直為她緩頰。結果是從輕發落予以開釋,但是廚師堅持不能不稍予膺懲,即在貓身上原來的鐵絲上系一隻空罐頭,開啟街門放她一條生路。只見貓一溜煙似的唏哩譁喇的拖著罐頭絕塵而去,像是新婚夫妻的汽車之離教堂去度蜜月。跑得愈快,罐頭響聲愈大,貓受驚乃跑得更快,驚動了好幾條野狗在後面追趕,黃塵滾滾,一瞬間出了巷口往北而去。她以後的遭遇如何我不知道,我心想她吃了這個苦頭以後絕對不會再光顧我的書房。窗戶紙從新糊好,我準備高枕而眠。

【習題和答案請點擊下一頁】

相關焦點

  • 通過閱讀中國歷史文化故事學語文
    學習語文的目的,其實簡單地說,就是學會閱讀,學會理解、鑑賞,學會說和寫。語文學習離不開閱讀。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離不開閱讀;語文成績提不上去,最終還是要找到閱讀要分;知識面不夠廣,學習能力不強,最終還是要靠閱讀來提升。
  • 初一語文教材13年來最大調整 新課文更好玩了
    我們把鏡頭對準昨日開學的校園:小娃娃背上書包,成了一年級的讀書郎;「千禧寶寶」意氣風發地邁入初中……面對新的學校、新的課本、新的課堂,他們也將發現很多新變化。——編者  「我希望,大家覺得上語文課是一種享受。」開學第一堂語文課,十四中的語文老師朱麗麗對初一新生們說。  「一怕周樹人,二怕文言文,三怕寫作文。」
  • 2020年成都中考語文試題評價:縱覽成都勝色 內蘊命題巧思
    四川新聞網成都7月15日訊(記者 文驥)「貫穿歷史和現實,關聯學習和生活,重視能力和素養,突出守正和創新,這是2020年成都中考語文試題的顯著特點。」7月15日,成都市成華區教育科學研究院鄭燕如此評價2020年成都中考語文試題。
  • 如何有效閱讀名著?重慶多名語文老師今天上了堂《朝花夕拾》課
    新出版的《〈朝花夕拾〉名著導讀》封面怎麼讓00後學生遇見豐富而有趣的魯迅,讀懂深刻而犀利的魯迅,重慶市教科院組織全市優秀教研員和一線骨幹教師,研發了《〈朝花夕拾〉名著導讀》,今(13)日上午,在市37中舉行的重慶市「名著閱讀課程化教學研討會」上,老師們以《朝花夕拾》為例,對名著閱讀的文本解讀
  • 初一語文上學期期中試題
    第一學期期中試卷   初一語文   滿分:100 時間 :150分鐘   一、基礎知識(22分)   1.根據拼音寫出相應的漢字(4分)   廣mào( ) bì( )益 shè( )足 jī( )身   2.課文內容填空(8分)   (1)_______
  • 成都新初一語文閱讀:《帶白蘑菇回家》
  • 給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建議
    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既是語文學科教學的要求,也是為學生未來發展打下良好基礎的必然需求。當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仍存在著學生參與積極性不高、閱讀教學效果不好的問題,需要結合新時期學生特點創新閱讀教學方式,不斷提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 大語文時代閱讀為王,掌握閱讀核心技能,是成績拔高的關鍵
    導讀:高考改革後,語文分數提高,難度加大,語文學習需要長期積累的學習,想臨時抱佛腳,已經行不通了。大語文時代之下,閱讀是拔高成績的關鍵。這張試卷也傳遞給我一個信息:語文改革已經滲透到小學階段了,閱讀量和閱讀理解能力,必將會是區分成績優劣的關鍵。
  • 青島初一數學語文英語生物地理任選一班價格_初一地理輔導哪家好...
    課程詳情 初一數學語文英語生物地理任選一班
  • 莆田秀嶼開展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研討活動
    11月27日莆田市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研討活動在秀嶼實驗小學舉行,來自各中心小學等共有一百多人參加參加本次研討。本次課外閱讀研討活動分為三節課。第一節展示課來自秀嶼區東嶠中心珠江小學郭小紅老師,她執教的是二年級繪本《母雞蘿絲去散步》,郭老師引導學生在觀察中理解畫面內容,通過觀察講述隱藏在圖畫背後的故事,並指導學生掌握閱讀繪本的基本方法。
  • 初一語文下冊同步輔導--《狼》
    聊齋"是書屋名,"志"是記述的意思,"異"指奇異的故事。  《聊齋志異》的題材大多來自民間和下層知識分子的傳說,多數故事通過描寫妖狐神鬼來反映現實生活,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會矛盾,表達了人民願望。但其中也夾雜封建倫理和因果報應的思想。  2、《狼》的體裁是什麼?  《狼》是一篇寓言故事。
  • 部編版初一上學期11月月考語文卷(含答案)
    部編版初一上學期11月考語文卷一、積累和運用(共6小題,共44分)1.風裡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著青草味兒,還有各種花的香,。(《春》朱自清)11.如果不怕刺,還可以摘到覆盆子,,又酸又甜,。(魯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12.一個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這點精神,就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
  • 初一數學上冊壓軸題:動點問題還有定義新運算?這題太難了
    許多剛升入初一的新生都有這樣的困惑:初一的基礎學習感覺挺簡單的。但是對學生的要求相比小學階段高了許多,比如自主學習能力、類比、拓展、遷移能力等。如果繼續沿用小學的學習方法,估計很難勝任這種新的學習。而初一數學的定義新運算就是這麼一種題型。所考知識源於初中數學內容,但又是學生沒有遇到的新信息,做起題來,不禁感嘆,好難啊!
  • 閱讀不是買幾套書,3個語文學習問題都和閱讀有關,只是你不知道
    那麼我們在寒假階段該如何保證閱讀的積累呢?一方面,閱讀要為語文學習提供幫助。另一方面,閱讀還要幫我們建立知識體系,語文綜合素養,閱讀是多層次的,你閱讀什麼書?
  • 《上學歌》「唱」進語文課本
    瀏陽日報記者謝鵬     《上學歌》進入語文教材     「太陽當空照,花兒對我笑……」這首《上學歌》幾乎上至40歲的中年人,下至7、8歲的兒童都能全文吟唱。在新改版的教材中,翻過目錄後第一頁是《我是中國人》的一幅漫畫,而第二頁就是《上學歌》。
  • 統編語文教材怎麼用?閱讀書目怎麼選?24個問題,教材總主編溫儒敏...
    原標題:統編語文教材怎麼用?閱讀書目怎麼選?24個問題,教材總主編溫儒敏權威答疑 | 關注民小編說2020年11月21日至22日,「2020未名語文教育論壇」在北京舉辦。本屆論壇由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北京大學中文系、北京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共同主辦。
  • 語文名著閱讀《西遊記》:精讀和跳讀
    語文名著閱讀《西遊記》:精讀和跳讀《西遊記是》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名著閱讀篇目,在教學目標上他要求掌握《西遊記》相關的文學常識,熟悉取經故事,分析人物形象,激發學生對名著閱讀的興趣。我們在教學中了解到學生大部分只看過電視劇《西遊記》或看過《西遊記》這部動畫片,了解主要故事情節,熟悉主要人物,對「大鬧天宮」「三借芭蕉扇」「三打白骨精」等故事耳熟能詳,但是學生沒有深入思考過《西遊記》的主題思想,對師徒四人的人物形象也沒有過多探究。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西遊記》的閱讀方法。
  • 「詭異的光」引熱議 語文閱讀有標準答案嗎?
    日前,浙江高考語文題中,一篇現代文閱讀持續引發網友熱議,該文作者一句「標準答案沒出來,我怎麼知道我想表達什麼」,更被媒體稱為「高考閱讀打敗原作者」。  那麼,高考語文閱讀題究竟在考查考生哪些能力?語文閱讀題目是否應有標準答案呢?
  • 部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期中考試質量分析,提升閱讀能力很關鍵
    部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期中考試質量分析,提升閱讀能力很關鍵期中考試後,我們需要通過考試質量分析,及時了解學生知識的掌握情況,以便及時發現學生學習的問題所在。通過期中考試質量分析,學生閱讀習慣的養成和獨立閱讀能力的提升,習作水平提高才能找到方向。
  • 教師編制考試:義務教育語文新課程標準題目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 年版)》建議要重視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品味,並在階段目標中做出了具體的規定:第一、第二、第三學段閱讀總量分別不少於( )字。A. 5 萬 50 萬 120 萬 B. 2 萬 5 萬 100 萬C. 4 萬 10 萬 100 萬 D. 5 萬 40 萬 100 萬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