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老師如何處理學生打小報告

2020-11-30 人民網

原標題:美國老師如何處理學生打小報告

喜歡「打小報告」、「告狀」是5-10歲兒童的通病,許多老師對此頗為頭疼。因此,不少老師會在課堂下「禁狀令」,制止孩子們互相之間因為一些瑣事而不斷向老師報告。

美國的孩子也一樣,5-6歲這個年齡的孩子也很愛打小報告,一點點小事就會招來這麼一句「I am going to tell on you」(我要到老師那裡告你)。那麼,美國老師是用什麼辦法處理孩子之間相互告狀的呢?

愛告狀是年齡特徵決定的

「其實,年少的孩子愛告狀是其年齡特徵決定的。」不少心理諮詢師認為,孩子的這番舉動,其實是內心依賴大人的一種外在表現,對老師而言,更為重要的是要弄清楚孩子告狀的原因。

有些孩子是在尋求幫助,也許是被人欺負後,想尋求大人的保護;有的孩子則是希望大人對自己的行為判斷作出肯定,給自己貼上「好孩子」的標籤;也有些孩子是做了調皮的事情,為了免於受罰而找的理由。

孩子們之所以會打小報告,很多時候,是為了「吸引注意」。他們自認為提供的「情報」很有價值,因此特有「成就感」。有的孩子喜歡通過向老師打小報告使某位同學陷入麻煩,以此證明「我早告訴過你不要這麼做」的「威力」,從而建立一種「優越感」。學生們的這種心理和打小報告的行為應該受到老師的特別注意,並仔細對待。

義大利教育家瑪麗亞·蒙特梭利則認為孩子喜歡告狀或打小報告,是因為他們所處的年齡階段正在確立對錯觀念。尤其是一、二年級的小學生,他們正處於是非觀念養成的關鍵期,期望把自己不能判斷的事情告訴老師或家長,來獲知到底是對是錯。

美國小學教師瑪西亞的實際經驗是二年級的孩子最愛告狀。他們這個年齡開始對規矩和制度有概念,產生「規則意識」,一旦發現哪位同學沒有按照老師定下的規矩做事,就喜歡打小報告,他們想看看老師的反應如何。老師應該認真地對待,可以使學生們養成遵守紀律的習慣。

鼓勵孩子們自己解決問題

在美國,老師會鼓勵孩子先用語言自己和小朋友商量去解決問題。比如有個孩子跟老師告狀說某某不跟他玩,老師問的第一句就是那你是怎麼試圖解決的?

「我規定班裡的同學們不能隨便相互告狀,除非是會造成身體或心理傷害的事,而讓他們把要告訴老師的話講給那個被告的小朋友。這樣在沒有老師的參與下,同學之間通過溝通,就將問題自行解決了。」美國教師麗莎在如何對待學生打小報告上有自己的心得。

有的學校會出臺一種「自我宣言」(I-Statements)的宣洩方式,讓學生表達自己的情緒。這個宣言有一種固定的語言格式,比如「Please stop……You make me feel……(請你不要再做某件事了,因為你讓我感覺……」或者,「I feel……when you……. I need you to……」(你這樣讓我很難過或這沮喪,我希望你……)。

「我會將這個『宣言』稿貼到教師的牆上,以此來鼓勵學生們自己解決問題。」教師麥可說,「當有學生再來我面前告狀的時候,我就會問他你按著宣言把自己的問題給同學說了嗎?他就會自我反思,並選擇解決問題的辦法。」

一句話對付告狀的孩子

「謝謝你告訴我」,老師可以對告狀的學生說這麼一句話,然後不再理會。這個方法雖然簡單,但非常管用。首先,不能太重視「告密者」的話,但是又要讓他知道你關注了這件事,讓他在心理上得到滿意。然後,老師可以選擇跟那個「做錯事」的學生聊聊,或者乾脆什麼也不做,直到雙方都忘了這件事。

作為老師,要讓學生分清楚「打小報告」和「情況匯報」的區別:你所說的是給別人帶來麻煩,還是幫助人解決麻煩。「不能簡單地懲罰那個被告狀的孩子,也不能立刻給予告狀者肯定。「我會告訴孩子:我知道了,等我進一步了解情況後再來處理這件事,謝謝你告訴我。」五年級的老師凡妮莎·奧斯本說。

巧用道具化解學生矛盾

有的老師會在教室裡放了一個「告狀盒(tattlebox)」,其實就是一個用彩紙包裝的鞋盒,但這個盒子卻可以化解不少學生們的矛盾,也是老師處理「小報告」的良方。老師規定要告狀不能口頭告訴老師,學生要寫紙條把時間地點人物發生什麼了寫下來然後放進告狀盒。老師固定了專門的時間對這些條子過目,還讓孩子把條子自己念出來。當然,沒有幾個人會真念出來的,大部分情況是等到念的時候寫條子的人都已經忘記了那件事了,問題就這麼被時間衝淡了。

將孩子們的小報告錄下來也是老師們的不錯選擇。遇到要告狀的學生,老師會讓他們坐下來慢慢講自己的問題,學生一邊講述,老師一邊錄下來,學生說完了就可以舒心地離開了。之後的特定時刻,老師會找機會在班裡播放這些錄音,時過境遷,同學們聽了當時的抱怨反而會覺得挺可笑的,而之前的怨氣早沒有了。

有些老師更是出絕招,讓孩子給「教師熊」傾訴。「如果有同學非常想要一吐為快,我就會讓他跟克雷布特裡小姐說,克雷布特裡小姐其實是一隻毛絨熊玩具,但有時會化身教師的角色,」美國一所小學三年級的老師卡羅爾解釋說,「我告訴他,克雷布特利小姐會仔細聽你說的。」但事後,學生們往往會覺得跟一個玩具熊告狀很荒謬,就打消了告狀的念頭。

在美國的一些學校,老師會給孩子們下發告狀票,來對付同學間相互告狀的情況。通常每周一教師會給班裡的同學每個人都下發幾張告狀票,如果你打一次小報告,那麼就要用去一張票。等你用完了,就再也不能去告狀了,漸漸地就能減少學生告狀的次數。(祝媛莉)

相關焦點

  • 老師設置「早戀舉報獎勵50」,一學生打小報告被公布,遭同學毆打
    導讀:老師設置「早戀舉報獎勵50」,一學生打小報告被公布,遭同學毆打從小父母和老師都教育我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上學期間仿佛我的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學習。而且在學校老師的管理是非常嚴格的,很多事情都不會被允許的。
  • 孩子愛「打小報告」,家長或老師應該鼓勵還是制止
    「老師,XXX拾了一元錢,不交給您。」「老師,XX忘了帶飯碗了,不敢來領飯。」……老師,你的班裡有沒有這樣的小學生?家長,你的孩子有沒有這樣的行為?他們往往被稱為「愛打小報告」或者說是「愛管閒事」的孩子,其實是不正確的。對於這樣愛把其他學生的異常行為告訴老師、家長的孩子,老師、家長應該區別對待,不能一概而論。
  • 老師打了學生一下,被家長訛5萬怎麼處理?
    老師打了學生一下,被家長訛5萬怎麼處理?這個問題有點突兀:首先是老師打了學生一下,是什麼情況,老師怎麼打學生的,家長去訛老師,老師什麼情況,學校什麼情況,這個都是要給予明確的,而且還有教育局,還有政府部門呢這個問題有有意把老師與家長對立了,是有意想偏袒老師打學生,而對家長的做法有意見,認為家長是訛詐,心理有認為老師打學生一下,沒有什麼的觀念老師打學生一下,有時候是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後果的
  • 大學建「家校群」發布學生日常表現 稱不為打小報告
    日常獎懲情況 群聊告知家長 校方回應——  大學建「家校群」 不為打小報告  近日,浙江的一所高校學生發帖稱,學校最近以班級為單位建了「家校群」,要將學生日常的獎懲、出勤情況通過群聊告知家長。  不少學生表示,自己已是成年人「又不是小學生」,稱不想受到太多約束,擔心「家校群」會成為家長監視他們的渠道,「說白了,怕學校跟家長『打小報告』。」不過,也有學生認可學校的做法。  大四的李同學告訴北青報記者,今年6月份就要畢業了,「一開始也覺得學校弄這個『家長群』沒有太大意義。
  • 「向老師告狀」你是不是也做過?孩子「打小報告」家長該怎麼做?
    王老師在微博中寫道。「巧克力事件」的經過是這樣的:11月14日,王悅微的班上有一個學生因為帶巧克力來學校,被同學舉報了。本來王老師以為把巧克力沒收了,事情也就結束了。不料到了中午,舉報者又來告狀,說被沒收巧克力的學生罵他,還想打他。雖然手頭還有很多學生的作業要改,但遇到學生一再來告,王老師說自己也不能不管。她把兩個學生都叫來,問帶巧克力的學生為何要罵人。
  • 人們為什麼喜歡「打小報告」?
    所以當這個階段的孩子,發現有不符合老師或家長要求的行為的話,就違背了他們心中的準則,自然就會跟老師或家長「打小報告」了。對老師而言,最重要的是要弄明白孩子告狀的原因,區分清楚「報告」與「打小報告」的差別,並用正確的引導方式進行教育。
  • 美國一學校通過「體罰令」 打學生屁股竟然合法
    老師體罰學生打板子?這個消息一傳出來,在美國媒體上成為熱點,中國網友也很好奇,美國老師打學生屁股,竟然是合法的……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原創  4-18歲學生都可能被打屁股 學區官員現身說法:體罰很有用  根據德克薩斯州「三河學區」新修訂的政策:
  • 即便學生辱罵老師,老師也不能打學生!
    全國各地因為體罰學生被推到輿論的風口浪尖,被開除的老師還少嗎?無論學生犯多大錯誤,老師都無權體罰學生!這是做老師的不可逾越的一條紅線!古人說: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君子常錯,小人無過!君子聞過則喜,小人聞過則怒!
  • 學生上課瘋鬧被老師打手心,結果老師被停課反省、向學生家長道歉
    老師在教育過程中,對學生到底要不要使用戒尺懲戒?這個問題一直以來都備受爭議,有家長支持、有家長反對;尤其是反對的家長,一旦自己孩子被老師懲戒,輕則要求老師道歉、重則要求開除罷免老師!這種情況下,最難做的還是老師!1月12日,官方通報武漢一小學教師用尺子打了學生手心;結果被停課反省,並向學生和家長道歉。
  • 又是一起老師打學生的事件
    女童遭老師體罰住院 家長發聲。重慶市一六歲女孩,因為沒有完成作業,少寫一個字,被班主任廖某用帶齒的板子打屁股,小孩子被打的雙臀紅腫,住進了醫院。對此,老師:打了五、六下,她不哭也不躲避,以為不痛。據說該老師現已停課。
  • 懲罰舉報人的老師:學生告狀正常 但不能培養告密者
    今天,王老師在她的微博平臺「我們1班」分享了她一篇《學生告狀很正常,但不能以此培養告密者》的文章,和網友們分享了她作為一線教師關於教育的真實感受和樸素思考。信中,她說:「如何處理好學生的告狀,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關係到整個班級良好學風、班風的形成,也關係到每一個學生成長過程中獲得的幸福感,以及以此形成的價值觀。
  • 老師制止學生上課耍手機遭家長暴打 學生不聽話老師還要不要管?
    ,在高考結束當晚被學生家長(均為教師)帶來的人暴打。我跟老師說『你打嘛,只要能管得住他』,可老師說,現在不能、更不敢打學生。」一名普通班主任逮到學生抽菸,那孩子竟出口辱罵一位老師說,雖說大多數家長都是比較配合學校教育的,但是每個班級總會有那麼幾個家長,覺得他們自己的教育理念是對的,不認同老師對學生的嚴格管理。
  • 老師掌摑醉酒學生引爭執 主任被學生毆打致傷
    據學校出示的一份調查報告稱,7月14日下午5時30分左右,勐侖中學高58班學生讓甲向班主任郭彩香請假,稱其家裡有事不來上晚自習,但是會在晚10點30分返回學校。當晚10點40分,讓甲帶著一身酒氣返回宿舍時,正好被管理宿舍的政教員楊世早老師看到。在楊老師讓其解釋晚歸的原因時,喝得滿臉通紅的讓甲出言對楊老師進行挑釁,被激怒了的楊世早打了他一耳光。
  • 初三學生考試10分,被老師罰打5板子,成績不好被老師打是活該嗎
    經過該名老師已經被學校停課,老師和學生雙方也已經達成了諒解,可此事在網絡上引起了網友們的熱烈討論,不過筆者發現在多達數以千條的回覆中,大多數網友都對該名老師的做法表示支持。網友「南北懟懟」說「考試不及格,打5下手板懲戒都不成?學生不服管,老師還不能管?被曝光就批評老師?你家孩子你自己不著急,反而怪老師管太多?當年我要是考試不及格,我爸早打死我了,哪還有怪老師的?」
  • 當老師的孩子和學生發生矛盾,教師應該怎麼辦?
    主要是涉事老師缺乏處理問題的能力。初三學生打掃衛生,老師自己的孩子影響了初三學生的勞動,雖然老師家孩子小,這麼做肯定不對。初三學生只是嚇唬嚇唬她,並沒有傷害到老師家孩子。涉事老師來到教室讓初三學生道歉,也就罷了,還說什麼自己是「黑社會。」更不應該動手打其它起鬨的學生。
  • 老師辱罵學生你是二貨!商州區科教體局公布,罵女生教師處理結果
    導語:老師辱罵學生你是二貨!商州區科教體局公布,罵女生教師處理結果 在一個班級中有學霸,同時就會有一些令老師著急的學生,對於這些學生來說,老師們已經如何去面對呢?教師職業道德素養要求我們對待學生要關心熱愛,教師尤其要關心「差生」。
  • 為什麼孩子會出現打小報告和告密的行為呢?家長如何正確引導?
    這種行為是尋求父母的幫助和支持,希望大人懲罰學生的錯誤行為。如果成年人能正確處理孩子之間的衝突,那麼他們就能引導孩子規範他們的行為。3.有的時候孩子們的告密僅僅只是回應事情。事實上,有些孩子的「告密」行為是老師要求的,他們會將相關情況及時反饋給老師。
  • 海口一老師打學生被處分 教師到底該怎樣執"戒尺"?
    熊孩子犯錯該不該打?老師打孩子能不能原諒?近日,海口市玉沙實驗學校一位老師打學生被家長投訴的事兒引起廣泛關注。 1月15日,記者從海口市龍華區教育局獲悉,該老師已被調離原崗位,並被行政記過處分。該起事件再次掀起社會各界對教師教育懲戒的關注。
  • 副校長棍打學生,老師要求互扇耳光,被打同學:總是無緣無故被打
    被打學生王同學表示,「姜老師經常在學校打學生,一腳過去,然後用拳頭一直打。學生們都很怕他。」王同學的爺爺是學校保安,他告訴記者,「副校長放學後帶著老師外出喝酒,回校後酒氣味重,醉態盡顯,多人可證明。」
  • 在美國的英語老師給在浙江的學生講故事·都市快報
    這是莫幹山外國語小學中美合作的星睿班的一年級學生的英語作業「My Pet」(我的寵物)。 和普通公辦小學不同,星睿班的學生,每天都有一節外語課,而且每周還有一節只有六七個學生一起上的微班英語課。 英語微課:和外教老師坐在地上聊天 「Hello,My name is Augus,What's your 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