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遷候鳥中有「貴客」 國內罕見紅胸姬鶲現天津

2021-01-10 華夏經緯網

紅胸姬鶲(雌鳥)

青頭潛鴨(雄鳥)

冬去春來,萬物復甦,伴隨天氣轉暖,嗅著春的氣息的候鳥大軍又開啟了漫長的遷徙路。本市作為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線路的咽喉地段,連日來陸續迎來回遷的候鳥,這其中不乏一些「貴客」。昨天,天津師範大學就傳來一個令人驚喜的好消息:校園裡發現1隻世界極危的青頭潛鴨雄鳥,以及1隻國內罕見、在天津首次記錄到的小型鳴禽——紅胸姬鶲。

「這兩種珍稀鳥類是我們在校園做常規生態調查時發現的,當時真是喜出望外,全市都不多見,況且是在高校校園裡,能見到野生且不是標本的鳥類,應該全國高校也不超過5家。」天津師範大學城市與環境科學學院教師莫訓強告訴記者,青頭潛鴨在天津記錄到最多的一次是2016年,北大港溼地曾觀測到18隻;而紅胸姬鶲,可以說是從有鳥類記錄以來,全國也僅出現過5、6次,非常稀少。

青頭潛鴨是小型野鴨,它頭大嘴寬,雄鳥頭頸黑色,是鴨子中的潛水健將,能敏捷地潛入4米深水下覓食,目前已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極危物種。據2015年有關機構統計,該鳥類現全球存活量只有約500隻左右。紅胸姬鶲繁殖於歐洲大陸,鮮少出現在中國,屬「三有」保護鳥類。莫訓強介紹說:「這次發現的紅胸姬鶲可能是迷鳥,在北遷途中和種群走散,迷失了方向,從它的羽毛和狀態來看,精神頭不錯,不過由於不掌握它的活動規律,因此行動軌跡不好說,可能它會返回尋找同類,也可能跟著北遷的鳥群離開。」

採訪中,生態及鳥類專家表示,如此珍貴的候鳥光臨天津,說明這裡的生態環境很好,建議有關部門能保留津城野生環境,劃定預留區,減少人為幹擾,為野生動植物闢出生存、繁殖、覓食的空間。

來源: 天津日報 本文作者: 王睿  轉自:新華網

相關焦點

  • 首次發現紅胸姬鶲 北京觀鳥客絡繹不絕
    這隻小鳥兩個月前被發現於圓明園內,隨之被鳥類專家鑑定為中國內地沒有分布,北京首次觀察記錄到的紅胸姬鶲(音翁)。兩個月來,每天都有至少20餘位鳥友和攝影愛好者前往公園觀鳥、拍鳥。 ■圓明園紅胸小鳥 引市民關注 「京城有一隻受關注的小小鳥。它在入冬前後遷徙來到北京,引起了廣大鳥友的熱捧。每天到公園探望它的人,少則一二十,多則三五十。這隻小小鳥就是紅胸姬鶲。」
  • 虎頭山成觀鳥打卡地 「紅胸姬鶲」引各地鳥友來廈
    一張紅胸姬鶲的高清照,「轟炸」了整個微信群。三明、福州,乃至江西、廣東汕頭等地的鳥友紛紛趕到廈門虎頭山,只為抓拍一張罕見鳥的「真顏照」。廈門市觀鳥協會秘書長林鴞表示,隨著紅胸姬鶲在廈的高清照「現世」,刷新了廈門市觀鳥協會整理的《廈門鳥類名錄》記錄,成為第389種被記錄在冊的鳥兒。
  • 虎頭山成觀鳥拍鳥打卡地 「紅胸姬鶲」引各地鳥友紛紛來廈
    紅胸姬鶲  八聲杜鵑 觀鳥協會供圖    廈門網訊 (海西晨報 記者 彭怡郡)一張紅胸姬鶲的高清照,「轟炸」了整個微信群。三明、福州,乃至江西、廣東汕頭等地的鳥友紛紛趕到廈門虎頭山,只為抓拍一張罕見鳥的「真顏照」。廈門市觀鳥協會秘書長林鴞表示,隨著紅胸姬鶲在廈的高清照「現世」,刷新了廈門市觀鳥協會整理的《廈門鳥類名錄》記錄,成為第389種被記錄在冊的鳥兒。  近期,鳥友們在虎頭山觀測到紅胸姬鶲。林鴞表示,紅胸姬鶲個頭小,活動隱秘,能有這麼好的觀賞角度和機會是非常難得的。
  • 歐洲小鳥紅胸姬鶲光顧圓明園
    紅胸姬鶲首度在北京出現。圖片由攝影愛好者提供  長城網北京2月27日電(記者 曹昕)一隻如麻雀大小、胸脯呈橘紅色的小鳥最近「光顧」了圓明園,引來很多攝影和觀鳥愛好者。這隻小鳥被鳥類專家鑑定為中國內地沒有分布,北京首次觀察記錄到的紅胸姬鶲。
  • 「最美遼寧」生態盤錦 鳥的天堂——紅喉姬鶲
    作者:劉東偉紅喉姬鶲屬小型鳥類,體長11-13釐米。雄鳥上體灰黃褐色,尾上覆羽和中央尾羽黑褐色,外側尾羽褐色,基部白色。頦、喉繁殖期間橙紅色,胸淡灰色,其餘下體白色,非繁殖期頦、喉變為白色。紅喉姬鶲繁殖期為5-7月。到達繁殖地後不久,雄鳥立刻開始佔區鳴叫。通常營巢於森林中沿河一帶的老齡樹洞或啄木鳥啄出的樹洞中,也在樹的裂縫中營巢,巢呈杯狀。紅喉姬鶲每窩產卵4-7枚,多為5-6枚。紅喉姬鶲在盤錦是季候鳥,沒有繁殖記錄。
  • 你真的了解紅喉姬鶲嗎?給大家科普一下
    紅喉姬鶲,學名為Ficedula parva,中文別名是白點頦、黑尾傑、紅胸翁、黃點頦,英文名Red-breasted Flycatcher,屬於脊索動物門、鳥綱、今鳥亞綱、雀形目、鶲科的一種動物。本物種雄鳥夏羽上體前額、頭頂、頭側、背、肩一直到腰概為灰褐色,眼先和眼周白色或汙白色,耳羽灰黃褐色雜有細的棕白色縱紋。尾上覆羽黑褐色或黑色,尾黑色,除一對中央尾羽外,其餘尾羽基部一半白色。翅上覆羽和飛羽暗灰褐色,羽緣較淡。頦、喉橙紅色,顴區、喉側和胸淡灰色,腹和尾下覆羽白色或灰白色,兩脅灰色,有的微沾橙紅色。秋羽頦、喉橙紅色變為白色。
  • 揚州首現燕隼澤鷸紅喉姬鶲 鳥家族再增新成員
    候鳥遷徙季,揚州鳥友再次有了很多收穫,先後記錄到3種「新揚州鳥」,它們分別是燕隼、澤鷸和紅喉姬鶲。截至目前,揚州「鳥家族」已有216個成員了。 澤鷸 杭德泉攝【澤鷸】借道揚州南飛 將到澳大利亞等地越冬在城北一處淺水魚塘中,鳥友杭德泉拍攝記錄到了一小群澤鷸
  • 北京農展館實拍綠背姬鶲,遇到白喉林鶯與紅尾歌鴝
    綠背姬鶲周末閒暇又遇好天氣,怕人多車堵沒敢去郊區也沒登農展館後花園與天壇苗圃近似,是北京城區鬧市裡為數不多的候鳥經停點,鳥種雖不及天壇那麼多,但明亮的視野和舒適的環境是天壇苗圃無法堪比的。這兩天在農展館所見候鳥及留鳥二十餘種,常見鳥種有烏鶇、黃腰柳鶯、戴勝、珠頸斑鳩、白頭鵯、北紅尾鴝、紅脅藍尾鴝、大山雀、寶興歌鶇、綠背姬鶲、白眉鵐、金翅雀、燕雀、紅隼等,尤其是綠背姬鶲吸引不少的拍鳥人
  • 張家口市內發現紅喉姬鶲
    據介紹,此鳥是一隻紅喉姬鶲,屬於小型鳥類,體長11—13釐米, 俗稱黃點頦。在我國繁殖分布區較窄,一般在黑龍江和吉林東部長白 等地繁殖為夏候鳥,繁殖種群不豐富。其他地區為旅鳥,部分在廣東、香港和海南島越冬,為冬候鳥。
  • 白喉姬鶲,體長11-13釐米,是一種體型小的橄欖褐色鶲
    白喉姬鶲(學名:Anthipes monileger),體長11-13釐米,是一種體型小的橄欖褐色鶲。白喉姬鶲,特徵為頦及喉白色且成胸兜,緣以黑色的髭紋及項紋。白喉姬鶲上體紅褐色,前額和一相連的短的眉紋白色,眼先、耳覆羽和頭側灰褐色而雜白色,頦、喉白色,形成一大的三角白斑,周邊襯的黑緣,甚為醒目。白喉姬鶲胸及兩脅沾皮黃。指名亞種眉紋皮黃。其餘下體橄欖褐色,腹中央白色。翼及尾偏紅。虹膜褐色,嘴黑色,腳近灰色。白喉姬鶲雌雄羽色相似。
  • 天津:湖水清了、溼地淨了,候鳥紛紛來這裡「點讚」
    近3年,一些比較罕見的物種也出現在了天津師範大學師生們的鏡頭裡。2017年,極危物種青頭潛鴨以及國內罕見的紅胸姬鶲在校園內被拍攝到;2018年10月,5隻遷徙途中的草鷺飛臨校園,駐足一周;2019年,極危物種低斑蜻現身校園湖泊……「近年來,天津大的生態環境明顯改善,也讓我們的小生態系統吸引了更多『客人』。」閆春財分析。
  • 青島候鳥傳|繫著紅色小圍嘴兒 它是鳥中「美姬」
    半島記者 李百明繫著紅色的小圍嘴兒,打著愜意的小飽嗝兒……這篇文章照片裡的紅喉姬鶲,均是記者拍攝的同一隻每年五月之初,就有種小巧的鳥兒,到咱們大青島旅遊,它就是紅喉姬鶲。紅喉姬鶲VS紅喉歌鴝,「鶲」和「鴝」表示種類不同,「姬」是古代對女性的美稱,「歌」指音色美妙歌聲動人,「紅喉」是它們共同的特點——喉部有美麗的紅色羽毛。較之紅喉歌鴝的婉轉唱鳴,紅喉姬鶲的鳴叫只能算獨具特色,猶如飯後打的一連串飽嗝「gegege……」,總之相當乏味。但是紅喉歌鴝「臉譜」看上去有些狡詐,而紅喉姬鶲確實如同美人,玲瓏可愛。
  • 鴝姬鶲天壇公園上演「冬季戀歌」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停留在天壇公園十餘天的鴝姬鶲,昨日再次亮相,吸引大量「粉絲」前來拍攝。實習生 彭子洋 攝  停留十餘天吸引眾多遊人拍攝觀賞;系候鳥冬季通常生活於南方  新京報訊 (記者左燕燕)近日,一隻學名為鴝姬鶲的候鳥,成為了天壇公園的明星。
  • 冬候鳥回遷 夏候鳥遷徙
    昨日,泉州市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站林永源站長為市民解疑:原來每年的4~6月份是冬候鳥回遷、夏候鳥遷徙來泉的時節,為更好地抵禦侵襲、防止迷失等原因,鳥兒都會自發組成團隊遷移。  據介紹,泉州目前的冬候鳥主要以鴨類、行鳥鷸水禽為主,夏候鳥則以北紅尾鴝等林鳥為主。鳥類遷徙的原因比較複雜,主要與氣候、食物等生活條件的變化有密切關係。
  • 近期南匯東灘連續發現白眶鶲鶯等罕見鳥類新品種
    東方網4月18日消息:據《青年報》報導,近期適逢鳥類遷徙高峰,大量候鳥在上海過境,不少觀鳥愛好者在南匯東灘連續觀測到了白眶鶲鶯、克氏冠紋柳鶯和棕臉鶲鶯等較為罕見的鳥類,刷新了上海鳥類品種新紀錄。  4月11日,觀鳥愛好者楊志棟在南匯東灘發現一隻白眶鶲鶯,僅過了兩天,又有鳥友在相同的地方再次觀測到白眶鶲鶯。
  • 青島候鳥傳㉙:這個「黃眉大王」是何方神聖?您見過嗎?
    黃眉姬鶲與姊妹鳥白眉姬鶲(另篇介紹)的主要區別,就是黃眉姬鶲眉黃,白眉姬鶲眉白,這句話聽起來像繞口令,好沒技術含量,但事實就是如此。黃眉姬鶲的雌鳥缺少特色,易與其它幾種鳥混淆,記者剛開始誤作紅尾歌鴝,多謝觀鳥協會專家的指正。
  • 你真的了解白腹藍姬鶲嗎?給大家科普一下
    白腹藍姬鶲,拉丁學名是Cyanoptila cyanomelana ,中文別名是藍燕、青扁頭、石青,屬於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的一種動物。白腹藍姬鶲,全長約15~20cm。雄鳥上體、翼及尾鑽藍色,外側尾羽基部白色。眼先、耳羽、喉、胸及兩脅黑色,下體餘部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