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養老金計算方法是怎麼演變為現在的?以前只跟工齡有關嗎?

2021-01-08 暖心人社

退休時養老金計算是一門大學問,不是簡單就能夠算清的。有人說我們的退休金只跟工齡有關,工齡每5~10年一個檔,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退休金按年劃檔,是最早的待遇計算模式

最早的退休金計算模式非常簡單,就是根據工齡發放一定比例的退休前工資。我們的最早養老保險制度實際上是1951年的《勞動保險條例》。在《勞動保險條例實施細則修正草案》中,國家明確發放的退職養老補助費是本人工資的50%~70%,以本企業工齡為基準,5~10年的發放50%,10~15年的發放60%,15年及以上的發放70%。

1978年的《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規定連續工齡10~15年的發放本人工資標準的60%,15年到20年的發放70%,解放戰爭時期參加革命工作的發放80%,抗日戰爭時期參加革命工作的發放90%。

實際上,雖然說當時工齡非常重要,但是自己退休前的工資更重要,畢竟是以退休前的本人工資標準為基礎計發的。

實施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以後的養老金計算方式。

1986年10月,我國率先在國營企業實施養老保險制度,不過只是要求新進的職工。1991年開始,我國實施全面的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退休後老人們領取的待遇不再叫做退休費,而叫做養老金了。

制定出來的養老金計算辦法,最初是所有人都領取20%的社平工資的基礎養老金,然後再領取個人帳戶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是按照11%的比例劃入個人帳戶的,職工本人一般只繳納3%~4%。對於參加工作較早的職工,會計發過渡性養老金。但是,由於工資增長率快速增長,個人帳戶的記帳利率一般只有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所以不便於形成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激勵機制。

2005年,國家再次實施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明確了現在的養老金計算辦法。實施統帳結合養老方式以後(一般是1994~1997年)參加工作的年輕人,繳納養老保險產生的養老金待遇,只有基礎養老金和個人帳戶養老金兩部分。

①基礎養老金等於退休時計算養老金的基數×(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計算養老金的基數,一般就是當年的社平繳費基數,或者說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

本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實際上是本人歷年繳費檔次的一個平均值。如果我們按照60%基數繳費10年,按照100%基數繳費10年,20年平均繳費指數就是0.8,繳費指數一般在0.6~3之間。

繳費年限,一般包括實際繳費年限和視同繳費年限。視同繳費年限,一般是指建立養老保險制度之前的連續工齡。現在仍然有很多人願意把繳費年限稱為工齡。繳費年限是具體到每一個月的,每個月可以轉化為0.0833年。

②個人帳戶養老金=退休時個人帳戶的餘額÷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月數。

個人帳戶的餘額,實際上跟本人當年的繳費基數有關。過去有按照11%計入的時候,現在一般是按照8%記入。

個人帳戶裡的餘額是根據國家公布的記帳利率進行利滾利的,2016年的記帳利率是8.31%,以後年度分別是7.12%、8.29%和7.61%,實在也不低了。

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月數是2005年國家公布的,至今沒有修訂過。60歲是139個月,50歲是195個月,55歲是170個月。實際上,從40歲到70歲都有具體的月數,70歲是56個月。

所以,總體來看影響養老金高低的因素至少有六七種,算起來是相當複雜了。不過具體的計算公式中考慮到了太多的因素,雖然複雜但是更為公平。再也不會出現以退休前最後一個月工資標準定養老金的情況了。

相關焦點

  • 退休工齡35年和36年都發放原工資的90%?養老金計算公式是這樣
    曾經有的老人聽說工齡35年以上,都是一個檔次發放養老金。那麼工齡35年和36年養老金會不會有差別呢?實際上,按工齡確定養老金檔次的政策早已經過時了,現在是按繳費年限確定養老金。按工齡確定養老金是怎麼回事?
  • 2019養老金、退休金按工齡如何計算呢?看看公式吧
    工齡始終是我們養老金、退休金計算的重要因素。不過工齡並不是決定養老金、退休金高低的唯一因素。養老金、退休金的區別是什麼?養老金主要是指繳納養老保險,從養老保險基金領取的退休待遇,一般叫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內支付的待遇。
  • 蹊蹺:工齡40年,62歲才退休,人事檔案是怎麼影響養老金的
    這位網友父親的案例,正是印證了人事檔案的重要性,關於退休的條件,幾乎人人都知道是參保15年以上,60歲(男性)退休。  「身份證年齡不靠譜嗎?為啥不按照身份證年齡給我退休?」  一方面是出生年齡的認定,一方面是工作年齡的認定,可見人事檔案有多重要,可惜很多人在退休時才發現,自己的人事檔案有問題或者少材料。
  • 養老金並軌就是實現人人相等的養老金嗎?看看養老制度的演變
    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水平,企退和事退差異較大,主要還是養老制度歷史演變的原因,導致了養老保險待遇雙軌制。不過,經過幾十年養老制度的分分合合,我們的養老制度終於又併到了一起。
  • 35年工齡最低退休金是多少 具體計算方法是什麼
    文/股城網辛苦一輩子,如果退休後拿不到合適的退休金,那晚年生活會過得特別辛苦吧,如果無兒無女,肯定過得更加辛苦了。有網友問,35年工齡最低退休金是多少?具體計算方法是什麼?一起來看看詳細內容吧。假設老王在退休地的社會平均工資為6000元,養老保險每月繳費500元,平均繳費指數為1,繳費年限(工齡)為35年,1996年前工齡是14年,個人帳戶養老金21萬。
  • 養老金還是雙軌制,退休人員養老金能拉平嗎?這3點要考慮一下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退休人員養老金這個話題。我們每位退休人員領的養老金都不一樣,特別是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跟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去對比,我們大家確實發現存在很大的差距。那麼有人說這是養老金雙軌製造成的,同樣是40年工齡,那麼企業退休每個月領的養老金可能是3000元,而事業單位退休養老金每個月可能就領4000塊錢,甚至會出現成倍的差距。
  • 事業單位養老保險並軌後,工齡和我們領取養老金有哪些關係嗎?
    養老保險並軌後,工齡和我們領取養老金有哪些關係嗎?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的工齡與養老金有什麼關係呢?自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後,單純的工齡與養老金沒有任何關係。改革後,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的養老金核算方式與企業退休人員相同,養老金由三部分構成:即基礎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及過渡性養老金(中人專享)。在這三部分中,基礎養老金與過渡性養老金的多少都直接與視同繳費年限相關。舉個例子說,如兩個人都是黑龍江的機關事業單位技術崗位工作人員。
  • 養老金並軌後,會按照統一「標準」發放嗎?別犯糊塗了
    養老金並軌後,會按照統一「標準」發放嗎?別犯糊塗了在養老保險改革以後,不管是企業的員工,還是機關單位的人員,在退休後都要建立一個個人的帳戶,然後才能領取養老金。大家都知道,在改革前,中人養老金都是由基礎、個人和過渡性,這3種組成的。
  • 2018養老金並軌後退休待遇如何?
    養老金並軌後退休待遇1、基本工資工人按照工人資格規定:10年工齡2000元,15年工齡2300元,20年工齡2500元,25年工齡2800元,30 年工齡3000元,40年工齡3500。(隨國民經濟增長)2、工齡工資(含工齡):每年30元,隨著工齡增長。
  • 國家一視同仁,企業和事業單位養老金並軌!養老金待遇真的一樣嗎
    然而,在養老保險並軌前,事業單位的養老金幾乎是企業退休人員的2到3倍之多,對於企業退休來說是不公平,所以國家為了確保公平性,將雙軌制度調整為單軌。那麼並軌後,企業和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待遇會一樣嗎?兩者之間的差距會因此縮小嗎?從三個角度來分析下。
  • 「南京這樣計算退休工資不合理」(「關注退休高工待遇」第七札)
    我退休以後,關於退休金的計算,在2000年前後,發生了變化,從2000年起最新的計算方法是,不管以前拿多少工資,享受多少級的待遇,而是根據你交多少壽保,工齡是多少,這樣算,我得到的退休金還不如一般的工人,跟我一年退休的工人,拿的都比我多。為什麼,因為他們中的許多人參加工作少,有的是下鄉插隊,這也算工齡,而我們上大學的時間並不算工齡,這樣一來,就肯定要比他們拿的少了。
  • 養老金並軌了嗎?對於企業退休職工每年調整有傾斜照顧嗎?
    有人有疑惑,我們的養老金是不是已經並軌了?那麼,企業退休人員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水平為什麼還不一樣?每年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會一塊調整嗎?這個問題很複雜,要從什麼是養老金並軌說起。養老金並軌是什麼?
  • 新退休年齡計算公式來了!如果65歲退休養老金是虧是賺?
    按照尹部長的例子,可以得出這樣一個退休年齡計算公式:女職工退休年齡=50+3×(50+出生年份-2021)/12女幹部退休年齡=55+3×(55+出生年份-2021)/12男性退休年齡=60+3×(60+出生年份-2021)/12選取同為1980年出生的女職工、女幹部和男性來計算,
  • 被單位開除以後,以前的工齡還計算嗎?養老保險還有用嗎?
    如果你被原單位開除,那麼實際上對於你的社保累計交費和你以前的一個工齡都不會受到任何的影響,實際上這個工齡呢,就是你的一個實際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那麼你只要每參保一年的養老保險都會被計算成為一年的工齡,累積到你總的這個養老保險繳費,年限當中去的。
  • 軍人退役回到地方後,工齡的計算方式!
    作者|灰灰菜一說起工齡,就會想到一些回到地方參加工作的戰友,不管是軍官還是戰士,工齡都與他們以後的工資待遇及退休等息息相關,最近幾天有一位戰友在後臺留言詢問工齡的計算方式,今天我們就說說工齡這個問題。★ 軍人回到地方後,工齡如何計算?
  • Excel怎麼計算工齡
    如果工作中需要計算許多人員的工齡,我們可以利用Excel相關的函數讓電腦進行自動計算,從而節省工作時間,提高工作效率。下面介紹兩種在Excel中自動計算工齡的方法,供大家參考。先介紹一種相對簡單的方法,只需使用Excel中一個簡單的函數:●例如要計算下圖表格中人員的工齡:●在計算前,要確認保存入職時間的單元格是否都是日期格式,如果不是日期格式,則Excel無法進行計算。另外還要確認電腦中的時間是準確的,如果因為主板電池沒電等原因導致電腦中的時間不對,則Excel計算的工齡也會不對。
  • 2020年陝西養老金調整方案 陝西養老金上調最新消息
    7月7日上午,記者從省人社廳、省財政廳召開的陝西省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視頻會上獲悉:從今年1月1日起,為2019年12月31日前已按規定辦理退休手續並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退休人員調整基本養老金,將有272萬退休人員受益
  • 2024年企、事業養老金制度和計算方式統一,養老金還有差距嗎?
    有網友諮詢,2024年後養老金制度過渡期結束,企業和事業單位養老金完全並軌,計算方法將會統一,這樣一來,養老金還會有那麼大的差距嗎?企事業單位養老金並軌的初衷就是為了縮小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的差距,雖然2024年企事業單位養老金計算方式統一,但企業職工和事業單位人員退休後養老金的差距肯定仍然存在!
  • 養老金並軌,養老金差距再次縮小,農民如何提高養老金?
    社保養老金的合併,大幅度縮小了企業和事業單位的退休人員養老金差距,漲幅相等,養老金差距不大,以工資為基礎繳費,因此城市養老金的養老金差距大的矛盾得到了解決。
  • 養老金「並軌」,養老金差距再次縮小,農民如何提高養老金?
    以往養老金制度實行雙軌制,企業繳納的職工社保,機關事業不需要繳納社保的,職工退休後領取的是基礎養老金,機關事業領取的是「養老金」,真的可以養老。 2004年,企業年養老金平均8000多元,機關事業160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