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竹林業站:當好森林生態環境的守護者

2021-01-09 瀟湘晨報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老竹林業站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守綠色底線,嚴守生態紅線,從「宣傳、建設、防護」三方面做好保護生態的文章,當好森林生態環境的守護者。

一是當好普法宣傳員。加大森林防火宣傳力度,結合日常工作開展定期或不定期宣傳,並進村入戶進行一對一、一對多宣傳,使森林防火觀念入腦入心,增強老百姓「森林防火、人人有責」意識。做好森林資源管護巡查工作,通過網格員加大《森林法》等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提高老百姓的野生動植物和資源保護意識,自覺地參與到打擊違法採伐林木、非法狩獵、非法改變林地用途等違法行為的行動中。目前,農戶守法意識大幅提升,發現違法行為都能及時制止、舉報,形成了「人人監督、人人保護」的良好氛圍。

二是當好生態建設者。全面加強公益林管理,積極推進老竹鎮、麗新鄉兩個畲族鄉鎮的生態公益林建設,加強公益林管理工作,加大公益林的保護建設力度,共建成省級重點公益林10萬餘畝,為轄區提供有力的生態保護屏障。加強天然林資源保護,切實做好天然商品林停伐管護有關工作,及時主動地與鄉鎮政府和各村雙委對接,做好政策宣傳及技術指導,共計完成停伐管護面積4362畝。創新工作方法,根據林地審批情況,結合掌上林業App,對採伐範圍進行實地踏勘,確認採伐邊界,並做好邊界線標記,防止施工過程中超範圍採伐。

三是當好防疫排頭兵。全面加強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加強林木疫源疫病監測防控,多措並舉,開展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物理防治和化學防治相結合,特別是加強松材線蟲病防控工作,在加快枯死松木清理的同時做好古松樹、村口風水松樹的注幹保護工作,2019年度清理枯死木面積30000餘畝,合計38000餘株,注幹防治4400餘株,噴粉防治4000餘畝。並在巡查過程中成功截獲兩輛非法收購疫木的車輛。

老竹林業站「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增強森林環境保護的責任感、使命感,爭當合格的綠色衛兵,為生態環境建設保駕護航。

(蓮都區生態林業發展中心)

【來源:省林業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當好環境監測「啄木鳥」,區環境監測站助力企業自行監測「做體檢」
    當好環境監測「啄木鳥」,區環境監測站助力企業自行監測「做體檢」 2020-07-09 10: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南嶺森林生態系統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在韶關仁化揭牌 將提供生態...
    7月8日,南嶺森林生態系統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在韶關仁化縣南嶺生態氣象中心揭牌成立,這將為仁化縣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粵北生態特別保護區可持續發展及粵港澳大灣區水資源供應、氣候調節等提供生態保障及重要數據支撐。
  • 延安生態環境持續好轉,多種野生動物「詩意」棲居
    近日,在位於富縣境內的陝西子午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槐樹莊站工作人員在進行野外視頻收集時,再次通過紅外攝像儀拍攝到了野生華北豹母豹與幼崽的視頻影像。而早在2018年,該自然保護區就被確定為中國最大的野生華北豹種群棲息地,這次影像中,華北豹的繁衍棲息,再一次證實了保護區內生態環境的優越性。
  • 著力保護森林生態環境 實現生態自然良性循環 林業集團公司與中國...
    葉智在講話時說,大興安嶺是我國北方重要的天然生態屏障,生態區位十分重要,此次籤約是落實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黨組部署要求的實際行動,通過這次籤約,希望與林業集團公司在森林資源、森林防火、森林病蟲害監測及森林經營等方面開展合作,確立共同目標
  • 人民日報:學做「啄木鳥」 當好「護林員」
    正因如此,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淨化黨內政治生態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當好黨內政治生態「護林員」,這是全面從嚴治黨實踐發展、認識深化、使命回歸的要求,也是政績觀轉變的要求。全省紀檢監察幹部要準確把握政治生態「樹木」與「森林」的關係,不能只盯著個案查辦,要明白「護林」的根本責任,確保政治生態風清氣正、鬱鬱蔥蔥。   自然生態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態也要山清水秀。
  • 環境改善怎麼樣 讓小動物「說話」:北京將建20餘處生態監測站
    森林、溼地、綠地,究竟能給城市生態環境帶來怎樣的改善?讓數據和「小動物」說話,本市將在全市範圍內建設20餘處生態監測站,通過大數據分析以及小動物的種群分布、遷徙情況等,更加直觀地體現生態建設成果。20餘處站點監測三類生態系統市園林綠化局科技處相關負責人介紹,這20餘處生態監測站中有8處是在已有的監測站點上進行改建,另有10多處是新建站點。根據監測側重點的不同,分為森林生態系統類型、溼地生態類型系統和綠地生態系統類型。
  • 蓮都區生態林業發展中心榮獲 「浙江省森林生態保護突出貢獻集體...
    日前,省林業局通報表揚浙江省森林生態保護突出貢獻集體和個人,蓮都區生態林業發展中心榮獲「浙江省森林生態保護突出貢獻集體」稱號,全省共有48個集體獲得該稱號。近年來,蓮都區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堅定實施「五年綠化平原水鄉、十年建成森林浙江」重大部署,積極推進森林資源保護管理和生態文明建設,有力促進了森林資源總量持續增長、質量全面提升、生態持續改善,主要做到了「一個全省首創,兩個全市率先,保護三個方面。」 一、建設全省首個「雲森防」平臺,當好防治「尖兵」。
  • 河南寶天曼森林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正式獲批建設運行
    百姓生活看中原(金光曉 通訊員 劉曉靜)12月29日,從科技部傳來喜訊,《科技部辦公廳關於組織填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建設運行實施方案」的通知》(國科辦函基〔2020〕470號)正式發布,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森林生態環境與保護研究所和寶天曼管理局共同建設的「河南寶天曼森林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 「以山管事」當好林長 築牢綠色生態屏障 南岸「林長制」工作成效...
    目前,按照「一山(林)一策」要求,正加快推進南山城市山地公園規劃建設,有序推進保護生態、科學規劃、減量控增、提質添彩、完善基礎、打造景觀、嚴管長治等7個方面25項重點任務落地見效。通過近一年的試點,南山林長制工作由試點穩步過渡到常態化開展,南山區域山林資源保護發展,基礎設施持續完善,人居環境明顯改善,生態品質顯著提升。
  • 三明森林生態系統與全球變化野外科學研究站獲批國家級野外科學...
    近日,科技部公布了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擇優建設名單,福建師範大學 「福建三明森林生態系統與全球變化野外科學研究站」入選,這是該校國家級平臺建設的重大突破,也是設在三明市的首家國家級研究平臺。目前,全國正式納入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序列進行管理的野外站有97個,其中我省另外一個是依託「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建設的「福建廈門海水環境材料腐蝕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福建省是我國首個國家級生態文明試驗區,森林覆蓋率全國第一。
  • ...當好『重要窗口』忠誠守護者」——南潯公安:打造社會治安的...
    今天,《平安時報》頭版頭條特別報導「牢記囑託,當好『重要窗口』忠誠守護者」——《南潯公安:打造社會治安的綠水青山》,點讚南潯公安工作。 南潯地處杭嘉湖平原東北部、太湖南岸,境內河流縱橫,繪就生態肌底。著名作家徐遲在晚年的自傳體長篇小說《江南小鎮》裡,一口氣用66個「水晶晶」描繪自己的故鄉南潯。
  • 南嶺森林生態系統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入選國家科技部擇優建設名單
    根據「科技部辦公廳關於組織填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建設運行實施方案》的通知」,科技部研究決定將69個野外站列入國家野外站擇優建設名單,依託廣東省科學院廣州地理研究所建設的「南嶺森林生態系統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簡稱「南嶺站」)位列其中,正式進入國家級野外平臺行列。
  • 《精靈寶可夢》場景介紹51:有著豐富生態環境的森林——橙華森林
    小夥伴們好呀,本篇小二要介紹的地點就是離開橙華市之後會前往的下一個地點——橙華森林,作為初始森林,有著跟關都地區的常磐森林以及城都地區的桐樹林差不多的定位,那麼,橙華森林又是怎樣的一個森林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 科學網—首都圈森林生態系統野外科學觀測上新臺階
    該校同時獲得認定的還有「重慶三峽庫區森林生態系統」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晉升省部級後,兩站將圍繞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重大需求,著力提升觀測能力和研究水平,加強示範和服務功能,有力支持相關學科建設和高層次人才培養。 教育部剛剛公布了本年度認定的新名單,全國37所高校的52個科研平臺基地入選。
  • 保護野生動物和森林資源:天津生態環境得到持續性改善
    11月18日,天津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天津市規劃資源局黨委委員、一級巡視員、新聞發言人路紅圍繞保護野生動物、森林資源和建設生態宜居天津等向媒體做介紹。路紅表示,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關於「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精神,保護野生動物和森林資源,建設生態宜居天津,圍繞天津市社會普遍關注的冬季候鳥遷徙保護和森林防火工作
  • 森林生態系統管理
    因此,森林的可持續經營是可持續發展主題中的一個重要問題。           可持續林業的特徵           需求是發展的動力,資源環境的有限性是發展的阻力。林業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就是克服阻力,滿足需求,保持發展。
  • 這個法院讓生態 「破壞者」 轉變為 「守護者」
    古田法院深化巡山巡河生態修復司法機制,積極探索推動出臺由破壞生態環境資源刑事案件社區矯正對象參與巡河巡山、守護生態保護工作機制,推動生態「破壞者」向生態「守護者」的社會角色轉變
  • 「汗馬有著非常重要的生態作用及綠色發展潛力」 ——訪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森林生態環境與保護研究所研究員舒立福
    汗馬2020專家服務基層重點項目暨首屆雷擊火和邊境火防控技術國家創新聯盟學術研討會期間,記者專訪了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森林生態環境與保護研究所研究員舒立福
  • 韓倉河、中央森林公園…濟南再添一條綠色帶助力生態環境建設
    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11日訊 2020年小清河風貌帶建設完成,2021年濟鋼片區整體拆遷完成後,也將率先展開生態建設項目,注重生態環境建設,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的濟南東部品質新城區。而 「一帶、一路、一環、多組團」空間發展布局方案,先行啟動中央森林公園、韓倉河生態景觀帶及經貿生態港的建設,作為片區引爆區。
  • 基於長期觀測研究支撐亞熱帶紅壤丘陵區森林生態系統恢復與可持續...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我國擁有世界上獨特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其在生物多樣性演化、生態系統物質循環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同時,亞熱帶森林是長江經濟帶生態屏障,對於維繫區域生態安全、消解環境汙染具有重要的作用。觀測研究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是全球生態系統聯網研究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