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讀|「驚蟄」與沉默鄉土的靈魂躁動——讀解杜陽林長篇小說《驚蟄》

2021-01-16 封面新聞

文/何希凡

杜陽林長篇小說《驚蟄》在《十月》刊出,足以令人刮目相看,而我卻是在夜以繼日地看了小說之後才逐漸「刮目」的。初讀小說,只覺得不過是已然碩果盈枝的鄉土小說大樹上結出的又一果實,細讀小說,好像讀出了一點兒作者的獨特心機。其實「獨特」一詞今天很容易被泛化到任何作品的評價,甚至一不留神就被栽到那些委實平庸的作品上了,而我要說的「獨特」,是一般作者想不到、悟不到、更寫不到那個份兒上。

《驚蟄》在敘事策略上沒有什麼新花招,而是最為實誠的生活寫實,語言更是與鄉土同構的川北地域風味,小說似乎並未給讀者設置任何閱讀障礙,讀者也很容易將主人公凌雲青堪比「鳳凰涅槃」的生命突圍,解讀為一個單純鄉土青年的勵志故事,或者是代徐秀英和她的兒女們對於貧窮鄉土的血淚傾訴。而在我看來,倘若僅僅停留在這樣的層次來對作品作出價值判斷和意義詮釋,杜陽林的創作勞績實在不值得我們大驚小怪,而作為文學名刊的《十月》似乎也顯得殊乏慧眼。然而,有經驗的小說家總是要先把只屬於他心中獨有的東西雲遮霧罩起來,從而把那些缺乏足夠耐心的讀者滯留在最容易感知的層面。可是,作家苦心設置的這種「騙局」又不免是一柄雙刃劍:既考驗著讀者的閱讀徵服力,也極有可能遭遇買櫝還珠的閱讀效應。

「題記」為我們提供了解讀小說標題的彈性空間:驚蟄天,春雷起,僵蟲驚,山川興,萬物乃復生。不言而喻,標題「驚蟄」絕不止於鄉土中國在農業文明慣性中的一個自然節氣指涉,而是被「嚴冬」壓抑的鄉土生命得以復甦繁榮的生存氣候,但沒有「春雷起」的「驚蟄天」,算不得真正意義上的「驚蟄」。因此,小說所要渲染的並不全是那周而復始的尋常「驚蟄天」,而是能夠令沉默太久的靈魂躁動不安的「驚蟄」,是令絕望的生命有了憧憬和夢想的「驚蟄」。作為鄉土生命的時代生存境遇,「驚蟄」更關乎一種可遇不可求的偉大歷史巨變。小說的敘事起點是敬愛的周總理逝世的第二年,而低微的農家生命凌永彬也去世了,與此同時,中國歷史的「驚蟄天」也終於來臨。小說家的高明不在於發掘了「驚蟄」的意義能指,而是別具心機地把「驚蟄」的多重意義蘊含灌注於鄉土生命躁動的繁複圖景之中。

小說極有可能造成的庸常性誤讀在於:作為主人公,凌雲青的故事一貫到底,徐秀英和她的兒女們的生命遭際也一貫到底,已從中國古典章回小說和現代小說的現實主義傳統中形成了聽講故事的閱讀慣性的讀者,很可能就被一個人或一家人拴住了視線,任何一個讀者如果要向別人介紹小說的閱讀感受,都繞不過凌雲青,繞不過徐秀英和她的兒女們。我認為,重點關注主人公的生命遭際是無可厚非的,但如果僅僅粘滯於主人公而人為遮蔽了小說家的藝術心機,則是不可原諒的。因為小說的意識底蘊不在於為一個人作傳,也不在於為一個家庭作傳,正像蕭紅的《呼蘭河傳》是為她家鄉呼蘭河邊的生命群體作傳一樣,《驚蟄》也完全可以叫做「觀龍村傳」。觀龍村的眾生既是在凌雲青們生命遭際中推波助瀾的正負力量,又紛紛自成生命百態:陳金柱、劉翠芳因非血緣關係的無端猜忌而對兄弟妯娌凌永彬、徐秀英從隱忍到公然傷害,進而波及到對幼小侄兒凌雲青的殘忍對待;孫鐵樹因為曾有對徐秀英一廂情願的戀情而沉澱為妻子嶽紅英揮之不去的嫉恨情結,終至於釀成對徐秀英全家的惡性報復,並導致凌雲鴻的牢獄之災;以陳金柱、孫鐵樹兩家的嫉恨為導火線,掙扎在貧困線上的觀龍村的眾鄉親,本應對一再慘遭不幸的徐秀英和她的兒女們施以最真誠的同情和救助,但他們出於對寡婦傳統偏見的慣性因襲,大都表現出本能的幸災樂禍,他們在客觀上成為並煽旺了對徐秀英一家的煎熬之火。小木匠與凌彩萍尚未露出端倪的兩情相悅,被「師娘」的一己之私無情地扼殺於搖籃之中,當消息傳到凌家,又是那些長舌婦和媒婆合力把凌彩萍推到了險些被迫下嫁到沒有任何感情基礎的曹家的處境。

由此觀之,觀龍村鄉土眾生的悲劇哪裡僅僅是貧窮的悲劇?這是一個靈魂何等黯淡沉默的世界!正是在這裡,我看到了杜陽林的卓越不凡,他沒有把觀龍村譜寫成一曲充盈著自在和諧、樂天安命的詩意牧歌,也沒有將其繪製成一幅山美水美人更美的田園風情畫,而是如同魯迅那樣「要畫出這沉默的國民的魂靈來」。當很多早已離開故土而長居都市的鄉土作家深情回望鄉土時,都不可避免的要作詩意化的渲染,要作人情人性的美化,而杜陽林獨能冷眼凝視鄉土,不僅沒有淡化鄉土的貧窮落後,而更以帶血帶淚的筆觸,掏出那些本已不幸卻又變本加厲加劇了別人不幸的黯淡靈魂。

今天再讀魯迅的《故鄉》,我們很可能失望於他對故鄉風物和人生圖景過於陰冷的繪寫,但魯迅胸中並非沒有對故土的詩意體驗,少年閏土的英俊勇武、聰敏可愛就是最動人的詩意形象。然而,當魯迅站在離開故土的現代都市回望故土,那令人靈魂顫慄的陰冷黯淡讓他來不得半點虛飾,因為直逼中年閏土們那黯淡的靈魂和陰冷的故土才是真實的故土,而流著血淚呈現故土真相的魯迅才是對故土愛得最深沉的魯迅。自然,杜陽林筆下也不乏鄉土人性的美好:被政治風雲顛沛到觀龍村的大學教授周鳳藻、上官雲萼夫婦對凌雲青一家的護衛與期許,韓老師一家對徐秀英和她的兒女們的用心護持,尤其是作為同學又超越了同學的「細妹子」對凌雲青珍貴的童真撫慰,一切都是凌雲青們暗夜中的火把,嚴冬裡的暖陽。然而,讀者一定可以掂量,這些正面力量在觀龍村眾生靈魂的黯淡無情面前顯得是何等的微弱!所以杜陽林不是緊盯住鄉土的貧窮,而是始終凝視著比貧窮更可怕的人情冷漠和靈魂沉默。

儘管觀龍村的正面力量不能與那些沉默靈魂形成的愚頑勢均力敵,但他們畢竟在鄉土精神的暗夜燃起了不滅的火苗,而生長這火苗的因素不是人性人情與生俱來優選的結果,而是文明的啟迪與薰染。他們都是不同程度的知識擁有者,凌雲青們的生命突圍正是從這個突破口開始的。至於這種突圍的結局如何,主人公和作家都是難以預測和把握的,但作家卻高人一等地對鄉土生命注入了一種智性期許。也許智性提升並不是萬能的靈丹妙藥,但它卻是喚醒沉睡鄉土靈魂的最有效途徑之一。正因為如此,小說只是把凌雲青考上大學當作對鄉土敘述的回溯牽引,而並沒有給出凌雲青們走向遠方後的確定性歸宿。小說的主要關注重心在於沉默鄉土的生命躁動,當時代的「驚蟄天」終於來臨,躁動便成為可能,優化鄉土生命的精神靈魂也同時成為可能。

《驚蟄》對沉默鄉土上的暗淡靈魂的整體觀照是成功的,也是富有深度而令人震撼的,在可遇而不可求的「驚蟄天」來臨之際,對鄉土生命的躁動與憧憬描寫也是極具情緒節制和審美分寸的。其實,鄉土生命都有人之初的善,只因為匱乏智性之光的燭照,致使鄉土成為宗法制文化傳統最頑固的堡壘,所以那些雞毛蒜皮之爭也可以因為慣性的偏見蔓延為戰爭,那些本該富有同情心的鄉土生命,也會在貌似義正詞嚴中,把對無辜的傷害發展到殘忍的極致。因此,當我們面對沉默的鄉土靈魂搖頭嘆息之際,我們可能忘卻了那隻穿過歷史隧道伸過來的負面文化傳統的黑手。

相關焦點

  • 品讀|龐驚濤:《驚蟄》與《在人間》的苦難敘事互闡
    《十月》長篇小說專號2020年第6期推出的杜陽林長篇小說《驚蟄》,以川北農村少年凌雲青的成長史為主線,以「密不透風」的苦難敘事和隨處可見的年代記憶,細膩呈現了1970年代末期到1980年代早期這近10年間,中國農村大地苦難下的人物群像和時代演變,在當代文學的苦難敘事中可謂一枝獨秀。
  • 驚蟄是什麼意思怎麼讀 驚蟄節氣的含義解釋拼音讀法介紹
    驚蟄是什麼意思  驚蟄,是24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陽到達黃經345度時為「驚蟄」。「驚」為驚醒,「蜇」為蟄伏,「驚蟄」就是驚醒入冬藏伏在土中冬眠的動物。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
  • 《明日方舟》驚蟄的原型是什麼 驚蟄動物原型資料詳解
    導 讀 在明日方舟,幹員基本上都是以某種動物為原型創造的,那麼作為新推出的5星術師幹員,驚蟄的原型是什麼呢
  • 驚蟄:「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最美驚蟄詩詞大會!
    驚蟄驚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驚蟄,為幹支歷卯月的起始;卯,仲春之月,卦在震位,萬物出乎震,乃生發之象。驚蟄的意思是天氣回暖,春雷始鳴,驚醒蟄伏於地下越冬的蛇蟲鼠蟻。04杏花隨雨落,桃花初始開,春雷聲聲驚蟄蟲 ,鶯語花香入春來。中國古代是以農業立國,農耕為重。詩人們也經常會引用驚蟄來寫詩。
  • 最美的「驚蟄」詩詞,桃花始開、黃鸝鳴翠、春回人間!
    驚蟄,是24節氣裡的第3個節氣。從這一天開始,萬物開始復甦,冬眠的蟄蟲結束冬眠,開始活躍在春光裡。至此,大自然開始生機勃勃,一派欣然。驚蟄作為24節氣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也是國學重要的一部分。在深厚的歲月積澱裡,流傳有無數的諺語、詩詞等等。尤其是古人喜歡逢節必賦詩,那麼驚蟄,又怎會錯過呢?
  • 驚蟄是什麼意思及24節氣驚蟄有什麼意義?驚蟄後氣溫還會降低變冷嗎
    3月5日23時28分將迎來農曆二十四節氣中最具動態畫面感的節氣——「驚蟄」,時值「九九」第二天。此時節,春催萬物,不論是植物、動物,還是自然景觀,都有了新的活力,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那麼你知道驚蟄是什麼意思及24節氣驚蟄有什麼意義?驚蟄後氣溫還會降低變冷嗎,快來看看具體情況吧!》》》推薦閱讀:電視劇老男孩在哪個臺播什麼時候播?
  • 驚蟄是什麼意思什麼季節 2019年驚蟄是幾九節氣是哪天
    驚蟄是什麼意思什麼季節 2019年驚蟄是幾九節氣是哪天  驚蟄是什麼意思  在公曆每年3月5日或3月6日,太陽到達黃經345°,天氣回暖,春雷始鳴,蟄蟲驚而出走,所以將這一節氣命名為「驚蟄」。  蟄是藏的意思。驚蟄是指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土中冬眠的動物。
  • 《驚蟄》荒木惟因何再三放過陳山?他究竟是怎樣一個人?答案揭曉
    宇哥帶你讀原著,一起來看熱播電視劇《諜戰深海之驚蟄》第六回。從原著出發,更深入。《諜戰深海之驚蟄》劇照《驚蟄》中,荒木惟的扮演者王瀧正,用他精彩絕倫的表演,成功圈粉無數,而我就是其中一個。為此,我還特地查了他名字中這個「瀧」字的讀音,原來這是個多音字,讀lóng 也讀shuāng。
  • 驚蟄是什麼意思?2019年3月6日5時10分「驚蟄」 一雷驚蟄始
    新華社天津3月3日電(記者周潤健)「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中國天文年曆》顯示,3月6日5時10分迎來「驚蟄」節氣。此時節,天氣漸暖,杏花綻蕾,春雷乍響,蛇蟲驚醒,我國大部分地區進入春耕季節,田間地頭一片繁忙的景象。
  • 驚蟄烏鴉叫,叫不醒裝睡的人
    三年前的今日,也是驚蟄,我曾經這樣感慨過: 如果你沒有關注「驚蟄」,你就有低人一等的感覺,感覺自己好沒文化,竟然不知道什麼是「驚蟄」。 其實,又有多少人真的知道「驚蟄」呢? 網絡,讓人越來越喪失自我,讓隨波逐流變本加厲。這也沒啥好說三道四的,隨大流畢竟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基因裡鑄就的卑劣,沒有幾人能夠淨化。
  • 《諜戰深海之驚蟄》張離更愛陳山還是陳河?她結局如何?答案揭曉
    《諜戰深海之驚蟄》劇照張離的情感歸宿是陳山還是陳河?《諜戰深海之驚蟄》劇照張離初次懷疑陳山張離是肖正國妻子餘小晚割頭換命的姐姐,所以她對肖正國還是有所了解的。《諜戰深海之驚蟄》劇照張離本欲舉報陳山既然這個肖正國是假的,那麼他的身份就只有兩種可能:一種是汪偽特工,一種是日諜。
  • 驚蟄節氣,賞析元稹的《詠廿四氣詩·驚蟄二月節》
    《詠廿四氣詩·驚蟄二月節》陽氣初驚蟄,韶光大地周。桃花開蜀錦,鷹老化春鳩。時候爭催迫,萌芽矩修。人間務生事,耕種滿田疇。譯文冬至之後,陽氣上升,甫至驚蟄,韶光顯現,瀰漫大地;看那桃花,就像蜀錦,多姿多彩,絢麗綻放。
  • 農村老人說「驚蟄不凍蟲,冷到五月中」什麼意思?驚蟄後會冷嗎?
    今日驚蟄,也是3月5日學雷鋒日,今天可謂是雙喜臨門了。驚蟄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之所以名曰驚蟄是因為這一天可能會打春雷,驚醒蟄伏的蟲獸,不過今天我們外邊暖和的很,晴空萬裡,根本沒有雷聲。農村的老人們說「驚蟄不凍蟲,冷到五月中」,通過驚蟄這天的節氣來判斷接下來的日子會不會冷。
  • 驚蟄:萬物生發,大嶺腳下
    3月5日是農曆「驚蟄」節氣。驚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標誌著仲春時節的開始。我國古代驚蟄有三種物候特徵,稱為「三候」:「一候桃始華;二候倉庚(黃鸝)鳴;三候鷹化為鳩。」意即桃花盛開、黃鶯啼叫、燕子飛來的景象。「過了驚蟄節,春耕不能歇。」驚蟄節氣在農事上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我國勞動人民自古就把「驚蟄」節氣視為春耕開始的日子。
  • 那年驚蟄,我殺死了——一條蜈蚣
    驚蟄,古稱「啟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標誌著仲春時節的開始;此前,昆蟲入冬藏伏土中,不飲不食,稱為「蟄」;到了「驚蟄節」,天上的春雷驚醒蟄居的動物,稱為「驚」。故驚蟄時,蟄蟲驚醒,天氣轉暖,漸有春雷,中國大部分地區進入春耕時節。
  • 驚蟄節氣除了吃梨,還要吃「蟲」?
    驚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驚蟄之後氣溫回暖,雨水增多,萬物生機盎然。春雷始鳴,驚醒蟄伏於地下越冬的蟲子,故而被稱為「驚蟄」。一、驚蟄吃什麼?民間素有驚蟄吃梨的習俗,在中國的傳統文化裡一般的節日是忌諱吃梨的,但驚蟄吃梨卻有不一樣的寓意,除了帶著和害蟲分離、遠離疾病的美好祝願以外,還有「離家創業」的意思。不過驚蟄時節氣溫多變,天氣較為乾燥,容易口乾舌燥、外感咳嗽,吃梨能夠助益脾氣,令五臟平和。
  • 驚蟄·壁虎 作者:空山祿
    自驚蟄雷鳴後,每逢深夜我總是不自覺看向家中客廳的窗戶。然而那些小傢伙的身影並沒有再出現過,我這才意識到如今不過四月初始,離它們活躍起來還有段時間。今年驚蟄時因考研複試在家,恰好見證了大自然的神奇之處。往年聽到春雷不過驚嘆一聲,今年來了興致便上網查了查,這才知道我國由於南北跨度大,春雷始鳴的時間遲早不一,而"驚蟄始雷"的說法僅與長江流域的氣候規律相吻合。且不論什麼科學道理,什麼氣節出現什麼現象這樣的規律性就夠我唏噓不已了。後是臨睡前我到客廳喝水時,正好看到了窗戶上的小黑影們,一開始我還沒反應過來,過了一兩秒後知後覺這不是住在我們家的壁虎兄麼。
  • 驚蟄:春雷抖衣裳 與蟲話短長
    「驚蟄清田邊,蟲死幾千萬。」這句農諺點明了驚蟄這個物候類節氣的農事主題。  蟄,指動物冬眠時潛伏在土中或洞中不食不動的狀態。古人理解的驚蟄的含義是,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土中冬眠的動物。  事實上,不是雷聲,而是大地回春、天氣變暖而使動物結束冬眠的。
  • 驚蟄,喝一頓「闢穢濁」的正氣湯
    輕雷隱隱初驚蟄。 初驚蟄。 鵓鳩鳴怒, 綠楊風急。 玉爐煙重香羅浥。 拂牆濃杏燕支溼。 燕支溼。
  • 解讀節氣:「驚蟄始雷」,為什麼古代農人怕打雷?
    觀田家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田家幾日閒,耕種從此起。丁壯俱在野,場圃亦就理。歸來景常晏,飲犢西澗水。飢劬不自苦,膏澤且為喜。倉廩無宿儲,徭役猶未已。方慚不耕者,祿食出閭裡。驚蟄,二月節。《夏小正》曰:正月啟蟄,言發蟄也。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