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各種魚的形態特徵和生活習性

2020-12-05 迅捷情報

鯉魚(北京又稱拐子)

鯉魚形體側扁面較長,嘴上有兩對觸狽,背部呈喑色.兩側及尾部略帶桔紅色或金黃色。

喜歡在溫暖的水域中它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很強,在流水、靜水、較深或較淺的水域都能生活。常生活在水的底層,故垂釣時必須將釣餌下沉到水底。

鯉魚為雜食性魚,成魚喜攝食螺螄、蚌、小蝦昆蟲及水草、樹葉、草根等。它的吻骨很發達,能向前方伸出、以挖取水底泥中的食物。有時看到從湖(河)底泛起成團高粱粒大小的氣泡,而且不斷移動,這就是鯉魚在水底攝食。人工飼養時,一般投餵麩皮、米糠、酒糟、豆餅等飼料。

在垂釣時也可選用上述飼料作誘餌撒窩子。鯉魚的主要繁殖期在四月下旬至五月中旬。鯉魚的品種較多。如全身呈桔紅色的紅鯉、鱗片大而排列不規則的鏡鯉、個體較狹長的黃河鯉、體短胖呈桔紅色的荷包鯉及鱗鯉等。但這些鯉魚的體長都比野生鯉魚短

鯽魚(又稱鯽瓜子)

鯽魚體比鯉魚短小,嘴上沒有觸鬚,背部呈黑褐色,腹面為銀白色或金黃色,生活在水底層。鯽魚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比鯉魚還強,當水中較嚴重缺氧時仍能生存。

鯽魚也是雜食性魚類,以水生昆蟲、硅藻、底柄生物為食料。特別喜歡吃人工飼料。因此垂時可選用菜籽餅麩皮等作誘餌。北京大都用小米作誘餌撒窩鯽魚的主要繁殖季節在四月下旬至五月中旬鯽魚喜歡的水溫一般在15--20℃C.此時覓食旺盛、活動力強鯽魚喜歡成群同遊,而且一般都是體形相差不多的聚集在一起。另外,喜歡棲在木樁樹、根邊、磚石碎片之間及水草中。鯽魚膽小性柔,害怕驚擾。因此垂釣時不宜大聲喧譁,不要播放收音機,更不能向水中投石拋瓦

草魚(又稱草包魚)

草魚體較長,近似圓筒形,尾部側扁,頭部扁平。背部呈暗青色,體兩側略帶青黃色,腹部乳白色。外形類似鯉魚,但嘴上無觸鬚,尾鰭不帶紅色草魚性情活潑,喜歡跳躍。一般生活在水的中層,有時也到上層或下層活動覓食草魚是草食性魚類,性貪食,消化力很強,水草、菜葉、瓜蔓、豆餅、麩皮等都是它喜愛的食料。因此釣草魚除用麵食外,亦可用南瓜蔓、菜葉等作釣餌草魚的主要繁殖季節在五月下旬到六月中旬。

團頭紡(又稱武昌魚)、魴魚

團頭魴、魴魚和鯿魚都是鯉科,鯿亞科。外形又較相似往往容易使人混淆。實際它們還是有區別的團頭魴體側扁而高略近似菱形。頭小,頭的端部略圓,呈平弧形。尾柄高,正方形,喜歡生活於水的中下層。屬草食性魚類,主要吃水生高等植物及陸草,豆餅、酒糟、豆渣、麩皮也喜歡吃,可做垂釣誘餌。主要繁殖季節在五月下至六月底。魴魚外形很象團頭魴,其主要區別是魴魚頭小而尖。尾的長,呈長方形,亦屬中下層,以食水草、植物碎屑為也吃小魚、小蝦及豆餅、麩皮等。繁殖季節在五月下旬至六月中旬。魚體側扁,近似斜方形,頭小而尖,背部呈暗青色,腹部銀白色,喜生活在水的中下層。為雜食性魚,喜食水草,浮遊動物、昆蟲小魚、小蝦等。也吃豆餅、米糠、麩皮。主要產卵期為五至六月份。

青魚

青魚的體形很象草魚,但較草魚圓長,嘴較草魚尖,體力青黑色、鱗片較大。喜生活於水的中下層。幼魚主要攝食浮遊動物,也愛吃豆餅、豆遣等。成魚喜歡吃螺螄、蛤蜊之類動物。青魚咽喉處有呈釣臼狀的咽喉齒,用以軋碎螺螄的硬殼,再將摞肉連殼吐出,然後吃下螺肉.青魚的繁殖季節六月份。

相關焦點

  • 鱸魚的形態特徵、生活習性以及分布地區
    鱸魚的形態特徵鱸魚體長,側扁,口大,稍微傾斜,下頜稍長於上頜,前腮蓋骨的後緣有細鋸齒,其后角下緣具有3枚大刺。鰓蓋骨後端有一刺。體被小櫛(zhi)鱗,背鰭兩個,第一背鰭有12(約)根硬刺,第二背鰭由13(約)根軟刺組成,腹鰭在胸位。尾鰭叉形,一般的體重在1.5-2.5公斤最有,最大的個體可達15公斤以上。
  • 鯉魚形態特徵、生態習性以及利用價值
    最近學釣魚網給大家策劃了一系列的內容《魚類百科大全》,介紹魚類的形態特徵能夠幫助大家在獲得大物的時候能夠辨識出來,生態習性的講解主要是有利於大家在垂釣的時候提供一些思路想法,最後就是利用價值,簡略的介紹一下魚類的一個營養價值,經濟價值。
  • 漂亮簡單的觀賞魚介紹,了解它們的特徵和習性
    魚體周邊鑲著紅邊,在光照射下猶如一個泛著紅光的藍色幽靈,非常美麗。飼養水溫為22~26℃,水質為弱鹼性硬水,喜食活餌,可投餵配合飼料。繁殖水溫為27~28℃。性情溫和,適合與小型觀賞魚混養。黑魔鬼形態特徵:黑魔鬼的身體呈刀形,側扁,沒有背鰭,臀鰭寬大而發達,尾鰭呈棒狀;幼魚時期在尾鰭上有兩塊白色斑點,但會隨著生長而退化消失。另以啡色的品種,稱為「咖啡魔鬼」。
  • 丹頂鶴的形態特徵和生活習性,想了解的可以看一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下圖片當中的動物,丹頂鶴,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吧,今天讓我們更深入的了解下關於它的生活習性和形態特徵吧。丹頂鶴是鶴類中的一種,大型涉禽,丹頂鶴體長約160釐米,翼展240釐米,全身幾純白色,頭頂裸露無羽、呈朱紅色,額和眼先微具黑羽,眼後方耳羽至枕白色,頰、喉和頸黑色。
  • 廣翅蠟蟬的形態特徵、生活習性、為害特點、傳播途徑及防治方法
    廣翅蠟蟬的形態特徵、生活習性、為害特點、傳播途徑及防治方法 2018-08-31 16:54:11 來源:網絡   廣翅蠟蟬屬同翅目蠟蟬科,可為害桃、李、櫻桃、柑橘、桑、棉等多種植物。以下內容為大家詳細介紹了廣翅蠟蟬的形態特徵、生活習性、為害特點、傳播途徑及防治方法,供大家參考。  廣翅蠟蟬的形態特徵、生活習性、為害特點、傳播途徑及防治方法  一、形態特徵  廣翅蠟蟬是不完全變態昆蟲,一個世代只有卵、若蟲、成蟲三個時期,無蛹期,由若蟲直接羽化成蟲。
  • 蟑螂的形態特徵及生活習性——澳洲大蠊
    澳洲大蠊主要分布在熱帶亞熱帶地區.在我國分布於福建、廣東、廣西、海南、四川等省:在我省城鎮各種蟑螂中,澳洲大鐮佔10.80%(杜效峰).棲息活動場所與美洲大蠊相近,主要棲居在賓館、飯店、旅館、招待所、醫院、食品倉庫、糧油食品店、市場、家庭等處。
  • 冬天到鳴蟲叫,老蔣玩蟲記之油葫蘆(一):形態特徵和生活習性
    早在清朝時期,民間育蟲的方法和冬日欣賞鳴蟲的習俗便被引入了紫禁城。如今,隨著人工繁殖技術的提高,讓冬季玩蟲的雅興變得唾手可得。近期,老蔣就來說說冬季玩賞鳴蟲的那些事兒。今天老蔣給大家帶來的是「油葫蘆的形態特徵和生活習性
  • 這些魚,你知道它們的生活習性麼
    你知道它們的生活習性麼?波紋裸胸鱔波紋裸胸鱔,別名海黃鱔。分布於東海、南海。以全魚和血入藥。 [形態特徵]波紋狀裸露胸部鱗片,長達1.5米。身體和鰭都是紅棕色或深棕色。顏色,呈淡黃色或黃白色網狀圖案,或呈波浪狀和水平線形圖案,帶有濃厚的線形圖案。身體變長,稍微變平。
  • 黑熊的價值與形態生活特徵
    大家好,這篇文章著重介紹黑熊的利用價值,形態特徵及其它的生活習性,黑熊亦稱「狗熊」,屬於食肉目中的熊科。黑熊是規定的保護動物之一。但在我國,和棕熊一樣尚未得到有效的保護。早在六十年代,僅因為它們踐踏一些莊稼,人們就把它們當作農業害獸而大肆捕殺,致使黑熊在我國不少地區數量急劇下降。名貴中藥熊膽,不但談不上出口,想滿足國內需要都非常困難。
  • 水牛的特徵和生活習性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水牛有哪些特徵和生活習性呢。 一、特徵。1、水牛是一種瀕危的物種。大多生活在原始森林以及沼澤地裡,它們活動時,一般會成對的活動,吃的是水生的植物,通常會在晨昏去覓食。2、水牛分為了四個物種:低地水牛是其中體型最小的,所以還叫侏儒水牛。它的體長在181釐米;肩只有八九十釐米高;尾長39釐米;150-310千克的重量。
  • 龍類觀賞魚介紹,各種龍魚特徵、習性和飼養方法介紹
    今天給大家說一說龍魚的相關知識。主要介紹龍魚的產地、外貌特徵和習性,以及一些相關注意事項。有很多魚友說龍魚是風水魚,關於這一點,我也沒有做過研究,今天就不再討論。我覺得養魚就是一種愛好,有的人喜歡小型的魚,有的人喜歡大型的魚,只要自己喜歡就好。下面進入今天的正文。
  • 常見的家庭觀賞魚介紹,形態特徵及餵養要求分析
    欣賞和養殖觀賞魚是一項極富情趣的休閒活動,在微型生態圈裡看著各種形態各異,大小不一,顏色繁多的魚兒,藉助於光影作用,遊戲其間,富麗絢爛,使人目眩神迷。那麼常見的觀賞魚有哪些呢?它們又有怎樣的形態特徵的餵養要求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 介紹2種常見的熱帶魚,魚的特徵以及生活習性
    原產地:南美洲蓋亞那紅綠燈魚(又名:虹燈M、紅綠覽虹燈魚、紅蓮燈魚)學名:Hyphessobacon mesiMyers英名:NeonTetra科屬:脂鯉科CJbaracidae特徵:體形小巧,身體狹長。背鰭有2個。
  • 烏龜飼養,中部錦龜的生活習性與形態特徵,小知識分享
    中部錦龜的生活習性平常喜歡在沼澤、小溪和湖泊等地方生活。而且在這些地方的水底有豐富的淤泥,在周圍有可以提供活動和日光浴的場地。並且水中還要有各種水生植物,中部錦龜通常都會選擇在白天進行活動。等傍晚降臨後,就會選擇在水底的淤泥或者是水中的石頭上面睡覺。每天早上,當太陽升起來的時候。
  • 介紹幾種常見的熱帶魚,以及生活習性和特徵
    身體呈銀灰色,並稍呈半透明狀,在身體兩側的中部隱約有黃色的閃光,在尾鰭上、下葉的近端處有一明顯的黑斑,黑斑的後方又有一白斑襯託(另有一種為紅斑),異常顯目,當魚在歡遊時,上下搖擺,如同剪刀在晃動,故得名稱巧刀魚。生活習性:性活潑、易和群、不喜鬥,遊動敏捷,適合群養。適宜溫度為21°c以上,繁殖時溫度需提高到27°C左右。水質的酸鹼度以PH值6.0—6.8為宜。
  • 幾種常見的熱帶魚品種,以及它們的生活習性和特徵
    紅尾鯊(又名:黑鯊、紅尾魚)學名:LabeobicoZorSmith英名:RedtailBlackShark科屬:鯉科Cyprinidae特徵:體呈長紡錘形生活習性:性馴良、和善、安靜,很適合在魚缸中群養。適宜水溫為22—26,繁殖時水溫需提到26—29t左右;魚缸內最好要鋪沙和堆放一些石子,並適當種植兒株水草,根要埋深。它是雜食性魚類,動、植物食物均食,對食物要求不嚴,喜歡在缸底的石隙中尋找殘餘食物,所以有人稱它是魚缸的「清道夫」。
  • 幾種常見的鯉科類的熱帶魚,它們的特徵和生活習性
    特徵:身體略呈卵圓形,背鰭較高,位於身體背部中央,略與腹鰭相對;尾鰭叉形;臀鰭較短,由4根不分枝鰭和5根分枝鰭條組成;腹鰭和胸鰭均短。吻部、背鰭和腹鰭的邊緣皆為深淺不一的紅色,雄魚的吻部及尾鰭尤為鮮紅。生活習性:性很活潑,活動力較強,不善鬥,喜群居。生活適宜水溫約為24—271C,繁殖時水溫應提高到28左右y對飼料要求不苛刻,如普通水蚤、劍水蚤、水蚯蚓、昆蟲幼蟲、麥片、魚蝦碎片等均食。
  • 馬口魚的特徵和釣法
    1、形態特徵馬口魚又叫麻口、南方馬口、大口白條、白條魚等,有時也誤稱「小白魚」。馬口魚的脊背灰黑色,體側和腹部銀白色。口大,口裂向上傾斜,向後深達眼下。下頜前端,兩側凹,閉嘴時凸凹嵌合。雖外形與帑條相似,但兩者有以下明顯區別:①馬口魚比條大,體長一般多在15釐米至20釐米左右,體重多在45克至60克,還有更重的;②比起餐條來,馬口魚的鱗片明顯地粗大;③馬口魚的嘴很大,這是它與精條的又一主要區別。
  • 神仙魚的特徵、生活習性,以及有關養殖的基本知識
    神仙魚(又名燕魚、帆鰭魚、天使魚)學名:eimekeiAhl英名:AngelFish科屬:麗魚科Cichlidae特徵:體形扁而高生活習性:神仙魚不但體形優美動人,而且遊姿幽雅,色彩協調,給人們以莊嚴又溫文爾雅的感覺。當它在水族箱內翩翩舞動時,如同仙女群舞,令人迷戀。所以它一向被認為是熱帶魚之王和熱帶魚的代表,愛好飼養熱帶魚者一般都飼養幾對神仙魚,以增添水族箱的美感。此魚適宜水溫為22-26,但繁殖時應提高到30。
  • 高山杜鵑形態特徵和生長習性及在我國園林怎樣應用?
    高山杜鵑形態特徵和生長習性及在我國園林怎樣應用?本文對高山杜鵑的特徵特性及應用情況進行了綜述 , 以期為擴大高山杜鵑的應用範圍提供參考 。1 形態特徵和生長習性高山杜鵑包括有鱗杜鵑花亞屬 、 無鱗杜鵑花亞屬和馬銀花亞屬中的常綠杜鵑 , 以及這幾個亞屬雜交選育出來的園藝品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