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絕跡3000年後,「塔斯馬尼亞惡魔」重返澳洲大陸
皮毛黑亮,叫聲響亮刺耳,澳洲塔斯馬尼亞島上的袋獾是現存最大的食肉有袋動物,在2008年被列為瀕危物種,3000年前在澳洲大陸上絕跡,現僅存於塔斯馬尼亞島上;它們晝伏夜出,以食腐為主,外表可愛但脾氣暴躁,當地人送外號「塔斯馬尼亞惡魔」(Tasmanian devil)。
-
消失三千年的「大嘴怪惡魔」重回澳洲,生性兇悍平頭哥也不是對手
上,由於性情兇猛,又被人們稱之為「塔斯馬尼亞惡魔」,其肌肉發達,體型壯碩,能夠獵殺比它自己體型還大的動物,人們飼養的綿羊就經常會被這種小動物捕食,綿羊的體型大小是它袋獾的好幾倍,在袋獾面前卻幾乎沒有還手之力,除了綿羊之外,它還會襲擊或捕食其他的家畜家禽,它的這種捕食行為也給塔斯瑪尼亞島上的居民帶來了損失
-
絕跡3000年塔斯馬尼亞惡魔,重返澳洲大陸 |一行看世界
每天關注壹行伊朗 了解中東實事與動態 皮毛黑亮,叫聲響亮刺耳,澳洲塔斯馬尼亞島上的袋獾是現存最大的食肉有袋動物,在2008年被列為瀕危物種,3000年前在澳洲大陸上絕跡,現僅存於塔斯馬尼亞島上。它們晝伏夜出,以食腐為主,外表可愛但脾氣暴躁,當地人送外號「塔斯馬尼亞惡魔」。
-
絕跡3千年 袋獾重返澳洲大陸
文/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圖說:澳洲方舟在巴靈頓高地保護區野放袋獾圖╱美聯社 在澳洲大陸絕跡超過三千年後,外號「塔斯馬尼亞惡魔」(Tasmanian devil)的袋獾最近在著名演員克裡斯.漢斯沃(Chris Hemsworth)的幫助下重新引進澳洲。
-
三千年後,袋獾重返澳洲大陸
袋獾(Sarcophilus harrisii)是世界上最大的食肉有袋類動物,它們早已從澳大利亞大陸的大部分地區消失,目前僅存的野生種群只在塔斯馬尼亞島上。在與袋獾的競爭中,澳洲野狗很可能更有優勢。澳洲野狗是一種至少在3500年前引入澳洲的野狗,現在被認為是一種有害的物種。
-
睽違3000年 袋獾重返澳洲大陸
PHOTORGAPH COURTESY OF WILDARK(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美國國家地理(撰文:JASON BITTEL 編譯:塗瑋瑛):睽違3000年 袋獾終於重返澳洲大陸,科學家希望這種好鬥的掠食者再引入之後,能為遭受入侵種蹂躪的生態系統帶來平衡。自從「塔斯馬尼亞惡魔」袋獾的刺耳尖叫不再響徹澳洲大陸的森林,已經過去3000年了。
-
3000年後,袋獾首次重返澳洲大陸
供圖:AUSSIE ARK撰文:JASON BITTEL 袋獾消失在澳大利亞大陸的森林中距今已有3000年時間。現在,由於持續不懈的再引進努力,26隻這種瀕危的小動物得以重返澳大利亞。不過,20世紀90年代,袋獾物種感染了一種致命的傳染性口腔癌,導致其僅存的野生種群數量降至僅有2.5萬隻,全部分布於澳大利亞的塔斯馬尼亞島。 目前還不清楚三千年前澳大利亞大陸的袋獾滅絕的原因,但很可能是由人類行為導致。
-
澳洲的野貓開始有勁敵?時隔三千年,26隻袋獾重新野放到澳土地
在澳洲大陸,野貓作為一種外來入侵物種,令人非常頭疼,因為澳洲的野貓每年都會捕殺數百萬的動物為食,有些物種直接就被吃成了瀕危物種。為了在生態鏈上平衡野貓的危害,近日野生動物保護組織將26隻袋獾重新野放到澳洲大陸,這是非常有意義的。
-
澳洲的野貓開始有勁敵?時隔三千年,26隻袋獾重新野放到澳土地
在澳洲大陸,野貓作為一種外來入侵物種,令人非常頭疼,因為澳洲的野貓每年都會捕殺數百萬的動物為食,有些物種直接就被吃成了瀕危物種。為了在生態鏈上平衡野貓的危害,近日野生動物保護組織將26隻袋獾重新野放到澳洲大陸,這是非常有意義的。
-
塔斯馬尼亞惡魔榮歸故裡,外表可愛性格兇殘,捕食體型大9倍的羊
還有一類生物,大多數也生活在澳洲,那就是有袋類動物。這些有袋類動物包括樹袋熊、袋鼬、袋鼠、袋狸、袋貂、袋鼴、樹袋熊等,而其中就有一種在澳洲大陸已經滅絕了三千年的動物,號稱「塔斯馬尼亞惡魔」的袋獾,現如今因為科學家的人為幹預,它們又榮歸故裡,重新踏足澳洲大陸。
-
塔斯馬尼亞惡魔榮歸故裡,外表可愛性格兇殘,捕食體型大9倍的羊
這些有袋類動物包括樹袋熊、袋鼬、袋鼠、袋狸、袋貂、袋鼴、樹袋熊等,而其中就有一種在澳洲大陸已經滅絕了三千年的動物,號稱「塔斯馬尼亞惡魔」的袋獾,現如今因為科學家的人為幹預,它們又榮歸故裡,重新踏足澳洲大陸。
-
「塔斯馬尼亞惡魔」3000年來首次回歸澳大利亞大陸
據Ladbible網10月6日報導,在動物保護組織的幫助下,11隻袋獾,又名塔斯馬尼亞的惡魔,在澳洲的塔斯馬尼亞島生存了3000年,近期首次回歸澳洲大陸的野外開始全新的生活。由於這些小動物離開澳洲大陸野外的時間實在是太長了,自然資源保護主義者為它們重歸野外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
澳洲留學|塔斯馬尼亞大學的塔州動物及生態研究
近30隻健康的塔斯馬尼亞小惡魔被放歸到雪梨北部500公頃的動物保護區的新聞最近牽動著澳洲人的心。如果它們在Barrington Tops的無捕食者保護所茁壯成長,則可能是將這一已經在澳洲本島滅絕的物種重新引入澳大利亞大陸的重要一步。
-
3000年來,這種「塔斯馬尼亞魔鬼」,第一次回到澳洲大陸
,一個1000英畝的野生動物保護區,放生了11隻「塔斯馬尼亞魔鬼」。它們在澳大利亞大陸從生態學角度看,塔斯馬尼亞魔鬼種群的復甦,有助於恢復澳大利亞生態系統的平衡——該生態系統已被引進物種(如野貓和狐狸)蹂躪,危及本地野生動物,尤其是鳥類。
-
被稱惡魔僅存26隻,已在澳洲大陸消失千年,一絕症讓它面臨滅絕
惡魔」的袋獾,是澳洲極具象徵性的瀕危動物。早在數千年前於澳洲大陸本土消失殆盡的袋獾,當前全世界僅在澳洲島州的塔斯馬尼亞,可以找到野生袋獾的蹤跡。但在本周,澳洲保育團體公布了一項最新的復育行動,表示已將26隻塔斯馬尼亞惡魔送至澳洲大陸一處動物庇護所,將展開階段式的繁殖、復育、野放評估與試驗。
-
3000年來,這種叫「塔斯馬尼亞魔鬼」的傢伙,第一次回到澳洲大陸
130英裡的巴靈頓山頂國家公園,一個1000英畝的野生動物保護區,放生了11隻「塔斯馬尼亞魔鬼」。它們在澳大利亞大陸消失的確切原因尚不清楚,但研究人員表示,人類的獵殺可能已經消滅了許多魔鬼賴以生存的物種;氣候變化和野狗的引入,也可能是澳大利亞袋獾滅絕的原因之一。塔斯馬尼亞島是澳大利亞東南端的一個大島,一個倖存的種群已經繁衍生息,但是這些頑強的食腐動物最近幾十年來一直在掙扎。
-
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島 純淨的天然氧吧
答案是:塔斯馬尼亞(Tasmania)。空氣最清新的「蘋果之島」帶著這份驚奇,我來到了霍巴特(Hobart)。作為澳大利亞唯一的一個島州,塔斯馬尼亞島的形狀接近一個「心」形,它沒有和澳洲大陸相連。由於相對封閉的環境,因而保留了較為原始的風貌,被人們稱為「天然之州」、「陽光之州」。
-
袋獾重回澳大利亞大陸,保護生物多樣性
通常情況下我們更習慣稱呼「後獸亞綱」為「有袋類動物」,一提到這種動物大多數人都會想到澳大利亞。2020年10月初全球野生動物保護組織(GWC) 發表了一份聲明稱,一群塔斯馬尼亞惡魔被放生在雪梨以北200公裡的一個保護區內,這是3000年來塔斯馬尼亞惡魔首次在澳大利亞大陸的野外重現。
-
東部袋鼬絕跡半世紀後將重返澳大利亞大陸
新華社坎培拉3月7日電(記者徐海靜)澳大利亞是有袋類動物的老家,其中一種東部袋鼬已經在澳大利亞大陸絕跡50多年,野生東部袋鼬只能在塔斯馬尼亞島上找到。不過,在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科學家的幫助下,這種小動物很快會重返大陸。
-
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島,呼吸純淨的天然氧吧
空氣最清新的「蘋果之島」:作為澳大利亞唯一的一個島州,塔斯馬尼亞島的形狀接近一個「心」形,它沒有和澳洲大陸相連。由於相對封閉的環境,因而保留了較為原始的風貌,被人們稱為「天然之州」、「陽光之州」。至於「蘋果之島」的稱呼,則是因島上遍布果園和農場,種植著漫山的蘋果樹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