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07月01日訊昨天下午2點,心焦的讀者陳女士趕來報社,稱在微信上碰到一個騙局,希望能通過快報提醒更多的人不要上當。
陳女士今年59歲,她說這樁怪事是前天晚上吃完晚飯那會兒,突然降臨的。「我是銀行退休的,朋友圈裡都是金融界人士。昨晚一個陌生人來加我微信,驗證請求裡寫了一句『我是金融圈的』,我也沒多想就通過了。」陳女士平時就愛交朋友,微信裡光群聊就有六七十個,隨手加一個新朋友,本來也很平常。
「我加了對方,對方馬上給我發來一個群聊邀請,群名就叫『金融群』,我也順手加了。當時群裡有幾十個人吧,也沒人說話,我也沒主動發言,昨晚就這麼平靜地過去了。結果今天早上起來一看,未讀信息幾百條!我再一看,群成員已經有200多個了。」
雖然未讀消息一大堆,但出於禮貌,陳女士還是細心地都翻看了一下。
這一看嚇一跳——在群裡說話的,主要就是群主一個人。這個群主的ID,名字一欄空白,性別顯示為女性,所在地區填的是美國伯明罕。而群主在群裡發出的所有內容,全是垃圾信息,要麼就是成堆無意義的表情符號,要麼就是成篇汙穢不堪的髒話。
陳女士再一看,原來群主發這些信息,居然是為了逼群成員交錢!
在她給我看的一張截圖裡,群主說道:「@金×、@師太×××,這兩位大哥如果真想要退群,小弟能幫到你,我只希望你能給我紅包,8.88元,兩分鐘之內我一定把你們踢出去。我已經幫了16個人出去了。」
意識到自己上了當,陳女士馬上點擊群聊界面右上角的圖標,準備退群,但只要她一點右上角圖標,微信馬上閃退,手機界面回到桌面,連試幾次,都是如此——這是一個不經群主同意就退不出的群!
等昨天下午再去看,這個群的名字已經變成了露骨的「紅包群」,而且也無法將這個群的消息設置為免打擾。
「真的不知道這個群主用了什麼流氓軟體或木馬,太恐怖了!」陳女士又惱又憂,「之後我就連續看到有群成員給紅包,群主問每個人要的數目不一樣,一聲不吭直接願意給錢的,他就要5.9元,你要是罵他,他就加價,收你八塊九塊。」陳女士說,昨天下午這個群裡還剩94人,一些成員不堪其擾交了紅包退出了,又有些新成員被拉進來。「雖然退群要給的『紅包』只是小錢,但我不想就這麼忍氣吞聲照辦,絕對不能跟這種人妥協!」
然而不退的話,生活又受到極大騷擾。「現在群主暫時沒發動什麼攻勢,我就怕他還要使壞,瘋狂發垃圾簡訊刷屏,幾百幾千條發過來,我的手機(陳女士使用的是64G的iPhone6新手機)之前就險些被垃圾信息刷成死機!」陳女士忿忿地說。
昨天我也嘗試撥打了微信開發方騰訊公司的「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熱線」,但未能得到專業解釋。
搜索網絡發現,從去年開始,確實也有幾位網友在不同的論壇發帖描述過類似經歷並表達憤慨,但回帖中也無人能做出合理解釋。
近年來,通訊(網絡)詐騙犯罪發案在全國增勢猛、損失大,群眾反映強烈。據杭州警方統計,今年以來,杭州警方已受理通訊(網絡)詐騙案件9013起,同比去年同期上升27%;涉案金額近1.66億,同比上升29.1%。這類案件都是跨境、跨區域異地作案、團夥作案,被騙的資金也往往在幾十分鐘內被層層轉帳,並在外省、境外取現,破案打處、防範止損的難度極大。
昨天上午,杭州市公安局剛剛啟動運行了集打擊破案、防範指導等功能於一身的「杭州市反通訊(網絡)詐騙中心」。中心設在杭州市刑偵支隊,成員都是支隊的資深刑警。
就陳女士遇到的微信騙局,我第一時間諮詢了杭州市反通訊(網絡)詐騙中心。
「目前杭州警方還沒有接到過類似報案。」民警說,「希望這位陳女士能儘快到轄區派出所報案,警方一定會全力核查。另外也再次提醒,在微信加新朋友和新群,務必謹慎!」(都市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