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必要給孩子做個過敏原檢測嗎?

2021-01-09 澎湃新聞

原創 嘟媽DuMa 嘟嘟醫生

當媽以後,對於過敏一定不會感到陌生。當小朋友接觸到某些東西或者吃了某些食物後,出現皮疹或者噁心嘔吐等症狀時。

我們就知道——

哦豁!又中招了!

過敏是如何引起?

過敏其實是人體對於外來物質甚至自身的一種過度免疫應答。

人體的免疫系統是一把雙刃劍,好的是它能保護人體不受外界有害物質的侵襲,不好的是當外來物質被認為是有害的時候,它便會發動全身免疫細胞去攻擊,而很多時候這種物質並無害處。

人體將無害物質視為有害物質並發生過度免疫應答的現象就叫過敏。簡單的說,過敏的發生是由於人體接觸了過敏原。

那麼過敏原又是啥?

顧名思義,過敏原就是引起過敏反應的抗原。它的種類五花八門,總的來說分為吸入性、食入性和接觸性三大類。上到空氣中的粉塵,下到水中的魚蝦,以及日常的洗護用品都可能是過敏的罪魁禍首。

吸入性:如室內屋塵、塵蟎、寵物皮屑、春秋季花粉、黴菌等;

食入性:雞蛋、牛奶、小麥、花生、核果等;

接觸性:染髮劑等。

而臨床上治療過敏的最佳方法就是去除過敏原,那麼前提是首先得找到過敏的真正元兇。

這裡就要提到過敏原檢測了!

過敏源都檢測哪些物質?

正常我們血清學或者點刺實驗所檢測的有20餘種常見的過敏源如:戶塵蟎,屋塵蟎,狗毛,貓毛,蟑螂,黴菌,一些常見的植物和食物等。

常用的過敏原檢測手段

常用檢測方法

優點

缺點

適用人群

點刺試驗

相對其他的檢測手段時間較短,反應明顯可在20min內觀察結果,對兒童來講點刺時皮膚不會出血、不疼痛,操作簡單、快捷、安全,不需特殊儀器,不受環境的局限

過敏原種類偏少,有時不能完全滿足臨床的需求

可以配合的大齡兒童和成人,無症狀或症狀輕微患者

特異性免疫球蛋白IgE、IgG檢測

特異度高、順應性好,且有更多的過敏原種類,能更好、更準確地找出過敏性患者的過敏原

需要靜脈抽血,操作繁瑣,檢測時間長,費用比較昂貴

小兒、孕婦、症狀較重的患者或不願做皮膚試驗的患者

當然,理論上,持久不愈的過敏性疾病患者應一併通過體內和體外手段進行過敏原的篩查。

寶寶過敏了一定要檢查過敏原嗎?

不同的過敏原,可以引起不同的過敏症狀。

吸入性過敏原:可以引起哮喘、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咳嗽、過敏性結膜炎等疾病;

食入性過敏原:常常引起腹瀉、皮疹等,嚴重的可以出現休克等嚴重過敏反應等。

目前,如果孩子出現了過敏症狀,醫生通常會根據過敏原的不同,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同時多注意休息和飲食,儘量少食用容易導致過敏性的食品。

如果寶寶有明顯的過敏症狀,進行過敏原篩查很重要,過敏原檢測結果是幫助我們發現可疑致敏原的重要手段之一。

但是也並不是查了過敏原就萬事大吉了!也可能做了檢查花了錢也查不出。這是因為:

1、檢查缺乏針對性

過敏原相關檢查包括皮膚點刺實驗、食物組和吸入組血液檢測IgE水平。

因為過敏原檢查食入組、吸入組的元素有限,而孩子接觸的是空氣、食物、玩具、衣物等成千上萬的元素,沒有針對性的查過敏原,如同大海撈針。

2、實際意義不大

查出陽性結果的食物有可能是孩子正在食用但並沒有任何症狀的食物,而一些從沒接觸過的元素卻提示過敏。

這樣一來,孩子目前的症狀仍然無法解釋,導致家長更加焦慮和失望。

什麼情況需要做過敏原檢查?

美國過敏與感染性疾病國立研究院的建議是:如果孩子小於5歲,有中度到重度的特應性皮炎,且滿足以下條件的:

儘管進行了很好的皮膚護理和外用藥治療後,病情仍持續;

對某種食物具有可靠的、立即發生的過敏反應經歷;

以上兩者皆有;

懷疑某種物質過敏,又無法通過激發試驗確定。

但是如果孩子只有溼疹,而沒有發生明確的食物過敏現象,或者孩子的溼疹在皮膚外用藥以及保溼處理後能夠好轉,或父母本身沒有明確的食物或藥物過敏史等情況,家長就沒有必要去通過這個檢查結果判定孩子食物過敏。

如果做了檢測,如何解讀檢查報告?

1、篩查報告顯示為陰性的

篩查報告顯示為陰性的,患者平日食入或接觸後,也無任何過敏反應的,為真陰性;患者可以大膽地繼續食用或接觸。

篩查結果為陰性,但患者從未接觸過的食物或其他物品,有假陰性結果的可能。建議患者先少量接觸三至五天看看有無過敏反應。

篩查結果為陰性,但患者確曾有接觸後發生過敏反應的物品,應暫時避免再次接觸。

2、篩查報告顯示為陽性的

篩查報告顯示為陽性的,患者平日食入或接觸後,確有過敏反應的,為真陽性;建議患者暫停規避一段時間,然後三至六個月後可重新少量試吃。但對於曾發生嚴重過敏反應的食物,建議嚴格忌口,以免發生生命危險!

篩查報告顯示為陽性的,但患者平日食入或接觸後,無任何過敏反應的,可能為假陽性。建議暫停這些物品一至兩周,然後再重新小量嘗試。仔細觀察患者有無過敏反應之後再做定論。

篩查報告顯示為陽性的,而患者從未接觸過的食品或物品,建議暫時避免接觸此類物品。可在三至六個月之後,少量、遞次嘗試,以確定是否存在過敏現象。

END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過敏原檢測你做了嗎?
    發作前多有噴嚏、流涕、咳嗽等先兆期表現,繼而有胸部緊迫感,嚴重時發紺、呼吸困難、大汗淋漓、端坐體位等。5、花粉症該病也稱為枯草熱,主要是患者對植物花粉過敏,常累及眼及上呼吸道,絕大部分是由風做傳播媒體的花粉所致。
  • 過敏原的檢測方法
    為什麼會過敏?原因很多,諸如遺傳因素、衛生假說、早期腸道菌群都可能與過敏有密切的關係,也是研究的熱點。過敏是個非常複雜而需要更多探索的領域,其機理的研究,需要很多專業人士的努力。 對於患者或者過敏患兒的家長,可以暫時不去探究過敏的機理,但對於一些過敏原的知識的了解還是有必要的。
  • 寶寶過敏原檢測的全過程問與答
    引起寶寶過敏的原因有很多,有的寶寶是蛋白質過敏,不能吃雞蛋和蛋糕等,有的寶寶則接觸到花粉會過敏,因此寶寶過敏的對象就有2000-3000種。一般寶寶過敏時皮膚瘙癢, 有蕁麻疹出現,嚴重的過敏甚至會休克。;因此過敏體質的寶寶做一次過敏原檢測很重要,可以檢測過敏原並多加防範。那麼,多大的寶寶可以做過敏原檢測呢,做一次過敏原檢測多少錢呢,等等這些問題,小編將一一解答。
  • 食物過敏會伴隨孩子終生嗎?要做哪些檢測才能確診?孩子食物過敏...
    吃蛋糕沒事,吃蛋羹卻起了風團;一喝牛奶就嘔吐、拉肚子……食物過敏兒童的一日三餐令家長倍感焦慮。食物過敏會伴隨孩子終生嗎?要做哪些檢測才能確診?如果致敏食物不能吃,如何保證營養?食物過敏的症狀和別的過敏性疾病相比看上去沒什麼不同,那怎樣才能確診,又該如何治療?「有的家長要求醫院給孩子做的檢測越多越好,這是誤區。」文利平說,食物過敏的檢測關鍵在精準而不在多,一定要跟臨床病史相符。一些未經論證的檢測,如過敏原特異性IgG檢測、生物共振/生物電檢測、細胞毒性測試等,不但不能用於食物過敏的評價,還會干擾診斷、加重家長的焦慮情緒。
  • 【健康科普】關於過敏原檢測,你想知道的八個問題!
    No.2寶寶過敏了一定要檢查過敏原嗎?目前,如果孩子出現了過敏症狀,醫生通常會根據過敏原的不同,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同時多注意休息和飲食,儘量少食用容易導致過敏性的食品。吸入性過敏原可以引起哮喘、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咳嗽、過敏性結膜炎等疾病;食入性過敏原常常引起腹瀉、皮疹等,嚴重的可以出現休克等嚴重過敏反應等。因此如果寶寶有明顯的過敏症狀,過敏原檢測還是很有必要的。要查!要查!!
  • 到底要不要查過敏原?過敏原檢測的意義有多大?
    過敏原檢測的意義有多大?   毋庸置疑,皮膚科最常見的皮膚病,就是過敏性皮膚病。  比如:溼疹、皮炎、特應性皮炎、蕁麻疹、血管性水腫、藥疹、接觸性皮炎等。  當我們了解了這些皮膚病是過敏性皮膚病以後,  首先想到的就是到底對什麼過敏?過敏原是什麼?
  • 過敏原檢測
    食物不耐受檢查也是唯一針對食物過敏的遲發反應(IgG)檢測手段。腹瀉、口腔潰瘍、蕁麻疹、痤瘡、偏頭痛、易疲勞、憂鬱、氣喘、睡眠障礙、磨牙等慢性症狀,如查不出病因,都應做食物不耐受檢測,都可能與食物不耐受有關。
  • 皮膚過敏原檢測方法有哪些?
    核心提示:皮膚過敏原檢測怎麼進行?臨床上很多皮膚病的發生與發展都與接觸過敏原有關。而臨床上多數過敏性疾病的患者通常只是做緩解症狀的治療,而沒有找到引發過敏的真正原因,因而也就做不到針對性的預防和治療,導致病情反覆加重、遷延不愈。過敏原檢測能查清楚人體到底是因接觸性、食入性或吸入性的過敏原引起的過敏反應,以便能針對性得預防皮膚過敏。下面來講講皮膚過敏原檢測的方法。
  • 過敏原怎麼查,過敏原檢測有什麼項目
    而在臨床實驗中,很多過敏患者發生過敏多與過敏原有關,只有找出真正的過敏原,才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避免與過敏原接觸,從而導致過敏現象的發生。那麼怎麼查過敏原?過敏原檢測有什麼項目呢?由於過敏分很多種類型,治療的方法也是不一樣的,只有進行了過敏原檢測才能確診或排除對什麼過敏過,而過敏原的確定對過敏性溼疹、鼻炎、哮喘食物過敏等疾病的治療則是至關重要的。
  • 過敏原檢測有什麼項目,為什麼要進行過敏原檢測
    點擊查看 過敏性疾病是生活中最常見的疾病,有時誤吃食物或置身易過敏環境,就會引發輕微或短暫的過敏反應。但是有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是對什麼東西過敏,從而很難進行預防。所以過敏原檢測就變得尤為重要,那麼過敏原檢測有什麼項目?做過敏原檢測有什麼用?
  • 和過敏有關係嗎?過敏又怎麼檢測?
    寶寶溼疹一直是個讓寶媽頭疼的問題,到了添加輔食的時候也是各種小心,不敢吃這不敢吃那,可是孩子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各種禁忌會不會影響生長發育?要不要帶寶寶做過敏原的檢測?今天口袋育兒就來專門說說這個問題。1 |溼疹和食物過敏有啥關係?
  • 任何過敏原檢測 都不能直接確定過敏原
    避免這些因素有助於預防過敏性疾病  2014年~2015年,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婦幼保健中心在全國33個城市組織實施「城市嬰幼兒過敏流行病學調查項目」,調查分析了嬰幼兒過敏的相關風險因素,結果發現,除了父母有過敏史是最強的危險因素外,孕產期、哺乳期一些因素也和嬰幼兒過敏相關。儘量避免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預防過敏性疾病。
  • 還在做儀器檢測過敏原?國家已叫停 有醫院仍在做
    報導播出後,國家食藥總局、國家衛計委下發文件,要求禁止此類儀器檢測過敏原,並對兩種產品的註冊申請予以駁回不,這意味著,新生產的此類儀器無法在國內銷售。但記者調查發現,仍有不少醫院在違規使用此類儀器檢測過敏原,更有醫生說出了「大實話」,「基層查的沒那麼嚴」。
  • 過敏原檢測,一篇全知道
    而臨床上多數過敏性疾病的患者通常只是做緩解症狀的治療,而沒有找到引發過敏的真正原因,因而也就做不到針對性的預防和治療,導致病情反覆加重、遷延不愈。因而建議經常過敏的患者,一定要做一下過敏原篩查檢測,查清楚到底是接觸性的、食入性的還是吸入性的過敏原引起的過敏反應,以便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千萬不要把過敏當成小毛病而忽略了檢查和治療,最終導致嚴重的後果。
  • 警惕開始被濫用的食物過敏原檢測
    但其實這跟消化系統問題的食物不耐受還是有差別的。過敏原檢測過敏原檢測就是通過檢測手段來確定身體到底是對哪些物質過敏。通過和讀者在後臺的交流,我們聽說過不少種很奇怪的檢測方式,比如有的藥店不知道用什麼機器在孩子身上比劃兩下就打出一個過敏原報告,有些則使用棉籤在身上擦擦然後放進某個神奇的設備裡,剪頭髮做測試這種我們小時候最常見的萬能檢測法也出現在了某些藥店的過敏原測試中。
  • 過敏原檢測哪些方法靠譜?
    事實上,過敏原檢測沒那麼簡單,從現在科學的角度來說,生物共振波檢測過敏原缺乏科學依據。過敏原檢測是一件非常複雜的事情,絕不是一次檢測就能定論的,貿然相信錯誤的過敏原檢測報告對患者健康十分不利。如果懷疑自己或家人患過敏性疾病,最好去正規的大醫院選擇臨床常用、靠譜的過敏原檢測方法。
  • 過敏原檢查有異常,就一定是過敏嗎?
    很多有過敏性鼻炎、溼疹的寶寶,甚至體重增長不好的寶寶,都做過一項叫血清過敏原的檢查。項目中有總IgE和各項過敏原(例如牛奶、雞蛋等食物,蟎蟲、花粉等吸入過敏原)的特異性IgE的數值。如果發現了有某項或者某些數值增高,家長會疑惑:這是不是說明我孩子一定對這種物質過敏,以後要完全迴避呢?數值正常的是不是代表肯定沒有過敏,以後也不需要擔心呢? 下面我來解答這些常見的疑問。
  • 孩子疑似食物過敏?學會3步法找準過敏原
    什麼情況下才需要去醫院進行過敏原檢測和食物不耐受檢測?過敏原化驗單該怎麼看?需要嚴格遵守食物過敏、不耐受清單嗎?家長自己能判斷的。家長自己能判斷的就不需要做過敏原檢測有相關困擾的家長一定對IgE和IgG兩項檢測不陌生。一般我們說帶孩子去醫院查過敏原、查食物不耐受,其實就是去醫院進行IgE抗體檢測和IgG抗體檢測。
  • 過敏原檢測,你真的懂了嗎?
    但是,過敏原檢測也存在許多問題,有時臨床表現分明提示可能是過敏反應,但是檢測不出過敏原;而有時臨床表現不過敏的物質,過敏原檢測卻陽性;甚至有時患者對檢測出的過敏原從來沒有接觸過。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醫學上認為,過敏性疾病是指由變應原(過敏原)引起的機體異常免疫反應,結果導致組織炎症或器官功能障礙。
  • 怎樣檢測皮膚過敏原
    核心提示:怎樣檢測皮膚過敏原?皮膚過敏是一種過敏反應,只是發生在皮膚上,一般只會引起皮膚起紅珍、瘙癢、發紅等症狀,患了皮膚過敏,可能是接觸了某些固定的過敏原,如食物、藥物、漂浮物等,只要找出患者對哪些過敏原過敏,防治就有方向了,那麼該怎樣檢測皮膚過敏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