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杭州市中醫院皮膚主任陶承軍打電話給記者,「我這裡有個新奇玩意兒,要不要過來看看?很兇猛呢!」
見面後,陶主任拿出一個玻璃瓶,輕輕一晃,裡面有隻小蟲子在瓶底亂爬。「這就是鼎鼎大名的蜱蟲,你們報紙上曾經講過的,這是硬蜱,比以前說的軟蜱還要厲害。」
這隻蜱蟲圓圓的,甲殼油光發亮,像顆白色的圍棋子,直徑有1.5釐米。「蜱蟲,我們這裡一年總有一兩例。但像這麼大的,硬殼的,還是第一次。」陶主任說。
這蜱蟲是上周五從一位大姐腿上拔下來的。
蜱蟲拔下來的時候,嘴裡還含著一塊肉
大姐姓郭,52歲,住在嘉興海寧市的一個村裡。
就診時,蜱蟲叮在郭大姐左腿的膝蓋後面,腿一彎,蟲子嵌在肉窩裡。站直時,粗粗一看,就能看到這蟲子,整片皮膚通通紅。用手輕輕拔蟲子,它蟲腳亂抓,頭更往肉裡鑽。
陶主任告訴郭大姐,這是蜱蟲,專門叮在人身上,吸血。郭大姐尖叫一聲,「這麼噁心!快幫我弄掉它!」
「不能用手抓,硬拉,它的嘴巴會留下來的。」陶主任用棉花蘸了麻醉藥,塗在蜱蟲上,一分多鐘後,用手術鉗慢慢把蟲子拉出來,蟲子嘴裡竟然還含著一塊血紅的肉!
蜱蟲蟲腳亂動,看到的人都說,這麼大一隻蟲子叮在人身上,吸人的血,有點可怕。
怎麼被蜱蟲咬的?
「我也不知道,有幾天,我去過村邊的小灌木叢,樹很矮的,到我腰這裡。」郭大姐說,她是為了抄近路,穿過灌木叢,到村的另一邊去。
「好幾天前,我就看到腿上長了個東西。那個時候,還沒這麼大,只是一個小黑點,用指甲颳了兩下,弄不掉,我就讓它去了。幾天下來,這個東西越來越大,從芝麻大小變成黃豆大小,現在有山核桃這麼大,顏色也越來越淺。摸上去光光的,硬中帶軟。我還以為是腫瘤,馬上叫他們來看。」
郭大姐的女兒打開檯燈,就著燈光仔細看,一摸,這東西還會扭動!趕緊帶媽媽來醫院。
浙江省有多種蜱蟲
每年4月到10月是活躍期
目前浙江已知存在的蜱種主要為中華硬蜱、卵形硬蜱、粒形硬蜱、長角血蜱、龜形花蜱、金澤革蜱、鐮形扇頭蜱等。
蜱蟲是一種常見寄生蟲,常見的蜱身體只有半粒芝麻大小,呈灰色,吸血後身體漸漸變大,膚色也會變成暗紅,但不同的蜱蟲在顏色上會有不同。
「蜱蟲分為軟蜱和硬蜱,我接診的蜱蟲咬傷病人中以軟蜱為多,佔80%以上。」陶主任說,每年的4月到10月是蜱蟲活躍期,蜱蟲喜歡在有山有樹的野外。
在杭州地區,蜱蟲多見於杭州周邊郊縣,有山有樹的地方。比如,餘杭、臨安、蕭山等山丘交接地帶。而在市區,一些雜草叢生的山地也是蜱蟲較多的地方,如寶石山、小和山等區域。
碰到蜱蟲叮咬,不要用手擠破和抓撓
陶主任說,蜱蟲叮咬後可引起過敏、潰瘍或發炎等症狀,一般症狀比較輕。如果被咬後出現發燒等不適症狀,要及時就醫。
「蜱蟲是媒介生物,可傳播病毒、細菌、寄生蟲。」陶主任說。蜱蟲叮咬人的同時會釋放出一種麻醉物質,把自己的頭埋在人體的皮膚內吸血,同時還會分泌一種對人體有害的慢性螺旋體病毒,導致慢性遷延性紅斑,會有皮膚紅腫、疼痛等症狀,嚴重的還會引起神經系統、心血管等部位併發症。
如果蜱蟲叮在皮膚上,不要用手拉它,如果硬拉它出來,越拉它越往裡鑽,而且還可能直接拉斷它,導致蜱蟲的頭留在體內,毒液滲透進人體。應該到醫院請醫生幫忙。
發現蜱蟲時,無論是在人體或動物體表,還是在牆面、地面,不要用手直接抓,更不能擠破,它會分泌毒液。可用鑷子或其他工具夾著,燒死。如果不慎皮膚接觸到了蜱蟲,尤其是蜱擠破後的液體,要用碘酒或酒精局部消毒。
陶主任提醒大家,夏季正是蜱蟲的活躍季節,大家衣服穿得單薄,外出郊遊、爬山,很可能把蜱蟲帶回來。所以大家去野外遊玩時要小心,最好穿長衣長褲出行。
插播網友評論:
掃描下載大浙網手機端頁卡 隨時隨地悅讀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