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紅十字會的創建人是沈敦和。中國紅十字會自一九零四年在淞滬創立後,在歷任正副會長中有一個人的名字十分醒目。那就是黑幫大佬杜月笙。
杜月笙是一位風雲人物,有「土皇帝」、「三百年幫會第一人」、「幫會教父」之稱。
他與黃金榮、張嘯林並列為「三大亨」。三人中,有「金榮貪財,嘯林善打,月笙會做人」的說法。
杜月笙的勢力非常大、觸角很廣。他有過人本領,長袖善舞,上下通吃。無論是對前清遺老、軍閥政要、國軍高層,還是對社會名流、金融工商巨子,他無不執禮甚恭,傾力結交。
如張學良、孔祥熙、宋子文、戴笠等,都是杜的豪門密友。
杜月笙與蔣介石的關係也不一般。蔣介石早年落難的時候,曾拜入黃金榮的門下,在此期間認識了杜月笙。
杜月笙心狠手辣,殺人如麻。1927年4月,蔣介石發動了反革命事變。為了支持蔣,四月十一日晚,杜月笙設計活埋了工人運動領導者汪壽華,隨後又指使青幫打手襲擊工人糾察隊,大肆殘害革命人士和工人群眾。
杜月笙善於經商、斂財。他賺錢的手段很多,如販賣鴉片、開設賭坊等。他還有自己的公司,涉及金融、工業、教育等。他成立的三鑫公司,壟斷了法租界的銷售,聚斂了大量錢財。
杜月笙心狠手辣。不過,他也有不為人知的一面。那就是他一直積極投身慈善事業。
杜月笙的慈善生涯始於1922年江浙地區的特大水災。
江浙地區發洪水後,在淞滬舉行的募捐遊藝大會上,黑幫大佬杜月笙當場捐出了三百大洋賑濟災民,高居捐款榜首,一時名聲大震。
之後,杜月笙開始積極參與各方的賑災工作。他曾倡議將喜喪儀禮移作賑款。有一次,他主動把打算送給黃金榮64歲壽儀的50288大洋移作賑款,並組織發起各種形式的遊藝演劇助賑。
抗戰時期,「一二八」淞滬抗戰爆發後,各界人士深感中國缺少能夠參與作戰的飛機,於是就發起「航空救國」運動。杜月笙積極響應,立即斥資四萬大洋,向外國訂購了兩架雙座飛機。
一架飛機定名「月文」號,送給淞滬飛行社。月文號教練機為中國培養了不少優秀飛行員,積累了寶貴的飛行經驗。為抗日立下了大功。
另一架德國容克式飛機,命名為「月輝」號,送給駕駛單機飛越歐亞兩洲的第一人、飛行英雄孫桐崗。後來,這架飛機改名為「鵬程萬裡」號。淞滬戰役時,二大隊派出輕轟炸機九架,由孫桐崗領隊,轟炸了黃浦江中的日本軍用船隻。
蔡廷鍇將軍與日寇血戰淞滬時。杜月笙和著名報人史量才等人組織了市民地方維持會,杜月笙任副會長,他在學生界和文藝界組織起戰地服務團,又在工商界帶頭募捐,並親自在戰火中驅車到十九路軍軍部,送去大量罐頭食品和生活用品。
市民地方維持會在戰爭期間共募集了九十三萬元捐款,不僅為前線軍隊提供了大量物資,還開辦了65個收容所,收容了3萬多難民。
後來,蔡廷鍇將軍動情地說:「三十五天血戰,十九路軍永遠不會忘記一個人,就是杜先生。」
由於杜月笙在災荒賑濟和日常慈善工作上的成績,一九三四年十一月,他被推選為中國紅十字會總會的副會長。當時的會長為王正廷,蔣介石則擔任名譽會長。
到一九四三年為止,杜月笙一共擔任了12年副會長的職務。
全面抗戰開始後,杜月笙把慈善重心轉向了戰時救護。他領導的救護醫療機構,讓四萬多名抗日受傷軍民得到妥善救護。此外,他還應潘漢年的要求,從國外進口了千套防毒面具,專門送給八路軍使用。
南京保衛戰之後,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及各地工作人員大多撤退到漢口,杜月笙也趕到漢口部署救護工作。他在漢口成立臨時救護委員會,設置的醫療隊。醫療隊救護工作所需的物資、車輛,許多都出自杜月笙的影響力和號召力,他還曾動員手下幫會組織捐助抗戰。至抗戰結束,紅十字會所救護的軍民總數達260萬人。
杜月笙也直接創辦了一些慈善公益機構,如醫院、學校等。
杜月笙是黑幫大佬,他為何醉心慈善?
有人說,這與其成長經歷分不開。出身貧苦的杜月笙四歲喪母、六歲喪父,在多年的混江湖中他養成任俠尚義的性格。
也有人說,杜月笙醉心慈善也不乏政壇投資的個人私心,他知道自己的「黑幫事業」永遠都上不了臺面,想改變形象,途徑就是慈善。通過一系列的慈善行為,他順利地洗刷乾淨自己,身份也得到了提升。
杜月笙一生財富無數,捐款也無數,他去世時家財僅有11萬美元現金。
杜月笙病入膏肓時,他讓大女兒杜美如打開家裡的保險箱,箱裡裝著滿滿的別人寫的借條。最少的一張是5000美元,最多的一張是500根金條。杜月笙一張一張全部撕掉了。
子女們非常不解:「別人欠你錢,你咋不要?為什麼要撕了?」
杜月笙說:「我不希望我死後你們到處要債。借出的表面是錢,實際是人情。感恩的,永遠會記得我們杜家的好。不感恩的,你去要帳,可能換來牢獄之災。」
1951年8月16日,杜月笙病逝,終年63歲。
杜月笙臨終前的最後一句話是:「我沒有希望了,可你們還有希望,中國還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