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霸凌」這個詞才進入教育工作者和家長們的視野,但多數人的理解還停留在「霸凌就是學生之間的暴力欺凌」這個層面。實際上,暴力事件只是校園霸凌的「冰山一角」,更多的霸凌行為藏在水下。家長不要掉以輕心,覺得是孩子之間小打小鬧,出現這6種情況,你要注意孩子了。作者:喬巴(富書主編)來源:富書(ID:kolfrc)
校園暴力,真的很可怕
今天看到一個新聞,倒吸了一口涼氣。
9月16日,在廣西都安,發生了一件聳人聽聞的事情,安陽中學八年級學生韋某被同學從四樓直接扔了下去,身受重傷。
身穿黑色上衣的韋某同九年級的黃某發生口角,突然身材高大的黃某從4樓走廊抱起韋某,徑直扔出了樓外!
雖然有同學伸手攔截,可是為時已晚,幾秒後周圍的同學才反應過來,查看墜落同學的情況。
然後黃某往樓下看了幾眼,頭也不回走進教室。
而韋某則臟器嚴重受損,至今仍在重症監護室中救治。
事情因何而起,有什麼前因後果,我們還不得而知,其中可能還有內情,甚至可能反轉,我們暫時不做評論。
但是單就黃某直接把學弟丟在四樓這個舉動,就已經非常可怕了。
那可是四樓,直接從樓道裡,往下扔,扔完頭都不回地走,這樣的舉動和謀殺無異!
難怪網友們都感嘆:現在有的小孩真的戾氣太重,把生命看得太輕了。
這些年,校園暴力屢禁不止,傷害指數也是一步步升高。
去年4月3日,一段"彭州隆豐中學校園暴力"的視頻在微博流傳。
一位黑衣女生在高處讓一綠衣女生站好,在三十五秒內扇綠衣女生耳光共計十四次。
隨後打人女生又對身旁另一短髮女生進行腳踹、扇耳光等行為。
視頻中打人女生不斷發出"牛皮呦"、"啥意思"等一些侮辱性語言。
今年4月1日,廣東佛山某校園內,一名滿嘴髒話的女生,用粵語不斷用髒話催促和辱罵一名男生,要求男生脫下褲子。
嘈雜的背景音中也能夠聽到有其他人在旁插嘴助威。
最後,男生無奈之下,先是兩頭張望了一下,正對著鏡頭把褲子拉了下來。
根據視頻拍攝的環境,疑似是學校的走廊上,鏡頭晃動間還能看到不少圍觀的同學。
這些令人震驚的事實就發生許許多多的校園裡,也許哪一天就會降臨在我們的孩子身上。
從小我們就教育孩子要待人溫和、友善懂事。可是卻往往忘記了告訴孩子,不是每個人都如他一樣善良純淨。
校園暴力,真的很可怕,有時候,惡魔真的就在身邊。
校園霸凌,本質上是種權力關係
我們之所以認為校園暴力離孩子很遠,很多時候是我們誤解了霸凌的含義。
社會學家斯塔德耐爾這樣定義校園霸凌:
孩子們之間權力不平等的欺凌與壓迫,它一直長期存在校園中,發生這些同儕間欺壓的行為。
可能包括肢體或言語的攻擊、人際互動中的抗拒及排擠,也有可能是類似性騷擾般的談論對別人的性或對身體部位的嘲諷、評論或譏笑。
本質上,校園霸凌是一種權力關係,是成人世界的不平等的一個變種,是社會病態的一種表徵。
校園霸凌背後往往是原生家庭殘缺、父母不作為、學校監管失當、社會戾氣過重等一系列深層原因。
因此,要根治也就格外困難。
其實,校園暴力遠遠不止那些可見的拳打腳踢,有些無形的傷害對孩子的影響更大,也更難察覺。
去年,我看到騰訊一檔節目《與陌生人說話》,採訪承受十年校園暴力之久的「神女」——王晶晶。
浙江溫嶺高一女生王晶晶遭遇校園霸凌,同學們謠傳她小學就整容、男朋友不間斷,她成了大家口中的「神奇的女子」,簡稱「神女」。王晶晶說:「我已經是一個被妖魔化的形象了,我不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妖怪、怪物,他們(霸凌者)不會考慮我的感受。」
《與陌生人說話》
你很難想像這個來自浙江溫嶺的普普通通的女孩,在過去十年裡遭遇過什麼。
從高一起,炫富、整容、性工作者…這些編造的惡毒標籤就貼在王晶晶的身上,她上學被圍觀、遭陌生人扇耳光、私密照傳遍貼吧。
她幾次試圖自殺以證清白,可是每次過後,迎來的卻是「老套的煽情爛梗」這樣的謾罵和嘲諷。
這個瘦弱的女孩,在罵名下隱忍地活了10年,那本該是人一生中最純真美好的10年。
而當年的施暴者,直到今天也沒有向她道歉。
不僅如此,你去翻看幾個當年霸凌者的微博主頁,他們到現在還死不悔改,還在惡意詆毀受害者。
在他們的心目中,王晶晶仍然是個「神女」,也必須是個「神女」。因為只有這樣,他們當年的所作所為才能「理直氣壯」,他們才能「問心無愧」。
說到底,這是一種人格剝削,也是一種壓迫弱者的權力關係。
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也許多年之後,那些施暴者會說:我怎麼不記得?不記得我把粉筆塞到她嘴巴裡,不記得扒過她的衣服。就算有,我就是鬧著玩兒的啊,開玩笑的。
可是,並不是所有的傷痛都會隨時間的推移而被淡忘,被霸凌的記憶就像心口的一根刺,扎在受害者的最深處。
莫說這是炒冷飯,想想如果就發生在你的孩子身上,你會怎樣?
為了孩子,我們應該盡全力對校園霸凌說NO!
忍耐不是美德,憤怒才是
根據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針對10個省市的5864名中小學生調查數據顯示,偶爾被欺負的學生佔32.5%,有6.1%的學生會經常被高年級的同學欺負。
但當面對欺凌,只有一部分學生選擇報告老師、家長或者警察,大部分學生選擇沉默。
越沉默,校園暴力就越厲害,這樣的循環,最後會傷害到每個孩子。
多年前,讀書的時候,我認識一對美籍華人,有一個15歲大的兒子。
有一次,我們聊天,說起華人小孩在校園裡的遭遇。
在他們所在的南部州,一直保留了種族歧視的殘餘。白人小孩會結夥欺負其他種族的小孩。
比你往你的衣櫃裡放四腳蛇,朝你的書包裡撒尿,甚至放學以後拖到角落打架。遇到這些事,去找老師,老師也一般不管。
受害者有時候是黑人,有時候拉丁裔,但最受欺負的是華人小孩。
因為華人最乖,遇到欺負除了躲在角落哭泣,就什麼也不會。
而且華人小孩不像黑人那樣抱團,總是單個行動,於是更加受欺負。
不過,這對夫婦的小孩不是這樣。
因為父母從小就教育兒子,美國社會不是一片淨土,這裡也有弱肉強食的法則,如果想捍衛自己的權利,就要變得更強大。
於是,他們家兒子從小就鍛鍊,有一身不錯的肌肉。
有一次,3個白人小孩又來欺負他,把口水吐到他的書包上。
結果他家兒子對著領頭的小孩上去就是一腳,一下子把三個小孩都嚇傻了。
他們也許第一次發現,原來這個黃皮膚的小孩也會反抗,而且還很有力量。
從那以後,再也沒有人敢欺負他家兒子了。
說到底,這個世界很不完美,我們很難保證孩子不會受到傷害。所以我們要未雨綢繆,告訴他們怎樣面對那些威脅。
首先,要對孩子進行底線教育。
生而為人,沒有任何人有權利剝奪我們的生命。因此,當生命受到威脅時,一定要採取行動,不能任由別人肆意踐踏。
其次,要告訴孩子要及時求助。
沒有什麼問題,父母不能幫孩子扛。外面的刀槍劍戟再厲害,家庭始終是最堅強的後盾。
最後,要教會孩子勇敢回擊。
尊嚴從來都是靠自己爭取來的,別人打你,最好的辦法是打回去,把別人打服。為此,孩子就要有氣場、有原則、有力量,有膽量。
點擊播放 GIF 0.0M
防止校園暴力
你需要注意這6點
什麼樣的情況,孩子可能正遭受校園欺凌?人民日報曾經仔細回答過這一問題。
第一,突然不願上學
原本並不排斥學校的孩子突然表現出不願上學的傾向,可能是學校裡出現了一些令孩子煩惱,不願面對和處理的事情。
第二,無端情緒起伏
原本活潑開朗的孩子突然變得悶悶不樂、陰睛不定,可能是學校有什麼事情影響著他。
第三,抱怨有同學欺負他
這是孩子尋求幫助的信號。家長們一定要重視,也可以把同學請到家裡來玩,不經意地聊聊天。
第四,身上出現傷痕
如果孩子放學回家全身髒兮兮,身上還有傷痕,卻一口咬定是自己不小心傷到的,那麼很有可能孩子在學校裡被欺負了。
第五,行為異常
如果孩子情緒特別不穩定,一點小事就能引起很激烈的反應,如特別粘人、拒絕去學校、非常膽小怕人甚至有自我傷害傾向等,建議家長去學校了解情況。
第六,睡眠出現問題
失眠、夢尿床等問題也是孩子遭受校園欺凌的表現之一。
出現上述幾種情況時,家長應該警惕,孩子是否在你看不到的地方遭受了校園暴力?
說到底,校園暴力雖然可怕,但是我們能做的還有很多。
我們雖然很難阻止校園暴力的發生,但是及時的阻止和疏導,就是孩子頭頂的陽光。
所以,請你以十二分的精神去關愛自己的孩子,讓他遠離校園暴力的漩渦。
同時,如果你看到了霸凌事件,也請你用一聲呵阻,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去阻止悲劇的發生。
說一千,道一萬,真心希望悲劇永遠不會重演,願每一個小孩,都能被溫柔以對。
人類最偉大的成就,來自溝通;
最大的失敗,來自不願意溝通。
你的溝通能力如何?快來測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