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隼ACETM自動駕駛整車
坐落於上地的自動駕駛公司天隼,與周遭大大小小的網際網路企業無異。理工男的特質在這裡體現的淋漓盡致,鑽進幾十平的實驗室一門心思搞技術研發。
如今,天隼首款低速自動駕駛標準車型已投入量產。有了落地產品,但天隼創始人殷開爽對於自動駕駛商業化的態度並不激進,依舊保留著網際網路人一貫的理性。
「我們沒有投資,而是選擇了一條相對來說更紮實、更現實的路線,即通過落地項目獲取現金流」。
高校科研所、低速自動駕駛場地車,天隼當下的生存之道在天隼看來,現階段更紮實更現實的自動駕駛發展路線即向高校及研究所提供低速自動駕駛整車。
自動駕駛發展僅數年,作為新興領域,培養搶佔核心技術人才確實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科技大牛的頻繁跳槽、各路公司的挖角之戰透露著行業巨大的人才缺口。天隼將目光瞄向了教育市場,並針對性開發出一套自動駕駛教學平臺。
「當前無人駕駛商業化路徑並不明朗,對於相關高校及研究所來說,自動駕駛汽車對其是『剛需』」。殷開爽將自動駕駛汽車比作「生產工具」,在學校及科研院所有其切實可行的實際用途。自動駕駛車輛商業化落地並不成熟,現階段沒有形成可靠的產品框架,且相關法規也存在諸多空白。在殷開爽看來,瞄準研發自動駕駛場地車整車方案是當下自動駕駛企業的生存之道,這也成為業界普遍共識。
低速自動駕駛場地車針對高校及科研院所,天隼基於低速電動車平臺,自研出完整的L4級低速自動駕駛整車解決方案,並推出了第一款低速自動駕駛場地車標準車型。為保證安全性,汽車底層的限定速度為30km/h以下,續航裡程為80公裡。
在自動駕駛傳感器方面,天隼低速自動駕駛場地車搭載速騰16線雷射雷達,12通道超聲波雷達及選配的雙目視覺攝像機。
定位方式上,沒有採用Google慣用的GPS粗略定位+雷射雷達可見光精準定位方案,天隼結合BD2/GPS差分系統實現車道級定位,車輛可完成自主循跡;行人、車輛等障礙物識別,準確率達到90%;局部路徑規劃;自動泊車等功能。
基於線控技術,自動駕駛執行層是天隼大展身手的地方。天隼基於線控底盤的高性能、高可靠性需求,自主研發了BAU、IOM等車規級ECU,並以此為基礎,結合雙模轉向總成和電子液壓制動總成,形成了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完整的線控底盤系統解決方案。
雙模轉向總成:天隼自主研發的線控轉向技術,具備「線控轉向」和「電動助力」兩種模式。適用於使用管柱式轉向結構的汽車底盤,可在傳統EPS基礎上升級線控轉向功能。自動駕駛模式下,自動駕駛車機向BAU發送分級轉向指令,BUA分發相應指令至雙模式轉向總成,實現線控轉向。精度可達1°,速度超480°/S,響應時間不超10ms,且轉向平穩,自動駕駛模式下乘車舒適度明顯提升。
電子液壓制動:針對自動駕駛應用設計,輸出精度高於5%,制動響應時間小於50ms,且具備每秒10次的連續制動壓力輸出能力,完全勝任連續上下坡等惡劣工況。
底層適配嵌入式控制單元BAU:當前嵌入式和板卡化方案的未來趨勢幾成共識,即將傳感器融合處理、汽車底層控制匹配等自動駕駛能力嵌入式寫入一塊完整的處理單元,形成自動駕駛能力的平臺化整合。這是整車實現商業化的必然步驟。
天隼自主研發出的基於嵌入式技術的自動駕駛底層適配單元BAU,滿足自動駕駛汽車對於底層控制系統的車規級需求,可集成所有底層控制和傳感器,對於開發者而言,是一套「即插即用」的自動駕駛嵌入式平臺。
天隼自主研發的線控底盤系統,有較高的靈活度,可快速部署到各種不同汽車平臺上,以實現自動駕駛功能。殷開爽向雷鋒網新智駕表示,天隼於今年九月完成一款低速電動車的自動駕駛樣車改制,從線控轉向、線控制動,到電控系統完全採用天隼方案,僅耗時15天。
從自主研發的線控底盤系統,到標準可控的生產流程。天隼在技術及產品線方面形成了自己的優勢。
技術方面:
產品方面:
在江蘇設有生產中心,出貨能力達10臺/月;
全部生產流程可控。
天隼線控底盤解決方案經過四代技術革新,第一款標準車型已正式面世。目前標準車型目前已在天隼江蘇車輛改裝車間投入生產,月出貨量達10臺。
ACETM教學平臺圍繞自動駕駛整車,天隼推出一套完整的教學平臺體系——ACETM(艾斯TM)教學平臺,分為線控底盤、自動駕駛整車和教學資源等三大部分。
殷開爽向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新智駕表示,ACE教學平臺提供的是業界第一款產品化、標準化的自動駕駛系統,藉助配套的實驗教材,可幫助用戶深入淺出地開始接觸並深入了解自動駕駛技術。對於科研人員來說,這是一輛完整、到手即用的自動駕駛汽車,藉助高度開放的、成熟的技術資料,可以快速搭建或者擴展自定義自動駕駛系統。
作為一個標準化場地應用自動駕駛平臺,ACE具備完整的感知、決策、執行層級,可提供自動駕駛相關技術的測試、評估、學習。根據不同用戶的行業背景,平臺可以實施不同側重點的學習和研究。
例如,車輛工程領域的師生可以在此平臺上進行執行層的相關教學和研究;自動化專業的師生,可針對機電一體化技術進行教學和研究;計算機專業可對感知、決策層相關領域進行教學和研究;電子專業可對CAN總線技術進行深入學習。
基於ACE教學平臺,天隼目前已同目前多家高效、科研院所及自動駕駛企業展開合作。在ACE的使用中,用戶一般會在熟悉其原理與操作後,擴展或者利用其平臺特性,將其作為科研平臺。
依託ACE教學平臺實現商業化,殷開爽有自己考量,一從技術層面,依託自動駕駛技術的執行層,努力推進自動駕駛技術的標準化;二從商業層面,以教學平臺為突破口,以點帶面,推進自動駕駛技術的商業化推廣。
自動駕駛整車及方案提供商+部件提供商不同於為工程師提供真車測試與算法演練的線下仿真學習環境的自動駕駛公司Pix,殷開爽將天隼未來的商業化路徑規劃為兩步走:自動駕駛方案提供商+部件提供商。
雷鋒網新智駕了解到,天隼現階段偏重於自動駕駛整車方案提供商,這能幫助公司在不同場景中完成產品測試和迭代,並細化需求。而部件提供商的身份可以合理地擴展公司的產品線,保證利潤來源。殷開爽提到,在整車方案的研發提供過程中,天隼也在布局線控零部件。
殷開爽的理性思維對自動駕駛有不一樣的認識,他將當前的自動駕駛浪潮看作汽車產業發展的一個浪花,最終,自動駕駛技術以及產品要以「總成」或者「部件」形態融入到汽車工業。天隼於2014年進入自動駕駛技術領域,在這過程中,殷開爽深刻感受到汽車ECU系統對於國外供應商的依賴。在本土自動駕駛汽車初期研究起步階段,自動駕駛汽車底層的線控底盤是無法繞過的環節。後者作為自動駕駛汽車的基礎平臺,其性能需求和可靠性需求日益提升。研發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線控系統便成為天隼的「使命」。
殷開爽提到,未來天隼作為自動駕駛整車供應商的角色將會逐漸退化,線控部件才是未來公司可以倚重的領域。目前天隼也在同部分自動駕駛公司合作提供線控零部件,實現了小批量上車應用,為其部件提供商未來之路布局。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