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至上,天隼自動駕駛的生存之道

2021-01-09 雷鋒網

*天隼ACETM自動駕駛整車

坐落於上地的自動駕駛公司天隼,與周遭大大小小的網際網路企業無異。理工男的特質在這裡體現的淋漓盡致,鑽進幾十平的實驗室一門心思搞技術研發。

如今,天隼首款低速自動駕駛標準車型已投入量產。有了落地產品,但天隼創始人殷開爽對於自動駕駛商業化的態度並不激進,依舊保留著網際網路人一貫的理性。

「我們沒有投資,而是選擇了一條相對來說更紮實、更現實的路線,即通過落地項目獲取現金流」。

高校科研所、低速自動駕駛場地車,天隼當下的生存之道

在天隼看來,現階段更紮實更現實的自動駕駛發展路線即向高校及研究所提供低速自動駕駛整車。

自動駕駛發展僅數年,作為新興領域,培養搶佔核心技術人才確實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科技大牛的頻繁跳槽、各路公司的挖角之戰透露著行業巨大的人才缺口。天隼將目光瞄向了教育市場,並針對性開發出一套自動駕駛教學平臺。

「當前無人駕駛商業化路徑並不明朗,對於相關高校及研究所來說,自動駕駛汽車對其是『剛需』」。殷開爽將自動駕駛汽車比作「生產工具」,在學校及科研院所有其切實可行的實際用途。自動駕駛車輛商業化落地並不成熟,現階段沒有形成可靠的產品框架,且相關法規也存在諸多空白。在殷開爽看來,瞄準研發自動駕駛場地車整車方案是當下自動駕駛企業的生存之道,這也成為業界普遍共識。

低速自動駕駛場地車

針對高校及科研院所,天隼基於低速電動車平臺,自研出完整的L4級低速自動駕駛整車解決方案,並推出了第一款低速自動駕駛場地車標準車型。為保證安全性,汽車底層的限定速度為30km/h以下,續航裡程為80公裡。

在自動駕駛傳感器方面,天隼低速自動駕駛場地車搭載速騰16線雷射雷達,12通道超聲波雷達及選配的雙目視覺攝像機。

定位方式上,沒有採用Google慣用的GPS粗略定位+雷射雷達可見光精準定位方案,天隼結合BD2/GPS差分系統實現車道級定位,車輛可完成自主循跡;行人、車輛等障礙物識別,準確率達到90%;局部路徑規劃;自動泊車等功能。

基於線控技術,自動駕駛執行層是天隼大展身手的地方。天隼基於線控底盤的高性能、高可靠性需求,自主研發了BAU、IOM等車規級ECU,並以此為基礎,結合雙模轉向總成和電子液壓制動總成,形成了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完整的線控底盤系統解決方案

雙模轉向總成:天隼自主研發的線控轉向技術,具備「線控轉向」和「電動助力」兩種模式。適用於使用管柱式轉向結構的汽車底盤,可在傳統EPS基礎上升級線控轉向功能。自動駕駛模式下,自動駕駛車機向BAU發送分級轉向指令,BUA分發相應指令至雙模式轉向總成,實現線控轉向。精度可達1°,速度超480°/S,響應時間不超10ms,且轉向平穩,自動駕駛模式下乘車舒適度明顯提升。

電子液壓制動:針對自動駕駛應用設計,輸出精度高於5%,制動響應時間小於50ms,且具備每秒10次的連續制動壓力輸出能力,完全勝任連續上下坡等惡劣工況。

底層適配嵌入式控制單元BAU:當前嵌入式和板卡化方案的未來趨勢幾成共識,即將傳感器融合處理、汽車底層控制匹配等自動駕駛能力嵌入式寫入一塊完整的處理單元,形成自動駕駛能力的平臺化整合。這是整車實現商業化的必然步驟。

天隼自主研發出的基於嵌入式技術的自動駕駛底層適配單元BAU,滿足自動駕駛汽車對於底層控制系統的車規級需求,可集成所有底層控制和傳感器,對於開發者而言,是一套「即插即用」的自動駕駛嵌入式平臺。

天隼自主研發的線控底盤系統,有較高的靈活度,可快速部署到各種不同汽車平臺上,以實現自動駕駛功能。殷開爽向雷鋒網新智駕表示,天隼於今年九月完成一款低速電動車的自動駕駛樣車改制,從線控轉向、線控制動,到電控系統完全採用天隼方案,僅耗時15天。

從自主研發的線控底盤系統,到標準可控的生產流程。天隼在技術及產品線方面形成了自己的優勢。

技術方面:

產品方面:

在江蘇設有生產中心,出貨能力達10臺/月;

全部生產流程可控。

天隼線控底盤解決方案經過四代技術革新,第一款標準車型已正式面世。目前標準車型目前已在天隼江蘇車輛改裝車間投入生產,月出貨量達10臺。

ACETM教學平臺

圍繞自動駕駛整車,天隼推出一套完整的教學平臺體系——ACETM(艾斯TM)教學平臺,分為線控底盤、自動駕駛整車和教學資源等三大部分。

殷開爽向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新智駕表示,ACE教學平臺提供的是業界第一款產品化、標準化的自動駕駛系統,藉助配套的實驗教材,可幫助用戶深入淺出地開始接觸並深入了解自動駕駛技術。對於科研人員來說,這是一輛完整、到手即用的自動駕駛汽車,藉助高度開放的、成熟的技術資料,可以快速搭建或者擴展自定義自動駕駛系統。

作為一個標準化場地應用自動駕駛平臺,ACE具備完整的感知、決策、執行層級,可提供自動駕駛相關技術的測試、評估、學習。根據不同用戶的行業背景,平臺可以實施不同側重點的學習和研究。

例如,車輛工程領域的師生可以在此平臺上進行執行層的相關教學和研究;自動化專業的師生,可針對機電一體化技術進行教學和研究;計算機專業可對感知、決策層相關領域進行教學和研究;電子專業可對CAN總線技術進行深入學習。

基於ACE教學平臺,天隼目前已同目前多家高效、科研院所及自動駕駛企業展開合作。在ACE的使用中,用戶一般會在熟悉其原理與操作後,擴展或者利用其平臺特性,將其作為科研平臺。

依託ACE教學平臺實現商業化,殷開爽有自己考量,一從技術層面,依託自動駕駛技術的執行層,努力推進自動駕駛技術的標準化;二從商業層面,以教學平臺為突破口,以點帶面,推進自動駕駛技術的商業化推廣。

自動駕駛整車及方案提供商+部件提供商

不同於為工程師提供真車測試與算法演練的線下仿真學習環境的自動駕駛公司Pix,殷開爽將天隼未來的商業化路徑規劃為兩步走:自動駕駛方案提供商+部件提供商。

雷鋒網新智駕了解到,天隼現階段偏重於自動駕駛整車方案提供商,這能幫助公司在不同場景中完成產品測試和迭代,並細化需求。而部件提供商的身份可以合理地擴展公司的產品線,保證利潤來源。殷開爽提到,在整車方案的研發提供過程中,天隼也在布局線控零部件。

殷開爽的理性思維對自動駕駛有不一樣的認識,他將當前的自動駕駛浪潮看作汽車產業發展的一個浪花,最終,自動駕駛技術以及產品要以「總成」或者「部件」形態融入到汽車工業。天隼於2014年進入自動駕駛技術領域,在這過程中,殷開爽深刻感受到汽車ECU系統對於國外供應商的依賴。在本土自動駕駛汽車初期研究起步階段,自動駕駛汽車底層的線控底盤是無法繞過的環節。後者作為自動駕駛汽車的基礎平臺,其性能需求和可靠性需求日益提升。研發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線控系統便成為天隼的「使命」。

殷開爽提到,未來天隼作為自動駕駛整車供應商的角色將會逐漸退化,線控部件才是未來公司可以倚重的領域。目前天隼也在同部分自動駕駛公司合作提供線控零部件,實現了小批量上車應用,為其部件提供商未來之路布局。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

相關焦點

  • 自動駕駛開發者利器:華為雲自動駕駛雲服務Octopus亮相上海車展
    該服務基於華為雲,提供自動駕駛數據、訓練以及仿真三大子服務,助力車企開發者快速開發自動駕駛產品,共同探索智能網聯汽車時代。華為雲自動駕駛雲服務Octopus包含自動駕駛數據、訓練和仿真三大子服務,覆蓋自動駕駛數據、模型、訓練、仿真、標註等全生命周期業務,將有力提升企業的自動駕駛產品開發效率。  數據服務:處理車載硬體平臺上輸出的傳感器數據,回放雷達、攝像頭等不同格式的數據;支持PB級海量存儲、交互式大數據查詢和海量數據治理。
  • 當自動駕駛遇上「蜘蛛俠」
    來自凱拉·威爾斯普渡大學的研究人員,將蜘蛛式傳感器植入了自動駕駛無人機和汽車的外殼中,試圖幫助它們能夠更好地探測物體。我們習以為常的自動駕駛,通常都可以理解為設計一個與人類一樣甚至超越人類表現的駕駛水準,因此,其技術路線效法的對象自然也就是人類本身。
  • 為了更好地送快遞 亞馬遜涉足自動駕駛領域
    網易汽車4月26日報導 據外媒報導,網絡零售商亞馬遜涉足自動駕駛領域,不過興趣不在研發製造自動駕駛汽車,而是如何利用自動駕駛技術行業發展幫助降低物流成本。據《華爾街日報》報導,2016年亞馬遜就成立了團隊,負責探索如何讓自動駕駛技術助力貨物配送業務改革。
  • 雷射雷達廠商開啟自動駕駛激戰
    (配圖來自Canva可畫)雷射雷達借勢起航作為實現高級別自動駕駛功能的核心產品,雷射雷達在自動駕駛技術應用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汽車無人駕駛過程中,作為傳感器的雷射雷達,能夠感知其測距距離內出現目標的方向、高度、速度等環境信息,從而幫助智能汽車實現躲避、減速等智能決策。這種技術方面的基石作用,使雷射雷達產業在自動駕駛行業爆發後開始迅速崛起。隨著百度、滴滴、高德等企業紛紛試水自動駕駛,小鵬、蔚來、特斯拉等汽車企業,也在加快自家產品的自動駕駛功能應用,這又進一步推動了國內雷射雷達市場的迅速增長。
  • 新能源、共享、自動駕駛,哪一個才是未來汽車的形容詞?
    報告中認為,汽車行業的未來面貌正向著五大趨勢改變:電氣化、自動駕駛、共享、網聯、快速更新。由於技術迅猛發展導致行業更快轉型,未來汽車將呈現更高效使用、汽車保有量降低、更換註冊率快速提高的特點。而這其中最為顯著的一點就是,汽車逐漸由傳統的燃油車向新能源汽車方向發展,與之同時的是汽車的電動化、智能化。
  • 全面解讀全新ix35與逍客的自動駕駛落地方案
    究其原因,就是這些晦澀難懂的知識大部分都處於理論或實驗階段,對消費者而言,他們更關心自動駕駛與當下生活的直接關聯。所以,真正讓消費者放心享受自動駕駛的產品才是實實在在的現實,就像北京現代全新ix35與東風日產逍客。
  • 提山葉天隼125半年多了,心裡憋了好多話,它的優缺點都告訴你
    花了7200元又買了一輛山葉天隼125,這車騎回家的路上感覺提速確實凌厲,比我另一輛EN125-2F強一些,再就是感覺山葉的發動機噪音要比鈴木EN125-2f機器大些。用車感受山葉天隼的操縱性不錯,很好駕駛。山葉125摩託車系列很多都是同一種發動機,只是配置的不同導致價位不一樣山葉天隼的車座不高重心設計的很好,駕駛會有很穩定的感覺,動力也比較足。山葉最大的特點是動力足,同排量山葉動力最足。耐用性不如本田和豪爵。
  • 專訪| 福瑞泰克總裁張林:多場景需求驅動自動駕駛商業化落地成共識...
    在他看來,多場景的需求,可進一步加速自動駕駛產業鏈上下遊的企業構建在產品、研發和生產層面的體系化能力。同時,在自動駕駛商業化進程的演變中,中國本土的供應商更熟悉國內的應用場景,在產品開發與驗證過程中,其適應性和本土化能力要優於海外供應商。
  • 福瑞泰克總裁張林:多場景需求驅動自動駕駛商業化落地成共識
    在他看來,多場景的需求,可進一步加速自動駕駛產業鏈上下遊的企業構建在產品、研發和生產層面的體系化能力。同時,在自動駕駛商業化進程的演變中,中國本土的供應商更熟悉國內的應用場景,在產品開發與驗證過程中,其適應性和本土化能力要優於海外供應商。
  • 信息技術:中國自動駕駛產業發展動態
    1.整車企業2019年,紅旗EV獲得5張北京自動駕駛路測牌照。在產品上,紅旗將與百度聯合,共同打造L4級自動駕駛乘用車。2019年,長安新一代L4級自動駕駛車輛在重慶仙桃數據谷示範運營兩年。2019年8月,滴滴正式宣布將旗下自動駕駛部門升級為獨立公司,用於開展自動駕駛研發、產品應用及相關業務拓展。之後獲得了由上海市頒發的首批載人示範應用牌照。
  • 百度朱帆:開放時代的自動駕駛 - 百度Apollo計劃
    開放時代的自動駕駛 - 百度Apollo計劃朱帆博士首先以百度自動駕駛的視頻簡介開場,生動展示了百度自動駕駛取得的一些最新進展。接著,以自動駕駛分級標準引入,分別介紹了L0-L5不同級別自動駕駛標準,由此引出百度自動駕駛,並展示了Apollo自動駕駛開放線路圖。
  • 自動駕駛是智慧物流質變的「諾曼第」嗎?
    前不久,商用車貨運平臺獅橋聯合百度,一起推出自動駕駛貨車領域技術平臺新公司「DeepWay」,兩者通過技術+場景融合,推動物流自動駕駛走出實驗室,從技術期走入產品期,向前邁出了一大步。與此同時,京東物流集團旗下新型支線物流無人機——京東JDY-800「京鴻」貨運型固定翼無人機也在自貢鳳鳴通用機場進行載貨檢飛。
  • 自動支付?一鍵自動駕駛?腦控車?日產謀大局而後動
    一鍵啟動自動駕駛?超智聯、智駕系統完成搭載 2020年一整年各大汽車品牌過得都不容易,諸多品牌產銷量持續下滑的時候,東風日產卻逆勢增長。不僅在4月份的時候率先實現銷量V型反彈,並連續9個月實現同比正增長。同年12月收穫終端銷量132883輛,同比增長2.8%,2020年全年終端銷量1133186輛。
  • 沃爾沃已加入中國自動駕駛豪華午餐
    自動駕駛這事兒,不能都讓網際網路公司那些「小婊砸」搶了頭條吧?文 ▍熊吉上周,沃爾沃汽車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高調集結了來自政府、研究機構、學界等各方面的代表,宣布將自動駕駛路測項目Drive Me引入中國。
  • 汽車自動駕駛產業鏈深度報告:晶片及軟體專題
    車載系統的構建從下至上為:硬體、虛擬機、系統內核、標準系統服務 層、汽車服務和車輛控制、應用程式框架(含中間層)、應用程式和雲服務。智 能座艙是結合軟體和硬體多多元配合下的產品,一個完美的智能座艙需要擁有 駕駛輔助、座艙域控制器、沉浸式聲學體驗、顯示屏技術和座艙檢測系統等新 技術,同時搭配內飾、座椅等傳統硬體。
  • 吉利李博:自動駕駛實為正在挽救人類生命
    網易汽車7月27日報導 7月27日,「未來交通峰會」在北京舉行,大會立足於現實出行,聚焦於未來交通,未來出行平臺、飛行汽車、無人駕駛、共享汽車、旅遊出行等行業的全球頂尖企業和領導者將共聚一堂,共同探討未來交通和出行服務領域的前沿趨勢。
  • 全球首款自動駕駛電動小車歐拉R1亮相上海車展
    第十八屆上海國際車展在上海國家展覽中心隆重開幕,歐拉品牌精心創造的網紅展臺和現場創造的有未來感的「智行城市旅行」區,引起了眾多專家、媒體和公眾的關注,歐拉R1女神版成為歐拉品牌多版本化戰略的開山,搭載了包含AEB自動剎車功能的智能前視圖系統,是國內第一輛擁有自動駕駛技術的電動手推車,在國內電動推車的自動駕駛時代拉開了帷幕
  • 自動駕駛汽車面臨的自行車問題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研究工程師史蒂文•施多福(Steven Shladover)說:「自行車可能是無人駕駛車輛系統面臨的最困難的探測問題。」 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視覺計算專家努諾•瓦斯孔塞盧斯(Nuno Vasconcelos)表示,自行車很難探測,因為它們體積小、速度快、多種多樣:「汽車基本上是都是大塊頭。
  • CES 2021線上啟幕,自動駕駛領域亮點幾何?
    作為全球最大的消費類電子產品展會,本次CES將涉及包括自動駕駛等44個科技領域。據CES 主辦方美國消費者科技協會(簡稱 CTA)的執行長 Gary Shapiro 表示,此次線上CES的展會相比以往規模可能較小,但仍然吸引了383家車輛技術企業以及15萬參會者。現在,讓我們一窺CES 2021,各家車企和供應商將會給我們帶來哪些驚喜?
  • 最全自動駕駛技術匯總 解析Waymo自動駕駛安全報告
    Waymo的安全報告也影響了美國交通部發布的自動駕駛聯邦政策框架:《自動駕駛系統2.0: 安全性願景》(Automated Driving Systems 2.0: A Vision for Safety )。美國交通部的框架列出了12項安全設計要素,並鼓勵各公司開展自動駕駛路測測試並且配置自動駕駛系統,旨在解決相關技術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