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網絡中的表情:一個尚待挖掘的巨大金礦

2020-12-05 站長之家

文 | 楊君君

今年6月,華師新聞學院2015級的一位叫高晨的學生聯合百名大學生致信馬化騰,稱QQ、微信表情包裡只有咖啡、啤酒、玫瑰、愛心這些表情符號,但卻沒有給中華民族最優秀的茶文化留一席之地,由此呼籲將「中國茶」添加進QQ、微信表情包。這封聯名信除了引發媒體們的關注之外,一個更為直接的結果是,馬化騰親自對此事進行了回應,並在QQ上第一時間將「茶」作為表情包。

之所以在這裡提起這件事,最主要的原因是,當網絡開始更多的承擔起人們社交的功能,那麼社交網絡對於現實生活的每一個鏡像投射都有可能產生巨大的商業價值。在其中,人們聊天工具中所使用的表情,自然會讓這些公司和用戶之間產生同樣的默契:或許面對這座金礦,不應該再像擠牙膏那樣一點一點的擠出來,而是應該直接開來鏟車,把這座金礦最大限度的開發。

離開表情,我們該如何好好的聊天

當1862年,美國總統林肯在《紐約時報》的演講稿中無意間打出「:)」這個符號時,他一定不會想到,在150多年後的今天,表情能夠衍生、發展成現在這樣的規模。

一個「不太新」的數據顯示,在2014年,僅QQ表情的全年發送量達到5338億次,平均每天的表情發送量大概在15億次左右,而在QQ的8億用戶中,超過90%的用戶在聊天中會使用表情。需要注意的是,這僅僅是一年多以前、只是一個平臺——QQ——的數據,如果放到現在,估計微信和QQ加起來一天發送的表情數量在30億次左右。

而根據此前騰訊公司SNG即通增值產品部掌門人劉憲凱在2013年披露的數據,原創QQ表情活躍用戶累計1億,發送量超50億次;原創表情商城日活躍用戶在500萬以上,創造每天10萬以上的下載數量。

「每一個表情都是能夠傳遞文化元素」,這是馬化騰對大學生們的回應,同時也從另一方面可以看出表情中原本就承載的巨大信息量。在美國,有一位網絡達人甚至用表情符號翻譯了碧昂斯的《DrunkinLove》,而表情符號版的《白鯨記》,最近還被美國國會圖書館收藏。

在國內,雖然對於表情的熱愛還沒有能夠體現的如此厚重,但一見面就鬥表情顯然也是一種新的文化元素。簡單盤點一下我們現在見到的表情形式,最早的符號、233的貓撲表情、QQ經典小黃臉、吊炸天的暴漫、臣妾做不到的影視劇改編……在網絡上流傳過這樣一個段子,有人曾經用表情對話兩百多個回合,其中一個文字都沒有……打個不太恰當的比方,就如同是我們生活中的水和空氣,我們每個人都無法想像,離開表情,我們應該如何好好的聊天?

不誇張的說,用目前社交網絡中的表情做一個《表情辭典》,它的厚度絕對可以跟《新華字典》有一拼……表情作為一個新的文化元素,它的含金量自然不用多說。

從未有的收穫,先行者的淘金路

QQ作為國內最成功的社交軟體,對於表情商業價值的挖掘顯然是走在最前面的。依靠增值服務的會員體系,QQ會員可以享受到一些特殊的表情。這雖然算作是QQ對金礦挖掘的一種成功,但顯然這個時候的表情,只能算是一種附加產品。即大多數人買會員的動力仍然是「虛擬身份」,而並非是實用主義為了使用這個表情,而且這個時候的表情還沒有被賦予文化、IP等更多的意義。

真正把表情這個生意做到另一個階段的是Line——Line的表情,有線上的用戶直接為表情包付費,也有把表情角色做成動畫劇集獲得的收益,Line以這些角色為基礎開設的線下店瞄準了用戶的錢包,除此之外,Line還為第三方表情包製作者提供實體商品化服務。千萬不要小看這些表情,日韓混血的Line靠表情包一年賺18億,估值55億美元,IP變money根本停不下來。

Line最牛的地方是,它將表情變成了一個處處可以賺錢的萬花筒。曾有作者「三文娛」把Line表情賺錢的方式總結為6種,分別是用戶購買表情貼圖付費——表情貼圖商店促進UGC內容發展——將表情作為其他品牌的營銷利器——表情IP化,推出動漫和動畫——表情IP商品和線下商店——打造一個IP開放平臺。

雖然與Line相比,騰訊對表情這塊玩的還不夠6,但也顯然意識到這塊巨大的潛力。從去年下半年開始,QQ和很多電影合作,並且和電影聯合做QQ表情,比如《哆啦A夢》、《小黃人》、《瘋狂動物城》等等,通過這種方式,試圖將QQ表情作為一個營銷平臺,讓QQ拿到這些IP授權的同時,電影方也可以獲得營銷機會——數據顯示,QQ表情包日均下載量可以達到3000萬次,日均消息發送量可以達到5億次。

在最近,QQ正式宣布推出企鵝原創開放平臺,面向所有人首次將開放QQ表情平臺,並且和表情創作者進行收入分成。這意味著,不管你是誰,只要提交的作品,得到用戶的認可和喜歡,就有機會在手機QQ原創專區發布、展示,被8.77億的QQ用戶看到,你也會獲得應有的收入。這其實可以看作是騰訊開始真正用運營文化產業的方式運營表情的開始——相比較產品運營,文化產業擁有更為多元化的表現形式。

挖掘中,有哪些可以預想的財富

值得關注的是,企鵝開放平臺的推出得到了馬化騰的親自站臺——要知道,與丁磊不同,馬化騰很少為騰訊自己的產品站臺,甚至在騰訊每年一度的合作夥伴開放大會上,近幾年也鮮能看到馬化騰的身影。

能夠得到馬化騰站臺,固然騰訊對內容產業的重視是一部分,而另一方面更為重要的原因則在於本身內容創業大潮趨勢的到來和已經能夠看得到的商業價值的出現。

先來看這種趨勢,一方面是社交網絡催生個人品牌時代的到來使得才華變現有了更低的門檻,意思是相比之前只有少數大V才能通過才華獲得變現,現在粉絲量相對較少的人也可以通過自媒體等形式變現,企鵝平臺的表情創作分成模式自然也是水到渠成;另一方面則是文化產業本身有了更為豐富的商業表現形式,也就是IP化,如果連在國內市場份額所剩無幾的Line都能夠成功的進行表情IP運作,微信、QQ沒有理由做不成。更何況,騰訊近幾年對於IP化的投入已經可以看到初步效果。

再來看我們所說的可見的商業呈現,首先是網際網路用戶付費習慣的逐漸養成,讓表情付費這件事在實現起來並不是特別困難;其次是在娛樂方面,QQ作為國內娛樂化最早的社交軟體,對於娛樂內容的承載已經駕輕就熟,加上近期QQ和電影的合作,顯然代表了未來的一個發展——試想一下,如果一部商業電影,用一套表情作為宣發模式,只要內容好、省錢又省力;最後我們應該注意到的是,QQ最近在努力的將形象進行IP化運作,QQ推出過QQfamily動漫,這都可以看做是是其在IP運作的一步。企鵝作為中國最大的一個IP,未來的商業授權都不可估量,再加上小黃臉表情、各種原創表情……

很多人將現在表情的流行看作是人類對象形文字的返祖性崇拜,也有些老學究把表情看作是「膚淺而不自知」,無論如何,相信無論是誰,都已經無法阻擋表情的發展。相比流行趨勢,商業價值顯然具有更好的「保險」作用,這句話對於表情這座金礦來說,算是最好的評斷。

更多內容請關注作者微信公眾帳號「yangjunjun420」

相關焦點

  • 社交媒體時代下網絡表情包的流行原因探析
    摘要:隨著網際網路以及移動端的普及,如今的網絡時代逐漸演變為一個「屏社交」的媒介時代,生活中充滿了奇怪的囈語、圖片、符號和圖標。人與人之間交流談話充斥著大量的符號,使用各種各樣的表情包與好友們你來我往、妙語接龍。
  • 17年最火網絡表情排行,從社交表情中看穿你的性格
    社交軟體中的表情使用一直在困擾著糰子君,當別人給你發三個微笑的表情時,她是真的在笑嗎?  還是單純跟你無話可說?  只要你用微博微信QQ,只要你在社交軟體中使用了表情,你的內心想法就可以被量化分析。
  • 表情包社交!
    一方面表情包帶來便捷交流等優點,另一方面其本身帶有娛樂性,能幫助人們減輕壓力,排遣負面情緒。近年來,隨著表情包行業的逐漸成熟,表情包商業潛力被充分挖掘,表情包走上產業化發展之路。1溝通生動傳神表達感激的時候用萌萌的寵物貓比出一顆跳動的紅心,表達哀傷則借用一隻小青蛙站在雨中的形象,既準確又傳神……在當代網絡社交生活中,當出現「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情緒和內涵時,表情包大概是最合適的載體。「表情包是聊天的潤滑劑。」
  • 松鼠猴求食表情滑稽走紅社交網絡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1月16日報導,近日,中國重慶市的一隻松鼠猴因其滑稽的表情在國外社交媒體上迅速走紅,它乞求食物的表情非常誇張,像是在說「蒼天啊」或是在問「為什麼」。中國國際電視臺CGTN在美國社交網絡「臉譜網」上發布了在重慶拍攝的一組照片。照片顯示,在永川的野生動物世界裡,聰明的猴子做出滑稽誇張的表情乞求食物,逗的遊客們哈哈大笑。一位「臉譜網」用戶對此評論道,這群猴子可能在乞求上蒼「給我們點吃的喝的吧!」有些人還建議把這些猴子的圖片做成表情包,用在微信或是Line的聊天中。
  • 全球陌生人社交增量空間待挖掘,陌陌借新故事來重塑估值
    從千播大戰中生存下來的陌陌、YY直播等玩家,依舊受到不少投資者關注。北京時間12月1日,陌陌公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成立近十年,登陸美股已有六年時間,陌陌依然立於社交+直播行業牌桌之上。透過陌陌披露的這份財報,或許我們可以探究下陌生人社交領域未來的爆發潛力。連續23個季度盈利陌陌這份財報有何看點?
  • 微信新表情上線,成刷屏級的網絡社交符號
    最近,微信表情包上新了 6 個 「靈魂小表情」,分別是翻白眼、666、讓我看一眼、嘆氣、苦澀和我裂開了,被網友刷屏。每一次微信更新表情包,無一不是年輕人使用頻率極高的網絡熱詞,比如之前版本的「吃瓜」、「Emm」、「社會社會」,都源自網友對某些熱點事件的集體吐槽,進而成為刷屏級的網絡社交符號。
  • 全球同性社交第一股 Blued能否濟「博君一笑」?
    如若順利上市,Blued有望成為「全球同性社交第一股」。一提到同性戀,不管是在中國還是國外,這都是一個很敏感的話題,而有關同性社交的產品能夠生存下來的也是屈指可數,這次Blued宣告赴美上市無疑也將同性用戶群體推到了一個顯眼的位置。不論是「真基」的彩虹市場還是「假基」的耽美經濟,同人都是一個可挖掘的巨大金礦。
  • 楊穎:網絡表情符號能拯救「社恐」嗎?
    (1=從不使用,2=偶爾使用,3=經常使用,但不會為每一條消息都搭配網絡表情符號;4=總是使用,幾乎會為每一條消息都搭配一個網絡表情符號;5=重度使用,幾乎會為每一條消息都搭配一個以上的網絡表情符號)。」
  • 社交中,當我們在發表情時,我們在想些什麼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則專題除了揭示隨著社會的發展,中國人的表情變化之外,更重要的是,還詳細的描述了在網際網路的社交中,中國人對發送表情的一些習慣以及背後所隱藏的心理變化。表情,可以說已經成為2.0時代網際網路應用的標配,無論是聊天時的QQ、微信,還是社交屬性極強的QQ空間、微信朋友圈、微博,甚至是在一些論壇、門戶網站的跟帖中,各種表情都隨處可見。
  • 年輕人的社交,在微信表情裡
    微博上有一個話題,叫做「聊天時千萬別只發文字」。點擊進去,裡面全是網友的「社死」現場。當不帶表情的文字出現在手機社交APP的聊天框裡時,幾乎等同於宣讀一個人在社交上的死亡通知書。這樣的對話基本意味著,聊天的雙方之間感情等同於無,對話也通常堅持不了幾個回合。  比對話時沒有表情更可怕的,則是雙方對表情的「理解」各不相同。
  • 搶跑全球同性社交第一股 Blued能否借粉紅經濟「博君一笑」?
    如若順利上市,Blued有望成為「全球同性社交第一股」。一提到同性戀,不管是在中國還是國外,這都是一個很敏感的話題,而有關同性社交的產品能夠生存下來的也是屈指可數,這次Blued宣告赴美上市無疑也將同性用戶群體推到了一個顯眼的位置。不論是「真基」的彩虹市場還是「假基」的耽美經濟,同人都是一個可挖掘的巨大金礦。
  • 解讀表情包:網絡亞文化的快速繁榮
    原標題:解讀表情包近年來,網際網路傳播環境催生出一批獨具特色的網絡表達符號——表情包。作為網民網絡社交必不可少的工具,表情包以其一目了然、蘊意豐富的特點,成為一種引人注目的網絡文化產物。最近熱播的反腐電視劇《人民的名義》中人氣演員被製作成表情包「圈粉」,也可以看到它作為當下一種網絡社交和網絡輿論的代表性符號被廣泛使用和傳播。表情包多為靜態圖片或者GIF動態圖片,既有表情、動作,也可含有文字,意義簡潔直接,表達詼諧有趣,僅僅一圖就有豐富的社會文化蘊意。表情包同時兼具發送傳遞快捷性,便於即時互動,已經成為當今網絡各類社交平臺最常見的溝通符號。
  • 柴犬北登離世引哀悼,表情包裡有哪些隱藏的商業價值?
    在表情包還未攻陷社交網絡之前,神曲與流行語撐起了網絡世界的半邊天。如今,表情包+段子成為了網際網路中的通行證。可逗可萌的表情包是聊天時的利器,還能通過社交網絡從朋友那裡收集新式表情包,在別處聊天時刷一發,效果異乎尋常的好。就像咖啡配伴侶、泡麵配火腿一樣,表情包也離不開段子的支撐。
  • 善用網絡表情 警惕「符號陷阱」
    網民紛紛模仿、改編,製作出各類動態表情包,在論壇、微博、微信等平臺廣泛傳播。更有網民在使用搜狗輸入法時,拼寫「zouni」便直接出現「┏(゜ω゜)=□」圖標,符號和文字緊密結合。2016年初的「FB表情包大戰」更是一場表情符號與時事熱點交織的網絡群體事件,一時成為輿論焦點。新媒體時代,從網絡熱點到符號的流行風潮,也許只是一個表情包的距離。
  • 年輕人的社交,都在微信表情裡
    大多數年輕人,相信都有過這樣的經歷:被上司發來的「微笑」驚到毛骨悚然,以及面對父母長輩的「再見」表情無言以對。當然,更尷尬的是,你敲完一大串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發過去「狗頭」,結果收到了對方更加嚴肅認真的回答。表情和表情包,無形中形成了新的社交「潛規則」。它既是在線社交的門檻,也是劃分出不同社交群體的天然界線。
  • 一個表情包的誕生
    作者:左加菲(自由插畫師)  我們每天都在微信中使用的微信表情包,已經融入每個人的社交性格特點,成為大家網上交流的一種媒介和形象外化。因為一直保持著繪畫愛好,自己也想過創作一套表情包。最近,這個念頭終於化為現實。
  • 萌噠噠的動物表情包,為什麼受到網絡熱捧?
    動物表情包分分鐘佔領人類的網絡社交,霸屏你的手機!戈夫曼的「擬劇理論」認為,社會就是一個巨大的舞臺,被分成無數個相對獨立的情境,人們身處不同的情境會產生不同的感受,做出適應該情境的的行為。戈夫曼的意思是在失去社會屬性的網絡空間中,小可愛們亟待尋求與他人的身份認同,無論是動物表情包、小動物的社交頭像還是像小動物發音的話語表達,都成為用戶用來建構自身的工具。
  • 年輕人社交的靈魂,藏在微信表情裡
    他們所偏好的聊天表情以及表情包,已經成為所有網民在社交溝通時的必備品,以及新的文化載體。 微博上有一個話題,叫做「聊天時千萬別只發文字」。點擊進去,裡面全是網友的「社死」現場。當不帶表情的文字出現在手機社交APP的聊天框裡時,幾乎等同於宣讀一個人在社交上的死亡通知書。這樣的對話基本意味著,聊天的雙方之間感情等同於無,對話也通常堅持不了幾個回合。
  • 一言不合就鬥圖 看表情包背後的社交解碼
    資料圖:傅園慧九連拍表情包 中新社記者 駱雲飛 攝一言不合就鬥圖,表情包成為網際網路社交寵兒,卻也帶來「汙」煩惱……表情包背後的社交解碼「沒有一套表情包不能溝通的事,如果有,那就用兩套表情包。」近日,一條關於表情包的調侃在網絡上傳播。
  • 海量俏皮話打嘴炮 鎮魔曲手遊全新社交動作表情更新
    表情包鬥圖很有趣?在網易2017開年巨製《鎮魔曲》手遊裡,也為廣大天命者們準備了大量表情包,笑哭、斜眼樣樣有,「寶寶心裡苦」、「錯過幾個億」等流行語一個不落,讓天命者們在社交互動時擁有更多選擇、輕鬆表達自己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