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缺乏自信究竟有多「傷錢」?
小美先前在一家體制內單位工作,但是她與單位的關係是人事代理,不屬於體制內的職工。
她心理壓力過大,工作頻繁出錯,不斷被領導批評,最後不得不離職,重新找了一份銷售工作。
銷售對於她來說非常有挑戰性,一想到要面對客戶,就不由自主地全身僵硬。即使她硬著頭皮走到了客戶面前,也經常嘴巴宕機,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一方面,她迫切需要賺錢,另一方面她又缺乏自信。原本打算挑戰自己,找一份銷售的工作鍛鍊自己,反而讓自己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困境。
缺乏自信,是許多人不可言說的痛。
有多少次,與心儀的對象擦肩而過,你永遠沒有勇氣張口搭話。
有多少次,面對自己請纓即可攬下的任務,你遲遲不能對老闆說一句「讓我來吧」,屢屢錯過證明自己、升職加薪的機會。
有多少次,遭遇周圍人的冷嘲熱諷,你鼓不起勇氣去反駁、用言語去捍衛自己。
那麼,你為什麼沒有自信?
02 你為什麼沒有自信?
(1)原生家庭的長期打壓
缺乏自信的人,很大一部分在自己的原生家庭中,長期被極力否認,這樣的經歷在他們的性格中塑造了一種負面的內在關係模式。
武志紅的理論中,這種內在的關係模式裡,只有兩個位置。其中一個位置是「我行」,而另一個位置叫「你不行」。
長期被原生家庭打壓的人,他與「內在父母」之間的關係模式是「父母行,他本人不行」,從而形成了自卑的性格,常常陷入一種「我不配」的自我否定。
朋友小山非常認同這種理論。
他說:「我的整個成長過程,一直在被父母打壓。我內向,不愛說話,成績一般,性格古怪。同時還一直被父母灌輸我很差,很對不起他們。」
每一個性格自卑的人都能感同身受,他們對以下句子耳熟能詳:
「凡事要先想到別人,再想到自己。」
「就是要把最好的東西給別人,不好的留給自己。」
「我都是為了你,才不跟你爸這個惡棍離婚!」
「我跟你說這麼多,還不都是為了你好。」
「她畢竟是你的姑媽,她是開玩笑的!小孩子怎麼那麼小氣的!」
一個人的自卑,就是被這些話堆積而成的。
(2)自證預言的負面成真
對於缺乏自信的人來說,承認自己優秀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性格內向、長期被親人打壓的人,天然認為自己就是那麼弱小和卑微。如果自卑已經形成了內心的固定狀態,那麼內心的投射會進一步加強負面結果的走向。
心理學有一個概念叫「自證預言」,是指人們先入為主的判斷會影響自己的行為,人們會不自覺的按照自己內心的期望來行事,最終讓自己當初的「預言」真實發生。
「我肯定做不好。」
「關鍵考試之前,總是會生病。」
「我一定不能獲獎。」
基於「自證預言」的心理機制,這些消極的心理預期,通過塑造人的動機、關注焦點和行為,讓原本就存在的不自信得到加強,從而進入惡性循環。
自卑的人該尋找什麼樣的契機,去改變自己不自信的狀態呢?
03 如何成為一個自信滿滿的人?
(1)桑德拉銷售體系中的本體論
桑德拉培訓的創始人大衛桑德拉,在銷售工作中,為了規避銷售員被拒絕後的自信崩塌,他想到了一個好主意。
這個方法,可以讓銷售員有尊嚴的工作,而不會被頻繁的拒絕擊倒自尊和信心。
想像你自己身處一個荒島,你不帶任何角色地來到這一荒島。角色包括丈夫、妻子、CEO、會計、銷售經理、工程師、教師、職員、學生等。
島上沒有這些角色。
拋棄生活中你所扮演的各種角色,你認為自己的價值是多少?
這個價值就是你「本體」的自我價值。
假設你又回到了荒島。這次,島上有個城堡,這個城堡保護著你的本體,城堡的周圍有一條護城河,河裡有很多鱷魚。
護城河上有一個吊橋,可以帶你通往真實世界。真實世界中有很多居民,真實世界中你扮演多種角色。
當你的本體在城堡內的時候,任何事都無法傷害你,你擁有絕對的控制權。因此,在沒有任何角色加持的時候,你的本體評分永遠是滿分10分。
桑德拉利用「本體論」來加強自己的信心。本體評價永遠滿分,外部評價只能擊潰「角色」。這就是成功者在挫折、失敗和批評中保持自信、永不言敗的秘密。
(2)建立自信是一個馬太效應
任何人的自信心都不是天生的,更不是一次就能建立起來的。
我們最寶貴的精神財富之一,就是成就感。成就感不是一個高大上的概念,不一定非得拯救地球、發明創造、登臺領獎才能獲得成就感。
成就感是一種日常用品,只要留心觀察,任何人的每一天,都能獲得成就感。
小成功積累大自信。教育孩子、幫助孩子樹立信心的時候,我們都懂得,對孩子的每一次小小的成績給予稱讚。
成年人,完全可以模仿這樣的方式,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尋找每一次值得被稱讚的「小成功」。
財商童話《小狗錢錢》中提供了一種很好的工具——成功日記。
成功日記裡,記錄著你所有成功的事情,任何小事都可以。每天記錄自己的5件成功小事,逐漸加強自己對成功的感受和體驗。
哪怕是早起了10分鐘、抵制住了甜甜圈的誘惑、多走了1000步,都是值得記錄並讚揚的成功。
建立自信是一個馬太效應。記錄每日小成功,高頻次地獲得成就感,你才能在成就感中積累成就感,從成功走向成功,從自卑走向自信。
結語:
缺乏自信,是許多人不可言說的痛。
沒有自信的原因,很可能長期受到原生家庭的打壓,從而形成了自卑的性格。
心理學中的「自證預言」機制解釋了,缺乏自信者因為「消極的心理預期」,改變了自己的關注焦點和行為,加強了原本的不自信,從而進入惡性循環。
建立自信有方法。我們可以學習桑德拉在銷售中使用的「本體論」,來增強對自身的評價。在本體論中,你在真實世界中扮演各種角色,而這些角色被攻擊、被貶低,潰敗的只是「角色」。我們永遠保持「本體」的高評價。
此外,我們可以使用「成功日記」,記錄每天的小成功,積累成就感。讓我們從成功走向成功,從自卑走向自信。
歡迎點讚並關注 @邸敬棋,生產價值的偽·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