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島探秘:「守蛇人」堅守40年為蝮蛇「安家」

2020-08-05 新華網客戶端

圖集

新華社瀋陽8月5日電(記者於力 蔡擁軍 崔師豪)在金庸小說《鹿鼎記》中,遼東神龍島上毒蛇叢生。有人猜測位於遼東半島附近的大連蛇島是神龍島的原型。

大連蛇島不大,面積僅0.73平方公裡。小島上生存著2萬條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蛇類——蛇島蝮蛇。

「蛇島形成過程中,經歷了幾次海退海進,時而和大陸相連,時而分開,島上的動物大量滅絕,慢慢地島上能看到的,就只有善於忍飢挨餓的蝮蛇和會飛的候鳥了。」和蛇島打了38年交道的孫立新說。

61歲的孫立新退休前是遼寧蛇島老鐵山國家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綽號「蛇島島主」。

站在蛇島上遠遠能看到老鐵山的影子,在東北亞大陸候鳥遷徙的路線上,大連的蛇島、老鐵山地區是它們的必經之地,而候鳥正是蛇島蝮蛇主要的食物來源,「可以說,候鳥的多少直接影響著蛇島蝮蛇的數量,這是一條生物鏈。」孫立新說。

夏天登上蛇島,其實是很難看到蛇的,因為它除了冬眠還要夏眠。管理局科研科科長王小平常年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從茂密的樹叢中一下抓起一條一動不動趴在樹枝上,身體顏色和樹枝一樣的蝮蛇。「你看蛇的眼睛和鼻孔間有一個洞,這個洞稱為頰窩,它就像紅外線探測儀,能夠在十分之一秒內分辨出千分之三攝氏度的溫度變化,還能判斷發熱物體的遠近和大小。蛇的視力聽力都不好,就是靠這個特殊器官來捕食的。」

王小平介紹說,蝮蛇的生存能力特別強,一年只吃「兩頓飯」,春秋兩季遷徙的候鳥路過蛇島,短暫停留時,就是它們為一年補充能量的時候。

蝮蛇的這種平靜生活從人類踏上島嶼後就被打破了,它們面臨著各種生死考驗。

民間謠傳用蛇泡酒能治病,20世紀60至70年代,蛇島因無人管理,濫捕濫獵,周邊經營蛇酒生意的現象一度較為普遍。

1980年,遼寧蛇島老鐵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成立。1982年,全島進行了蛇島蝮蛇種群數量調查,種群數量僅有9000餘條。「蛇島蝮蛇種群數量降到有歷史記錄以來最低,保護蝮蛇,迫在眉睫。」王小平說。

保護區成立後,管理局的工作人員對蛇島及其附近海域實施封閉式保護管理。為了保護蛇島生態環境,他們輪流長年住在島上。「島主」孫立新有一年在島上待了240多天。「現在條件比以前強多了,80年代的守島生活又苦又寂寞!」孫立新說,晚上廣播電臺播放的文藝節目是當時他們唯一的娛樂。

管理局辦公室主任王立平告訴記者,為了保護好蛇島蝮蛇,工作人員在島上擔當起了「守蛇人」角色。記者今年春季曾跟隨工作人員到蛇島參與蛇島蝮蛇種群數量調查,工作人員抓住一條蛇後,用彩筆在其背部塗上顏色然後放掉,在調查表中記錄這條蛇的年齡、環境、捕食、配對情況等。「要想保護好蝮蛇,首先要做到心中有數,知道它們的數量,居住地方,生活習性。」

一條蛇一年要吃七八隻鳥才能進行正常的繁衍,吃兩三隻只能維持生命。為了讓蛇島蝮蛇能吃飽,提高他們的生存能力,守蛇人想了很多辦法。「我們曾經試著在蛇島上投放人工飼養的鳥類。還投放過小雞,但不知道為什麼蝮蛇只是咬死它們,不吃下去。後來我們擔心人工餵食的方法,會改變蛇島蝮蛇的習性,便放棄了人工餵食。」

除了管吃外,還要管喝。保護區建立初期蛇島連口水井都沒有,蝮蛇靠喝雨水或露水為生。有一年蛇島三個月沒有下雨,一萬多條蝮蛇面臨生命危險。守蛇人買了800多個水盆,用巡邏船一趟又一趟地從大陸運往蛇島,幾乎全島的蛇都出洞喝水,場面之壯觀令人驚嘆。

「有時不光蛇喝不上水,我們也吃不上水。」孫立新回憶說,當海上風浪太大,補給運輸上不來,守蛇人沒有淡水吃就只能忍著,「有一次實在受不了了,就用海水煮飯,結果又鹹又澀,難吃死了。」

除了在生活上照顧蝮蛇,守蛇人還要扮演醫生的角色。由於蛇島蝮蛇以吃鳥為生,進食時蛇嘴經常會被尖銳的鳥喙劃傷,口腔發炎的蛇張不開嘴,進不了食,只能等死。守蛇人這時就得去抓住它們,掰開蛇嘴,塗上紫藥水為它們治療。

40年來,蛇島蝮蛇種群數量從9000餘條上升到近2萬條,如何讓具有較高生態價值和社會價值的蛇島蝮蛇更好更長久地生存下去?守蛇人有共同的想法:保護蝮蛇的關鍵在於保護鳥類,沒有了候鳥,蛇島蝮蛇便會危在旦夕。所以要維護生態平衡,守蛇護鳥一起幹。

責任編輯: 劉笑冬

相關焦點

  • 蛇島探秘:「守蛇人」堅守40年為蝮蛇「安家」
    「現在條件比以前強多了,80年代的守島生活又苦又寂寞!」孫立新說,晚上廣播電臺播放的文藝節目是當時他們唯一的娛樂。  管理局辦公室主任王立平告訴記者,為了保護好蛇島蝮蛇,工作人員在島上擔當起了「守蛇人」角色。記者今年春季曾跟隨工作人員到蛇島參與蛇島蝮蛇種群數量調查,工作人員抓住一條蛇後,用彩筆在其背部塗上顏色然後放掉,在調查表中記錄這條蛇的年齡、環境、捕食、配對情況等。
  • 40年堅守只為讓2萬條劇毒蝮蛇有個安穩的家——蛇島一日記
    新華社瀋陽8月4日電題:40年堅守只為讓2萬條劇毒蝮蛇有個安穩的家——蛇島一日記新華社記者於力、蔡擁軍、崔師豪位於遼東灣海域一座0.73平方公裡的小島,因為棲息著2萬條劇毒蝮蛇,因而被稱為蛇島。40年前,這裡和附近的候鳥棲息地老鐵山被國家列為「蛇島老鐵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從此便有了一些痴心不改的「守蛇人」。
  • 蛇島「守蛇人」,與蛇共舞40年
    遼寧省蛇島老鐵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前局長孫立新告訴記者,「保護區成立不久我就在這工作,有人開玩笑管我叫蛇島島主。」與蛇共舞40年,孫立新與一眾「守蛇人」們親眼見證了蛇島蝮蛇的數量由少到多。 人與蛇鳥爭天地 千萬年前,蛇島不是島,島上也不只有蛇。那時,渤海與黃海還是平原,山東與遼寧也不隔海相望,可喜馬拉雅造山運動,改變了這一切。
  • 蛇島「守蛇人」,與蛇共舞40年
    遼寧省蛇島老鐵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前局長孫立新告訴記者,「保護區成立不久我就在這工作,有人開玩笑管我叫蛇島島主。」與蛇共舞40年,孫立新與一眾「守蛇人」們親眼見證了蛇島蝮蛇的數量由少到多。人與蛇鳥爭天地千萬年前,蛇島不是島,島上也不只有蛇。那時,渤海與黃海還是平原,山東與遼寧也不隔海相望,可喜馬拉雅造山運動,改變了這一切。
  • 40年堅守只為讓2萬條劇毒蝮蛇有個安穩的家
    圖集 新華社瀋陽8月4日電 題:40年堅守只為讓2萬條劇毒蝮蛇有個安穩的家——蛇島一日記新華社記者於力、蔡擁軍、崔師豪位於遼東灣海域一座0.73平方公裡的小島,因為棲息著2萬條劇毒蝮蛇,因而被稱為蛇島。
  • 與偷蛇人鬥、與捕鳥人鬥 蛇島「守蛇人」與蛇共舞40年
    >蛇島「守蛇人」,與蛇共舞40年渤海,遼東灣,碧水藍天下船隻絡繹不絕。遼寧省蛇島老鐵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前局長孫立新告訴記者,「保護區成立不久我就在這工作,有人開玩笑管我叫蛇島島主。」與蛇共舞40年,孫立新與一眾「守蛇人」們親眼見證了蛇島蝮蛇的數量由少到多。人與蛇鳥爭天地千萬年前,蛇島不是島,島上也不只有蛇。那時,渤海與黃海還是平原,山東與遼寧也不隔海相望,可喜馬拉雅造山運動,改變了這一切。
  • 「守蛇人」孫立新:我愛蛇島,從未離開
    有人猜測遼東半島附近的大連蛇島,便是神龍島的原型。蛇島不大,面積僅0.73平方公裡,距陸地最近處約10公裡。小島有2萬條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蛇類——蛇島蝮蛇。一位痴心不改的「守蛇人」——遼寧蛇島老鐵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前副局長孫立新,與這些毒蛇相處了近40年。
  • 與偷蛇人鬥與捕鳥人鬥 蛇島「守蛇人」與蛇共舞40年
    蛇島「守蛇人」,與蛇共舞40年  本報記者於力、蔡擁軍、崔師豪  渤海,遼東灣,碧水藍天下船隻絡繹不絕。遼寧省蛇島老鐵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前局長孫立新告訴記者,「保護區成立不久我就在這工作,有人開玩笑管我叫蛇島島主。」與蛇共舞40年,孫立新與一眾「守蛇人」們親眼見證了蛇島蝮蛇的數量由少到多。  人與蛇鳥爭天地  千萬年前,蛇島不是島,島上也不只有蛇。那時,渤海與黃海還是平原,山東與遼寧也不隔海相望,可喜馬拉雅造山運動,改變了這一切。
  • 蛇島探秘:大連蛇島是神龍島的原型?
    「現在條件比以前強多了,80年代的守島生活又苦又寂寞!」孫立新說,晚上廣播電臺播放的文藝節目是當時他們唯一的娛樂。管理局辦公室主任王立平告訴記者,為了保護好蛇島蝮蛇,工作人員在島上擔當起了「守蛇人」角色。記者今年春季曾跟隨工作人員到蛇島參與蛇島蝮蛇種群數量調查,工作人員抓住一條蛇後,用彩筆在其背部塗上顏色然後放掉,在調查表中記錄這條蛇的年齡、環境、捕食、配對情況等。
  • 半月談|我愛蛇島,從未離開
    一位痴心不改的「守蛇人」——遼寧蛇島老鐵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前副局長孫立新,與這些毒蛇相處了近40年。孫立新 大學畢業之後,我被分配到保護區工作。在那之前由於各種各樣的天災和人禍,蛇島蝮蛇的種群數量由幾萬條下降到不足1萬條。直到1980年,相關部門意識到保護這一物種的重要性,成立保護區。我在這裡工作近40年,有人開玩笑叫我「蛇島島主」。
  • 半月談|我愛蛇島,從未離開
    一位痴心不改的「守蛇人」——遼寧蛇島老鐵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前副局長孫立新,與這些毒蛇相處了近40年。孫立新 大學畢業之後,我被分配到保護區工作。在那之前由於各種各樣的天災和人禍,蛇島蝮蛇的種群數量由幾萬條下降到不足1萬條。直到1980年,相關部門意識到保護這一物種的重要性,成立保護區。我在這裡工作近40年,有人開玩笑叫我「蛇島島主」。
  • 大連蛇島是怎麼來的?上面蛇真的很多嗎?尤其是劇毒蛇黑眉蝮蛇
    很能很少有人知道,大連蛇島的一個面積連0.8平方公裡都不到的小島上,曾經生活著5到10萬條黑眉蛇,上萬條蛇在800個水盆邊喝水的世界奇觀就是在這裡發生。但是,在1958年6月的時候,蛇島發生了一場燃燒了四五天的大火,別說島上的動物還剩多少,幾乎所有植物都被焚燒成灰燼,自然被燒死的蝮蛇也不在少數,之所以還有少量蝮蛇可以倖存下來,跟島上現有的少量巖洞和溝渠有關,這種蛇既冬眠也夏眠、能一年只獵食幾次就可以活下來密切相關。
  • 探秘全球7座神秘驚悚的蛇島
    探秘全球7座神秘驚悚的蛇島 伊利亞德大凱馬達  伊利亞德大凱馬達是位於巴西聖保羅州附近的大西洋海域的一座崎嶇不平的小島。該島到處都是蛇,大約每平方碼(約合0.84平方米)就有一條蛇。這座0.17平方公裡的小島自詡比勒村聚集著大約100人,儘管該島並沒有天然淡水源。大毒蛇島是古希臘人眾所周知的一座小島,過去200年間相繼被俄羅斯、土耳其帝國、羅馬尼亞和烏克蘭認領。  2009年經聯合國國際法院裁決,它被判給烏克蘭,但它被認為是一塊「巖石」,而非一座「小島」,因此它並不能擴大烏克蘭的海底專屬經濟區。
  • 巴西蛇島探秘
    在被稱為巴西蛇島的大凱馬達島,記者與生物學家開始了一場探險之旅。「沒錯,島上所有的蛇都是有毒的」,巴西布坦坦蛇研究所生物學家卡琳娜·班奇對新華社記者說,「它們是島嶼矛頭蝮蛇,所以這裡被稱作全球最危險的地區之一。」
  • 蛇島「塗」蛇
    新華社大連6月3日電題:蛇島「塗」蛇新華社記者蔡擁軍地面有蛇,草裡有蛇,樹枝有蛇。位於大連旅順的蛇島,獨有的蛇島蝮蛇似乎無處不在,對於怕蛇的人來說,無異於噩夢。徐寧傑怕蛇,但他還是來了。這位遼寧蛇島老鐵山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的工作人員,35歲,身高1米85,體重90公斤,上過6次蛇島,但還是怕蛇,而且這一次參與蛇島蝮種群數量調查,就是要去蛇最密集的蛇島6溝,要穿過草叢、灌木、喬木等各種複雜地形,還要用彩筆在發現的蛇身上做出標記。徐寧傑的大呼小叫在山溝裡傳得挺遠,最早的時候是因為沒發現蛇,他說:「沒發現才是最可怕的!」
  • 大連蛇島怎麼來的?島上幾萬條黑眉蝮蛇是怎麼活下來的?
    很能很少有人知道,大連蛇島的一個面積連0.8平方公裡都不到的小島上,曾經生活著5到10萬條黑眉蝮蛇,上萬條蛇在800個水盆邊喝水的世界奇觀就是在這裡發生。後來,儘管隨著島上自然環境逐漸恢復,黑眉蝮蛇的數量開始增加,但卻受到了偷獵蛇的人的威脅,直到蛇島和老鐵山一起被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島上的蝮蛇數量才終於再次突破了兩萬條。
  • 蛇島「塗」蛇!
    地面有蛇,草裡有蛇,樹枝有蛇。位於大連旅順的蛇島,獨有的蛇島蝮蛇似乎無處不在,對於怕蛇的人來說,無異於噩夢。徐寧傑怕蛇,但他還是來了。這位遼寧蛇島老鐵山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的工作人員,35歲,身高1米85,體重90公斤,上過6次蛇島,但還是怕蛇,而且這一次參與蛇島蝮種群數量調查,就是要去蛇最密集的蛇島6溝,要穿過草叢、灌木、喬木等各種複雜地形,還要用彩筆在發現的蛇身上做出標記。徐寧傑的大呼小叫在山溝裡傳得挺遠,最早的時候是因為沒發現蛇,他說:「沒發現才是最可怕的!」
  • 蛇島是怎麼來的?上邊蛇真的很多嗎?
    「蛇島」顧名思義就是遍布蛇的島嶼,在我國有著名的大連蛇島、南灣水庫蛇島、千島湖蛇島、仙女湖蛇島、釣魚島列嶼蛇島以及瀘沽湖蛇島等等,而在境外還有例如著名的巴西蛇島
  • 探秘毒蛇島——我國環保系統第一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蛇島蝮蛇吞食海鳥(央廣網發 王小平 攝)   央廣網大連5月18日消息(記者賈鐵生)遼寧蛇島老鐵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我國環保系統第一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這裡有世界上唯一一座生存單一種類蛇島蝮蛇的島嶼。島上生存近兩萬條有劇毒的蛇島蝮蛇。央廣記者登上蛇島,探尋神秘的毒蛇島。
  • 蛇島真的有蛇嗎?它是怎麼來的?
    在世界上有三大著名的「蛇島」,第一個是黑海多瑙河三角洲附近的一座島嶼,第二個是巴西聖保羅東南海域中的一個小島,名為大凱馬達島,第三個就是大連的蛇島了。其中第一個蛇島是因為其被命名為Fidonisi,古希臘語就是蛇島的意思,不過,這個島上並沒有很多蛇。而第二和第三個蛇島上面都有很多的蛇。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這些蛇島是怎麼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