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飛毛腿,大洋黃金魚——與美國航母賽跑的蘇聯661核潛艇傳奇

2021-01-09 和風漫談

一、神秘潛艇現身,迷霧重重難辨。

1971年秋季的某一天,陽光明媚天高雲淡,讓人無比舒適。然而美國五角大樓一間會議室裡氣氛卻很緊張,一群軍官和專家正一臉嚴肅的討論一件細思極恐的事情。

原來不久前,美國第六艦隊「薩拉託加」號(CV-60)航母特遣艦隊發回一條信息:

它在大西洋從地中海向邁阿密方向返航,發現一艘神秘蘇聯潛艇尾隨跟蹤。艦隊按慣例加速擺脫,然而一直提速到30節都未能甩開。最後潛艇居然快速超過航母,從艦隊側方繞了過去!

專家們目瞪口呆,難以置信——這簡直不可思議,是不是艦隊弄錯了?

當時的水面艦艇航速比潛艇快很多,沒有任何一艘已知潛艇能快速超越航母編隊,加速擺脫是非常有效的方法。然而事實擺在眼前,專家們一臉懵逼也給不出答案……到底咋回事?

多年後謎底終於揭開,人們才恍然大悟:原來蘇聯真的造了一艘比航母還快的潛艇,它超過「薩拉託加」號航母時只用了一半動力。

它就是世界上第一艘使用全鈦合金材料建造,也是速度最快的潛艇——蘇聯661型巡航飛彈核潛艇,北約代號「帕帕Papa」級。

1970年,它在實驗中創造了44.7節(82.7公裡/小時)的驚人世界紀錄,又在1971年非完整實驗中達到44.85節(83.06公裡 / 小時)!

此紀錄至今無人超越,並且預計還將保持很久。

二、美蘇爭霸,刀光劍影中的潛艇比拼。

冷戰時期,美蘇兩個超級大國激烈競爭。美國水面艦隊實力超群、咄咄逼人,於是蘇聯制定了優先發展潛艇的海軍戰略。

但美國人速度也不慢,從50年代末期到60年代初期短短幾年裡,快速研製了鰩魚級、鰹魚級、長尾鯊級攻擊核潛艇和喬治·華盛頓級戰略核潛艇。

蘇聯人很著急,他們只有幾艘627型(十一月級)攻擊核潛艇,和仍在建造中的658型(旅館級)戰略核潛艇,與美軍差距較大。

要超越對手,就要求新求變彎道超車,於是一系列最快的、最深的、最大的科幻潛艇就此誕生。其中就包括661型巡航飛彈核潛艇。

三、速度的妙用與糾結。

潛艇作戰中,速度是讓人又愛又恨的元素。

就算非常安靜的潛艇,以30節高速疾馳時噪聲也會很大。所以潛艇巡航時只能以幾節到十幾節的速度「慢跑」,以降低噪聲。

然而速度又那麼誘人。它能讓潛艇快速接近和脫離目標,火速趕到指定海域,搶佔有利陣位,發射飛彈然後快速返航。面對攻擊,速度也能幫潛艇高速機動擺脫魚雷,並展開強力反擊。

美國航母實力強,從水面上硬槓肯定不行。要是有多艘潛艇來去如風,隱身接敵,發射大量飛彈飽和攻擊,然後快速脫離那該有多好。這就是蘇聯1958年制定「661型潛艇計劃」時心中的想法。

四、神兵問世,身價不菲。

1958年8月,蘇聯召開國家部長會議,下達研製「新型高速潛艇」的命令。研製任務交給第16中央設計局(OKB-16)。

它是後來著名的孔雀石中央設計局的2個前身之一(另一個是 SKB-143設計局)。而孔雀石、紅寶石、天青石設計局並稱蘇聯三大潛艇設計中心。

670型查理級核潛艇

661型潛艇設計目標與670型(查理級)潛艇相似,主要攔截和攻擊美國航母特遣艦隊。另一個「705型高速攻擊核潛艇計劃」也同時並行,後來成為阿爾法級攻擊核潛艇。

蘇聯高層要求設計師大膽創新,少用保守過時的技術,所以661型潛艇上湧現出大量新技術。它是世界上第一艘使用全鈦合金外殼的潛艇,內、外艇殼都用鈦合金材料製成。

鈦合金材料重量輕、綜合強度高、耐腐蝕性好,作潛艇外殼比傳統合金鋼好很多。能大幅降低重量、提高速度,也能保證潛艇到達400米極限潛深。

雖然鈦金屬本身磁性很弱,但由於合金中有磁性金屬成份,所以仍然能被磁異常探測器和磁性水雷探測到。

鈦合金艇殼和圓形艇艏

鈦合金元件加工是個難題,它在焊接高溫中易氧化,只能在真空或無氧環境中進行。這沒有難倒蘇聯工程師,他們在北德文斯克造船廠一幢充滿氬氣的大樓裡,穿著像太空人那樣的加壓服,一點點焊接潛艇耐壓殼上60毫米厚的鈦合金板。

焊接質量要求很高,一個小小疏忽也會導致後期出現裂紋,只能對整個部件進行耗時且成本高昂的重造。尤其是承壓壓載水艙,更是一絲裂紋也不能有。

661型潛艇艇艏呈圓頭,艇艉是獨樹一幟的雙單尾造型,有兩個並列雙艉和雙槳。這樣能讓兩個螺旋槳都在水滴型尖艉尾流中工作,流場均勻流暢、效率提高。

它體型很大,長106.9米、寬11.6米,水下排水量7100噸,有82名軍官和艇員,自持力超過70天。

其速度優勢來源於2臺 VM-5m 壓水反應堆,單臺熱功率177.4兆瓦。通過2臺蒸汽輪機輸出60兆瓦(8萬軸馬力)動力,帶動兩個螺旋槳旋轉。

在它之前的659/675(回聲級)巡航飛彈核潛艇,只有2臺VM-A反應堆,單臺熱功率70兆瓦。

其實針對661型潛艇,蘇聯還開發了另一種鉛-鉍液態金屬冷卻反應堆原型。其熱功率很高,工作溫度比壓水反應堆高,卻沒有冷卻劑沸騰的危險。

與鈉-鉀金屬冷卻反應堆相比,鉛-鉍共晶不與空氣、水反應,降低了系統複雜性,消除了冷卻劑洩漏爆炸的危險。

美國鈉金屬冷卻反應堆

然而鉛-鉍共晶冷卻劑腐蝕性很強、凝固風險大,需要始終保持高溫。鉛-鉍共晶受輻射還會形成放射性很強的釙-210,為潛艇帶來很大風險。所以權衡利弊,蘇聯最後還是選擇了更安全的壓水反應堆。

661型潛艇哪兒都好,就是太貴!整個項目成本在1960年代就達到20億盧布,海軍稱它——「金魚(golden fish)」,一艘相當於黃金打造的核魚!

五、從水下發射的反艦飛彈。

661型潛艇有4個魚雷發射管,攜帶12枚魚雷。但其核心武器是10枚 P-70潛射反艦飛彈,北約稱:紫水晶。

飛彈安裝在艇艏兩側傾斜的發射管道中,是最早能從水下發射的反艦飛彈。此前的潛艇發射飛彈時必須浮出水面,很容易被攻擊。

P-70飛彈長約7米,重3850千克,最大射程80千米,可攜帶常規戰鬥部或核彈頭。

與航母交戰時,潛艇先在60千米外隱藏,上浮到水面下20-30米,然後用艇艏 MGK-300聲吶鎖定目標,以每輪5枚射速,在3分鐘內將所有飛彈發射出去。

飛彈在艇艏傾斜發射管中

P-70飛彈在一級火箭助推下衝出水面,展開彈翼,啟動二級火箭飛上天空。到70米高度,三級火箭推動飛彈以亞音速飛向目標。末端時啟動主動雷達,瞄準附近最大的目標。

661型潛艇不能在戰場上裝填飛彈,所以一發射完,就要趕緊回基地重裝。

六、逆天航速,一鳴驚人。

1960年12月,661型潛艇完成技術設計。1963年12月28日,首艇K-162號在北德文斯克造船廠開工。1978年編號改成K-222。

為了獲得極致性能,K-162號潛艇不得不承受高昂成本和複雜建造代價。建造過程困難重重,工期持續了5年,一直到1968年12月21日才下水。次年底交付海軍,此後各項實驗一直到1971年底才完成。

705型阿爾法級潛艇

在強大動力和輕量艇體支持下,K-162號潛艇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在一次試驗中,它只用80%動力就到達42節高速,遠遠超過設計指標(38節)航速要求。

1970年12月30日,艇長菲利波維奇上尉將動力提升到97%——已超出安全邊界,潛艇在水下100米創造了44.7節(82.7公裡/小時)的驚人世界紀錄。

1971年3月30日,他們再次嘗試用100%動力航行。因為渦輪機失控被迫中途停止,但之前已跑出44.85節(83.06公裡 / 小時)的更快速度。

相比之下,同期美國各潛艇速度才28-32節左右。就算數據有所保留,K-162潛艇仍比美國任何一艘潛艇都快得多,也比大多數水面艦艇速度更高。

美國洛杉磯級核潛艇

當然,高速也帶來很多問題:

一是潛艇噪聲非常大。當航速超過35節時,潛艇噪聲就像噴氣式飛機,控制室裡充斥著雷鳴般的響聲。最高航速時噪聲超過100分貝,艇員已無法忍受。如此巨大的噪聲,敵人從很遠處就能發現,潛艇失去隱身優勢。

二是高速航行中潛艇容易損壞。實驗中K-162號艇體上的緊急信號浮標、進排水口都被巨大水流衝力損壞了。

不過瑕不掩瑜,這些缺點不影響K-162成為一艘劃時代潛艇。它讓美國人感到恐懼,從此航母編隊再也不敢在大西洋上悠然自得的航行了。從水下發射飛彈更讓美軍擔憂,於是在秘密文件中,661型潛艇被尊稱為「Papa爸爸(諧音帕帕)」級。

1971年9-12月,K-162潛艇執行第一次戰鬥任務,80天航行中只浮出水面一次。期間跟蹤美國「薩拉託加」號航母特遣艦隊,讓五角大樓陷入無比煩惱中。

除了速度,K-162號還第一次使用數字遠程遙控和自動化系統,相當於今天的計算機管控,在當時絕對屬「黑科技」。

所以K-162潛艇被嚴格保密,所有相關人員禁止洩漏任何信息,即便艇長家人也不知道他在做什麼。40多年後,艇員們才被允許談論這些往事。

不過K-162潛艇噪聲始終是短板,被敵人發現是遲早的事。

1981年7月,一架美國P-3偵察機在北約演習區域中發現K-162潛艇,機組人員獲嘉獎。2個月後,一架美國S-3「維京海盜」反潛機也探測到其蹤跡。此時距它服役已經十多年,已經不那麼緊張了。

七、功成身退,名垂後世。

661型潛艇成本太高,加工難度太大,所以蘇聯只造了一艘,就轉回性價比更高、更容易建造的670型(查理級)潛艇上去。

但它開創的技術沒有浪費,為後來鈦合金潛艇奠定基礎。705型(阿爾法級)、945型(塞拉級)攻擊核潛艇都大量繼承了661型潛艇技術。和風漫談原創,禁止抄襲。

阿爾法級攻擊核潛艇最高航速39節,是蘇聯第二代攻擊核潛艇的主力,被稱為「超越時代的核潛艇」。

1984年,K-162/K-222號潛艇功德圓滿轉入預備役。1988年12月退役,封存在北德文斯克海軍基地裡。2010年3月5日,這艘偉大的潛艇被拆除,從俄海軍名單上永遠消失了。

661型潛艇是一個工程壯舉,為潛艇技術發展做出巨大貢獻。它為人們留下豐厚遺產,直到今天與鈦合金相關的船體研究仍在不斷進行中……

和風漫談原創文字,歡迎關注。圖片來自網絡,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削減航母卻讓核潛艇下餃子?美軍半個月內兩艘核潛艇下水服役
    圖為美國海軍「維吉尼亞」級核潛艇近期一則關於美軍將會削減航母數量的新聞充斥坊間,《防衛新聞》網站獲得的評估文件表示,五角大樓正在進行海軍的結構性審查,其中有一條重磅消息就是五角大樓可能要求美海軍將航母從現有的11艘降低到
  • 美日惶恐不安:蘇聯努力了一輩子,俄做了20年的夢,卻被我們實現
    在蘇聯研發的武器裝備方面,如陸上的DUGA-3遠程警戒雷達(現在著名的鋼鐵墳場景點)、R-36洲際飛彈(SS-18撒旦);海上的1144型基洛夫級飛彈巡洋艦、661型見血封喉級核潛艇、945型梭魚級核潛艇;空中的米格-25「狐蝠」截擊機、安-225戰略運輸機、米-26「光暈」直升機等。每一樣直到現在都是大多數國家無法復刻的存在,甚至連蘇聯對手的美國也要望其項背。
  • 俄羅斯部署頂級「航母殺手」:可控制整個大西洋,甚至美國東海岸
    俄羅斯部署頂級「航母殺手」:可控制整個大西洋,甚至美國東海岸亞森M級核潛艇在美國開始建造第二款10萬噸級核動力航母"福特"級時,俄羅斯的航母計劃卻風平浪靜,除了幾個模型,外界幾乎找不到俄羅斯新航母的影子,美俄之間的航母力量差距越來越大。
  • 世界最強攻擊核潛艇,如今有了對手
    (美國潛艇在北極破冰上浮)南極和北極,是地球在地理上的最南端和最北端。受地球公轉和自傳的影響,南北兩極由於受到的日光照射較少,因此長期處於冰封之中。不過南北兩極所不同的是,南極是一塊完整的冰封大陸,而北極則是一大片冰封的海洋。"北冰洋"才是對地球北極地區最深刻形象的描述。而且,在這片冰封大洋的兩側,正是曾經的世界兩大霸主——美國和蘇聯。
  • 世界各國核潛艇下潛深度對比:美國700米,俄980米,中國是多少
    我們知道,海軍的強大與否主要看兩樣武器,一個是航母,另一個就是核潛艇。航母和核潛艇恰好能夠形成優勢互補,一個是水面強大作戰武器,一個是水下強大作戰武器。對航母的了解相信很多人都已經非常透徹了,但對於核潛艇,好像了解它的人並不多。因為核潛艇給人的感覺總是很神秘,也有人給它們取了個別名,叫「深海幽靈」。
  • 若美國海軍傾巢而出,有哪個國家可以抵擋?專家:只有一個國家
    冷戰落幕後,美國沒有放馬南山,而是利用在冷戰時期形成的海上優勢建立了世界霸權,最大的依仗則是實力遠超其他國家的海上力量。在美國海軍面前,曾經不可一世的蘇聯海軍也只能龜縮港口,不敢與之爭鋒。時至今日,美國海軍的實力早已今非昔比,但除中國外,其他國家的海軍不進反退。
  • 蘇聯解體29年,俄啃老本29年,為什麼還敢與美國正面剛?
    不過美國這個世界第一寶座,始終坐得不是很舒服,因為繼承了蘇聯最大權益的俄羅斯,扛起了和美國剛到底的大旗。曾經的蘇聯確實家大業大,從其中獨立出來的十多個國家,也都相繼分得了一定的遺產,俄羅斯必然是最多的。這些遺產確實可以幫助俄羅斯等國維持一段時間的強大,但眼看著距離蘇聯解體快30年了,縱然蘇聯是匹比馬大好幾倍的駱駝,也該被拖瘦了。畢竟俄羅斯在繼承武器裝備之時,相關債務也落在了身上。
  • 俄退出航母大國俱樂部,或報廢唯一航母,埋頭造核潛艇
    據悉,這個表態是他在參觀俄羅斯北德文斯克造船廠時做出的,這個造船廠不僅是俄軍最大的造船廠,也是負責製造俄羅斯最新型核潛艇的地方,其表態顯然是為激勵造船廠人員而做出的。此時,正在造船廠進行維修的俄海軍唯一的現役航母——「庫茲涅佐夫號」,就很尷尬了。這艘航母目前還有大量改裝工作沒有完成。
  • 美軍為何懼怕蘇聯飛行員?為了驅逐航母,轟炸機都能開到海裡
    在對抗最激烈的那段時間,美軍艦機頻繁遊走於俄羅斯的東西兩側,而蘇聯人也毫不示弱,通常以更強硬的姿態進行驅趕:軍艦上空放油、超低空掠過美艦頭頂、甚至核潛艇撞擊,種種危險動作一度讓美軍驚懼不已。不過,長期的暴力驅逐,難免會有玩脫手的時候。1968年5月28日,美軍「埃塞克斯號」航母編隊正在挪威海域航行。這次演習很快就被蘇聯人發現。
  • 核潛艇關鍵技術遭日本出賣,美海軍損失數十億
    蘇聯潛艇核潛艇這種裝備是與航母同等重要的大國海軍神器,尤其是戰略核潛艇的重要性更是無可替代。擔負著戰略核反擊任務的戰略核潛艇有著極其重要的價值,一艘戰略核潛艇上攜帶的潛射彈道飛彈足以毀滅一個中小國家或是大國的一半,擁有戰略核潛艇的國家才配稱得上是真正擁有成熟的戰略核威懾力量。
  • 蘇聯的「飛毛腿」飛彈,它性能如何?看完你就知道
    說起飛毛腿,我想大家肯定是熟悉的,畢竟在許多人小時候,經常提起飛毛腿,或者飛毛腿飛彈,當然那時我們覺得飛毛腿飛彈只是虛構的,不過事實上,這款飛彈是真實存在的。蘇聯就有一款「飛毛腿飛彈」。
  • 全球最大的核潛艇,比航母都大!潛艇內部還有遊泳池和健身房
    目前,具有核潛艇的國家寥寥無幾,而要說誰為核潛艇製作的前鋒,那非蘇聯莫屬,蘇聯在當時,可謂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某些技術甚至連美國都望而卻步。而蘇聯與現在的俄國一樣,熱衷於發展軍事,研發各種新型武器,而在那個科技還並不算發達的時期,蘇聯就創造出了世界上最大的核潛艇------颱風級核潛艇,足足有四萬餘噸,並且該核潛艇的硬體設施一應俱全,在當時作戰能力一流,並未受到因體積過大而更易被發現的困擾。
  • 美國人對飛機豎中指,蘇聯飛行員朝其澆了兩噸油
    ,用來將對方壓制甚至是毀滅,據悉當時的蘇聯以及美國製造了世界上99%的核彈和洲際彈道飛彈,這些武器能夠使得整個個世界都滅亡。 正因為要向世界其他國展現自己的實力,美國與蘇聯也經常發生軍事對峙,美國這種耀武揚威的樣子原早就在冷戰期間就有了
  • 蘇聯解體前建造的核動力航母有多先進?一旦建成,實力堪比美航母
    雖然當時的蘇聯是繼美國海軍之後,世界上第二大的海軍,但在航母的發展道路上卻走得十分艱難。直到1984年,烏斯季諾夫去世之後,蘇聯對於航母的認識才發生了變化。烏斯季諾夫作為蘇聯歷史上榮獲列寧勳章最多的蘇聯人,他的戰功赫赫,但同時他也是對於航母發展反對最激烈的人。在他去世之後,蘇聯方面才開始著手研製蘇聯的第四代大型航母。
  • 中國首艘核潛艇誕生!美國玩具立下大功,廠商被美軍送入監獄
    各類海軍裝備中,航母是水面艦艇中的王者,而水下,核潛艇獨佔鰲頭,事實上,核潛艇的製造難度比航母還要高,目前全世界擁有航母的國家有十個之多,而擁有核潛艇的國家,滿打滿算也只有六個而已,即中美俄英法,外加一個印度。
  • 蘇聯K-19核潛艇上發生了什麼?
    1957年,蘇聯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這一消息讓美國人震驚不已,五角大樓連夜開會,決定要在深海扳回一城。原本5年完成的彈道飛彈核潛艇計劃,被壓縮到2年。美國人效率很高,1959年12月30日,「喬治·華盛頓」號彈道飛彈核潛艇服役。該艇長116.3米,水下排水量6800噸,搭載16枚「北極星A1」潛射飛彈,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艘戰略核潛艇。
  • 美國11個航母戰鬥群,如果傾巢而出誰能擋住?俄專家:僅一國可敵
    在美國的海軍體系當中,擁有11艘航母,這是任何一個國家都做不到的,況且這些航母還都是核動力的,也就意味著在整體的實力發揮當中要比普通航母高很多等級。    因此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只要出動航母就會帶來極大的壓製作用,那麼美國11個航母戰鬥群,如果傾巢而出誰能擋住?俄專家:僅一國可敵。
  • 全世界最大的核潛艇:排水量堪比航母,北約代號「颱風」級
    而要想判斷一個國家的海軍實力如何,首先要看他們是否擁有航母,其次就要看是否擁有核潛艇了。這樣火力猛、速度快同時還具有優秀的隱身性能的核潛艇自然是很多國家都渴望的,但是由於技術問題,目前世界上只有印度和五個常任理事國擁有,而真正能夠建造的只有五個常任理事國。根據執行任務以及艦上裝備武器的不同,核潛艇可以大概分為攻擊型、彈道飛彈型、巡航飛彈型等。
  • 飛毛腿來了!卻被沙特提前預警,成功擊毀!
    原來他們害怕前幾天射向以色列的那些據說是裝有化學戰劑的飛毛腿飛彈,說不定在什麼時候也飛到沙特來。1月20日深夜12時左右,首都利雅得市異常寂靜,實行燈火管制後的市區漆黑一片。突然,刺耳的空襲警報聲響徹雲霄,這時,忽然有人指著天空驚叫起來:「飛毛腿來了」!的確,一枚令人膽寒的飛毛腿飛彈正在向利雅得襲來!
  • 踢館:美軍核潛艇,海狼好還是維吉尼亞好?我們095還差多遠?
    還有人說美國人在研發海狼2,這是真是假?下一代核潛艇會有哪些變化,從美國的戰略考慮噸位多大為妙? 從設計目的或者說任務看,二者的區別非常大。 海狼是專為在蘇聯海軍的堡壘海域獵殺其彈道飛彈核潛艇而設計的,因此它必須能頂著敵人強大的反潛系統,潛伏在蘇海軍基地門口,然後持續跟蹤對方核潛艇,開戰後立即將其摧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