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本五十六小傳:策劃「珍珠港事件」和「中途島戰役」的八指將軍

2021-01-10 騰訊網

(萬象歷史特約作者:Amber)

【1941年4月18日】山本五十六小傳:策劃「珍珠港事件」和「中途島戰役」的八指將軍

山本五十六,1884年4月4日,出生於日本中部新潟縣的長岡市。出生時,他的父親高野貞吉說:「我已經五十六歲了,就叫他五十六吧!」所以,他就叫高野五十六。

1901年(17歲),他以第二名的成績考入江田島海軍學校32期。他參加了1904年的日俄戰爭,任少尉。他負了重傷,左手的食指、中指被炸飛,只剩下了八個手指。

當時藝妓修剪指甲時,按手指頭收費,每個一毛,正常人正好一元。經常出入煙花之地的山本,偏偏少了兩個,因此給他取了"八毛錢"的綽號。這個綽號一直伴隨著他,後來也稱他為「八指將軍」。

1913年(29歲),父母相繼逝世,他繼承母姓,改名為山本五十六。

1919年(35歲),山本奉命到美國哈佛大學學習,同年晉升為海軍中佐。這時的美國,正是「大蕭條」前「繁榮的十年」,美國強盛的國力讓山本既羨慕有震撼。

1921年(37歲),山本回國後,任海軍大學教官。

(山本五十六在美國)

1924年(40歲),山本擔任日本海軍航空隊教官,開始訓練飛行員。他親自參加飛行訓練,是日本航空兵建設的奠基者。

1925年(41歲),山本出任日本駐美國大使館海軍武官,1928年,山本從美國歸國,先後擔任巡洋艦、航空母艦艦長。

1929年(46歲),他晉升為少將,並出任第一航空隊司令官。他決心使日本成為海上強國,與英美等西歐國家爭霸。

1930年1月21日,英、美、日、法、意5強在倫敦召開海軍會議,討論裁減軍備等問題。山本清醒的認識到美日之間的差距,接受了西方列強提出的《倫敦海軍公約》,不與西方各國正面衝突。但是,在對軍令部建議中,他卻明確提出:「同美國海軍作戰一定要以空襲開始!」。他與德國結為軍事合作夥伴,引進德國的轟炸機技術,同時給德國輸出航母技術。

1935年12月(51歲),山本就任航空本部部長。

1937年,日軍全面侵華。淞滬會戰期間,山本五十六派出兩艘航空母艦,轟炸了上海。

1939年9月1日,在德國入侵波蘭的當天,二戰歐洲戰場正式拉開帷幕。與德國關係密切的山本,被任命為海軍聯合艦隊司令官。

1940年7月,日本與德、意籤訂了軸心國條約。11月5日,山本被授予海軍大將軍銜。

(山本五十六與米內光政的合照)

1940年11月,英國航母艦隊用12架艦載機一舉擊沉3艘義大利戰列艦,改變了地中海的戰局。海空聯合作戰的新型海戰戰略,成為山本五十六的重要規劃。

隨著美日關係逐漸緊張,山本醞釀一個大膽的冒險計劃:主動出擊,偷襲作戰。山本經過周密的策劃,襲擊海域就劃定在珍珠港。1941年1月7日,山本正式提出了偷襲珍珠港的設想。

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偷襲了珍珠港,用極低的代價,重創美軍。太平洋戰爭由此爆發,美國對日宣戰。

(1941年12月日本畫報刊登山本五十六照片)

1942年,日軍在珊瑚海海戰中第一次受挫。隨後山本策劃,將美國太平洋艦隊引到中途島一帶,一舉殲滅,扭轉被動局面。

6月4日,日本海軍幾乎傾巢而出,駛向中途島。然而,美國情報局早就破譯了日本密碼,做好了準備,一舉擊沉了日本第一突擊編隊的全部四艘艦隊航母。

中途島戰役失敗,日本瓜島戰役、馬裡亞納海戰中接連失利,山本決定前往南太平洋前線視察,激勵士氣。

然而,山本行程的詳細電文,已被美軍截獲。美國總統羅斯福下令"幹掉山本"。

1941年4月18日,山本的飛機按時起飛,被美國飛機擊落。

(在布幹維爾島被擊落的山本五十六的座機)

日本害怕影響日軍士氣,一直不敢宣布山本的死訊。直到一個月後,1943年5月21日,才正式宣布,朝野震驚。日本追授山本大勳位、功一級、正三位和元帥稱號。6月5日,在東京舉行百萬人參加的國葬。

1945年東京審判時,已經死了的山本,仍然成為唯一的海軍甲級戰犯。

(日本為山本五十六舉行的國葬)

(萬象歷史·人物傳記寫作營的第303篇作品,營員「Amber」的第11篇作品)

相關焦點

  • 太平洋戰爭轉折點——中途島戰役的始末
    中途島戰役是盟軍在太平洋戰場上取得的重大勝利,美國不僅報了珍珠港事件的一箭之仇,也擊破了日本作為海洋強國的自信。1941年,此時的美國還在大洋的彼岸安穩的發展,仿佛這次的世界大戰與自己並沒有太大的關係。
  • 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重要轉折點中途島戰役
    大家好,我是阿段,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是美國的一部於2019年上映的電影,《決戰中途島》,導演羅蘭·艾默裡奇電影開始以日本偷襲珍珠港,造成美國海軍損失慘重為例,繼而引發美國對於日本偷襲珍珠港進行反擊,同時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重要轉折點——中途島戰役,這場戰役使日本海上力量受到沉重的打擊,從而扭轉太平洋戰場的局勢
  • 珊瑚海海戰剛結束一個月,日本就發動中途島戰役,為啥這麼著急?
    在日本發動珍珠港襲擊之後,美國太平洋艦隊遭到重創,之後日本海軍一路高更猛進,直到1942年5月4日爆發的珊瑚海海戰,讓日本海軍在太平洋首次受挫。在受挫之後的一個月,日本就發動了中途島戰役,日本為什麼這麼著急?
  • 指揮偷襲珍珠港和中途島海戰,南雲忠一為何發揮不穩?下場又如何
    在二戰時期,南雲忠一指揮了偷襲珍珠港、中途島戰役等著名戰役,同時也是山本五十六的得力助手。那麼,作為偷襲珍珠港的指揮官,他的生平和結局是怎樣的?最後的結局南雲忠一有受到報應嗎?一、早年仕途南雲忠一出生於1887年3月25日,是日本的山形縣人,後來慢慢到了讀書的年紀,由於南雲忠一對海軍十分嚮往,他的父親就把他了送到海軍學校讀書。
  • 日軍司令山本五十六死亡為何疑點重重?美軍為何對刺殺他猶豫不決
    日軍司令山本五十六死亡為何疑點重重?美軍為何對刺殺他猶豫不決1939年任日本聯合艦隊司令的山本五十六,是當時日本海軍中唯一反對加入軸心國的高級軍官,甚至反對日本過早發動對外發動侵略戰爭,但在日本右翼勢力龐大的壓力和日軍高層的壓力下最終發動了太平洋戰爭。山本五十六是日本最具作戰經驗和指揮才能的海軍將領,妄圖先發制人的他,成功策劃和指揮偷襲美國珍珠港而聞名世界。
  • 中途島戰役日本慘敗,原因有三,其中一個預示著日本必敗
    今天來跟大家回顧一下可以說是決定日本二戰存亡的關鍵一戰——中途島海戰。 大家都知道中途島海戰最終以日本慘敗結束,我個人總結了幾點中途島海戰日本失敗的原因,大家一起來看看我說的對不對。 中途島日本失敗的主要原因
  • 珍珠港事件後山本為何盯上中途島?日本高層不同意,他一句話搞定
    其中山本五十六就是他們其中的代表,總想通過一次以海軍為主的勝利,確定聯合艦隊在國內的地位。然而,陸軍的東條英機自當上首相後,自然也不會給海軍有太多「露臉」的機會。偷襲珍珠港讓山本名噪一時,但也只是配合陸軍執行「南進」政策中的配套戰略。可按照他的本意,是要全殲美太平洋艦隊,成為海上「霸主」。
  • 中途島戰役,日軍艦隊氣勢洶洶而來,美國海軍司令巧設圈套
    1941年底至1942年6月,在二戰太平洋戰爭中,日本海軍偷襲珍珠港成功,連戰連捷,順風滿帆。為了徹底消滅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迫使美國求和,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司令官山本五十六海軍大將下令制定了一個作戰計劃,將攻擊矛頭指向扼守太平洋正中間的一個小島——中途島。
  • 《決戰中途島》拍出了日本人有史以來最倒黴的一天!
    電影名為《決戰中途島》,講述的是二戰時期,日本突襲珍珠港之後,美軍扭轉局勢的關鍵一戰。這場戰役,也堪稱歷史上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但是細究戰爭過程,你會發現,其實美軍之所以贏得這場戰爭,除了指揮得力,戰士們視死如歸,勇敢作戰外,日本軍的運氣可以說也是差到了極點。
  • 日本打贏中途島戰役會怎樣?或將一舉攻佔夏威夷
    的文章,作者為班傑明·戴維·貝克,編譯如下:傳說(這很可能是杜撰的)美國海軍軍事學院的軍演人員曾很多次重新推演1942年的中途島戰役。顯然,失敗的總是美軍。這場戰役的勝利幾乎比二戰期間的其他任何一場戰役都更多地依賴於情報、作戰計劃以及(最重要的)運氣的僥倖組合。當時美國海軍在規模和經驗方面都遠在日本海軍之下,卻仍能擊沉日軍參戰的全部4艘航母。
  • 決戰中途島戰役,日軍的一個小錯誤,葬送了自己四艘航母
    在珍珠港遭到日軍近乎毀滅性的打擊後,美軍的太平洋艦隊可謂是實力大損,日軍偷襲珍珠港成功後,山本五十六清醒地認識到,日本這次招惹到了一個不該招惹的巨人,日本可能就要大禍臨頭了。
  • 中途島海戰,美日兩國的最高指揮官是誰?
    1942年6月的中途島海戰是美日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此戰美國海軍以弱勝強,大破日本聯合艦隊。此戰過後,美國一掃珍珠港被襲後的不利局面,重新奪取太平洋戰爭的主動權,勝利的天平也漸漸向美國傾斜。轟炸東京的成功,振奮美國,一掃珍珠港被襲以來的美國海軍官兵的低沉士氣。尼米茲的行為主要是為了激怒日本,讓日本海軍在憤怒中失去理智。而他則在中途島擺好了陣勢,尼米茲帶領弱小的太平洋艦隊在中途島頂住了日本海軍狂風暴雨的進攻,最終他利用美國飛機性能上的優勢和提前破譯的日本海軍通訊密碼,最終以弱勝強,大敗日本海軍。
  • 日本為什麼要發動中途島海戰
    中途島海戰發生於1942年6月4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場重要戰役。實力處於劣勢的美國海軍在中途島附近伏擊了強大的日本機動艦隊,以沉沒一艘航空母艦約克城號為代價,一舉擊沉了日本主力航空母艦四艘、巡洋艦一艘,取得了決定性勝利,從此美軍掌握了中太平洋地區的戰役主動權,扭轉了自珍珠港事件之後以美國為首的盟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節節敗退的局面,為下一步的反攻奠定了基礎。日軍在中途島海戰中遭受重大損失,也為最後的失敗埋下了導火索。那麼,日本為什麼要發起中途島海戰呢?
  • 看《決戰中途島》前,你應該了解的五件事
    以距離「珍珠港事件」不過短短6個月,勃發於1942年6月4日的「中途島戰役」為本,史詩般的美國戰爭電影《決戰中途島》詳實再現了扭轉二戰情勢的殘酷海戰。 本片擁有左右歷史發展的英雄故事、團結守護家庭的家人與親情羈絆、基於史實的戰爭發展、以及透過電影院頂級設備,更能感受到的懾人炮火及史詩戰爭場景。
  • 日本為何還要偷襲珍珠港,其實在賭一把大的
    在整個二戰過程中,德國閃電襲擊波蘭成為了歐洲人的二戰的起點,巴巴羅薩計劃是蘇聯人的起點,而日本偷襲珍珠港事件是真正把美國「中立」這塊遮羞布去掉的起點。 日本偷襲珍珠港已經過去七十九年,隨著許多檔案的公開,對於日本為何要偷襲珍珠港也得到了答案。
  • P-38戰鬥機:二戰美軍陸航主力機種,因擊落山本五十六而一戰成名
    P-38戰鬥機於1936年由美國洛克·希德公司研製,由美國傳奇人物凱利·詹森主持設計,是該公司研製的第一種軍用飛機,1937年1月27日首飛成功,1941年進入美國陸軍航空隊服役,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其被廣泛應用於太平洋戰場,最著名的戰績就是在布幹維爾島上空擊落山本五十六的座機。
  • 銀幕內外的中途島之戰
    這場情報戰使美軍在中途島戰役中佔得先機,最終成就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場的轉折點。正如美國史密森尼國家歷史博物館軍事歷史專家弗蘭克·布拉齊所說,中途島戰役將一度失衡的力量天平重新撥正,給了美軍「喘息的空間和時間」。    11月初,德國導演羅蘭·艾默裡奇用新作《決戰中途島》,重現了這場戰役的前前後後。
  • 日本襲擊美國的珍珠港,卻忽略了重要因素,才導致中途島戰役慘敗
    在珍珠港附近的中途島對於美軍來說非常的重要,是美軍的一個重要的基地,如果失去這個地方,美國的港灣則就沒有保障了。中途島的位置特殊,位於太平洋的中線位置,從一開始美國佔領這個地方開始就非常的重視,在這裡修建航空還有艦隊基地,將此地視為軍事重地。後來日本偷襲了珍珠港,如果正面抗擊的話,日本絕對不是美軍的對手,可是日軍耍陰招,給美軍來了一個突然襲擊,打的美軍措手不及,因為事先沒有任何的準備,所以美軍受到了重擊。
  • 日本偷襲珍珠港成功,為何在中途島大敗?山本犯了一個兵家大忌
    5時10分,「風雲」號和「夕雲」號向「飛龍」號發射了魚雷,在一陣震耳欲聾的爆炸聲後,「飛龍」號緩緩下沉。直到8時20分左右「飛龍」號才沉沒。「飛龍」號共有416名艦員喪生。至此,空前規模的中途島海戰宣告結束。那為何在日本偷襲珍珠港勝利後卻在中途島戰敗呢? 中途島海戰是海軍史上成敗瞬息萬變的一戰,是美國海軍以少勝多的一個著名戰例。
  • 航母上亂放東西有多嚴重,中途島海戰說明一切,日本從此一蹶不振
    在二戰中最為奪目的海戰就要數美日之間的太平洋戰爭,從山本五十六偷襲珍珠港開始,雙方便在太平洋上展開殊死戰鬥,其中中途島海戰又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二便是這次戰役的規模,堪稱有史之最。這次戰役山本五十六幾乎是將日本海軍的全部家底都壓上去,共有兩百餘艘軍艦,其中單是航母就有八艘、戰列艦有十一艘,其它更是不計其數,助陣的還有六百餘架戰機。這等陣容,即便是如今的美國都不是一時半會可以召集起來的。但從司令部五月五日決定到六月四日發動戰爭,這期間只用了一個月,也可以看出日本軍方強大的動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