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偷襲珍珠港成功,為何在中途島大敗?山本犯了一個兵家大忌

2021-01-10 騰訊網

1942年6月4日17時3分,日本偵察機剛要起飛,瞭望哨就大聲喊道:「敵俯衝轟炸機!」面對呼嘯而下的美機,「飛龍」號高射炮紛紛開火,艦長加來止男大佐急令:「右滿舵!」「飛龍」號動作笨拙地向右猛轉,避開了投下來的頭三枚炸彈。

但是,更多的美機俯衝下來,接連有四枚炸彈命中艦橋附近,艦橋上的玻璃窗全被猛烈的爆炸震得粉碎,前部升降機附近的艙面甲板被炸得面目猙獰地朝上翻卷,完全擋住了指揮區的視線。大火在飛行甲板上裝好炸彈的飛機間蔓延、爆炸。巨大的黑色煙柱騰空而起,「飛龍」號的航速開始減低下來。

17時20分,「大黃蜂」號的艦載機也趕到了,見「飛龍」號已經燃起沖天大火,便轉而攻擊其他軍艦,「榛名」號戰列艦、「利根」號重巡洋艦、「築摩」號重巡洋艦先後遭到攻擊,但都未被擊中。

不久從中途島起飛的39架B-17轟炸機也飛來助戰,「飛龍」號再度中彈。21時23分,「飛龍」號完全喪失航行能力,逐漸傾斜。第十驅逐艦分隊司令阿部俊雄海軍大佐的旗艦「風雲號」靠在航母旁邊,協助滅火,並為艱苦奮戰的艦員提供食物和飲水,「夕雲號」驅逐艦則在旁警戒。

最後,眼看回天無力,山口通過「風雲」號驅逐艦向南雲報告,他已下令棄艦。6月5日2時30分,山口對集合在甲板上的大約八百名艦員最後訓話:「我身為航母戰隊司令官,對『飛龍號』和『蒼龍號』的損失負全部責任。我將與本艦共存亡,我命令你們全體離艦,繼續為天皇陛下效忠。」山口的參謀請求跟他一起留在艦上,但被山口堅決拒絕了。

遵照山口的最後指示,阿部海軍大佐下令「風雲」號和「夕雲」號驅逐艦擊沉「飛龍」號。5時10分,「風雲」號和「夕雲」號向「飛龍」號發射了魚雷,在一陣震耳欲聾的爆炸聲後,「飛龍」號緩緩下沉。直到8時20分左右「飛龍」號才沉沒。「飛龍」號共有416名艦員喪生。至此,空前規模的中途島海戰宣告結束。那為何在日本偷襲珍珠港勝利後卻在中途島戰敗呢?

中途島海戰是海軍史上成敗瞬息萬變的一戰,是美國海軍以少勝多的一個著名戰例。在這場海戰中,美軍共損失1艘航空母艦,1艘驅逐艦,147架飛機和307人。日軍共損失4艘大型航空母艦,1艘重巡洋艦,322架飛機和3500人,另有1艘重巡洋艦和2艘驅逐艦受重創。

但更嚴重的是日本海軍損失了2/3的大型航空母艦和幾百名熟練的艦載機飛行員。此戰使得日軍喪失了在太平洋戰爭初期所據有的海空控制權,從此,東京當局被迫停止了戰略上的全面進攻,放棄對斐濟、薩摩亞、新喀裡多尼亞等島的主攻作戰,改為以守勢為主的試探性進攻,太平洋戰爭開始出現轉折。這次勝利是美軍在太平洋戰爭中第一次取得決定性的勝利。中途島海戰不僅沉重地打擊了日本聯合艦隊,也為美國海上反攻贏得了時間。

美國著名海軍歷史學家塞繆爾·E,莫裡森教授把美軍在中途島海戰中的勝利稱之為「情報的勝利」。美軍提前發現日本的攻擊計劃,是日本失利的最主要的和直接的原因。這也反映出日本此次作戰保密係數不高,至少情報工作做得不好。

但是中途島海戰失利還有一個更加重要的原因,就是作戰計劃本身是錯誤的。雖然山本的計劃很詳細、周密,但該計劃有一個致命的缺點,那就是犯了分散兵力的兵家大忌,當時日軍在太平洋上佔有絕對優勢,只需集中全力進攻中途島,就可穩操勝券,卻反而把部隊分為幾個相距遙遠又難以及時相互支援的編隊,削弱了自己的優勢,分散了自己的兵力,為失敗埋下了伏筆。

這次日本對中途島作戰,有些驕傲。趾高氣揚的日軍自恃佔據優勢,作戰準備難免有幾分疏漏,特別是既沒有及時修復在珊瑚海海戰中負傷的「翔鶴」號航母,也沒有迅速為飛行員傷亡慘重的「瑞鶴」號航母補充飛行員,致使這兩艘航母無法參加中途島作戰。

如果這兩艘航母能參加作戰,那麼在中途島作戰方向,日軍航母在數量上就將佔有6∶3的絕對優勢,南雲就可以擁有足夠的力量遊刃有餘地應付美軍中途島岸基航空兵和航母艦載機的同時攻擊,極有可能改變戰役的最終結局。

相關焦點

  • 二戰時日本「偷襲珍珠港」成功後,為何不在返航途中佔領中途島?
    既然是突襲,就必須隱蔽,如果要進攻一個有重兵把守並有強大岸防炮的面積達4.7公裡的島嶼,就需要大量的海軍進攻力量和登島部隊,如果那樣子興師動眾,根本就達不到隱蔽突襲的目的,那偷襲珍珠港太平洋艦隊的計劃就無法達成。其制定的行動計劃就毫無意義。日海軍戰爭思路,是打掉美國機動艦隊,沒有艦隊的美國海軍,整個太平洋上的島嶼那就是日本想佔哪就佔哪。
  • 決戰中途島:日本為什麼會折戟沉沙?
    中途島海戰是日本偷襲珍珠港之後,又一場重要的海戰,只不過這次日本聯合艦隊沒有那麼幸運,損失了四艘航母,海戰以慘敗告終。中途島海戰也成為了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那麼一度所向無敵的日本海軍為什麼會在中途島折戟沉沙呢?中途島面積不算太大,卻有著極為重要的戰略價值。
  • 指揮偷襲珍珠港和中途島海戰,南雲忠一為何發揮不穩?下場又如何
    在二戰時期,日本出現過許多著名的人物,而我們今天介紹的,就是在二戰時期的日本海軍指揮官南雲中一。在二戰時期,南雲忠一指揮了偷襲珍珠港、中途島戰役等著名戰役,同時也是山本五十六的得力助手。那麼,作為偷襲珍珠港的指揮官,他的生平和結局是怎樣的?最後的結局南雲忠一有受到報應嗎?
  • 山本五十六小傳:策劃「珍珠港事件」和「中途島戰役」的八指將軍
    (萬象歷史特約作者:Amber)【1941年4月18日】山本五十六小傳:策劃「珍珠港事件」和「中途島戰役」的八指將軍山本五十六,1884年4月4日,出生於日本中部新潟縣的長岡市。出生時,他的父親高野貞吉說:「我已經五十六歲了,就叫他五十六吧!」所以,他就叫高野五十六。1901年(17歲),他以第二名的成績考入江田島海軍學校32期。
  • 二戰最成功的蛙跳戰術,卻犯了兵家大忌,為什麼當時能成功
    如果說中途島美軍擊敗日本聯合艦隊,只是讓日本沒有反擊能力。那隨後的奪島戰役,則是讓日本徹底被打垮。所以奪島戰役非常關鍵。 然而,被許多人奉為經典的蛙跳戰術,實際上卻犯了兵家大忌!那這個戰術到底犯了那條兵家大忌?為什麼美軍就能使用成功呢?
  • 中途島戰役日本慘敗,原因有三,其中一個預示著日本必敗
    今天來跟大家回顧一下可以說是決定日本二戰存亡的關鍵一戰——中途島海戰。 大家都知道中途島海戰最終以日本慘敗結束,我個人總結了幾點中途島海戰日本失敗的原因,大家一起來看看我說的對不對。 中途島日本失敗的主要原因
  • 日本為什麼要偷襲珍珠港,為何一定要挑釁強他許多的美國
    從現在的角度去看過去的歷史,總覺得有一些非常低級幼稚的錯誤是不會犯的,但是歷史上卻總是在重複的上演。本文就來分析一下二戰中,已經陷入中國焦土抗戰泥淖中的日本,為何一定要另起戰端,惹到當時世界上最為強大的美國。
  • 中途島海戰,美日兩國的最高指揮官是誰?
    這種損失對於國力漸衰的日本來說,已經不能用傷筋動骨來形容啦,而是致命之傷啊,從此以後日本海軍再也沒有恢復元氣,只能通過死守太平洋上一個又一個的島嶼,來延緩自己的滅亡。那麼如此重要的中途島海戰,美日兩國的最高指揮官是誰呢?首先美國方面的最高指揮官是尼米茲,海軍五星上將。他是窮苦出身,未出生時父親就病逝,8歲開始勤工儉學。
  • 珍珠港事件後山本為何盯上中途島?日本高層不同意,他一句話搞定
    在太平洋上有一個不大不小的島嶼,在二戰期間,一場殊死搏鬥的航母對決,讓它一戰成名。這就是中途島,它距東京2250海裡,距珍珠港1135海裡,是美軍在夏威夷群島中重要的戰略前沿基地。1937年,日本將魔爪伸向亞洲,中國東北、新加坡、菲律賓等地相繼淪陷,狼子野心路人皆知。在日本,這些「成績」的取得都要歸功於陸軍,而海軍只是配角的位置。
  • 日本為何還要偷襲珍珠港,其實在賭一把大的
    在整個二戰過程中,德國閃電襲擊波蘭成為了歐洲人的二戰的起點,巴巴羅薩計劃是蘇聯人的起點,而日本偷襲珍珠港事件是真正把美國「中立」這塊遮羞布去掉的起點。 日本偷襲珍珠港已經過去七十九年,隨著許多檔案的公開,對於日本為何要偷襲珍珠港也得到了答案。
  • 日軍司令山本五十六死亡為何疑點重重?美軍為何對刺殺他猶豫不決
    日軍司令山本五十六死亡為何疑點重重?美軍為何對刺殺他猶豫不決1939年任日本聯合艦隊司令的山本五十六,是當時日本海軍中唯一反對加入軸心國的高級軍官,甚至反對日本過早發動對外發動侵略戰爭,但在日本右翼勢力龐大的壓力和日軍高層的壓力下最終發動了太平洋戰爭。山本五十六是日本最具作戰經驗和指揮才能的海軍將領,妄圖先發制人的他,成功策劃和指揮偷襲美國珍珠港而聞名世界。
  • 珍珠港事件半年後,本來佔據優勢的日軍,為何會在中途島大敗?
    1941年12月,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發動了對美軍航空母艦艦隊所在基地珍珠港的偷襲。由於日本提前就做好了部署,所以這一次戰役。在短短的95分鐘的時間裡,日軍用極小的代價換取了擊毀敵軍40餘艘戰艦,擊傷擊斃美軍士官四千多人的驕人戰績。美軍太平洋艦隊受到了沉重的打擊,至此而元氣大傷。
  • 日本襲擊美國的珍珠港,卻忽略了重要因素,才導致中途島戰役慘敗
    在珍珠港附近的中途島對於美軍來說非常的重要,是美軍的一個重要的基地,如果失去這個地方,美國的港灣則就沒有保障了。中途島的位置特殊,位於太平洋的中線位置,從一開始美國佔領這個地方開始就非常的重視,在這裡修建航空還有艦隊基地,將此地視為軍事重地。後來日本偷襲了珍珠港,如果正面抗擊的話,日本絕對不是美軍的對手,可是日軍耍陰招,給美軍來了一個突然襲擊,打的美軍措手不及,因為事先沒有任何的準備,所以美軍受到了重擊。
  • 太平洋戰爭轉折點——中途島戰役的始末
    但是12月7日珍珠港上空的飛機轟鳴聲和炸彈爆炸聲徹底擊破了美國人的美夢,也徹底激怒了這頭獅子。僅僅在一年之後美國在中途島以較少的兵力取得了巨大的勝利,徹底打擊了日本囂張的氣焰,並且一舉扭轉了太平洋戰場的局勢。為什麼會爆發中途島戰役呢?美國又是如何贏得這場關鍵戰役的勝利的呢?接下來我們會一一道來。日本在太平洋地區的野心越來越大。
  • 決戰中途島24小時:黎明殺機
    43天前的4月22日,南雲剛剛率領他的艦隊回到日本的柱島軍港,就被告知海軍高層決定進攻中途島。四個多月前,南雲艦隊成功偷襲了珍珠港,開啟了太平洋戰爭。在他們製造的爆炸和燃燒煙塵中,美國太平洋艦隊元氣大傷。隨後南雲又駛入南太平洋,東衝西殺,戰果輝煌。可是在他身後數千公裡的日本本土,海軍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大將,心中卻始終籠罩著陰雲。
  • 日本為什麼要發動中途島海戰
    實力處於劣勢的美國海軍在中途島附近伏擊了強大的日本機動艦隊,以沉沒一艘航空母艦約克城號為代價,一舉擊沉了日本主力航空母艦四艘、巡洋艦一艘,取得了決定性勝利,從此美軍掌握了中太平洋地區的戰役主動權,扭轉了自珍珠港事件之後以美國為首的盟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節節敗退的局面,為下一步的反攻奠定了基礎。日軍在中途島海戰中遭受重大損失,也為最後的失敗埋下了導火索。那麼,日本為什麼要發起中途島海戰呢?
  • 決戰中途島戰役,日軍的一個小錯誤,葬送了自己四艘航母
    在珍珠港遭到日軍近乎毀滅性的打擊後,美軍的太平洋艦隊可謂是實力大損,日軍偷襲珍珠港成功後,山本五十六清醒地認識到,日本這次招惹到了一個不該招惹的巨人,日本可能就要大禍臨頭了。
  • 從偷襲珍珠港到決戰中途島,英國曾是海上霸主,為何幫不上美國?
    「你們可以將這封信視作一個戰爭預警。  在斯塔克看來,日本人的攻擊目標不是關島就是菲律賓。當時,沒有一個人能夠料到,日本人竟然會對珍珠港發起襲擊。11月27日,斯塔克再次認為,菲律賓、暹羅或者婆羅洲,最有可能成為日本人的攻擊目標。在夏威夷,金米爾堅信,「日本人的艦隊絕對不可能進入我們的地盤!」
  • 中途島海戰:日本4艘航母VS美國3艘航母,日軍為何會慘敗?
    縱觀整場中途島海戰我們發現以下幾個原因在日本的這次失敗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一、日本海軍驕傲自大,狂妄輕敵 在日軍偷襲珍珠港事件之後,美軍的海上戰鬥力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因此,在中途島海戰中可以投入的兵力也受到了衝擊,美軍能夠投入的航空母艦隻有三艘。正是由於戰爭前期這種過於順利的局勢使一種驕傲自大的心理在整個日本海軍中滋生蔓延。
  • 再看太平洋戰爭,明知只能撐半年,日本為何還搭上老本打中途島?
    日軍偷襲珍珠港時,雖然美軍的幾艘航母都「僥倖」逃過一劫,但美國太平洋艦隊還是深受重創,短期內難以恢復元氣。隨後,駐菲律賓的美軍轟炸機和戰鬥機大部被日軍摧毀,空中防禦能力喪失殆盡。與此同時,英國皇家海軍和荷蘭組成的遠東艦隊也被日本人打得落花流水。深知難辭其咎,時任美國遠東軍總司令的麥克阿瑟差點自殺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