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戰中最為奪目的海戰就要數美日之間的太平洋戰爭,從山本五十六偷襲珍珠港開始,雙方便在太平洋上展開殊死戰鬥,其中中途島海戰又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有兩點原因所決定,其一是獨特的地理位置,位於美日本土的中間,誰掌握此地便是具有了未來對地方可以實施全面進攻的戰略支撐點,雖然面積不大,但卻是無與倫比的戰爭焦點。其二便是這次戰役的規模,堪稱有史之最。
這次戰役山本五十六幾乎是將日本海軍的全部家底都壓上去,共有兩百餘艘軍艦,其中單是航母就有八艘、戰列艦有十一艘,其它更是不計其數,助陣的還有六百餘架戰機。這等陣容,即便是如今的美國都不是一時半會可以召集起來的。但從司令部五月五日決定到六月四日發動戰爭,這期間只用了一個月,也可以看出日本軍方強大的動員能力。而反觀美國方面,也是在歷史上罕見的寒酸,其艦艇數量甚至不及日軍的一半。
一是因為美軍並沒有做好充足的準備,二也是因為在此前不久的珊瑚海戰役中部分兵力已經有了相當的損傷,有兩艘航母正在港口維修。所以此次美軍出戰,其中艦艇仍不乏有老弱病殘,可謂是十分可憐。但這也是歷史上為數不多的一次以少勝多的出色戰役,足以被載入史冊。
其實這場戰爭歸根結底是因為日本雖然擁有龐大的艦群,但對於航母的運用仍然不夠完善,等到兩軍真正對壘的時候日本卻掉了鏈子。在偵察到美軍艦隊時,艦載機還未做好戰鬥準備,彈藥都還沒有列裝上機,油箱也是空的,並且起降的跑道還被佔用。由於忙於準備作戰,還將很多彈藥、燃料都堆積在甲板上,本就是十分要命的危險因素。
恰好此時三十三架在美軍「企業」號上起飛的轟炸機發現了日軍,這一波轟炸藉助那些亂堆亂放的彈藥助力,幾乎一枚炸彈可以起到三四枚的效果,第一輪攻擊便摧毀日本三艘航母。雖然中途島海戰才剛剛開始,但日軍明顯已經實力減半,此後受士氣影響,日軍幾乎也沒有還手之力。此次戰役消滅了大部分日本海軍的實力,並且穩固中途島甚至是美國本土的安全,而且一路反攻到日本本土。這對於第二次世界大戰,起到至關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