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支付進入「生物識別」時代,其實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兒了。比如,你平時通過指紋識別支付,也是生物識別範疇裡的一種。當然,諸如虹膜支付等等估計很多人都有聽說過。但是,等到這些技術應用到實際生活中時,我想大家依然會覺得新鮮、驚奇。這不,近日支付寶推出的一款刷臉支付產品,目測已經受到了外界熱議。
究其原因,實際上很簡單。一方面,支付寶屬於國內行動支付巨頭。本身有著龐大的品牌影響力。所以,一旦新的刷臉支付產品帶上支付寶,自然會得到人們議論。再一方面,主要集中在該刷臉支付產品上。據了解,支付寶推出的這款全新的刷臉支付產品名叫「蜻蜓」,其最大亮點就是刷個臉就能付錢。為此,正如剛才所言,新鮮技術聽是聽說過,但當它真正應用到生活中後,勢必會引起大家的關注。無疑,支付寶蜻蜓也是得益於類似的情況。
當然,要想弄清楚刷臉支付的使用場景,個人認為需要先搞明白支付寶蜻蜓。按照支付寶官方的說法,事實上蜻蜓這款刷臉支付產品是接入人工收銀機用的。換言之,我理解的是支付寶蜻蜓主要服務於商家,順便也方便了普通消費者。畢竟,商家接入蜻蜓的成本、消費者藉助蜻蜓實現的刷臉支付效率等,都有著緊密關係。
那麼,既然這樣,就會衍生出一個現實問題:在哪些場景下會用到支付寶蜻蜓?也即是說,刷個臉就能把錢付了,這是一個極為方便的操作,可是日常生活裡什麼時候才用支付寶蜻蜓呢?我想就目前普通消費者的接受程度來講,以及支付寶蜻蜓普及的速度分析,可能會在三種消費場景中想起來用它。
第一,忘記帶現金、帶手機的情況下。刷臉支付對於商家、普通消費者而言固然都有便利之處,但它暫時終究是新東西。那麼,如果不是消費者忘記帶現金、帶手機的前提下,會有相當一部分人不會輕易使用支付寶蜻蜓刷臉付。
之所以這樣說,核心問題還是安全性考慮。因此,短期內估計會是這樣的使用情況。
第二,純粹是為了體驗一把刷臉付。該種操作下,會刺激部分消費者用到支付寶蜻蜓。同時,這部分消費者多半應該是年輕人。畢竟,行動支付的用戶人群裡,年輕人佔據高比例:首先,他們接受新事物的速度快;其次,對新事物有著濃厚的好奇心和興趣。所以,支付寶蜻蜓刷臉付的使用者我覺得會是他們,反之也是他們率先用到它。
第三,有大型商業場景的基礎上會用到。本質上,這依然是支付寶蜻蜓刷臉付的普及問題。據悉,刷臉支付功能的自助收銀機目前已經在零售、餐飲等大型商業場景中得到使用,可能不能迅速擴展到三四五六線城鎮來,得需要時間。如此一來,什麼場景、什麼時候你能用到呢?無疑,只能在具備這種收銀機的大型商超等場所中可以用到。
因而,刷臉容易,刷臉付錢也容易,但支付寶蜻蜓真正做到全面普及開來,有時間成本。此外,文中提到的安全性,以及接下來的消費者支付思維轉變等,都會成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