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啪啪時被另一半吃掉是什麼感受?雄性昆蟲:死了都要愛

2021-01-14 騰訊網

文章來自「科學大院」公眾號

作者:蜥遊記

就像愛和死是文學作品的永恆主題一樣,性愛(繁殖)和死亡(生存)也是生物界的永恆主題。無性的生物可以靠不斷的分裂獲得「永生」,而有性的生物則會走向生命的終點。有些動物在失去性生活後(物理閹割),能夠獲得更久的壽命;而有些動物寧可精疲力竭,也要愛的瘋狂。

性是對死亡的抗拒,也是新生命的開端。這兩股力量,有時卻能古怪地結合在一起。例如,在一些動物中存在「性食同類」(sexual cannibalism)現象。在自然界中有很多瘋狂的交配方式,但很少像性食同類這麼可怕。

 

雌螳螂正在進食(Romina Scardamaglia攝)

所謂性食同類,是指一些動物在交配時吃掉配偶的現象,這一行為可能發生在交配前和交配後甚至是交配的過程中。啪啪啪時被另一半吃掉是什麼感受?

「弒夫」的螳螂

此情此景,你會不會感到毛骨悚然?會不會想起電影《赤裸特工》裡的女特工?亦或者想起《殭屍道長》裡的女鬼?這我想起了電影《功夫熊貓2》中關於快螳螂身世的介紹:大家在一起討論自己的父母是誰,快螳螂若有所思地說,他不知道自己父親是誰——因為父親在交配的時候就被母親吃掉了。

 

一隻雌螳螂在吃一隻正與其交配的雄螳螂(引自維基百科)

沒錯,性食同類最著名的例子就是螳螂。對雌螳螂吃夫的首次描述,出現於1658年出版的一本德語著作中。1886年,一位美國昆蟲學家向《科學》雜誌報告了他在實驗室看到的雌螳螂在交配前吃掉雄螳螂的頭,而無頭的雄螳螂仍設法完成交配的奇怪情景——這大概是關於性食同類現象的第一篇科學文獻了。

之後,法布爾在《昆蟲記》中也詳細描述了雌螳螂吃夫的過程。隨著《昆蟲記》風靡世界,雌螳螂「殺夫」的惡名和雄螳螂「殉情」的美名也人盡皆知。

此時大家肯定會困惑:頭被吃掉了,雄螳螂不就死了嗎,還如何與雌螳螂完成交配?跟人類不同,螳螂控制交配的神經不在頭部,而是在腹部,因此斷頭後的雄螳螂仍能夠繼續交配。

黑寡婦&綠水蚺

在無脊椎動物中性食同類的現象並不罕見,除了螳螂之外,蜘蛛、蠍子、搖蚊以及海蛞蝓,都有這種交配時雌性吃掉雄性的特殊愛好,其中就包括赫赫有名的黑寡婦蜘蛛。所謂的「黑寡婦蜘蛛」實際上是寇蛛屬(Latrodectus)多種蜘蛛的俗稱,它們體色較深,腹部有一個顏色鮮豔的沙漏形圖案。

寇蛛之所以被冠以「黑寡婦」的惡名,是因為人們普遍認為雌性黑寡婦蜘蛛會在交配之後吃掉它們的伴侶。但實際上性食同類行為僅發生在某些寡婦蜘蛛身上,如臭名昭著的紅背蜘蛛。

 

雌性紅背蜘蛛(引自維基百科)

雌性紅背蜘蛛在交配完後會將雄蜘蛛吃掉。在生活條件艱難,缺少食物的時候,它們甚至會捕食同類。對於雄性紅背蜘蛛來說,生命的全部就是性愛和死亡。如果幸運的話,它們能把自己的精液射到雌蜘蛛的生殖器中,然後生出小蜘蛛。如果不幸的話,它們在交配前就有可能被雌蜘蛛吃掉。

雄紅背蜘蛛和中意的雌紅背蜘蛛第一次交配後,絕大多數都難逃一死。據《美國國家地理》網報導的研究發現,83%的雄性紅背蜘蛛在首次交配時就葬身在雌紅背蜘蛛編織的死亡性愛之網中。

 

雌性紅背蜘蛛腹部鮮豔的沙漏形圖案(引自維基百科)

性食同類不僅在無脊椎動物中存在,在一些脊椎動物(如蛇)中也存在,最典型的例子是綠水蚺。雌性綠水蚺在繁殖期會與二三十條雄性交配,交配結束後往往會把最後離開的一條雄蛇吃掉。

綠水蚺(引自維基百科)

「她們」為何「吃夫」?

在大自然中,性食同類的雌性動物遠遠多於雄性。那麼,雌性在交配的過程中為什麼要吃掉雄性呢?生物學家們一直在尋找「吃夫」的合理性。

 老公肉裡有秘密

眾所周知,很多蜘蛛具有弒夫行為,雄性在交配後會被雌性吃掉。雄蜘蛛如此慘烈的犧牲對自己有何好處呢?有傳統觀點認為雌性交配後吃掉配偶是為了獲取營養哺育後代,也有觀點認為雄性含有後代的基因,因而更加有利於後代的發育和生長。

科學家通過對一種捕魚蛛(Dolomedes tenebrosus)的研究發現,交配後吃了雄蜘蛛的雌蜘蛛生出來的小蜘蛛數量更多、體重更大、存活率更高。而如果把雄蜘蛛換成等量的蟋蟀肉,雌蜘蛛所生小蜘蛛的數量、體重、存活率均沒有優勢。

可見,雄蜘蛛之死,在後代的數量和質量上,體現出雄蜘蛛不僅僅是一塊肉的特殊價值。該研究顛覆了傳統中蜘蛛弒夫只是雄蜘蛛為雌蜘蛛提供營養的觀點——雄蜘蛛肉裡蘊含著某種不為人所知的秘密。

 捕魚蛛(引自維基百科)

 

飢餓

針對性食同類的現象,有科學家認為是由於各種複雜的進化原因,包括物種成本效益、精子競爭和神秘的雌雄淘汰計劃,但經過研究發現這種令人毛骨悚然的「吃夫」行為的動機可能非常簡單。

 

一隻紅背蜘蛛正在捕食一隻蜥蜴(引自維基百科)

 

性食同類並不是每次交配後都會發生,與這種行為直接相關的可能是飢餓。

科學家在事先餵飽的情況下觀察螳螂的交配行為。結果出乎意料地發現:在三十場交配中,沒有一場發生「吃夫」事件。隨後,他們又做了一系列飢餓實驗。結果發現:那些處於高度飢餓狀態(被餓了5到11天)的雌螳螂一見雄螳螂就撲上去,抓著就吃,根本無心交媾;處於中度飢餓狀態(餓了3到5天)的雌螳螂會進行交配,但在交配過程中或在交配之後,會試圖吃掉配偶;而那些沒有餓著肚子的雌螳螂則不會吃配偶——可見雌螳螂「吃夫」的主要動機是因為肚子餓。

在野外,雌螳螂並不是都能吃飽肚子,所以很可能發生「吃夫」現象。科學家在葡萄牙對歐洲螳螂的交配行為進行了首次大規模的野外研究,在觀察到的螳螂交尾現象中,大約31%發生了「吃夫」行為。

的確,飢餓的雌螳螂在交尾的時候吃掉配偶可以直接為自己提供能量,甚至增加後代的數量和質量。然而,當雌性處於飽腹狀態的時候,這種收益不再明顯,所以「殺夫」行為減少。

 

色誘

在交配的時候把配偶吃掉的行為對生物進化的好處有很多,但從基因自私的角度來說,雄性很顯然不甘心被吃掉——如果不被吃掉它們可以再次與其他雌性交配。那麼,它們為什麼無法逃避被雌性吃掉的命運呢?

科學家想弄明白餵養環境很差的雌螳螂用信息素告訴雄螳螂的是真實的情況,還是為了交配而說謊。他們收集了24隻雌螳螂,把它們按餵養環境分為了非常差、差、中等和優良四組。雌螳螂們被裝進了特殊的實驗容器裡,雄螳螂只能聞到空氣裡的味道而不能看到裡面的雌性。

正在產卵的雌性螳螂和卵鞘(作者拍攝)

實驗結果證明,雌螳螂會對雄螳螂撒謊。飼養條件最差的雌性吸引的雄性比其他組裡的都多。這是第一個用實際經驗來研究性食同類現象,並提供它們利用信息素來色誘的實證,也是第一次有實踐支持「雌性設下奪命陷阱」的假設。

儘管是個騙術,有些雄性還是願意和營養不良的雌性交配,甚至包括在雌性開始啃噬它們的時候。雌性動物會發散高濃度誘騙信息素,布置下奪命陷阱。儘管雄螳螂並不甘心被吃掉,但是它們躲不掉雌性布置的性愛陷阱。

對此,我們還能說什麼呢——死了都要愛唄!

 

相關焦點

  • 「性食同類」被另一半吃掉是什麼感受?
    就像愛和死是文學作品的永恆主題一樣,性愛(繁殖)和死亡(生存)也是生物界的永恆主題。無性的生物可以靠不斷的分裂獲得「永生」,而有性的生物則會走向生命的終點。有些動物在失去性生活後(物理閹割),能夠獲得更久的壽命;而有些動物寧可精疲力竭,也要愛的瘋狂。性是對死亡的抗拒,也是新生命的開端。
  • 兩隻蜻蜓「死了都要愛」被蜘蛛網粘住不分離
    楚天都市報訊 @漢網網友「鋼城村夫」:雨停間隙,無意間看到一對小蜻蜓上演悽美的愛情,上演「死了都要愛」。郝先生說,「另一隻小蜻蜓完全可以飛走,卻選擇留下冒著一同被蜘蛛吃掉的風險。沒想到兩隻小蜻蜓能不求同生,但求同穴,想起一句撕心裂肺的歌詞『死了都要愛』。」  照片傳上論壇後,有網友認為拍得很有意思。網友「2014gogo」發問郝先生為何不救它。對此,郝先生也回應說,「自然法則是物競天擇,蜘蛛天生就是吃昆蟲的,同樣蜘蛛也會被鳥兒吃。一物降一物才是王道,人為去幹預其實是錯誤的。」
  • 母螳螂為什麼要在交配時吃掉雄性?
    此時已經成熟的雄性螳螂為了將自己的基因傳遞下去,會出發尋找雌性螳螂。但是它必須要小心翼翼,因為雌性螳螂不僅不會把它們當作「丈夫」看,還會把它們當作食物一樣吃掉。不過雄性螳螂沒有辦法,它們體內的基因驅使著它們靠近雌性螳螂,至於它們在交配完成後能不能活下來,則完全要靠運氣了。
  • 如何避免交配後被妻子吃掉?雄性蜘蛛有妙招
    它們都是人見人怕的劇毒生物,經常有咬人的新聞發生。但是更害怕這些雌寡婦們的是那些同屬的雄性蜘蛛。每次交配對於雄性寡婦蜘蛛來說都是一次生死邊緣的不停試探,其實自然條件下雌性寡婦蜘蛛吃掉丈夫的機率很小,但不要以為她是良心發現,更多的時候是雄性還在交配的時候就時刻準備著逃跑。人工飼養的情況下時有發生雄性被吃的現象,因為在飼養的箱子裡,雄性逃跑的機會大大降低了。
  • 螳螂之間交配的秘密,為什麼雄性螳螂寧願被吃掉都不逃跑?
    在大自然中,很多生物為了繁衍後代付出生命的代價,被對應的天敵一鍋端的也有不少,但最憋屈的還得是這一類生物了,它們在交配時沒有被天敵吃掉而是被自己的配偶吃掉,大家不要以為這樣的生物只是少數,其實大自然中還是有許許多多這樣的事發生的,比如黑寡婦蜘蛛,螳螂,蠍子等這類生物都有可能發生這樣的事,今天我們就來說說螳螂這樣的生物。
  • 被吃掉的雄性螳螂真有如此偉大?科學家們告訴你實際真相
    我們都知道在自然界當中有冷血動物和溫血動物之分。而與溫血動物相比冷血動物通常來說都有著同類相殘的習慣,比如說蛇與蛇之間是會互相殘殺,並且把對方當成食物的,也因此人們把殘忍無情的人叫成是冷血動物。但實際上這只是它們的本能而已,與道德情感都沒有什麼關係。
  • 雄性螳螂交配後就被吃掉,它們為什麼不跑?
    母螳螂吃丈夫時,丈夫受到攻擊為什麼不跑?一般冷血動物都有這樣的習慣同類相殘,這種行為很常見一般都只是遵從本能而已,填飽肚子是生存大事,它們沒有意識去思考倫理道德的問題。而還有部分昆蟲因為存在吃同類的情況,例如蜘蛛和螳螂等,一般雌螳螂可能會在在交配前、中、後吃掉雄性螳螂。
  • 動物交配之後很多都是雄性被吃,還有足夠的雄性來繁衍後代嗎?
    一些動物在交配前、中、後吃掉同類的情況被稱為「性食同類」,這種現象多發生在蛛形綱和昆蟲綱下的物種中,比較典型的就是螳螂和一些蜘蛛。生物有兩個本能:一是填飽肚子;二是繁殖後代。因此大多數的時候被吃掉的都是雄性,以螳螂為例子,雄性螳螂的體型要小於雌性螳螂,它們為了繁殖自己的後代即使知道自己可能會被吃掉,也要冒著生命危險前去赴約。雄性螳螂會特別小心翼翼的在遠處從背後方向直接躍到雌性螳螂的身上,因為這樣可以避免被雌性螳螂直接抓住吃掉,待結束後會儘可能地逃掉,之後會去赴下一場約會。
  • 為何螳螂等動物交配後,死的是雄性,那還有足夠的雄性來繁衍嗎?
    意思是說,當雌性和雄性進行交配後,部分雌性會將雄性吃掉,之後獨自繁衍生息。其實自然界中不只是存在著性食同類的現象,還有一些生物,雄性在完成交配後,會快速衰老死亡,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一些物種中,雄性在完成交配後會快速衰老死亡呢?如果是這樣,那麼等到下一次繁衍季節時,該物種還有足夠數量的雄性,來完成交配嗎?
  • 為什麼螳螂交配時,母的要把公的吃掉?
    為什麼螳螂交配時,母的要把公的吃掉?小時候看過黑貓警長的小夥伴,一定對一個情節印象深刻,螳螂夫婦結婚後的第二天,新郎莫名其妙地失蹤了,最後發現竟然是「新娘」吃掉了「新郞」,可以說是許多人的童年陰影了。那麼為什麼交配時,母螳螂要吃掉公螳螂呢?
  • 母螳螂為什麼要吃掉自己的丈夫呢?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嗎?
    大多數的螳螂都只有一年的壽命,它們大都是在秋季交配產卵,與大多數的昆蟲不同的是,螳螂的卵有堅硬的卵鞘保護,這樣既可以保障自己的後代在不照看的前提下大概率地存活,又能夠幫助它們應對多變的天氣。母螳螂為什麼要吃掉自己的「老公」?
  • 母螳螂為什麼要吃掉自己的丈夫?
    其實,大部分螳螂,其雄性體格不是非常強壯,它們只要翅膀發達,能夠飛行很長時間去找配偶就夠了。因此,公螳螂的體型普遍不大,屬於嬌巧玲瓏型。而母螳螂,除了自己要生存,還要養活體內的卵子,因此食量要求大。一般來說,母螳螂都長得異常粗壯有力。公螳螂那種體格,根本無法抗拒母螳螂的攻擊。在野外,母螳螂並不能都是吃飽肚子的。因此,吃公螳螂的情況就會經常發生。
  • 都說「虎毒不食子」,但這種昆蟲狠心起來,連自己的配偶都吃掉
    昆蟲界就存在這樣一種昆蟲,它們狠心起來,連自己的配偶都吃掉。弱肉強食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現象,這種現象的背後揭露出「適者生存」的自然規律。人類也是從弱肉強食的自然中走出來的,我們的祖先不僅要和自然界的各種猛獸毒蟲作鬥爭,還要不斷地適應環境,最終脫穎而出,因此可以說人類是「適者生存」這條規律最好的體現。
  • 約會、交配和照顧後代——昆蟲的奇妙生活
    這些昆蟲有如此多的天敵是件好事,不然,地球上就不會有任何空間留給我們人類了。很幸運(我們可能會說),昆蟲的大多數卵連成蟲生活的一點影子都瞥不到。大部分昆蟲在遠未成家的時候就會餓死,被吃掉,或者以其他方式死去。這是一場殘酷的拼殺。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個驚人的適應範圍就形成了,尤其是涉及擇偶和繁衍時。在本章中,我們來看看其中的一些昆蟲。
  • 基督徒的另一半一定要找主內的嗎?
    我想起了去年這個時候,在公交車上和姊妹的一次對話:「姊妹,你想要什麼條件的?」我的意思是耽誤這麼大了,肯定是條件很高的。誰知姊妹很傷感的說:「我哪有什麼條件啊,以前談了幾個,各方面都不錯的,就是不信耶穌,家裡人,弟兄姐妹說,一定要找主內的,就這樣和人家一個個分了,到現在,主內又找不來合適的……」我一時無語。感嘆道:教條主義真是害人哪!
  • 【名著閱讀微寫作】41班:《昆蟲記》第二輪閱讀感悟
    昆蟲的生活是複雜的,我們要用不同的眼睛去看待每一件事。7、連育欣蟲子的媽媽分為兩種,一種溫柔型,另一種為殘暴型,殘暴型的代表為朗格多克蠍,螳螂。把自己的孩子生下來,再次遇到可能還會打起來,更不用提好好溝通了,簡直就是翻臉比翻書還快,六親不認 !他們對於雄性也是毫不留情,產完卵直接吃掉,雄性拿他們的生命作為一次次的產卵條件。
  • 塔羅牌佔卜:你的另一半是什麼類型的呢?
    塔羅牌佔卜:你的另一半是什麼類型的呢? 你的另一半是什麼類型呢?你想知道嗎,今天就用塔羅牌來佔卜一下看看吧。 塔羅牌佔卜規則:保持內心的平靜,心中默念想要問的問題,然後憑直覺在下面塔羅牌中選出一張牌來看下結果吧,切記不可反覆不可挑選。
  • 詳細解說為什麼成群的昆蟲的工作蟲為什麼會悍不畏死的衝鋒
    詳細解說為什麼成群的昆蟲的工作蟲為什麼會悍不畏死的衝鋒當我們接受工作蟲不能繁殖的事實時,它們的自殺行為和其他形式的利他主義或合作就不那麼令人驚訝了。正常動物的身體被操縱以產生後代,並培養其他具有相同基因的個體以確保他們的基因存活。
  • 人為什麼要結婚?經歷過這些另一半才顯得尤為重要
    輾轉了幾個晚上都沒怎麼睡,孩子睡了奶奶抱著才得以有空躺下來睡會兒,卻怎麼也睡不著。聽著手機裡催眠曲嬰兒稚嫩的聲音喊著媽媽 ,媽媽 ,深刻體會到一位母親對孩子的愛真是深入骨髓。最近真是好事多磨,大寶好了,小寶寶又開始不舒服,一連幾個夜晚都發燒睡不好,吃藥效果也不那麼好使。
  • 本想找個媳婦,卻把命也搭進去了,為什麼公螳螂總被母螳螂吃掉?
    故事中,雄螳螂和自己喜歡的人喜結連理,原本是一件非常令人開心的事情,沒想到的是,洞房花燭之後,雄螳螂死了。黑貓警長在調查過程中,意外從新娘口中得知,在螳螂家族,歷來都有這樣的習俗。每個新娘都會在新婚之夜吃掉自己的新郎,這是約定俗成的事情,而自己的新郎也是自願犧牲的。這樣的結局,小朋友難以接受,但這已經是經過藝術粉飾後的結局,現實只會更加殘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