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有很多俠盜,他們劫富濟貧,做了不少好事。所以儘管他們的行為觸犯了法律,但老百姓卻心甘情願地為他們打掩護。而在民國時期有個飛賊卻讓人褒貶不一,此人便是燕子李三。有人說他是劫富濟貧的大俠,有人說他是打家劫舍的強盜。為何出現這種截然相反的評價呢?主要是因為有好幾個叫燕子李三的人。
燕子李三李景華
李景華於1895年出生在河北涿州,幼年隨叔父流落到滄州。滄州習武之人眾多,他就在那兒跟人學了幾年的武藝。十八九歲時,李景華跟著滄州一個走江湖賣藝的班子到河南洛陽賣藝。在洛陽,班子裡丟了東西,人們懷疑是李景華偷的,便將他趕了出去。此後,李景華便走上了盜竊之路。
但李景華盜竊也有自己的底線,那就是只偷富人,不搶窮人。他曾闖入洛陽警備司令白堅武家偷取了左輪手槍,並用武裝帶掛在樹上。白堅武十分惱恨,但又害怕此事傳出去自己沒有面子,就沒有大動幹戈。之後,李景華又偷了幾家豪門,引起上流社會的不滿,他也因此遭到通緝。
為了躲避災難,他隱姓埋名去了少林寺。從少林寺出來後,他盜竊的手法更加高明。偷來的財物,除了分給窮人外,大部分都被他吃喝嫖賭、抽大煙花光了。1936年1月9日,李景華因長期吸食鴉片造成的肺癆發作而病死在北平看守所,死時只有40歲。
燕子李三李聖武
除了保定涿州的李景華外,其它地方也有「燕子李三」,比如河北滄州的李雲龍,山東禹城的李聖武。在這幾人中,河北滄州的李雲龍是最早使用「燕子」綽號的人。而李聖武則是個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的強盜。李聖武人品低劣,平時以偷盜嫖娼為樂。離開五臺山後,他於1936年潛入濟南作案。
李聖武曾潛入當時山東省主席韓復榘辦公的省府作案,被韓復榘當場撞見。被捕後,李聖武用「脫骨術」卸掉繩索,再次逃脫。從此,「燕子李三」名震黑白兩道。為了給自己臉上貼金,李聖武將老「燕子李三」的事跡都安在自己身上,也因此欺騙了很多人。在日軍佔領期間,李聖武於1939年再次在泉州犯下命案。
李聖武大腿標本
抗戰勝利後,他依舊惡習不改,重操舊業。1949年,李聖武終於在江蘇徐州被逮捕,並於同年10月在濟南被執行槍決。據調查,他犯下的有證可查的盜案共35起,殺了10人。電視劇《燕子李三》中李雲龍反面形象的塑造,便是參考了他的事跡。而在李聖武死後,他的一條大腿也被製成了標本,被收藏在山東大學醫學院。據醫學專家研究,李聖武的大腿比一般人更長,更大,所以彈跳力才會比別人更強,才能擁有飛簷走壁的本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