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歷史上,大刀王五、燕子李三是怎樣的人?

2021-01-10 李江鳴vv

大刀王五、燕子李三,在很多國人的心目中,不管是影視劇,還是坊間傳說,他們都是神一般傳奇的人物,因為「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這樣的理念,已經是滲透每一個中國人的血液和骨髓之中。

真實歷史上,大刀王五、燕子李三,確有其人。以下就來聊聊他們的故事。

大刀王五。

王五(1844——1900),大名王正誼,字子斌,河北涿州人,回族,因在清末拳師李鳳崗門下排行老五,由於他武藝高強,善使一口大刀,故江湖名號曰「大刀王五」。

大凡舊中國習武之人,都是出身貧窮人家,學成後,為了找一個安身立命的營生,有的選擇投身軍營,當兵吃糧;有的另立門戶,教徒為業;有的到大戶人家看家護院,混口飯吃;而大刀王五另闢蹊徑,逃到天子腳下,北京前門外開了一家鏢局。

這家鏢局取名「源順鏢局」。1879年,正式掛牌營業。由於王五為人仗義,功夫又好,而且鏢局在營運中,極講信譽,所以王五的名號越來越響,鏢局的生意越做越大,鼎盛時期,整個鏢局有員工達數百人之多。

北至山海關,南到江蘇淮安市清江浦,全都是源順鏢局的業務範圍。

走鏢途中,沿途所有「撈偏門」的人,大到汪洋巨盜,小至攔路蟊賊,只要是看到鏢車上插有「源順」二字的引路旗幟,全都會給足面子,一路放行。

當然,江湖自有江湖的規矩,因為走鏢的人知道,自己今天能吃頓飽飯,全靠山賊水盜的存在。所以,走鏢的人都會拿給一些盤纏,送給這些黑道朋友。

有時雙方也會發生火拼,究其原因一定是劫道者壞了江湖道義。

如果大刀王五僅是武功高超,仗義疏財,開辦鏢局,他的名號不可能流傳至今,青史留名。

他主要是順應了歷史潮流,所謂時勢造英雄。

我們知道,近代史上有一位維新派領袖,他的大號叫譚嗣同。

據坊間傳說,大刀王五是譚嗣同的師傅,也有人說,是亦師亦友。

譚嗣同一生憂國憂民,最後被清朝頑固派慈禧老妖婆砍了頭。

譚嗣同是戊戌變法六君子之一,在獄中,他抱定必死的決心,夢想通過流血犧牲,喚醒民眾的覺醒。

王五在外面心急如焚,他率領一眾門徒保鏢,準備衝監獄劫法場,救譚嗣同一命。

最後結局是,戊戌六君子,血染菜市口,暴屍三日,無人敢收屍,最後是有古俠士之風的王五,冒著極大的風險,把譚嗣同的英靈護送回湖南瀏陽掩埋。

1900年,八國聯軍打入北京,慈禧領著一班皇親國戚、朝廷大臣倉惶逃命,京城淪陷。

當時,抵抗八國聯軍的不是清廷的正規軍隊,而是民間組織義和團。

這支民間自發武裝多數是下層民眾臨時組成的烏合之眾,在其首領的蠱惑下,以為神功護體,刀槍不如,但最後在東西方列強先進的現代熱兵器猛烈打擊下,頓時鬼哭狼嚎,屍橫遍野,血流成河。

關於大刀王五之死,歷史上有兩種說法:。

一種說法是,王五不顧此時年歲已高,在家國危難之時,毅然加入義和團,英勇抵抗外國侵略者。在戰場上,他甘心冒著八國聯軍的槍林彈雨,揮舞著手中重達一百多斤的青龍偃月大刀,左衝右殺,猶如砍瓜切菜,殺死了數十個八國聯軍,最後由於身受重傷,昏迷過去,被八國聯軍之一的德國兵,逮住槍殺,最後連腦袋都被砍掉,懸在城樓上示眾。

還是同時代的大俠霍元甲,在一個月黑風高之夜,施展輕功,躍向城牆,偷走了懸在城門上的王五頭顱,最後霍元甲請人把烈士的頭顱和屍身縫合在一起,又購買一口上等棺木,然後親自護送到王五的老家,河北涿州安葬。

而另一種說法是,八國聯軍打進京城後,王五留在源順鏢局不肯出逃,原因是為了保護鏢局的家眷和附近前來避難的民眾,王五最後被前來打劫的義和拳匪殺害。

當然,我們更願相信,第一種說法——大刀王五,他是為中華民族英勇獻身的英雄豪傑。因為,從古到今,「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一代義俠,大刀王五,成為千古傳奇,人間佳話。

燕子李三。

關於民間流傳的燕子李三,由於版本甚多,在此就不逐一贅述,就講一個比較真實靠譜的義盜——燕子李三。

此人叫李景華,生於清末(1895年),河北涿州人氏,自幼練武,尤其輕功了得,後來隨叔父到了滄州一帶謀生。

李景華先是在一個江湖戲班跑龍套,由於戲班裡經常被偷盜一些東西,幾次懷疑是內鬼李三所為,所以後來班主為平息眾怒,就把跑龍套的李三趕出了戲班子。

失業後的李景華在當地舉目無親,一時又謀不到其他職業,俗話說,「饑寒起盜心」,不久,李三做起了「梁上君子」,即盜賊的營生。

可能李景華有一定的文化,平時喜歡讀些三俠五義的小說,或是聽過一些古代戲曲,他為了不連累別人,好漢做事好漢當,所以,每次作案後,都會在現場留下一隻紙折的燕子,作為記號;就象傳說中的義盜花蝴蝶、白菊花一樣,有自己專屬的品牌和特色。

燕子李三專門光臨高牆大戶,有錢人家。除了先滿足自己吃喝嫖賭抽大煙之外,他也時常做一些劫富濟貧的好事。所以,義盜「燕子李三」的名號,名噪一時,很快就傳遍了大江南北。

有一次,他先踩好了點,半夜潛入當時洛陽城防司令白堅武豪宅,把白家所有貴重物品洗劫一空,又隨手把白司令的佩槍從枕頭邊偷走,弄得白堅武很沒面子,同時又不敢聲張。

可白司令在暗地裡,卻加大了對「燕子李三」偵破的力度。

李景華為了躲避風頭,忽然消失了一段時間,據說是上了少林寺,修練武功。

從少林寺出來後,由於功夫猛進,尤其輕功更上一個臺階,飛簷走壁,躥牆上樹,更是如履平地,來去自由。他又重新操起了舊業。

這時期的義盜「燕子李三」,主要活動在平津一帶。當時的很多權貴巨富,都被飛賊李景華光顧過。

俗話說,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溼腳?

1934年1月,飛賊李景華鋃鐺入獄。

第二年,被當地法院以「強盜罪」判處12年的徒刑。

「燕子李三」認為法院量刑太重,於是委託律師向上級法院提出申訴。然而,高院的裁決尚未下來,一代傳奇義盜李景華因毒癮發作,病死獄中,時年40歲左右。

相關焦點

  • 燕子李三真實身份 是河北人?天津人?還是山東人?
    歷史上真的有燕子李三這個人物,這不是電視劇憑空杜撰的虛擬人物。燕子李三是民國時候的一位俠盜,不過沒有歷史材料來證明這位傳奇盜賊到底是誰。今天例舉目前學術界最認可的四種說法,我們來一一分析。對於燕子李三真實身份傳聞主要有這四種:1、河北薊縣(今天津薊州)李芬;2、河北滄州獻縣李雲龍;3、山東禹城李盛武;4、河北涿縣李景華。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第一種傳聞:河北薊縣李芬李芬曾經在法興寺學武,傳聞其身手了得,身輕如燕。
  • 民國第一大盜「燕子李三」傳奇故事
    這位大盜時不時將劫來的財物分給貧苦人民,堪稱當時「第一俠盜」,因為他獨特的作案手法 ,時人尊稱其為「燕子李三」。後來因為聲明遠播,甚至成為華北一帶偷盜行業的代名詞,民間和官府將各種無頭盜案歸結到其名號上,同時一些高來高去的飛賊也自誇是燕子李三,便於掩護自己的真實身份。
  • 歷史上兩位燕子李三,最後一個被槍斃,做成標本,存放在博物館
    說起燕子李三,做為民末清初的俠盜,廣為人知。一直在百姓眼裡都是以神秘人物形象出現。號稱:「神龍見首,不見尾。」其中據史學家考證。公認的燕子李三是河北滄州的一個俠盜,名叫:李景華。此人出生貧寒,早年間學得一身好武藝。因為劫富濟貧的事兒,廣為民間流傳。當然限於時局的動蕩,他偷盜是被迫的。
  • 燕子李三的輕功從何而來?他又是如何死的?
    文 | 淺弋道歷史隨著我國影視行業的發展,各種各樣的影視題材被搬上熒幕前,比如眾人熟知的抗日神劇。很多人把一些過於浮誇的抗日影視系列作品稱為「雷劇」,只因影視劇中出現的一些能夠「飛簷走壁」的人物偏離了現實。
  • 他是「燕子李三」,潛入日軍司令部盜絕密情報,建國後卻被判死刑
    說到「燕子李三」,很多人都會想到1998年那部火遍祖國大街小巷的同名電視劇。劇中的「燕子李三」可以說是神乎其技,飛簷走壁,梁上君子,偷盜技術十分了得。 但小編一直以為「燕子李三」只是電視劇裡虛構的人物,真實歷史上是不存在的。可沒想到,這個「燕子李三」不但真實存在,而在其故事在民間還有好幾個版本。
  • 燕子李三真能「飛簷走壁」?一條保存至今的大腿,說明了所有問題
    據1935年1月27日的《京報》中記載:「飛賊孔祥洲久慣在平市偷竊,與燕子李三及段雲鵬等,均系一流人物,在黑錢行中,負有盛名。」在中國的北方地區,長期以來流傳著有關「燕子李三」的傳說。然而,由於民間關於「燕子李三」的傳說有很多版本,所以「燕子李三」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物,長久以來也是眾說紛紜,褒貶不一,因此少有人知道真實的「燕子李三」究竟是什麼樣子。
  • 燕子李三死後,一條大腿被保存至今,暴露了他飛簷走壁的秘密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有很多俠盜,他們劫富濟貧,做了不少好事。所以儘管他們的行為觸犯了法律,但老百姓卻心甘情願地為他們打掩護。而在民國時期有個飛賊卻讓人褒貶不一,此人便是燕子李三。有人說他是劫富濟貧的大俠,有人說他是打家劫舍的強盜。為何出現這種截然相反的評價呢?主要是因為有好幾個叫燕子李三的人。
  • 《新燕子李三》電視劇演員表全集42集劇情介紹至結局
    ——章豔敏:譚太太,戲子  三姨太——楊娜  李雲鶴——隋存毅:李曜徒弟  袁卓 —— 俞橦  韓主席——韓英群  鐵嘴霸王——小麼哥(張勇):善惡分明的說書人  桂芳 —— 塔娜花日:日本女特務春子  虞大壽——計春華:李雲龍後爹  老燕子李三——何家勁:李曜(老燕子)
  • 聽過燕子李三的故事吧,真的有輕功存在嗎?他的大腿說出了辛秘
    所謂「燕子」李三就以善於輕功飛簷走壁而聞名。說起燕子李三,那些看過相關影視劇或書籍的人也許對他很熟悉。燕子李三是民國時期的傳奇人物,他靠一己之力劫富濟貧,為百姓謀福利。而且他的下場並不好。有關燕子的流傳,流傳得很廣,一些人一定會好奇,燕子李三究竟是怎樣學會這一身本領的,他又是怎樣運用這一身本領的,事實上,燕子李三根本不是一個人,他只是一個形象而已。
  • 燕子李三真的會輕功嗎?他本人的大腿,讓我們看到傳統武術的魅力
    他的輕功十分了得,經常飛簷走壁地作案,並且會將一隻事先折好的燕子放在現場,表明自己「明人不做暗事」,因此江湖人送外號「燕子李三」。李鴻是一個很有原則的人,只做劫富濟貧的買賣,將偷盜而來的錢財悉數用來救濟窮人,而自己的親人卻因為沒錢看病而死。
  • 輕功了得的燕子李三,去世後被解剖,發現輕功之謎
    不過,顯然武俠小說中的輕功不可能存在,真實的輕功並沒有那麼神奇,不過飛簷走壁並非不可能。曾經,就有一個輕功十分了得的盜賊,名為燕子李三,他就能輕易做到常人難以企及之事。靠輕功四處偷盜燕子李三原名李聖武,16歲時拜師學藝開始了習武生涯。習武過程中,由於對輕功非常感興趣,所以將心思都用在了輕功上。
  • 「燕子李三」真的會輕功?山東大學醫學院現藏有其大腿標本說明一切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有很多俠盜,他們劫富濟貧,做了不少好事。所以儘管他們的行為觸犯了法律,但老百姓卻心甘情願地為他們打掩護。而在民國時期有個飛賊卻讓人褒貶不一,此人便是燕子李三。有人說他是劫富濟貧的大俠,有人說他是打家劫舍的強盜。為何出現這種截然相反的評價呢?主要是因為有好幾個叫燕子李三的人。
  • 燕子李三真能飛簷走壁?專家:看完這條被解剖的大腿
    在民間傳說中,「燕子李三」並不是只有一個人,年代最早的是河北滄州獻縣的李雲龍,他出生於1837年,在家排行老三,是最早使用「燕子」綽號的人;而享有「義盜」名聲的燕子李三是李景華。李景華於1895年出生於河北涿州,年幼時跟著叔父流落到了滄州,滄州習武之人很多,李景華在這裡拜師學藝,因此有了一身本領,而且李景華學武十分肯下功夫,非一般人所能比。十八九歲時李景華跟著一個戲班子到了洛陽賣藝,後來因為戲班子丟了東西,懷疑到李景華身上,李景華便被幹了出去,異鄉它地,李景華孤苦伶仃,沒有一份謀生活的正經工作,於是開始盜竊,他是首稱「燕子李三」的人物。
  • 燕子李三為什麼能飛簷走壁?他的一條大腿保存至今,解開謎題
    提起燕子李三,那些看過相關影視作品或者書籍的人們可能會非常熟悉這個人。燕子李三是民國時期的一位傳奇人物,他通過自己的一身本領劫富濟貧,為百姓謀福利。而他的下場卻不是很好。關於燕子有很多都流傳了下來,有些人肯定會好奇,燕子李三到底是如何學到這一身本領,他又是如何施展的呢,
  • 「燕子李三」李聖武:無惡不作,槍斃後無人收屍,大腿被製成標本
    當走到一個標本展臺前,大家都興奮了,這是一個大腿標本,如果是普通人的大腿,估計也沒啥看頭,但是這個大腿的主人名頭十分大——「燕子李三」李聖武。隨後,「燕子李三」的大腿在醫院的展覽的消息不脛而走,不僅僅濟南的人民群眾蜂擁而至,就連外地人也特意趕來,想要見識一下是怎樣的大腿才令「燕子李三」有了飛簷走壁的能力,人多到甚至擠壞了醫學院的大門。
  • 燕子李三弟子,敢偷岡村寧次,3次潛回大陸圖謀不軌被自己人坑了
    從古至今,作惡多端之人最終都難逃一死。上至一統天下的君主,下至籍籍無名的土匪流氓。而受世人唾罵的都是禍國殃民之輩。尤其在近代,製造無數慘案的軍統特工殺人如麻,累累罪行數之不盡。  但有一人雖是無名鼠輩,在內戰時期的破壞力不可小覷。他就是燕子李三的關門弟子段雲鵬。
  • 「燕子李三」會飛簷走壁?世上真有輕功嗎?一條現存大腿說明一切
    相信不少人都聽說過燕子李三的故事吧,有人說他是俠盜,也有人說他是奸惡的強盜,但不管怎麼說,大家對他興趣最深的就是他的輕功。在武俠小說中,飛簷走壁是最基本的功夫,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所見的輕功卻幾乎沒有,因此大家對李三到底能不能飛簷走壁也是存有疑問的。
  • 燕子李三,曾進日軍司令部偷竊,解放後為何被槍斃?
    民國時期流傳燕子李三傳說,他是一位俠盜,劫富濟貧幫助過很多窮苦的百姓。傳說他身輕如燕,來無影去無蹤,對手沒能力抓住他。不過李三不是一個人,而是眾多人的統稱。
  • 軍統的輕功高手,曾拜燕子李三為師,偷岡村寧次百萬元,下場悽慘
    民國時期也一樣,其中就有那麼一個大名鼎鼎的輕功高手,他外號「賽狸貓」,師從燕子李三,偷遍平津,連岡村寧次也被偷到無奈。還當過軍統特務,蔣介石還親自委任為軍統負責人,他就是段雲鵬,最後落下十分慘澹結果。浪蕩混子,拜師學藝他是活脫脫一個混子,不老實不安分,待不住。1920年,年僅16歲的段雲鵬離家出走,跑到保定去當兵。
  • 「武功秘籍」、武林高手真實存在嗎?實戰如何?實際情況讓人驚呆
    這些傑出的知名武術宗師有霍元甲、黃飛鴻、大刀王五、杜心武、孫祿堂、王子平、韓慕俠、燕子李三等。中國功夫是真真實實的。不僅中國,世界上存在很多的武術派別,只是他們沒有中國功夫知名度高罷了。中國功夫因實戰出名,而不是因為影視文學的宣傳。外國人並不傻,他們自然也知道影視文學是藝術作品中的「武功」與真實的中國功夫沒有直接的關係。世界上真的有「武功秘籍」嗎?